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本文 针对 2019 1 11 -15 日影响青岛市的重污染天气过程,分析了污染时段的气象特征、雷达监测结果及周边城市的污染情况。结果表明, 青岛市区高空受到平直西风气流或弱脊控制,中层为反气旋环流,地面处于弱高压场控制,在高湿、弱风的不利气象条件下污染物不断累积。 青岛出现两次高空传输过程,分别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 2018 6 13山东部分地区出现一次雷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过程,对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首先概述了本次天气实况,并重点天气形势、中尺度天气系统、卫星云图等多个角度针对探讨了本次雷雨冰雹过程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评价与总结了本次强对流过程的预报经验,仅供参考。

  • 标签: 雷雨 冰雹 低压 冷涡 雷达回波
  • 简介:鉴于深圳这座年轻美丽的城市已成为中国人居环境建设的佼佼者,联合国国际交流合作与协调委员会(CCC/UN)选定在深圳于925举办“2005全球人居环境论坛”,并于928在江苏无锡举办分论坛。

  • 标签: 人居环境 深圳 论坛 全球 国际交流合作 环境建设
  • 简介:摘 要: 受今冬最强冷空气影响, 2018 12 29 日至 2019 1 2 ,红河州出现寒潮天气,大部分地区气温显著下降,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州内各地气温普遍下降 10 ~ 15℃ ,泸西全境、弥勒西一、开远马者哨、灵泉、蒙自老寨最低气温低于 0℃ ,最低泸西三塘 -3.8℃ 。泸西三塘和弥勒东山出现小雪,部分高海拔地区出现结冰。同时红河州西部和南部的部分县市降雨量 50 毫米以上,其中绿春腊姑村雨量为 154.7 毫米。

  • 标签: 寒潮天气 气象服务 分析 评价
  • 简介:摘要:20191119夜间至22,塔城盆地出现了一场强寒潮天气过程。本文利用实况及常规天气观测资料和ECMWF初始场及各项预报资料,采用天气学方法对此次寒潮天气过程的实况、天气形势、大尺度环流背景、单站要素、冷空气源地及冷高压移动路径、向南爆发的机制及强降温的原因进行了诊断分析,同时针对此次强寒潮天气过程对ECMWF数值预报中心850hPa温度预报产品、细网格降水预报产品进行了检验,为进一步提高寒潮天气形成机制的认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主导系统欧洲脊强烈发展并缓慢东移,其下游天气尺度影响系统西伯利亚横槽转竖是造成此次寒潮天气爆发的主要原因。欧亚中高纬环流形势呈由纬向环流转经向环流再转纬向环流,欧洲脊后暖平流动力加压作用,使横槽逐渐转竖并与较低纬度中亚低槽合并,环流经向度加大,造成冷空气势力增强;欧洲脊后西北部小槽入侵迫使高压脊向东南方向移动并逐渐崩溃,脊前偏北气流逆转为西北气流,引导冷空气大举向东南爆发,造成寒潮天气,较强冷平流是造成气温骤降的主要原因;通过对 ECMWF细网格降水、850hPa温度预报检验表明,两者对塔城盆地寒潮天气中伴随的降水开始与结束时间以及寒潮过程中最低温度的出现时间有较强的预报能力,但对降温幅度和降水量值的预报误差不稳定,在实际运用中需进行订正。

  • 标签: 寒潮 塔城盆地 环流形势 数值预报产品检验
  • 简介:摘要:该文利用太原机场常规观测资料、Micaps4.1实况资料、卫星及雷达资料,对2021103-6太原机场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分析表明,此次过程是由副热带高压与低层西南急流共同作用导致的结果。副热带高压西深北抬后稳定少动,良好的水汽通道加上西南急流带来的南海水汽,叠加的持久且强盛的水汽条件,造成了此次持续4天的暴雨天气。另外,该文利用比湿、水汽通量等参数,详细分析了此次天气过程,这对预报员在今后暴雨的预报分析工作中起到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 标签: 暴雨 副热带高压 西南急流 太原武宿国际机场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台站观测资料等对2022510-13出现在安远县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大范围强降水和强对流天气是高空槽、低层切变线、西南气流共同作用的结果;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强上升运动有利于强降水的产生;此次暴雨天气过程满足:充足的水汽条件、强风速辐合、不稳定层结和较强的动力抬升条件,其转换条件是明显的垂直风切变。

  • 标签:
  • 简介:摘要:低云低能见度天气对航班的正常起降和飞行安全影响较大。针对20221110凌晨至上午浦东机场出现的低云低能见度天气过程,对此次过程中各项气象要素发生发展及观测员的保障操作进行分析总结,获得危险天气保障经验,提升保障水平。

  • 标签: 浦东机场,气象观测,雾,低云,航空气象保障
  • 简介: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受中国钢结构协会和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委托,由天津大学主办,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及天津市空间结构学会协办,本次大会定于2007720(星期五)到23(星期一)在浙江杭州召开。会议由杭萧钢构集团承办,大会将组织“杭萧杯”中青年论文评奖活动。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浙江大学 结构工程 杭州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 中国钢结构协会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202171昌北机场发生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结果表明:1、本次过程是低涡切变东移发展伴随850hPa低空急流辐合、925hpa超低空急流造成的强对流天气过程。2、在早晨本场近地面湿度大,且能见度明显变差的情况下,应考虑近地面逆温层的存在,当由回波移至本场考虑有加强的过程。3、EC和华东9km对系统明显北抬后,在暖区风速(尤其是急流)辐合性降水模拟预报效果一般。4、对于在本场附近辐合加强的对流回波,在临近预报中的有效手段和数据还是偏少,往往对不断生成的回波出现漏报的情况。

  • 标签: 昌北机场 强对流 暴雨 雷暴 环流
  • 简介: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质检总局、环保总局等六部门于近日发布《关于在部分城市限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的通知》(商改发[2007]205号),要求北京、上海等127个中心城市在三时间内,分期分批开展在施工现场禁止使用水泥搅拌砂浆工作,建设工程施工项目中推广使用预拌砂浆。

  • 标签: 预拌砂浆 中心城市 现场搅拌 建筑工程 工程施工项目 质检总局
  • 简介: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资料,从大尺度环流形势、热力和不稳定条件等方面,初步分析了202193宜宾市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此次大雨是在中高纬两槽一脊环流背景和副高稳定少动的环流形势下,由高原低槽东移、冷空气南下入侵,低空急流和低层切变线等诸多有利条件下发生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孟湾和南海的水汽输送通道良好且在盆地南部有明显的水汽辐合,偏南暖湿气流输送的不稳定能量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所需的能量条件,此次降雨活动,高度场的预报与实况较为一致,预报效果较好。

  • 标签: 暴雨 强对流 预报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相关资料对202367-9施甸县一次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施甸县降水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是500hPa高空槽、低层偏南急流、季风低压、200hPa南亚高压、地面弱冷空气,这些为本次降水天气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形势。此次降水期间,有1条源于印度洋的西南急流水汽通道不断朝施甸县传输水汽;施甸县上空水汽条件充沛。降水过程中,施甸县K指数达到35℃以上,施甸县对流有效势能(Cape)高,为本次降水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不稳定能量条件。散度场上低层辐合、中高层辐散的结构形成了"抽吸效应",促进了上升运动的发展以及增强,为本次施甸县降水天气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卫星云图资料显示本次降水天气是由中α尺度与中β尺度对流系统共同引起的。

  • 标签: 施甸县 降水天气 环流形势 物理量
  • 简介:摘 要:2020/2021入冬以来,山西省朔州市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异常偏高,大风日数偏多,旱情加剧,森林火险等级居高不下。从22720时开始全市出现大范围降雪天气,到312时结束,全市平均降水量8.7毫米,各区县降水量介于 3.8~13.9毫米之间,积雪深度介于1~9厘米之间。右玉、怀仁为中雪,平鲁、应县为大雪,朔城区和山阴达到暴雪量级,最大降水量出现在朔城区,13.9毫米,最大雪深出现在朔城区,9厘米。本文通过深入分析“227~31”山西省朔州市降雪天气过程中,天气预报预警发布服务特点分析、服务效果反馈等方面内容,认为此次降雪天气过程中,气象台预报准确、预警信息发布及时、决策服务主动及时,人工增雨雪作业增加了降雪量级,对缓解旱情,降低前期高森林火险等级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南昌市昌北机场24小时不间断自动气象观测数据及雷达拼图、中国气象局提供的常规观测资料,对202059昌北机场一次雷雨天气过程的保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本次天气过程主要受高空浅槽,中低层低涡共同影响;2)低层的强烈回暖配合高层明显降温有助于强雷雨的发生;3)回波的移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基本一致,容易形成的列车效应,使得雷雨持续时间较长。

  • 标签: 雷暴  强降水  列车效应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卫星云图等相关气象资料对202079拉萨市一次强降雨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此次天气发生之前,西藏对流层高空100hPa,主要受南亚高压的影响,高空辐散流场对于上升运动的形成比较有利;500 hPa形势场上拉萨市处在588线高压的边缘区域暖中心一带,西藏地区水汽以及能量十分丰富;地面形势场上,拉萨市存在较强的风向风速辐合,这些均为强降水天气的出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此次天气发生过程,拉萨市对流层中低层水汽非常丰富,存在较弱的垂直上升运动;此外,拉萨市大气存在显著的不稳定性,为强降水天气的发生带来有利的不稳定能量条件。中尺度对流云团产生的“列车效应”以及云团的合并增强是造成此次拉萨市强降雨天气的重要原因。卫星云图的动态变化对拉萨强降雨天气的出现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 标签: 拉萨市 强降雨 环流形势 物理量场
  • 简介:摘要:本文选择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NCEP分析资料等相关资料对201996-7新疆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出现之前,亚欧大陆范围内的大气环流形势主要表现为“纬向多波动型”。低涡槽在较短时间内穿越南疆西部逐渐移动到巴尔喀什湖到天山中部一带,喀什地区受低涡底后部偏西气流控制。低涡槽东移经过喀什地区的过程中,促使该地区出现雷雨强对流天气,局地出现冰雹、短时强降水天气。200hPa高空急流促使冷空气强迫抬升,低层切变线触发了对流天气发生。低层850hPa到700hPa较大的比湿为短时强降水天气的发生提供了较好的水汽条件。高空风速较强及中高层形成中强垂直风切变、较小的SI指数、较大的K指数、增大的CAPE值等均为雷雨、冰雹、短时降水天气的发生提供了较好的不稳定能量。

  • 标签: 新疆 强对流天气 环流背景 物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