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在对传统地名地址采集方式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针对其中存在的作业过程繁琐、受环境影响大等问题,借力日渐成熟的现代移动智能设备,研究引入移动GIS技术后的地名地址采集方法,基于该采集方法设计并实现移动端地名地址采集软件。通过实际采集作业,验证该采集方法及采集软件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并且比传统方式更简便、适用条件更广,有助于提高采集作业的效率和数据质量。

  • 标签: 移动GIS Android 地名地址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信息技术有了很大进步,3S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次通过地名普查项目真实案例,论述了3S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使传统项目与新的科学技术相结合,推动了地名建设信息化的进程。

  • 标签: GNSS GIS RS 测量 坐标系 定位 信息化
  • 简介:摘要通过贵州镇宁第二次地名普查生产,结合自己在生产中外业调查、内业数据整理、制图生产相关生产流程,通过验收要求提出合理的生产建议。

  • 标签: 地名普查 建议
  • 简介:摘要地名是基本的社会公共信息,也是重要的文化形态和载体。地名文化内涵丰富、源远流长,见证着社会生活的变迁与发展,记载着人们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认识和思考。每个约定俗成的乡土地名背后都有着一段地方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记忆、情感的寄托。在保管好地名档案的基础上,开发利用好地名档案资源,向社会提供有价值的地名资料和地名信息,发挥地名档案在本土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让地名承载拾得起的乡愁,是新时期地名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落脚点和服务方向。

  • 标签: 地名档案 本土文化 建设
  • 简介:摘要:地名地址信息作为一种基础地理信息,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对地名地址数据管理和共享机制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如数据更新不及时、数据冗余和共享效率低等问题,影响了地名地址信息的有效利用。本研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并探讨了地名地址数据管理及共享机制的优化策略。首先,我们分析了现阶段地名地址数据管理与共享的现状与问题。接着,基于数据库技术,我们设计了一种新的地名地址数据管理模型,能够实现地名地址数据的实时更新和有效管理。然后,为了提高地名地址数据的共享效率,我们构建了一个开放共享平台,该平台提供统一的数据接口,实现了数据的高效共享。最后,我们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优化策略的有效性,显示出较大的更新效率和共享效率提升,克服了传统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成果为地名地址数据管理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技术支持,对城市智能化建设和社会经济活动有重大意义。

  • 标签: 地名地址数据管理 共享机制 数据冗余 开放共享平台 城市智能化建设
  • 简介:我国历史悠久,河流纵横,古人修建了许多造型奇特、独具匠心的桥梁,有的已为后人借鉴,现将中外闻名者,列举数桥如下:

  • 标签: 桥梁 古代 修建
  • 简介:9月24日,秘鲁国家文化研究所表示,一场山林大火破坏了历史名城库斯科和旅游胜地马丘比丘之间的两处古代遗址.这两处遗址为瓦伊纳卡恩特和托龙托伊,位于安第斯山区。研究所没有说明火灾破坏程度,只是说至少600名消防员参与灭火。但由于风势猛烈,刚被扑灭的大火又死灰复燃。

  • 标签: 遗址 古代 秘鲁 山火 山林大火 旅游胜地
  • 简介:摘要建筑行业流行一句话是赔是赚,全在预算。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科学控制建筑造价已成为我国项目建设的重点。然而,我国的工程造价仍然存在诸多弊端,如体制、法律、计价模式等。本文结合诸多资料,总结分析了我国造价的历史现状,提出一些个人建议。当然,研究古代的造价与评估业态也是想吸取历史的前车之鉴。

  • 标签: 古代造价 工程造价 匠人 牙行
  • 简介:阴平桥:位于甘肃省文县南白水江与白龙江交汇处,建于何时,已不可考,三国时已有记载。早期为石梁桥,清初改建为悬臂木梁桥。桥长48.8米,宽3米,高11.5米,是中国著名桥梁之一。

  • 标签: 古代桥梁 国名 交汇处 白龙江 白水江 甘肃省
  • 简介:太平桥:位于浙江省绍兴县阮社乡,跨越萧绍运河。始建于明天启二年(1622),清乾隆六年(1741)、咸丰八年(1858)重修。桥南北向,是座一孔净跨8.4米的半圆形石拱桥与八孔净跨3~4米高低不等引桥相连接的多跨桥梁。

  • 标签: 古代桥梁 国名 多跨桥梁 绍兴县 浙江省 南北向
  • 简介: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或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到现在,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上、蜿蜒万里的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建于隋代的河北赵县的安济桥,在科学技术同艺术的完美结合上,早已走在世界桥梁科学的前列;现存的高达67.1米的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是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北京明、清两代的故宫,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精美、保存完整的大规模建筑群。

  • 标签: 古建筑 建筑艺术 传统
  • 简介:在城市管理中,由于城市人口居住在密集的空间里,生活垃圾、污水和粪便弄脏了城市的土地、水源和空气。如果没有好的管理措施,不仅会造成污染,还能发生疫情,影响城市的和谐稳定。那么,在中国的古代,生活垃圾是怎么处理的?对此,在历史的迷宫中寻找,不难发现,古人对垃圾的处理蛮环保的。

  • 标签: 生活垃圾 古代人 城市管理 城市人口 空间 居住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开展古代玉器和玉石科技考古工作的必要性,以及较为常用的科技考古技术方法,以期避免对古代玉器、玉石造成损坏,同时分析玉器、玉石的工艺、年代等信息,希望给当前古代玉器、玉石鉴别分析工作的开展带来启发。

  • 标签: 古代玉器 玉石 科技考古
  • 简介:摘要时隔三十年开展的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自2014年7月启动以来,全国各地普查部门按照普查实施方案的要求,扎实有序地推进地名普查各项工作。此次地名普查,是提升地名管理工作和地名综合服务水平的基础手段,对于全面掌握我国地名信息,推进中国的地名标准化工作,提升政府的综合治理能力、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在国际交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群众生产生活、弘扬中国文化、国防外交、维护国家主权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全国地名普查 地名档案 重要性
  • 简介:建于1921年的尚贤坊位于淮海中路358号,是一座石库门旧式里弄。尚贤坊东临马当路。马当路1898年筑,初名狼山路(RUELANCHAN)。1906年以法国驻沪总领事名改称白来尼蒙马浪路(RUEBRENIERDEMONTMORAND)。1946年以江西省地名马当命名,改称至今。南临淮海中路。淮海中路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法租界当局越界辟筑,初名西江路。

  • 标签: 地名 老照片 老建筑 档案 淮海 石库门
  • 简介:摘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中国城镇化理想。但在高速城市化地区,乡愁在推土机式的城镇化进程中受到了巨大冲击。地名来源于历史,传承于民间,承载着历史与记忆,是安放乡愁的重要载体。建立以乡愁为基底的地名规划体系,通过深圳市坪山区地名规划的实践经验,为快速城市化地区提供可推广运用的地名规划编制方法。

  • 标签: 地名 规划编制 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