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欧洲白鲑Coregonusalbula(北美称作加拿大白鲑)是芬兰内陆商业渔业的最重要鱼种,在各种湖沼类的多数中、大型湖泊中都可以发现。在淡水渔业中,商业欧洲白鲑的渔获量从1980年约400万公斤减少到1992年不足100万公斤。对拖网船的单位数(2艘拖网船拖曳1顶拖网)在80年代期间从大约10艘增加到100多艘,

  • 标签: 商业 欧洲 内陆 淡水渔业 北美 增加
  • 简介:用鉴别液J1、J2与Bouin’s液固定剥膜比较方法,测定了虹鳟(Oncorhynchusmykiss)不同发育期胚胎的受精。结果表明:用鉴别液J1处理后测得的二细胞期、四细胞期、八细胞期、桑葚期、高囊胚期、原肠中期胚胎的受精分别为53.21%、77.89%、82.00%、88.2%、87.71%和81.43%;用鉴别液J2处理测得的受精分别为51.64%、77.86%、81.43%、89.07%、87.50%和81.86%。二者与Bouin’s液固定剥膜后测定的受精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这两种鉴别液均可用于生产中测定受精。在不同的发育时期,鉴别的准确性有所不同,细胞分裂期的准确性远低于桑葚期至囊胚期,这可能是由于胚胎发育不同步和早期胚胎细胞较少所致,因此,鉴别虹鳟鱼卵的受精最好在桑葚期和囊胚期之间(12~24℃.d)的时间点。

  • 标签: 虹鳟 受精率 卵膜处理 胚胎发育
  • 简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理念的增强,饮食习惯的改变,市场上对草鱼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价格越来越高.然而草鱼的食性和生理习性原因,草鱼鱼种培育成活一直很低,所以提高草鱼发塘成活,X才提高草鱼养殖产量,满足市场需求尤为重要.

  • 标签: 草鱼养殖 鱼种培育 成活率 技术 市场需求 健康理念
  • 简介:据有关研究表明,从酵母中提取的β-葡聚糖可能是一种很好的天然免疫增强剂,适量添加可降低动物的各种应激反应,增强疫苗的保护效果,提高动物的健康状况,进而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段丽娟等在研究β-葡聚糖在断奶仔猪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试验认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025%β-葡聚糖可提高试验期内的仔猪日增重10.51%(P〉0.05),

  • 标签: Β-葡聚糖 仔猪生产 腹泻率 增量 沈阳农业大学 免疫增强剂
  • 简介:在养鱼生产过程中,越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评价越冬效果时,人们多用成活表示。笔者多年来从事池塘养鱼工作,需每年根据越冬效果安排生产。但笔者发现,单纯以成活表示越冬效果似乎不够完善。为讨论这一问题,我们首先看一下池塘生产中常用的几个术语。

  • 标签: 计算方法 越冬存活 越冬效果 成活率 存活率 减重率
  • 简介:在鲟鳇鱼鱼苗的培育过程中,鱼苗死亡的时间大部分发生在开口前后,据初步统计,其死亡数量占总死亡数的三分之二左右。当鲟鳇鱼鱼苗成功开口后,其死亡急剧下降。因此,鲟鳇鱼鱼苗在开口前后这段时间如何避免死亡,就成为了鲟鳇鱼鱼苗培育成败的关键问题。

  • 标签: 鱼苗成活率 鲟鳇鱼 死亡数 死亡率 时间 育成
  • 简介:王潇等选择96头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仔猪(公母各半)。Ⅰ组为对照组,为普通玉米豆粕等配制的日粮;Ⅱ,M,N组分别以占日粮20%、40%和60%含量的膨化玉米替代日粮中的玉米,其它饲粮成分不变。研究了不同添加量的膨化玉米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以及养分消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膨化玉米的各组都显著提高了0-14d的平均日增重;

  • 标签: 膨化玉米 养分消化率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平均日增重 普通玉米
  • 简介:适当添加安钠加可提高猪精液精子的活力、延长精液的保存时间、提高配种受胎和产仔数,广西贺州市八步区畜牧水产局罗义梅分别以不同剂量安钠加加入猪精液稀释液中.以测定合适的安钠加添加剂量.结果表明,当每1000mL的稀释液中加入5-10mL的安钠加.与添加1~5mL和10~15mL剂量的相比,可延长精子保持受精能力24~36h,差异显著(P〈0.01):配种受胎达95.6%(P〈0.01),平均产仔达11.6头(P〈0.01);与进口稀释液对比,

  • 标签: 精液活力 受胎率 猪精液 产仔数 精液稀释液
  • 简介:以不同浓度的卫河水做为孵化用水,研究对金鱼受精卵孵化的影响.结果是卫河水所占的比例越高,金鱼受精卵死亡的越快,孵化越低.在纯卫河水中,金鱼受精卵不能存活,孵化为零,说明卫河水质污染严重,鱼虾难以在其中生存.

  • 标签: 金鱼 受精卵孵化 孵化率 浓度 存活 比例
  • 简介:大银狮鲈(SlizosteclionVareumVitreumMitch),原产于北美东部,目前几乎遍及北美洲的各地。该鱼在美国、加拿大被列为冷水性鱼类,生存水温在0-30℃,幼鱼以浮游动物为食,成鱼主要摄食小型鱼类,也摄食水栖昆虫和虾类。几年来我水产研究分院从加拿大引进发眼鱼卵,每年5月中、下旬在室内孵化出鱼苗后,再放到室外池塘进行培育。但在北方哈尔滨地区,5月中、下旬室外气温较低且不稳定,鱼苗适口的轮虫、枝角类及桡足类的无节幼体在室外池塘中不易培育,又因为鱼苗生长的前期体质弱、觅食能力差,易受到室外池塘水体中敌害的侵袭,因而使鱼苗的成活不稳定。针对这些问题,2005年5月27日大眼狮鲈鱼苗孵出后,在室内培育了17天,鱼苗个体增大适应环境能力增强,同时室外水温也提高了,有了丰富的浮游动物饵料时鱼苗再放入室外池塘进行养殖。

  • 标签: 大眼狮鲈、苗种培育
  • 简介:安徽长风农牧科技集团公司樊银珍等,选取2-5胎杜长大哺乳412头,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6头。试验组仔猪在21日龄和28日龄分别肌肉注射0.1%亚硒酸钠维生素E2mL和3mL.结果表明,断奶前2次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能使断奶仔猪腹泻发病降低6.7%,发病死亡降低6.6%.

  • 标签: 亚硒酸钠维生素E 仔猪成活率 早期断奶 断奶仔猪腹泻 肌肉注射 发病死亡率
  • 简介:在13℃~15℃、18℃~21℃和28℃~31℃的土层温度下,将体质量7.0g和3.0g的活菲牛蛭Hirudinariamanillensis放养到湿度35%~45%、底铺水稻田土的体积为580mm×380mm×60mm的80目网箱中,网箱置于同等大的聚乙烯塑料箱中,密度变化在2~5kg之间,观察其越冬情况。150d的试验表明:温度为18℃~21℃时,菲牛蛭的越冬存活最高,大个体组的成活随投放密度的增加先升高而后下降,大个体的成活最高(68.8±2.8%);小个体组的成活随投放密度的增加而下降,最高为61.0±1.9%。各试验组菲牛蛭的相对失重随越冬温度升高而增大,28℃~31℃下大个体组的相对失重最大(9.4±2.0%和10.2±2.2%);18℃~21℃下,小个体组相对失重最大(9.6±2.8%和10.6±2.6%)。

  • 标签: 菲牛蛭 越冬 成活率 相对减重率
  • 简介:罗氏沼虾亲虾越冬成活,直接影响着翌年罗氏沼虾育苗的成败。为了提高越冬亲虾的成活,笔者于1994年10月23日,在3个共192m~2水泥池蓄水养了4420尾(平均体重22g/尾)亲虾,密度为23尾/m~2,至1995年3月8日检查,获成活亲虾4342尾,只死亡78尾,越冬成活

  • 标签: 罗氏沼虾亲虾 越冬成活率 越冬亲虾 技术措施 罗氏沼虾育苗 亲虾越冬
  • 简介: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在16、20、24、28和32℃下测定了当年(体质量0.57~3.82g)和1冬龄(17.39~54.40g)拉氏Phoxinuslagowskii的耗氧及其昼夜变化和窒息点。结果表明:拉氏昼间耗氧高于夜间,当年苗种耗氧峰值在中午和傍晚,而成鱼的仅在傍晚;在16~32℃范围内,体质量为(1.72±0.60)g的拉氏耗氧(OR)随温度(T)升高而增加,其关系式为OR=0.1734e0.2277T(R2=0.9911),窒息点在1.53~1.65mg·L-1之间,平均(1.59±0.04)mg·L-1;在20~24℃下,拉氏(0.77~52.4g)耗氧(OR)随体质量(W)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其关系式为OR=0.3248W-0.2206(R2=0.8076),窒息点在1.10~1.55mg·L-1之间,均值为(1.29±0.19)mg·L-1。

  • 标签: 拉氏 耗氧率 窒息点
  • 简介:在水温22~25℃下,测定了不同体质量的西伯利亚鲟AcipenserbaeriiBrandt和小体鲟Acipenserruthenuslinnaeus在饱食和空腹情况下的耗氧和窒息点。结果表明:西伯利亚鲟和小体鲟摄食后耗氧与体质量关系的变化趋势与空腹情况时相同,均随体质量的增加而下降,饱食耗氧与空腹耗氧的比值随体质量的增加也下降,饱食与空腹西伯利亚鲟平均耗氧与平均体质量的相关关系式分别为:Q=0.809*W-0.2414(0.179率与平均体质量的相关关系式分别为:Q=1.0323*W-0.2515(0.196

  • 标签: 耗氧率 窒息点 西伯利亚鲟 小体鲟
  • 简介:因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可节省5~10倍以上的公猪的饲养量,降低养殖成本,提高栏舍的利用率;可以扩大的优良公猪的利用率,有利于优良基因迅速扩展到种群,加速猪群的改良,同时可以将优良公猪应用到商品群,防止本交的局限性;可以减少因本交而导致的生殖疾病的传播;保证了每头母猪配种所用精液的合格,提高了母猪的繁殖成绩;可解决育种需要,不必引入公猪所带来的成本及防疫风险,实现了异地交配;可避免公母猪体格差别太大而难以完成的配种任务;有利于大量母猪同期发情配种,适合于工厂化管理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各大中型养殖场及个体养殖户的欢迎和采用,但同时人工授精技术也有相对不足的一面,如公猪患有不良的隐性基因就会在种群迅速扩散;公猪如患有可能经精液传播的疾病如伪狂犬,猪瘟,非洲猪瘟,布氏杆菌等就会经精液迅速传播,人工授精技术人员要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各个环节应严格的卫生操作等。生产中常因对精液的质量把关不严,不正确的输精操作过程使得各养猪场对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效果普遍不理想,有的甚至对实施人工授精技术以后的受胎和产仔数反而低于采用本交,使得部分养猪企业和个人最终又选择了采用本交。综其原因:对人工授精技术不足的一面应用的不够好,其主要表现在后备公猪的选留、公猪站的管理、精液生产的质量检控、人工授精设备及用品的管理与应用、输精技术及人员素质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就针对上述原因探讨如何加强人工授精站的管理及母猪输精管理来提高母猪的受胎和产仔数。

  • 标签: 人工授精站 输精技术 化管理 产仔数 受胎率 母猪
  • 简介:通过测定系列配合日粮中脂类及其脂肪酸消化,估测斑节对虾的最佳脂肪酸和脂类需要量。当日粮脂类含量为45、75和105g/kg时,其总脂消化相似,而日粮脂类含量为135g/kg时其总脂消化显著降低(P≤0.05)。总脂消化不受脂肪酸组成影响,多不饱和脂肪酸水平为17g/kg和总脂含量大大超过455/kg的日粮除外。长链高不饱和脂肪酸如二十碳五烯酸(20:5n-3)和二十二碳六烯酸(22:6n-3)表现出最高消化。具有不饱和键的脂肪酸,包括单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18:ln-9)消化较高。长链饱和脂肪酸消化最低,且随着脂肪酸链长度的增加,其消化降低。该研究结果清楚表明:日粮中脂类含量影响自身消化,其总脂的脂肪酸组成影响总脂和各自脂肪酸消化

  • 标签: 斑节对虾 日粮 脂类含量 脂肪酸组成 脂类消化率
  • 简介:本文报道了利用显微注射技术导入外源基因分别对鲤鱼和虹鳟鱼授精卵孵化影响的研究.从1993年-1996年4年中,我们用显微注射方法,将全鱼生长激素基因导入虹鳟鱼授精卵(包括囊胚期卵)5,676粒,孵出鱼苗364尾,孵化为6.4%(4年平均,虹鳟鱼正常孵化为80%);而用这种方法,将全鱼生长激素基因导入鲤鱼授精卵12,196粒,孵出鱼苗4,290,孵化为34.0%(4年平均,鲤鱼正常孵化为70%左右).实验结果:显微注射技术在虹鳟鱼和鲤鱼两种受精卵上的效果明显不同,斑点杂交和SouthernBlot杂交结果相近.

  • 标签: 显微注射技术 外源DNA 鲤鱼 虹鳟鱼 受精卵 孵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