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方法,也是搞好食品卫生统计工作的有效方法。PDCA循环分四个阶段、八个步骤。四个阶段是:1、P计划阶段。2、D执行阶段。3、C检查阶段。4、A处理阶段。八个步骤是:1.1找出存在的问题。1.2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1.3找出影响大的原因。1.4制定措施计划。2.1执行措施计划。3.1检查效果。4.1巩固成

  • 标签: PDCA 循环法 食品卫生 统计工作 执行措施 全面质量管理
  • 简介: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红曲霉菌株(MonascusruberGMA4)固态发酵产MonacolinK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提高产MonacolinK的浓度,运用单因子实验筛选出可溶性淀粉和酵母粉为最适碳源和氮源,确定发酵产MonacolinK的最佳培养时间为20天,初始含水量为40%以及添加前体乙酸钠浓度为1.2%,通过全因子实验,对影响产MonacolinK的4个重要因素进行评估并筛选出具有显著效应的2个因子:初始含水量、乙酸钠。通过最陡爬坡逼近以上2个因子的最大响应区域后,采用CentralCompositeDesign(CCD)响应面分析,确定产MonacolinK最佳工艺条件为:可溶性淀粉40g/L,酵母粉30g/L,乙酸钠14.6g/L,初始含水量51.2%,32℃培养3天,再26℃培养17天。在此条件下,MonacolinK产量达到15.49mg/g,比优化前条件:葡萄糖30g/L,蛋白胨20g/L,酵母粉20g/L,乙酸钠12g/L,初始含水量40%所得到的MonacolinK浓度11.03mg/g提高了40.4%。

  • 标签: 红曲霉 Monacolin K 响应面法 优化
  • 简介:以燕麦麸皮为原料,以提高燕麦麸多糖得率为目标,研究超声微波协同提取燕麦麸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微波功率、液料比、pH和超声-微波协同时间对燕麦麸多糖得率及纯度的影响,并通过二次回归中心组合试验、响应面分析确定燕麦麸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639W、液料比36∶1、pH10、超声-微波协同时间18min。与传统水提法相比,燕麦麸多糖得率从4.3%提高到8.45%。通过扫描电镜及红外光谱分析得出两种提取方法得到的燕麦麸多糖结构未发生改变。

  • 标签: 燕麦麸皮 多糖 超声微波协同提取 结构
  • 简介:以蛹虫草残渣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碱提取蛹虫草残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蛹虫草残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最佳提取条件为:NaOH质量分数7.24%,料液比1﹕11,温度60.10℃,时间60.34min。在此工艺条件下,蛹虫草残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15.07%,持油力为5.83g/g,持水力为4.22g/g,膨胀性为7.32mL/g。

  • 标签: 蛹虫草残渣 可溶性膳食纤维 碱法提取 响应面法优化
  • 简介:研究桦褐孔菌黄酮及多糖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通过热水浸提的方法,以黄酮和多糖提取得率作为评价指标,探讨了温度、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对桦褐孔菌黄酮和多糖的影响。最终确定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95℃,提取时间2.5h,料液比1∶25(w/v),提取次数2次,此时桦褐孔菌多糖提取得率为1.16%,黄酮提取得率为3.92%。

  • 标签: 桦褐孔菌 黄酮 多糖 提取工艺
  • 简介:目的研究体外谱系选择诱导胚胎干细胞(ES)神经分化的特点,建立ES细胞体外神经分化的模型。方法通过悬滴和悬浮培养、Nestin阳性筛选培养、神经样细胞增殖培养以及神经细胞分化培养的方法,建立体外诱导未分化的ES细胞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模型;观察各神经分化及各阶段的ES细胞形态,并通过RT-PCR以及荧光免疫化学方法检测各分化阶段ES细胞神经特异表达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特点;通过高效液相检测各阶段分化细胞分泌神经递质多巴胺的能力。结果随着分化培养阶段的延长,分化的ES细胞中可见大量神经样细胞出现,分化末期可见清晰的神经元结构(包括突触);分化早期,仅有部分神经细胞特异基因和蛋白表达,且表达水平低,随着培养阶段延长,特异基因和蛋白均表达,且表达水平明显增加;神经递质多巴胺的水平在未分化和分化早期细胞中未检出,分化的中后期可检测出并呈现随分化时间延长而增加的趋势。结论建立的体外谱系选择培养方法可诱导ES细胞分化获得具有多巴胺能神经元特性的细胞,可为神经发育毒性研究提供模型。

  • 标签: 胚胎干细胞 谱系选择法 神经分化 体外试验 毒理
  • 简介:为探讨Hygicult裁片培养快速检测食品生产加工单位和餐饮单位环节表面大肠菌群的效果,对代表3种不同清洁程度的保健品生产单位、裱花蛋糕生产单位和餐饮单位的636件环节样品,以及实验室人工污染标准大肠杆菌的样品分别用栽片培养和常规发酵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在现场样品中,两种检测方法的总体符合率为97.6%,其中,按食品行业分类,保健品生产单位、裱花蛋糕生产单位和餐饮单位样品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98.0%。96.2%和93.8%;按样品种类分类:容器、工具、操作台、手、裱带、碗碟、砧板和刀具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100%、100%、100%、100%、96.5%、96.4%、93.2%和89.2%;按样品材质分类:不锈钢、瓷器、手、塑料、木质和布质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100%、100%、96.5%、95.0%、91.8%和89.2%;上述两检测结果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实验室人工污染样品中,两种检测结果一致。Hygicult载片培养可以代替常规发酵作为食品行业环节表面大肠菌群污染的快速检测方法。

  • 标签: 微生物学技术 细菌 大肠杆菌 危险性评估
  • 简介:火棘是我国丰富的野生资源之一,其果实富含天然色素和果胶。以野生火棘果为原料,用乙醇作提取剂,探讨了超声波提取火棘红色素的工艺条件,并与常规溶剂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料液比、超声波功率、超声工作/间歇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次数等因素对火棘红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运用正交实验L9(3^4)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显示,超声波提取火棘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9,超声波功率350W,超声工作/间歇比6:4,提取温度40℃,提取总时间50min,提取3次;火棘红色素的提取率为96.3%,产率为22.7%,色价为9.27。与常规溶剂法相比,超声波具有提取率高、提取次数少等优点,总体效果优于常规溶剂

  • 标签: 火棘 火棘果 红色素 提取 超声波法 常规溶剂法
  • 简介:采用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对花椒制品中铅和砷的测定条件(消解条件、酸浓度、硼氢化钾浓度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HNO3-H2O2(5∶2)消化体系为消化剂,优化微波消解程序对花椒样品进行微波消解;测铅用载留液为2%HCl,测砷用载留液为5%HCl,还原剂硼氢化钾浓度为10g/L,在此条件下测定铅和砷的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2和0.9995,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95.00%-102.00%,相对标准偏差(RSD)1.26%-3.04%,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1μg/L和0.02μg/L。该检测方法方便、快捷、准确且灵敏度高,为花椒制品的铅和砷含量测定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方法。

  • 标签: 微波消解 原子荧光光谱法 花椒制品
  • 简介: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同时测定保健食品中VA、VE的方法。样品预处理采用经二甲亚砜和正已烷的混合溶液于60℃剧烈振摇提取30rain,离心后吸取正己烷层,合并3次提取的溶液后直接进行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采用Inertsil氨基柱(4.6mm×250mm,5μm),以含0.1%异丙醇的正己烷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80nm,柱温为25℃。结果表明,VA、VE分别在5~25μg/mL、100~5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达0.9997和0.9998,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较好,平均加标回收率在97.53%~100.6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2.0%。与相应的检验标准测定结果比较,相对偏差均小于1.0%,无明显差异。该方法快速、准确、可靠,适用于不同厂家、不同配方的保健食品中添加合成VA、VE的同时定量测定。

  • 标签: 正相色谱 保健食品 VA VE
  • 简介: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纸片在食具卫生监测上的应用研究陈卫东,戴昌芳,文彦,刘敏,黄吉城,宋曼丹广东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510300)常规法检验大肠杆菌和细菌总数的操作手段复杂,所需时间长、工作量大,不便于基层单位使用。根据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纸片的作用原理...

  • 标签: 大肠菌群 纸片法 快速检测 食具卫生 食品卫生 细菌总数
  • 简介:目的建立食盐水浸泡处理去除海产品(对虾干)中亚硝酸盐的最佳方案。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亚硝酸盐含量,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浸泡盐水的质量浓度、用量、温度和时间与去除亚硝酸盐效果的影响关系。结果每10g对虾干加入100ml质量浓度为9g/L的生理盐水,在常温或低温下浸泡20min对去除其亚硝酸盐有较好的效果。结论食盐水浸泡处理能有效去除对虾干中亚硝酸盐,其中食盐水质量浓度和用量是影响去除亚硝酸盐的主要因素。

  • 标签: 海产品 亚硝酸盐 正交试验 食盐水浸泡处理
  • 简介:VITEK公司生产的“VITEKSYS-TEMS”是一种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具有检测速度快、录敏度高的特点。为了比较VITEK与国标方法有无差别,我们对上千件食品用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并采用其中90件食品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用两种方法测熟肉、牛奶、饮料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性差异,符合率分别为86.7%、96.7%、100%。

  • 标签: 国家标准方法 VITEK SYSTEMS 快速检测法 食品检验 符合率
  • 简介:用高压液相色谱检测保健食品中B族维生素和咖啡因的含量。使用甲醇:水:磷酸=100:400:0.5作提取溶剂,以硫酸月桂酯钠溶液:乙腈:磷酸=530:470:1作流动相在260nm波长处检测VB1,以1-癸烷磺酸钠溶液:乙腈:磷酸=850:150:1作流动相在280nm处测VB6、咖啡因、烟酸、烟酰胺。结果表明该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简便快速、准确

  • 标签: 维生素B.复合 咖啡因 色谱法.高压液相 食品分析
  • 简介:食品中防腐剂是为了让食品保藏比较长的时间。由于苯甲酸具有毒性小的特点,所以常用来作食品的防腐材料。使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实现两种组分的同时测定,样品处理的方法不同,对检测结果会有影响。本文利用蛋白沉淀和水蒸气蒸馏两种方法对酵母提取物进行前处理,采用HPLC,用ODS色谱柱(HypersilODS2.5μm4.6×150mm),以甲醇/0.02mol/L乙酸铵溶液(5∶95pH5.4)代替乙腈/磷酸盐作为流动相,柱温25℃,检测波长230nm,流速1.0mL/min,恒速洗脱,测定提取物中苯甲酸、山梨酸含量。结果表明,蛋白沉淀操作简单、快速,适用于苯甲酸、山梨酸含量较高样品的快速测定,但会减少色谱柱的使用寿命;水蒸气蒸馏处理后的样品干扰物质较少,适用于大量样品的日常检验,对色谱柱损坏较轻,但样品前处理时间较长。

  • 标签: 苯甲酸 山梨酸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蛋白沉淀 水蒸气蒸馏
  • 简介:基于表面活性剂能提高荧光强度,分散液相微萃取能提高萃取率,建立测定小麦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荧光分光光度。讨论了溶剂种类,优化了测定温度、缓冲溶液、表面活性剂种类和用量对过氧化苯甲酰荧光强度的影响;讨论了萃取剂、分散剂的种类及用量。结果表明:无水乙醇溶液,冰浴,不加缓冲液,加100μL吐温-80(2g/L),用70μL二氯甲烷做萃取剂和140μL乙腈做分散剂,超声1min对小麦粉样品进行预处理。在1cm微量比色皿中,激发波长(λex)为285nm,于发射波长(λe_m)310nm处读出荧光强度。在0.17~6.00μg/mL范围内,过氧化苯甲酰浓度与其荧光强度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3,检出限为0.2028mg/kg。加标水平在1.29~2.55mg/kg范围内,回收率为96.9%~105.6%,RSD为5.80%~6.80%(n=3)。新建方法可用于小麦粉中过氧化苯甲酰含量测定。

  • 标签: 过氧化苯甲酰 分散液相微萃取 荧光分光光度法 吐温-80 小麦粉
  • 简介:玉米浆是玉米粒用亚硫酸浸泡提取玉米淀粉后的副产物,主要成分为玉米可溶性蛋白及其降解物(如肽类、各种氨基酸等),另外还含有乳酸、可溶性糖类等营养成分,可作为发酵工业的原料。由于未处理玉米浆中含有多种金属离子,某些金属离子可能会对微生物的发酵过程产生不利影响,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发酵生产上的应用。本研究采用Na2CO3对玉米浆进行预处理,离心去除沉淀后作为三孢布拉氏霉(Blakesleatrispora)的发酵原料。研究发现当100mL玉米浆中添加1.17gNa2CO3时,β-胡萝卜素产量达到最大,比未处理玉米浆提高20.67%。采用响应面对三孢布拉氏霉液体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经分析得到β-胡萝卜素产量最大时培养基中显著性因素含量为:葡萄糖8.70%、KH:P0。0.51%,β-胡萝卜素产量可达到84.76mg/L,比优化前提高了29.93%。

  • 标签: 改良玉米浆 三孢布拉氏霉 Β-胡萝卜素 响应面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