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根据LTCC材料的烧结温度低、高Q特性、热膨胀系数小等技术特点分析了介质料(电介质、基板、磁介质等)之间的共烧、布线金属材料与LTCC生料带的匹配、焊接材料与非焊接LTCC材料的匹配等问题,指出匹配性调制的主要方法应从异质材料的共烧致密化速率、共烧的温度制度、烧结收缩率、焊接润湿等方面综合考虑。

  • 标签: LTCC 共烧 匹配
  • 简介:随着电子战装备的广泛应用以及电磁脉冲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的出现,战场空间的电磁环境日趋恶劣,使装备面临着巨大的电磁威胁,其对电子设备的破坏已经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因此对电子设备进行电磁脉冲保护迫在眉睫。首先分析了电磁脉冲对电子设备的危害;然后对防护效果较好的两种新型吸波材料(纳米材料、石墨烯)以及能量选择表面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及发展趋势;最后重点围绕等离子体电磁脉冲防护,介绍了其防护原理,并对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 标签: 电磁脉冲 防护 等离子体
  • 简介:调制新华通讯社铜管的一咱特殊腐蚀一蚁巢腐蚀,易造成空调制冷装置的提前失效.本文综述了空调制新华通讯社铜管蚁巢腐蚀的特征、引发腐蚀的物质、影响因素、试验方法、机理和预防措施.

  • 标签: 空调制冷 铜管 腐蚀 试验方法 预防措施 失效
  • 简介:空调铜管是制冷装置的重要原材料,它主要有两个用途:①制造换热设备最常用的蒸发器、冷凝器,俗称"两器";②作为连接管道和管件.不管那种用途,它都是制冷剂的通道,其作用十分重要.这就要求铜管生产企业提供优质的铜管,另一方面要求空调制冷企业妥善地使用铜管.GB/T17791-1999和YS/T440-2001对铜管的质量作了详细的规定,这些规定与美国的ASTMB280和日本的JISH3300是对应的.本文是从使用铜管的角度,既讨论GB和YS中的主要问题,也讨论在GB和YS中没有规定的有关问题.

  • 标签: 空调铜管 制冷装置 蒸发器 冷凝器 管道 制冷剂
  • 简介:针对光栅光调制器阵列的显示控制,提出了一种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设计应用软件,产生显示数据源,由USB数据线发送到FPGA芯片,在FPGA芯片上实现格式转换、乒乓操作、脉宽调制等模块电路。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操作灵活方便,为测试光栅光调制器的显示参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 标签: 光栅光调制器 FPGA 乒乓操作 脉宽调制
  • 简介:采用高频脉冲电铸工艺制备出了镍钴纳米复合块体材料,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能谱和X射线衍射的方法,重点研究了复合块体沉积层的表面形貌、相结构和结晶取向。结果表明.高频率和润湿剂的添加对沉积层的细化有重要影响,高频脉冲电铸能够获得微观组织致密、均匀的复合块体材料。

  • 标签: 高频脉冲电铸 复合块体 晶粒
  • 简介:为同时实现电子信息装备正常电磁环境下工作和强电磁脉冲下电磁防护的双重功能,介绍了一种在电磁场下具有变阻抗特性的智能电磁防护材料,场致电阻材料.该防护材料利用其在强电磁场下发生绝缘体/导体相变的特性,可以实现在强电磁脉冲辐射下防护材料由高阻抗向低阻抗的转变.场致电阻材料用于电磁防护具有电磁能量选择特性,对于低功率的安全电磁波可以高效透射,而对高功率的电磁脉冲则有效屏蔽,从而达到快速感知电磁环境变化并迅速调节电磁性能的要求.介绍了几种场致电阻材料,分析了其在电磁脉冲防护领域中应用的优缺点,并对未来强电磁脉冲防护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强电磁脉冲 场致电阻材料 电磁能量选择
  • 简介: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PLD)在氧气气氛中以高纯Zn为(99.999%)靶材,在单晶硅和石英衬底表面成功生长了ZnO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仪、表明轮廓仪、荧光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合成薄膜材料的晶体结构、厚度、光学性质等进行了研究,分析了ZnO薄膜的沉积时间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PLD法在室温下可以制备出(002)结晶取向和透过率高于75%的ZnO薄膜,但室温下沉积的ZnO薄膜的发射性能较差,沉积时间的延长不能改善薄膜的发光性能。

  • 标签: 脉冲激光沉积 ZNO薄膜 沉积时间
  • 简介: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在Pt/SiO2/Si的基底上制备CeO2薄膜,并使用导电原子力显微镜(ConductiveAtomicForceMicroscopy,CAFM)对CeO2薄膜的局域阻变效应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eO2薄膜具有双极性阻变特性,且复位过程中出现多阻态,限流值的大小影响开启的导电通道数量,并对其低组态阻值和开关比有显著影响.采用导电细丝模型对CeO2薄膜的阻变机制进行分析,表明氧缺位的形成及其在电压作用下的迁移是导电细丝形成和破灭的关键.

  • 标签: CEO2 导电原子力显微镜 阻变效应 氧缺位
  • 简介:分析空调与制冷系统中铜管发生蚁穴腐蚀的机制和原因,研究在典型蚁穴腐蚀易发生的甲酸氛围中微量元素的添加对空调制冷用铜管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纯铜中添加微量元素可以提高制冷铜管耐蚁穴腐蚀的能力,Mn氧化物膜层对提高制冷用铜管的耐蚁穴腐蚀性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制冷 空调 铜管 铜合金 MN 蚁穴腐蚀
  • 简介:介绍了非相干光时延四波混频(TDHVM-1L)理论的发展,分析了多能级理论与二能级理论的差异。在7.5K和300K时,利用TDFWM-1L实验观测到了Er2O3和CeO2掺杂TeO2-Nb2O5-ZnO玻璃的的光子回波信号,利用TDFWM-1L多能级理论在非均匀加宽情形下的公式拟合了带有相干拍频调制结构的实验结果,并用多能级理论对实验结果做出分析,为TDFWM-1L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 标签: 相干拍频调制 光子回波 非相干光 超快弛豫 四波混频
  • 简介:在液相环境中,利用纳秒(ns)脉冲激光器轰击消融铬掺杂ZnSe(Cr^2+:ZnSe)微米颗粒,制备出Cr^2+:ZnSe纳米粒子,扫描电镜以及X射线衍射检测,结果显示,制备所得的粒子为平均尺寸为50nm的ZnSe闪锌矿结构纳米粒子。基于Cr^2+:ZnSe纳米粒子,观察到中心波长为2180nm、阈值为0.4mJ/pulse的随机激光效应。相比于Cr^2+:ZnSe晶体激光器,纳米粒子随机激光的中心波长发生了约170nm的蓝移,Cr^2+:ZnSe纳米粒子的光致发光寿命也比Cr^2+:ZnSe晶体要短。

  • 标签: Cr^2+:ZnSe 随机激光 纳米材料 中红外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