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关于蚕的人工饲料研究已有很长历史,在昭和35年(1960年),以桑叶粉为主体的人工饲料首次在全龄饲育获得成功。当时作为参与以茧质问题为中心制丝技术改良研究笔者,对于人工饲料在养蚕业应用,虽然也有迷惑感觉,但是,因此而可以实现全年养蚕,制丝工厂也能全年获得新鲜蚕茧,可以设想,制丝工艺将更加合理化,生丝品质也可得到格外改善,所以,对人工饲料发展前途抱有很大期望。其后经历了四分之一世纪,在此其间,开始在蚕丝试验场,以后在各大学,县蚕单试验场,民间企业等都进行了多边研究。在获得

  • 标签: 人工饲料育 丝质 茧质 四分之一世纪 制丝 民间企业
  • 简介:丝绸产业是我国原料“比较优势”很突出产业。但由于缺乏著名品牌等因素,导致丝绸产品附加值不高,在国际价值链中处于不利局面。要依托原料比较优势,培育品牌、技术等竞争优势,促进我国丝绸产业升级,提升我国丝绸产业在国际价值链中地位。

  • 标签: 丝绸 比较优势 动态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产业升级
  • 简介:作者1987~1992年调查研究了我省各蚕区桑红叶螨天敌种类,初步鉴定为2纲8目15科■其中食螨瓢甲、食螨瘿蚊、食螨蓟马、小花蝽,植缓螨分布广,数量大,为控制该螨优势种■同时研究了各种天敌在我省盆地内部各蚕区分布状况,通过室内饲养测定了几种主要天敌对该螨日捕食量,计算出天敌指数,可用于该螨发生预测。估计未来种群扩张或收缩。

  • 标签: 桑红叶螨 天敌 捕食作用
  • 简介:《广西蚕业》是广西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广西蚕学会主办专业科技期刊,创办于1964年。其前身是广西区蚕业指导所主办《广西木薯蚕简报》(1964年)、《广西蚕业简报》(1965年)。1966年正式创刊,刊名为《广西蚕业通讯》,1994年更名为《广西蚕业》。《广西蚕业》至今已出版、发行了41卷150期(含简报58期)。回顾《广西蚕业》四十年来发展历程,凝聚了多少专家、教授,科技人员为之撰稿、审稿、编辑所付出辛勤劳动,他们默默无闻地工作,

  • 标签: 《广西蚕业》 发展历程 1966年 1994年 技术推广 科技期刊
  • 简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质量和效益是摆在每个蚕种场面前关键问题,只有保证蚕种质量,种场才能有生存希望,才能有效益,有了效益才能有发展.当前随着农村原蚕点规模扩大,家蚕病死蛹时有发生,后期死蛹增加,势必降低公斤茧制种量,严重影响了蚕种场经济效益,已成为目前蚕种生产上急需解决问题.本人在原蚕点工作经常碰到饲养水平较低和饲养条件较差一些原蚕户,饲养原蚕后期死蛹率都比较高,甚至是整批种茧质量不合格,不能制种,而且往往发病严重又是饲养张数较多农户,对生产造成了一定损失.为此,结合本人20多年来在蚕种生产一线工作经验与教训,探讨一下防治家蚕病死蛹一些方法.

  • 标签: 家蚕 制种 防病消毒 贮桑室卫生 种茧运输 饲养管理
  • 简介:早在200多万年前,地球上就有了桑属植物。人类利用桑属自然资源历史,也已有5000年左右。古丝绸之路记载了我国人民植桑养蚕,缫丝纺绸在世界上所享有的盛誉。时至今日,蚕桑业发展更大。就陕西省安康地区而言,1987年蚕茧产量已达5270吨。1988年安康县有桑园7.9万亩,桑树3510万株,计划1990年产茧量达到2500吨,悠久

  • 标签: 蚕桑业 蚕茧产量 古丝绸之路 植桑养蚕 产茧量 桑属
  • 简介:“地界桑”是我县蚕农在承包耕地分界处各自栽植一行桑树,此种栽桑,既不影响粮食生产和耕作,又能促进耕地单产多收,是一种粮、桑、猪立体农业综合开发较好模式。这种栽桑形式在我县试点后,已显示出它积极作用。与“四边桑”或大行间作桑相比,各有千秋,它有它优点和实用价值,受到蚕农欢迎,很快就在全县发展起来。

  • 标签: 栽桑 粮食生产 立体农业 发展蚕桑 七村 一村
  • 简介:蝇蛆病是当前生产上主要蚕病之一,是多化性蚕蛆蝇产卵于蚕体表,孵化成蛆钻进蚕体内寄生而引起一种蚕病,发生较为普遍,特别是夏秋蚕,一旦疏于防范,危害会非常严重,造成损失也将会很大。据调查,危害严重时,蝇蛆病造成损失约占整个蚕病损失20%~40%,茧质下降,售茧量低。

  • 标签: 蝇蛆病 家蚕 防治 体内寄生 夏秋蚕 蚕病
  • 简介:<正>桑树育种历来以常规育种法为主,随着科技进步和新育种手段应用,特别是生物技术工程研究进展也为桑树育种工作带来新希望.这些在国内外均有报导,但在生产化、实用化方面还有一段距离,因此还要相当努力.从目前或长远看,笔者认为桑树育种工作者任务是面向生产实际,力求在较短时间内,通过常规与生物技术工程结合途径育出好品种来.

  • 标签: 桑树育种 杂交桑 桑树品种 蚕区 生物技术工程 育种工作者
  • 简介:蚕丝蚕蛾新用途日本科学家利用蚕丝成功地开发了“癌症自动诊断系统”。此诊断系统利用蚕丝分解成天然蛋白质制成“触酶标记抗体”,当放入检查血液样品后,该“标记抗体”可精确测出癌细胞氧分子量,由此检测出是否患有癌症。美国路易斯安那大学研究人员从蚕蛾体...

  • 标签: 蚕丝 蚕蛾 癌症自动诊断系统 免疫力
  • 简介:本试验采用两个日系品种(秋星.54改)和两个中系品种(C20、中夏)以及按不完全双列杂交制成8个杂交组(正反交),在五龄起蚕饲养,以茧层转换率及近似消化率为指标,对原种及杂种一代饲料效率进行了研究,同时,试验还对消化量,食下量、消化率、茧层转换率四个性状势能比值进行测定,得到如下结论:在原种之间,近似消化率和茧层转换率变异大于杂交种;(2)近似消化率和茧层转化率变异趋势是不相同,在杂交种中,消化率高,其茧层转换率也高,而原种则相反;(3)对于消化量和近似消化率,所有杂交种PR值内负,要育成消化量和近似消化率高品种,只有通过选择优良亲本来实现;(4)对于食下量和茧层转换率,所有杂交种PR值为正,因些要提高茧层转换率,可通过选择优良亲本和利用杂种优势来实现.

  • 标签: 近似消化率 饲料效率 转换率 杂交种 杂种优势率 消化量
  • 简介:<正>一般来说,从一些特殊种类植物中分离出即大又纯DNA是比较困难。因为植物细胞成分随着发育时期、种类和组织不同而改变,而且,植物细胞中还含有很多多糖酶。要想把重组个体DNA技术应用于桑树,必须从适合桑树器官,如叶子中找出分离DNA方法。叶绿体DNA已能从桑叶中分离出来了(卡特基里等1984),但全DNA尚未能分离出来。本试验测定了一种从桑叶中分离出全DNA方法。材料和方法:本试验采用摩雷和汤姆生(1980年)所提出方法来从桑叶中分离出全

  • 标签: 桑叶 桑树 CSCI 植物细胞 卡特基 汤姆生
  • 简介:蚕沙作为桑蚕粪便,常被人们作废弃物丢掉,不仅污染了环境,而且浪费了资源。从蚕沙中提取果胶和叶绿素,应用于医药、食品及化妆品为人类造福有着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标签: 蚕沙 桑蚕 叶绿素 粪便 综合利用 果胶
  • 简介:同一批原料茧采用不同试样方法,即区分落绪茧中内层与蛹衬目光界限不同和索理绪操作手势不同,产生原料消耗即缫折也不同,由此产生经济效益就有区别.

  • 标签: 原料茧 试样方法 经济效益
  • 简介:为使有效抗保幼激素剂(KK—42)在细纤度生产上实用化这一目的,故对其投与方法以及投与后饲育条件与3眠蚕发生和幼虫、茧质关系作了探讨。

  • 标签: 抗保幼激素 KK 眠蚕 茧质 添食 给桑
  • 简介:人为控制某种生物单一性别的孵化或产出,作为一种提高生物生产水平,造福于人类技术已有不少研究报道。鱼类的人工孵化,已成功将某些鱼种实施全雌或全雄化,达到了优质高产养殖目的,乳用家畜如奶牛,通过人工技术处理,亦可提高雌性产出比率。在家蚕方...

  • 标签: 胚胎期 温敏性控制 雌性 雄性蚕 孵化
  • 简介:对32份四倍体桑种质进行养蚕制种叶质鉴定试验。结果表明,76%四倍体种质养蚕产卵数较多,产卵数比对照沙2×伦109增产10%~14.87%四倍体种质有:桂9373、桂93456、桂93459、桂93544。四倍体桑春秋叶质对不受精卵率均有一定影响,春蚕第二造四倍体桑叶质对生种发生率有影响。通过叶质鉴定选出几个叶质优良利于提高蚕种产量和质量四倍体种质。

  • 标签: 桑树 四倍体种质 叶质 产卵数 蚕蛾
  • 简介:近年丝绸行业,在波动式发展中又走入了最低谷。国际丝绸市场疲软,工厂严重亏损,养蚕单产低、质量差现实严重困扰着整个行业。1998年,尽管行情有点好转,鲜茧价格有所上扬,但各丝绸企业仍然步履艰难。不少蚕农面对近13.00元/kg鲜茧价格依然无动于衷,问题何在?症结在哪里?面对

  • 标签: 蚕业 蚕茧质量 鲜茧价格 单产 解舒率 养蚕
  • 简介:本文分析了加入WTO对中国蚕丝业影响以及蚕丝业市场发展前景,根据广西蚕业现状、区域优势和广西发展蚕业意义;认为广西应抓住机遇大发展,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 标签: WTO 蚕丝业 影响 广西蚕业 发展对策
  • 简介:对选择适合蚕期使用蚕药进行详细分析,介绍了多种蚕药使用和防治效果,并对农村蚕药使用过程中种种误区进行了梳理。

  • 标签: 蚕药 正确使用 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