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通过对不同次类型的同位结构在对话文本和叙述文本中的分布情况的统计分析,认为在语用上具有明确表达特征的同位结构,其口语性强,反之则书面性强。这一结论可能可以推及到其它结构。

  • 标签: 结构 同位结构 表达功能 语体风格
  • 简介:语言生态监测与评估是生态语言学的研究领域。建立指标体系,是实现语言生态监测与评估的前提。文章在充分吸收国外有关语言生态要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立了一套包含人口、地理等12个要素、33个具体指标指标权重关系建模系统的语言生态监测分级指标体系,以及语言生态质量分级评估标准。语言生态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可以直接用于数据信息平台的建设,运用于我国语言生态监测与评估的具体实践。

  • 标签: 生态语言学 语言生态 监测与评估 指标体系
  • 简介:1989年,联邦德国科学委员会(Wissenschaftsrat)对联邦德国各主要大学四十九种专业的毕业生的专业学习时间作了一次详细的调查。这次调查以1986年各专业的毕业生为对象,采用了计算算术平均值的统计方嚣这里所指的专业学习时间,包括该专业课上课时间及参加该专业课考试所需时间。根据这调查各专业所得出的一个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多少和专业时间的长短,可以了解各专业的分布情况及一个大学或该大学某一专业的规模,从而对一个大学作出进一步的评价(如专业强项等)。这在中德两国进行文化交流、建立校际关系及派遣留学人员赴联邦德国考察、进修、学习选择学校时,都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大学毕业生 学习时间 联邦德国 统计 德国科学委员会 专业课考试
  • 简介:根据2004——2006年国内语言学论文的分布,对近三年国内语言学的研究动态做了综述,并着重分析了“语言接触与语言变异”、“功能认知语法”、“语法化”、“历史层次”四个热点。

  • 标签: 语言接触 功能认知语法 语法化 历史层次
  • 简介:文章对韩语母语者汉语书面语句法复杂性的测量指标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检验了有效句法复杂性测量指标与写作质量的关系。研究发现,话题链数量、话题链分句总数、零形成分数量、T单位长度4个指标可以作为韩语母语者汉语写作句法复杂性发展的有效测量指标,而T单位数量、T单位分句数、话题链长度、话题链分句长度、话题链分句数不是有效的发展测量指标。另外,研究还发现,话题链数量、话题链分句总数、零形成分数量、T单位长度既能有效区分韩语母语者的汉语水平,也能有效预测写作质量。

  • 标签: 韩语母语者 句法复杂性 测量指标 写作质量
  • 简介:为描述所在学院的英语课程水平等级,作者试图运用词汇量这个量化指标进行英语课程与主要国内外语言考试水平之间的对应研究。之所以选择词汇量作为指标,是因为研究表明它是衡量语言课程或者测试题水平的重要量化参数。根据其英语课程与国际国内主要考试的对应水平,作者提出了相关水平对应假设。使用的研究工具是PaulNation原装词汇软件以及结合本研究实际改装的软件。词汇量对比结果初步验证了先前的假设。

  • 标签: 英语语言测试 英语词汇 语言课程水平等级对应
  • 简介:文章通过考察发现,当代汉语及物动词所带名词宾语出现了语义类型数量增加和宾语语义范围扩大的现象,并表现出一定特征:发展变化具有不平衡性、典型宾语具有优先性、某些动词词义增加了模糊性、同义且形式有一定联系的双音和单音动词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文章分析认为,充分利用语言的可能性、实现表达效能的最大化和效率诉求是及物动词带名宾情况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这种现象也对当代汉语语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既增加了新的同义表达手段,也为动词带宾能力的增强提供了途径。

  • 标签: 当代汉语 动宾关系 及物动词 名词宾语
  • 简介:通过考察100万字的中介语语料库中“N+V+得+A”句,发现韩国、印尼、越南、日本四国学习者习得这一句式均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初级二阶段是萌芽期,这一时期该句式的功能较单一;中级一阶段是繁盛期,表达功能开始多样化,但该阶段也是学习者偏误率较高的时期;中级二到高级二阶段是高原期。四国学习者在习得“N+V+得+A”句时的表现各有不同,但差异并不明显。了解不同母语背景学习者各个时期的特点,可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同时也为对外汉语教材和大纲的编写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习得 萌芽期 繁盛期 高原期
  • 简介:本文在语料库定量统计的基础上,以高频单音节形容词“小”为例,区分形容词义项的量级与非量级,并从语义角度对单音节形容词与名词组合中的选择性关系进行描写和解释。

  • 标签: 形名组合 量级 非量级 语义选择 “小”
  • 简介:本研究对十年中(1999—2008)国内十九种主要外语期刊上刊登的日语教育研究相关文章进行了检索分类,并对其十年间的发展趋势、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作出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十年间日语教学研究发展较为稳定,研究内容涵盖了教学的各个环节,但存在对学习主体研究较少、对语言理论引进不足等问题,在研究内容层面上也存在不足。(2)研究方法中,实证性研究正日益增多,但仍以非材料性研究居多。其中,实证研究的数据统计方法多为对数据作初步处理的均值、百分比等描述性统计,但近年来推断性统计开始逐渐多于描述性统计。(3)方差分析表明,在这十年中国内日语教学研究类论文的参考文献数量偏不足、日期偏久远。另外,其参考范围有一定局限性。总体而言,日语教育研究虽然在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上有很大进步,但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 标签: 日语教育 发展趋势 实证研究 数据统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