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水库大水面开发,实行精养高产已成为水库渔业的发展方向,少数地区已率先实施并取得了成功经验。传统养殖水库放养鱼种一是投放大规格鱼种(13.3cm以上),二是投放鱼种时间多在冬春季。近几年来,我们在百花水库进行了养夏花培育鱼种的试验,获得成功并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就水库

  • 标签: 套养 鱼种 水库养鱼
  • 简介:为了提高渔业养殖经济效益,调整养鱼品种结构,探索出一条养殖"名特优"的路子,虎林市清和渔场于2000年春开始在小水库中套养鳜鱼(鱼种)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笔者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

  • 标签: 鳜鱼 套养 水库养殖 鱼种来源 日常管理
  • 简介:鳜(Sinipercachuatsi)属鲈形目,脂科、鳜亚科,俗称鳜鱼、桂鱼等,是我国名贵鱼类。近年来人工养殖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各水产养殖基地重要的经济鱼类。由于鳜鱼是典型的肉食性凶猛鱼类,喜欢清新水质,而亲鱼池水深,透明度大。每年清除野杂鱼非常麻烦,所以鳜鱼适合在亲鱼池养。1基本条件1.1亲鱼池四个,面积17亩,平均水深2.5米,池底淤泥30cm,有较完善的进排水系统,水源

  • 标签: 鳜鱼 亲鱼池 套养 鱼种放养 饲养管理
  • 简介:舌鳎属温水性大型底层鱼类,俗称舌头鱼、鳎板、鳎目、鳎眯。我国的黄渤海区和东海以及朝鲜、日本沿海均有一定的分布。它具有性格温顺、食性广、生长快、适应性强、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优点,历来是待客的佳品,养殖前景乐观。

  • 标签: 半滑舌鳎 养殖技术 底层鱼类 黄渤海区 日本沿海 营养丰富
  • 简介:舌鳎(Cynoglossussemilaevis)属鲽形目、舌鳎科、舌鳎属,俗称牛舌头、鳎目、鳎米,是一种暖温性近海大型底层鱼类,终年生活栖息在我国近海海区,自然资源量少,为我国特有的名贵海水鱼类。目前市场售价高达300元/kg以上。半舌鳎味鲜美,出肉率高,口感爽,鱼肉久煮而不老,无腥味和异味,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本文主要对半舌鳎的自然生理生态习性进行介绍。

  • 标签: 半滑舌鳎 海水养殖 新品种 近海海区 底层鱼类 海水鱼类
  • 简介:鲫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型食用鱼类,以鲫鱼为主养品种的池塘养殖在全国各地均有开展。匙吻鲟属鲟形目、匙吻鲟科,其肉质鲜美,肉无间刺,尤其是吻部富含胶原蛋白,营养丰富,是名优的水产养殖品种。在传统的养殖模式中,主养鲫鱼的池塘通常套养鲢鳙鱼,而匙吻鲟在生活习性和食性上与鳙鱼相似,其市场价格却比鳙鱼要高很多。本试验旨在尝试通过主养鲫鱼池塘养匙吻鲟,积累养殖技术经验,将传统养殖品种结构向名优鱼类方向转变,提效增收。

  • 标签: 池塘套养 匙吻鲟 鲫鱼 试验 主养品种 水产养殖品种
  • 简介:池塘无公害养殖尼罗罗非鱼效益显著,值得推广。为了合理利用水体,提高池塘养殖效益,我们在河南省巩义市米河镇水产养殖场进行了尼罗罗非鱼池塘养试验。2005年5月19日放养8cm-9cm单性尼罗罗非鱼种2.9万尾,并搭配放养鲢鱼3600尾、鳙鱼900尾和加州鲈1360尾,获得了亩产1439kg商品鱼、亩盈利4938元的好成绩。

  • 标签: 尼罗罗非鱼 无公害 套养 技术
  • 简介:在水温25.2~28.2℃下,将半舌鳎(Cynoglossussemilaevis)(体质量120.65±1.57g)饲养于底面积为0.75m2的圆形水族内(30尾/箱),用黑塑料布遮光,研究了4种光照周期(0L/24D,6L/18D,18L/6D,24L/0D)对生长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28d的饲养结果表明:光照周期为6L/18D时,饲料系数最低、增重率和净增重最大;光照周期为18L/6D时,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最高,而在24L/0D光照周期下,肝脏中SOD比活力最高,在四种光照周期下,脾脏、肾脏SOD比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光照周期为6L/18D时,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最高,6L/18D组鱼脾脏中CAT比活力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肝脏、肾脏中CAT的比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肝脏的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均显著高于血清、脾脏和肾脏,6L/18D组鱼肝脏中(GSH含量显著高于0L/24D组和24L/0D组(P〈0.05);6L/18D组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肝脏中0L/24D组MDA含量最低,18L/6D组MDA含量显著高于0L/24D组(P〈0.05),6L/18D组鱼脾脏、肾脏中MDA含量最低。光照周期为6L/18D时最适合半舌鳎生长。

  • 标签: 光照周期 半滑舌鳎 抗氧化 生长
  • 简介:用只读式电子芯片标识了291尾性腺发育较好的3龄半舌鳎Cyuoglossussemilaevis繁育群体,其中雌性98尾,体质量(2060±350)g;雄性193尾,体质量(500±140)g。利用20个微卫星标记分析繁育群体的遗传组成。结果表明,雌性群体(H0=0.606)的观测杂合度显著高于雄性群体(Ho=0.548)(P〈0.05),有效等位基因数(Nc)、期望杂合度(Hc)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差异不显著(P〉0.05),群体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654和0.616,雌、雄群体均处于高度多态水平(P〉0.5),表明半舌鳎群体遗传多样性较好,具备进一步繁殖、筛选优良品系的遗传潜力。用“基于亲本遗传背景的分子育种软件1.0”计算半舌鳎雌、雄个体间遗传距离在0.254~1.959之间,不同遗传距离范围的频率呈正态分布,其中个体间遗传距离在0.7-1.0之间的占51.82%,考虑到生产操作的便捷,设定亲本间最佳遗传距离阈值为0.7~1.0之内。根据统计结果,建立半舌鳎家系配组的策略为选择位于不同聚类分支、遗传距离在0.7—1.0之间、表型性状在均值以上的一对或多对亲本生产单家系或混合家系。根据此策略获得混合家系选育组,并以常规生产的苗种作为对照,经10个月养殖,选育组的平均体质量、体长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其中平均体质量高于对照组24.56%,平均体长高于对照组6.98%。

  • 标签: 半滑舌鳎 繁殖群体 遗传组成 家系配组 分子育种
  • 简介:据多年实践体会,制约北方养鱼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有鱼类越冬时间长和夏季受不稳定气候的影响比较突出,养鱼效益低下,直接影响了养殖户的积极性。杜蒙县江湾乡渔场根据自身地理条件,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利用嫩江水源,建有二个提水泵站,发展多元化的养殖。嫩江水培育出的鱼类、蟹类的肉质鲜嫩、肥美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价格也一路攀升。

  • 标签: 渔业经济发展 河蟹 套养 组织 鱼类越冬 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