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8 个结果
  • 简介:针对栅格瓦片地图在高清屏显示、数据更新、与用户互交等方面存在的性能瓶颈,引入能解决上述问题的矢量瓦片地图。介绍矢量瓦片地图技术实现原理、数据标准,对矢量瓦片的数据组织模型、数据编码规则和地图渲染引擎的关键技术进行阐述,提出天地图·珠海提供矢量瓦片地图服务的技术思路。

  • 标签: 矢量瓦片 地图 天地图 Mapbox WEBGL
  • 简介:论述了北极航道对于我国海洋与极地战略的重要性,归纳和总结了国内外北极航道适航性研究现状,并对我国未来北极航道适航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更好地开展北极航道研究,为我国利用北极航道开展极地科考和商业航行提供一定的借鉴。

  • 标签: 北极航道 通航性 海冰冰情 气象条件 水文环境
  • 简介:以“智慧老河口建设”为例,研究分析了智慧老河口如何在建设中把握政府角色的定位与作用、技术资源的整合与利用、项目运营的社会参与等内容,不仅有效解决了智慧城市建设中遇到的资金、技术、工程建设、运营、维护、监管、人才队伍等一系列问题,而且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形成老河口独具特色的建设模式、技术模式、服务模式和运营模式,为湖北中小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提供良好的建设样板。

  • 标签: 智慧城市 时空信息云平台 时空数据模型 数据融合框架 运营模式
  • 简介:自2000年以来,渤海海域每年都有赤潮发生,这往往使渤海沿海水域受其影响.卫星遥感技术和海洋水色观测卫星图像,已经成功地用于识别和观测赤潮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然而,由于研究的水体、使用的遥感数据和建模方法都各不相同,因此需针对渤海海域的水体特点建立特定的赤潮反演模型.本文利用MODIS光谱反射率数据和渤海海域实测叶绿素a浓度进行了相关分析,选择表达式(B10-B8)/(B13-B8)作为渤海海域赤潮反演的指标,相关系数达到0.7815,呈现显著相关结果.研究发现2014年渤海海域赤潮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较为明显.其中渤海海域赤潮大规模爆发的主要原因归结于其半封闭型的地理形态导致的水交换不畅和沿岸径流的大量陆源物质输入,河流输入是陆源污染入海的主要来源.然后,本文利用云覆盖较少的GOCI遥感数据,建立了-个改进型赤潮指数的赤潮反演模型,并且证明了在浑浊水域中描述赤潮的有效性.2014年5月15日、26日和30日的每小时RI图像在-天中呈现出基本-致的赤潮变化,并且-天中渤海海域的赤潮面积变化非常明显,赤潮藻类优势种的垂直迁移可能是导致赤潮表面表达短期变化的主要原因.

  • 标签: 赤潮 渤海 MODIS GOCI 卫星遥感 日变化
  • 简介:1农业气候资源与农业气象灾害1.1中国农业气象(小麦)模式(CAMM)初始版本的构建从机理过程(作物生长过程、区域特色过程)、构造方法(插拔式建模、数据同化)和应用方式(实时运转、互联网)等方面确定了中国农业气象(小麦)模式的基本框架.明确了模式的基本功能、产品类型和内容.初步完成了模式基础网格、种植区、作物生长、发育、土壤等22种参数或变量初值的区域化.建立了小麦发育初值对温度的非线性响应和品种改良模式、冬小麦株高变化模式.形成了中国农业气象(小麦)模式(CAMM)的初始版本.(马玉平)

  • 标签: 农业气象灾害 生态环境 作物生长过程 农业气候资源 非线性响应 冬小麦
  • 简介:在建设海洋基础地理数据库时,数据编制常用墨卡托投影,其投影参数对数据质量有较大影响.为使要素的密度均匀,数据的误差可控,同时适应海图产品生产实际,以纬度小于75°为研究区域,分析墨卡托投影的长度变形及不同基准纬线对制图综合指标对应实地距离的影响,统计分析目前出版海图产品基准纬线设定现状,以此为依据分比例尺级别拟定基准纬线方案,为基于数据库的海图数据编制与产品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海图制图 墨卡托投影 基准纬线 长度变形 数据库
  • 简介:1气候预测理论与方法1.1南亚高压强度和位置变化的2个主导模态及其形成机制揭示了5月南亚高压强度和位置变化的2个主导模态,提出了ENSO的持续性和印度洋的海温作用对上述2种模态的影响和机理.5月南亚高压的形态变异将亚洲夏季风爆发的各个阶段连接成一个完整接续的动力过程.本工作根据观测资料定义了5月南亚高压的强度、东西伸脊点和脊线位置.

  • 标签: 气候变化 气候系统 南亚高压 位置变化 高压强度 夏季风爆发
  • 简介:为了分析碳质页岩的水力压裂过程,采用天然页岩岩块,制作了边长30cm立方体试样,采用实验室大型实验设备,设置了两种不同的割缝注射方向,对试样进行了水力压裂模拟实验。对比分析了试样的破坏形态;可以看出割缝注射方向对裂缝的发育有着重要影响;水力压裂的极限强度与裂纹和层面之间的夹角有一定的关系,当裂纹方向接近层面时,对应的水力压裂的强度较小。结合水力压裂的水压曲线,阐述了裂纹发育和压裂液压力之间的关系。声发射监测碳质页岩的水力压裂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提高探测精度。页岩水力压裂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开展相应的模拟实验进行研究

  • 标签: 碳质页岩 水力压裂 模拟实验 水压 裂纹
  • 简介:飞机客舱是乘客与飞机最直接、最主要的交互界面和实现飞机运营的主要功能区域。客舱布局是商用飞机构型的重要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反映飞机的技术水平和整体形象,决定飞机执飞活动的运力,影响航空公司的运营收入。本文从适航要求、市场需求、PRMS增长、航线距离、战略定位五个方面,分析这些因素对飞机的客舱布局产生的影响,探讨了商用飞机客舱布局中客舱等级和座位数目的构型设计。同时,以空客A330-200为例,简要探析了各家运营A330-200飞机的航空公司的客舱构型。

  • 标签: 商用飞机 客舱布局 影响因素 构型设计
  • 简介:2016年起我国的城市规划管理开始实行“开放社区”的政策,城市规划向街区转型,新建住宅也要推广街区制。针对城市街区单位获取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矢栅一体化的城市区域分割技术流程。首先将矢量形式的路网数据转换为栅格数据,随后利用数学形态学运算去除碎屑多边形,其次运用Hilditch图像细化算法提取路网骨架,最后通过两次扫描算法标记连通区域,提取路网分割的城市区域。该操作流程简便、高效,结果实用性强,可为后续城市空间分析提供一种有意义的基础底图数据。

  • 标签: 街区 路网分割 数学形态学 线转多边形
  • 简介:目前观测系统设计中接收道数的选择基本上是基于水平层状介质假设,这显然不能满足复杂地区采集的需求。本文在朱金平研究基础上,通过野外试验法获得最优接收道数问题,进行数值模拟实现,在固定道间距情况下,建立接收总能量与平均效率能量之间的数学模型,获得最优接收道数,并利用一个复杂工区的地震数据对方法的正确性进行验证,模型数据计算的结果与实际数据处理的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与实际处理结论一致,说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可以为复杂地区观测系统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采集设计 观测系统 接收道数优化 模型正演
  • 简介:水害是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威胁着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其主要原因是煤层导水裂缝带诱发透水事故。由于导水裂隙带电各向异性严重,利用传统的电阻率方法探测的电阻率信息将会导致错误的水文地质结论。本文以煤层导水裂缝带为地质基础,建立地电模型,研究煤层导水裂隙带电各向异性特征。分别讨论了裂隙带地层水电导率、基质孔隙度、基质电阻率、裂缝密度,裂缝表面粗糙度,围岩地层压力大小以及裂缝倾角的对导水裂隙带电各向异性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定性分析了各因素对电各向异性的影响以及地表视电阻分布形态与导水裂隙带特征之间的关系,初步探讨了利用导水裂隙带的电各向异性研究裂缝走向以及倾向方法。

  • 标签: 煤层导水裂缝带 电各向异性 表面粗糙度 地层水电导率 围压
  • 简介:在知识经济模式下,舟山渔民画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应当引起足够重视。根据不同的知识产品表现形式,舟山渔民画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涉及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等传统知识产权领域。著作权保护是基本模式,也是渔民画创作者最本源的保护渴求,商标权与专利权保护主要立足于工业产权,均是从个体范畴的财产和权利意识为着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知识产权保护框架内属于宏观保护,但是其保护方式的实施必须落实到具体的传统知识产权领域。市场主体应当根据产业的自身发展定位,理性选择合适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促进舟山渔民画产业良好发展。

  • 标签: 舟山渔民画 衍生品 知识产权 无形财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 简介:突发事件的影响与应急资源配置的水平直接相关,应急资源的合理配置能够减轻时间带来的不良影响和损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回顾应急资源配置相关前沿研究的基础上,统筹考虑突发事件影响区域内应急资源配置水平的有效性和经济性,运用信息熵原理建立应急资源配置量确定模型,并进行了算例分析。结论显示:应急资源需求受突发事件发生的位置、类型、概率以及应急资源自身的特点、投入的救援时间等诸多因素影响;应急资源系统中的变量的信息熵与应急资源储备不当时的损失决定了应急资源配置水平的高低。

  • 标签: 信息熵 突发事件 应急资源 应急资源配置
  • 简介:地理国情监测是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对我国国情国力的一种综合展示,地理国情监测专题图可以直观地反映我国自然与人文要素的演变规律,为科学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地理国情监测专题图根据表达的要素分为基础性和专题性两类,从地理国情监测专题图设计的关键问题出发,就国情监测数据分析挖掘、地理国情监测专题图内容设计、编制等方面进行探索,总结出适合于地理国情监测专题图表达的技术流程,为后期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提供借鉴。

  • 标签: 地理国情 统计分析 数据挖掘 监测专题图
  • 简介:1大气成分及相关特性变化的观测研究1.12016年12月红色预警的北京冬季重污染事件中边界层内气象要素对PM2.5爆发性增长的相对作用2016年12月至2017年1月PM2.5重污染事件(HPEs)频发,但其中PM2.5质量浓度爆发性增长的成因仍不确定.本研究利用地面PM2.5质量浓度以及风、温、湿等垂直分布的气象要素及ECMWF再分析资料,着重分析边界层内气象要素对此爆发性增长的相对作用.北京HPEs前期以输送为主,后期以累积为主.输送阶段(TS)地面高压位于北京以南,较强偏南风将北京南部的污染物输送至北京促使污染形成.

  • 标签: 大气成分 化学研究 PM2.5 污染物输送 污染事件 气象要素
  • 简介:突发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是有效降低灾害可能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的重要方法.本文概略地总结了北京市突发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第一代人工预警产品和第二代智能预警产品的特点.基于即将建成的覆盖北京市山区、浅山区的突发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网络,对未来突发地质灾害的预警产品影响的分析,提出了未来突发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将由一、二代的单因素的气象预警模式,转化为激发因素、响应因素、表达因素等多因素联合的第三代物联多维度的预警模式的构想.

  • 标签: 突发地质灾害 气象预警 专业监测
  • 简介:构建了以炉渣为基质、种植美人蕉(Cannaindica)、添加玉米秸秆、玉米芯和木块的人工湿地,通过模拟实验,研究添加不同缓释碳源对人工湿地运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4个人工湿地具有很好的脱氮除磷能力,对氨氮、硝态氮、总氮和总磷去除率分别为94.3%、90.0%、94.8%和87.9%以上。当总氮质量浓度≤125.9mg/L时,所有人工湿地都能去除氨氮和硝态氮,去除率分别为87.4%和93.1%以上;当总氮含量进一步提高,为179.2mg/L时,所有人工湿地的硝态氮去除率都减小,添加玉米秸秆的人工湿地能保持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氨氮和硝态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1.6%和92.1%以上。当总氮质量浓度为179.2mg/L时,人工湿地的硝态氮去除率随着温度下降而减小,但添加玉米秸秆的人工湿地的硝态氮去除率还能达到81.1%。以玉米秸秆为缓释碳源、以炉渣为基质、种植美人蕉的人工湿地适用于治理以硝态氮为主要污染物的污水,可以对该类污水进行高效净化。

  • 标签: 人工湿地 缓释碳源 反硝化 温度
  • 简介: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聚焦提升大宗商品全球配置能力的重要使命。围绕建设自由贸易港区先行区的战略定位,对照国际投资贸易规则,构建市场为导向的制度体系。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通关监管服务模式,完善法制保障,优化国际化人才发展环境。探索以油品为核心的大宗商品投资便利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制度实践,推动总体方案各项试点任务落地,凸显自贸区制度创新的浙江特色,力争加快探索建成舟山自由贸易港。

  • 标签: 自贸区 制度创新 浙江
  • 简介:经验正交函数(EOF)是描述声速剖面的有效基函数,通常只需要前几阶EOF即可较为精确地表示声速剖面.但使用EOF重构的声速剖面进行多波束测量声速改正时,选取的阶次未必满足多波束测深精度要求.针对此问题,首先介绍了EOF表示声速剖面的原理及流程,然后以北海某区域实测声速剖面数据为例,分析了不同阶次EOF拟合声速剖面误差以及不同阶次EOF拟合声速剖面对多波束测深的影响,最后结合NOAA对多波束测量声速剖面误差造成的水深限差要求确定EOF阶次,实现了在满足多波束测深精度的同时,合理确定EOF阶次的目的.

  • 标签: 多波束测深 声速剖面 经验正交函数 阶次选取 误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