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鸡住白细胞虫病(又称鸡白冠病),是由住白细胞虫属的多种住白细胞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或红细胞引起的一种急性血孢子原虫病,是一种高度致死的原虫病。几年来,该病在章丘市一些地区流行较普遍,特别是在每年的7~9月份发病率最高,养鸡户往往忽视该病的预防,给养鸡场(户)造成很大经济损失,危害养鸡业。2010年7月,章丘市某蛋鸡场的120日龄产蛋鸡发生该病,整个鸡群有530多羽发病,死亡159羽,损失很大。

  • 标签: 住白细胞 病诊断 白细胞虫
  • 简介:近几年来,随着规模养殖的迅猛发展,新品种的不断引进,猪病日趋繁杂,以高致病猪蓝耳病为主的猪病对养猪业威胁很大,随着该病的不断流行传播,一些大中型猪场也很难幸免。有的大中型猪场即使免疫了高致病猪蓝耳病疫苗,也难免发生该病。

  • 标签: 猪蓝耳病 发生原因分析 防治 高致病性 规模养殖 新品种
  • 简介:正"潲寒"症是指猪吃潲时表现一种全身颤抖症状,严重者抽搐后肢站立不稳。几乎每次喂潲都发作,因喂潲时发生此症状,群众称为过敏,笔者把这种症状称为"潲寒"症,患猪的生长发育停滞,增重缓慢,近8年来笔者探索性地试治373头,治愈221头,治愈率达59.25%。1病因1.1饲料调制不当饲料时冷时热,没有定时、定量、定温、定质,或突然改变饲料,胃肠平滑肌无节制地收缩,出现胃肠疼痛。1.2寄生虫病当猪吃潲时,成虫争相钻到小肠前端及胃部吸收营养,成虫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寒症 潲寒
  • 简介:猪高热病是一种急性、热性、高致病和致死性的传染性疾病,是高致病蓝耳病等病毒和细菌、寄生虫等多种病原混合或继发感染引起的,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该病发生,笔者根据市场调查结果,结合多年实践经验,从免疫、饲养管理、猪群保健等方面,提出综合防制措施。

  • 标签: 猪高热 病综合 综合防制
  • 简介:目前随着我国生猪养殖由散养模式向集约化养殖模式的快速转变,集约化养殖中寄生虫造成的危害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为重治疗轻预防、用药单一、缺乏合理用药概念及忽视寄生虫耐药性产生,从而导致寄生虫感染普遍,但症状和危害缓慢导致一部分养殖户对驱虫工作不重视,本文主要阐述集约化养猪场常见寄生虫的调查成因和药物控制效果评价。

  • 标签: 寄生虫病 集约化猪场 集约化养殖模式 集约化养猪场 合理用药 寄生虫感染
  • 简介:近年来,新兽药排疫肽、七健(左氧氟沙星可溶性粉)、免力健已相继在养禽生产中作为提高群体免疫力、增强抗病力、育雏和防治某些急性多发性疾病的防治性药物,已经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 标签: 禽病防治 兽药 应用 左氧氟沙星 可溶性粉 养禽生产
  • 简介:牦牛作为高原牧区的主要畜种,在牧民生活与经济收入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犊牦牛的培育是牦牛生产的关键,直接影响牦牛的生产性能。但由于高原地区气候恶劣、饲养管理落后等,致使犊牦牛易发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支气管炎、咽炎等),造成犊牦牛成活率较低,因此必须做好相关防治工作。

  • 标签: 呼吸系统疾病 高原牧区 犊牦牛 防治 生产性能 经济收入
  • 简介:本试验调查了唐山周边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流行状况,并分离致病菌,确定主要病原微生物是无乳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并对2种主要致病菌进行体外药敏试验,根据药物的敏感程度研究组方.选用30头患隐性乳房炎的阳性奶牛进行体内治疗试验,试验设为3组,经统计治疗结果,得出最佳的治疗药物为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治愈率为90%.

  • 标签: 奶牛 隐性乳房炎 流行状况调查 防治
  • 简介:海南州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之一,是啮齿类动物危害严重的地区,鼠害导致草地退化、草地生态恶化,严重制约着畜牧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海南州实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鼠害防治工程,采取大面积防治和连续连片、全面防治、重点扫残相结合的方法,经过5年的防治

  • 标签: 防治工程 草原鼠害 海南州 三江源区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草地退化
  • 简介:2010年5月3日,淮安市楚州区养猪户王某发现其饲养的160头70~80日龄的育肥猪,突然死亡3头,另外有11头发热、呕吐、腹泻,其余猪只食欲下降。王某立即带3头死猪和1头病重猪到淮安生物工程分院动物医院就诊。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验,诊断为产气荚膜梭菌食物中毒和食源性感染,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制定了临床防治措施,治愈了11头病猪,控制了该病的继续发展。

  • 标签: 综合诊断 食物中毒 育肥猪 救治措施 急性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本试验选用2种浓度(2:1000和3:1000)的畜禽灭害灵和白鹰牌杀虫气雾剂,对家禽体表的波斯锐缘蜱进行杀虫试验。结果表明:3:1000浓度的畜禽灭害灵驱除家禽波斯锐缘蜱效果明显,安全可靠。

  • 标签: 畜禽灭害灵 杀虫剂 家禽 波斯锐缘蜱 防治
  • 简介:鸡的病毒性关节炎又称病毒性腱鞘炎,是一种由呼肠孤病毒引起的肉用型或肉蛋兼用型禽类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关节滑膜、腱鞘和心肌损伤,胫和跗关节上方腱索肿大。病鸡跛行、蹲坐,不愿走动,生长停滞,消瘦,对肉鸡的危害尤为严重。1流行特点鸡和火鸡是该病惟一的宿主。各种日龄、类型和品系的鸡都易感。该病主要感染4-6周龄的肉鸡,开产后的种鸡群也有发生,随日龄增大,敏感性降低:该病可经蛋垂直传播,也可通过鸡与鸡的直接或间接接触而发生水平传播;该病感染率高,但发病率和死亡率低。

  • 标签: 鸡病毒性关节炎 防控措施 禽类传染病 呼肠孤病毒 心肌损伤 流行特点
  • 简介:母兔繁殖率是反映肉兔养殖场生产管理水平的重要经济参数,充分发挥和利用母兔的繁殖性能,是提高肉兔养殖场经济效益的根本手段之一。兔汗腺不发达,耐寒怕热,高温对其生长和繁殖影响严重,如何提高夏季高温后母兔的繁殖率应深入研究,文章对秋后母兔不孕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提高繁殖力的措施等进行了详细描述。

  • 标签: 繁殖率 母兔 措施 高温
  • 简介:皮肤真菌病是由皮肤真菌寄生于犬、猫等多种动物皮毛与表皮,侵害皮肤、被毛和趾爪角质蛋白组织等引起的各种皮肤病。又称"钱癣"、"脱毛癣"、"秃毛癣"或"匍行疹",是由犬小孢子菌属等引起的一种真菌皮肤传染病。其特征是在皮肤上出现界限明显的脱毛圆斑(癣斑),其上带有残毛,并被覆有癣屑或痂皮等潜在皮肤损伤,并有渗出液、发痒等症状。该病为人畜共患传染病,人医统称为"癣"。

  • 标签: 真菌性皮肤病 人畜共患传染病 皮肤真菌病 诊治 动物皮毛
  • 简介:快速发展的畜牧业不仅造成动物养殖基数的不断增加和散养与规模化养殖并存的现实问题,也增加了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难度,因为我国目前的综合防疫措施虽能有效地控制一些重大动物疫情,但不能从长远角度消除或消灭一些动物疫病。只有实施动物疫病净化(Cleanup)才能实现某种动物疫病的消除或消灭状态。因此,开展动物疫病净化工作是我国当前动物疫病的防疫需要,完善动物疫病的净化措施非常有必要。

  • 标签: 重大动物疫病 净化措施 综合防疫措施 重大动物疫情 规模化养殖 动物养殖
  • 简介:大洋洲的牛奶产量继续季节减产。在新西兰,目前的产奶量比高峰期下降了20%。南北岛都有持续的降雨。牧草生长良好,但有一些奶农抱怨蕈的质量不如从前。澳大利亚的产奶量也开始季节下滑,但11月份的产量同比增长了3.3%,本产奶量前5个月整体上增长了3%。

  • 标签: 牛奶产量 季节性 大洋洲 减产 欧盟 产奶量
  • 简介:传染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支气管炎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病毒性呼吸道和生殖道甚至消化道传染病。其特征是气管啰音、咳嗽和打喷嚏;没有获得母源抗体的雏鸡由于呼吸道或肾脏感染可引起死亡;雏母鸡感染IBV后可引起永久的输卵管损伤,到性成熟丧失产蛋能力;蛋鸡感染后抵抗

  • 标签: 支气管炎诊断 诊断预防
  • 简介:某部组织军犬野外驻训演习期间,由于外界环境应激等因素刺激,致使犬群发生不明原因以阵发性干咳为主要特征的呼吸道疾病,部分成年军犬相继感染发病,经过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测诊断为犬传染支气管炎(犬窝咳)。立即启动传染病紧急防控预案,对患病犬进行严格隔离并精心治疗,仅用15天时间便有效控制了疫情,治愈率100℅。

  • 标签: 传染性支气管炎 军犬 呼吸道疾病 实验室检测 环境应激 临床检查
  • 简介:据BODC了解,由于澳大利亚的犊牛出口需求强劲.目前荷斯坦犊牛价格已经达到了1700澳元/头(约合10948元人民币),娟姗犊牛的价格也达到了1200澳元/头(约合7728元人民币)。因此。南澳地区的奶农更愿意繁育纯种的奶牛,而不是传统的乳肉兼用牛。

  • 标签: 荷斯坦犊牛 澳大利亚 性控冻精 奶农 出口 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