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本论文以采用超临界CO2萃取的沙棘籽油作为化妆品原料制成的沙棘化妆品为研究对象,探讨沙棘化妆品的安全。经实验测定各项微生物及卫生化学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通过人体皮肤斑贴实验的人体安全检验研究添加沙棘籽油的化妆品的安全。结果表明产品对皮肤没有刺激,对人体皮肤未引起不良反应,沙棘化妆品是安全很高的产品。

  • 标签: 超临界CO2萃取 沙棘籽油 沙棘化妆品 人体安全性检验
  • 简介:通过对晋陕蒙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工程实施前1年(1998年)、中期(2003年)、最后1年(2008年)3个控制年份的景观异质对比分析,以期从理论上进行高度概括,更好地指导类似生态工程建设项目。在种植沙棘后的砒砂岩区,沙棘斑块密度、边缘密度、聚集度等指数,从2003年向2008年略有增加。区域内持续的沙棘生态工程建设,形成区域化、片段化的沙棘林,导致了这些指数的变大。沙棘破碎化指数从呈微弱减小趋势,在造林面积几乎增加一倍的前提下,部分斑块整合到一起,致使破碎度指数有所下降。随着沙棘等生态工程的不断推进,区域内景观多样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有所提高,同时整个景观优势度指数逐渐降低,向更加和谐的景观系统转变。

  • 标签: 砒砂岩 沙棘 斑块密度 边缘密度 聚集度 破碎度
  • 简介:该文扼要论述了在辽西北地区大力发展沙棘生态经济林的可行性问题,认为发展沙棘是辽西北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脱贫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

  • 标签: 辽西北地区 沙棘 生态型经济林 可行性分析
  • 简介:沙棘由于其有丰富的内含物和多方面的用途正被作为"新兴水果"而赢得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喜爱.通过在柏林Baumschulenweg的育种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育成不同成熟期的5个雌性和4个雄性沙棘品种.更多的由欧洲和蒙古原生种产生的杂交选育工作仍在进行中.将这些无性系按照其生物学和果实性状进行评估.就单个性状来讲,各品种之间的差异非常大(比如维生素的含量在17~340mg/100g之间变动,胡萝卜素的变动范围为6.5~23.8mg/100g).这表明,进一步的育种改良完全有可能.所有用于比较的沙棘品种由在德累斯顿Pillnitz进行的育种工作获得,这些品种将被进一步研究.为了保险起见,以及为了解决后来有可能产生的育种及植物病理学方面的问题,必须尽可能保存现有的所有的某一品种的基因多样.为此目的,由国家资助扶持的基因库的建立是很有必要的.

  • 标签: 沙棘 品种 农业价值 内含物
  • 简介:俄罗斯的第三代沙棘良种,代表了国际上沙棘良种资源的先进水平。以2013年引进的22份俄罗斯沙棘优质资源为试材,在东北黑土区通过对其成活率、保存率、生长及物候差异分析研究,构建隶属函数,以综合指数为指标,对各引种资源给予适应初步评价,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各引种资源成活率、保存率、生长及物候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其中201307、201320和201304等材料,在东北黑土区初步表现较为优异,应成为下一步区域试验的重点品种。

  • 标签: 沙棘 优质资源 引种 适应性 黑土区
  • 简介:在干旱条件下,不同种质沙棘的营养生长适应差异较大,中国沙棘和杂交沙棘的营养生长适应显著强于俄罗斯良种沙棘,后者各品种间的营养生长适应有差异;干旱缺水是影响不同种质沙棘的主导因素,年降水量少于400mm时,无灌溉或地下潜水补给的沙棘,营养生长适应将大受影响,造林建园时应给予充分重视。

  • 标签: 沙棘 干旱 营养生长 适应性
  • 简介:在半干旱区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九成宫基地,从蒙古沙棘亚种和中国沙棘亚种杂交子代雌株群体中选择出3株杂种优势显著的优良单株。它们兼有母本和父本的优良性状:生长适应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明显超过双亲,果实产量高,营养品质好,棘刺较少。以杂雌新品系营造半干旱区生态经济型沙棘林,会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 标签: 半干旱区 蒙古沙棘亚种 中国沙棘亚种 杂交子代 优良单株
  • 简介:我国从1985年开始在黄土高原地区推广沙棘种植,18年来,全国各地对沙棘的认识逐步提高,在沙棘植被建设、科学研究、加工利用和产品销售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既保持了水土、修复了生态,又利用了资源、发展了经济,走出了一条发展沙棘产业的新路子,产生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方面沙棘建设工作快速推进.

  • 标签: 事业特殊 准确认识 副部长沙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