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6 个结果
  • 简介:江苏.是我国唯一拥有江、河、湖、海的省份,10万平方公里的省域面积上,长江、淮河横越东西,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还有上千公里的海岸线,太湖、洪泽湖如两颗璀璨的明珠分别镶嵌在苏南、苏北大地……。自古以来.江苏人民通过兴水利、治水害,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在生动的治水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水文化。而这些充满哲理和科学思想的水文化,一直引领着江苏治水实践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成就了今天江苏水利的伟大事业。

  • 标签: 江苏 水利 传承 美好 京杭大运河 社会进步
  • 简介:摘要:渡槽因其机动性强、施工方便、成本低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复杂的自然条件下。然而,由于复杂的自然环境、多变的水流以及传统的设计方法等因素的限制,渡槽的设计与施工面临着诸多困难。由于河道宽度较窄,渡槽设施往往设置在遮挡作用较强的地段,易造成水量分布不均匀,影响渡槽安全稳定运行。同时,渡槽基底易受岩体、水流等因素的冲刷,影响其稳定性及安全性。此外,相对于渡船或轮渡,水深变化相对较小,但由于水底起伏及流速变化等原因,仍会对水深变化产生影响。基于此,本文对水利工程渡槽设计中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水利工程 渡槽设计 问题
  • 简介: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卢龙县70%土地为丘陵山地,十年九旱,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卢龙县历届县委、县政府接力治水,先后修建了121座小型水库、1条长52.3公里的引青主干渠和12条分干渠,全县水浇地面积达50万亩。但是,多年来因工程年久失修,水资源渗漏流失十分严重,既造成了浪费,也影响了农业灌溉的效果,农民们怨声载道。

  • 标签: 水利设施 建设保护 县政协 县政府 主干渠 调研
  • 简介:摘要:水利工程建筑中,施工技术会直接影响到工程能否顺利施工,以及施工的效率及质量。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水利施工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与完善。近些年,我国水利工程不断增多,对水资源的合理运用起到了促进作用,目前我国的水利建设已经接近世界水平。但是我国目前的水利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技术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利于水利建筑的长期运行,也不利于水利施工企业的发展,因此对水利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对水利施工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水利施工 施工技术 改进对策 发展方向
  • 简介:摘要:在农业灌溉方面,节水技术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该技术的不断应用将提高实践的使用效率。在这项技术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在应用节水技术的同时,它可以迅速改变作物种植方式,从而显著改善作物管理方式。此外,根据山东省临沂市的实际情况,我们将综合考虑影响节水发展的各种因素,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促进灌溉技术的健康发展。

  • 标签: 农田水利 节水灌溉
  • 简介:乐山市水利局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水利工作的总体要求,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创新发展观念和思路,及时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内水利改革与发展的奋斗目标及工作重点,为构建乐山和谐水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 标签: 水利 新农村建设 夯实基础
  • 简介:“山西之长在于煤,山西之短在于水”。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水利建设自始至终受到自然条件、生产关系和当时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和制约,其发展的快与慢、高潮与低潮、顺利与曲折、健康与失误都与这三者有着密切的关系。纵观5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对水利在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的认识产生过三次变化:从建国初期“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水利必须为国民经济全面服务”,“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再到本世纪初的“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不同的认识形成不同的指导思想,使不同时期的水利建设呈现出不同的建设重点。一代又一代水利人不断探索治水途径,不断更新治水观念,使山西省在新时期面临水资源紧缺、水土流失严重、洪旱灾害以及日益加剧的水污染四大水问题威胁时,能够在曲折与改革中艰难前行,并取得一定成绩,实属不易。

  • 标签: 水利建设 山西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三晋 政治经济形势 国民经济
  • 简介:半月谈记者近日在湖北、湖南、河南等地调研了解到.农田水利建设中.一些“家门口”工程、衔接工程的建设还存在短板.带来效率不高、效益不好、差距拉大等问题。专家表示.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规划,整合建设力量.尽快查漏补缺。

  • 标签: 水利工程建设 农田水利建设 盲区 查漏补缺
  • 简介:南安市位于晋江流域中下游,面积1036平方公里,人口146万人,是人口、农业、水利大市(县)。几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广大水电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泉州市有关水利水电工作的方针政策,使水利电力事业蓬勃发展,成绩斐然。"八五"以来,南安市水利电力建设投入资金达5.3亿元,完成土石3200立方米,投劳4000万工日,新增灌溉面积3.0万亩。目前境内各类水利电力工程星罗棋布,约1.4万处,初步形成强有力的防灾抗灾体系和发达的供水供电网

  • 标签: 水利经济 积极发展 水利建设 南安市 水利水电 水电工作
  • 简介:一、水利的现状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与基础设施。建国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及水利部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贵州水利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截至1994年底,全省共建成各类水利工程8.7万余处,总蓄水量15.8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达到913.5万亩,保证灌溉面积768万亩,除涝面积63万亩,为确保我省农业丰收起了重要作用。全省累计解决了640万人的饮水困难,并为39个县城、5个经济开发区、353个乡镇所在地新建、扩建了供水设施,改善了供水条件。全省地电总装机达74.4

  • 标签: 水利改革 基础产业 国民经济 重要作用 农村经济发展 有效灌溉面积
  • 简介:西青区水利局是西青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肩负着全区抗旱调水、防汛排涝、地下水资源管理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任务。该局党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创新工作思路,勇于开拓进取。几年来,经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达到抗旱水源调度及时合理,防汛预案实用和可操作,地下水资源有效利用和开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超标准完成任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绩。西青区水利局先后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北水南调先进单位”、“人畜饮水解困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 标签: 西青区 水利局 水资源管理 农田水利
  • 简介: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产的可靠保证,对于一个以农业为主要支柱产业的农业大县来说,水利化程度的高低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和制约着全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 标签: 罗平县 水利建设 水资源 农村 产业结构
  • 简介: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有序运作可以整合能源、控制洪涝灾害以及稳定地方经济。围堰施工技术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决定水利工程建设能否顺利推进,如何合理运用围堰施工技术至关重要。本文从水利工程围堰技术要点和基本原则出发,对水利工程施工中围堰技术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 标签: 水利工程 围堰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水利施工工程已经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在水利围堰施工技术中如果出现问题,就会带来不可估计的损失。建设水利工程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水资源,能够让社会享受到更好的水资源。我国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也有越来越大的规模,必须要全面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力度,从而保证水利工程的正常进展。本文针对水利施工围堰施工技术应用方法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水利施工 围堰施工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水利施工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水利施工技术存在很多问题,亟需进行改进,本文就我国水利施工技术的现状与改进措施进行论述,以此为我国水利施工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水利施工技术 现状 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