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天然牛黄与体外培育的牛黄中的胆红素含量差异和比例。方法:本次研究工作在我单位开展,时间为2020年8月——2021年8月,将天然牛黄与体外培育牛黄进行研究,对比分析其胆红素含量及比例差异。结果:体外培育牛黄的胆红素含量与天然牛黄之间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表示为P

  • 标签: 天然牛黄 体外培育牛黄 不同胆红素 含量 比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处方前置审核降低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用药不适宜医嘱比例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2021年4月~2023年4月开具1000份医嘱,按照处方前置审核实施时间为分组时间节点,2021年4月~2022年3月为实施前,2022年4月~2023年4月为实施后,记录并比较实施前后不适宜医嘱比例情况。结果:实施后不适宜医嘱比例更低(P<0.05)。结论:在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实施处方前置审核后,用药不适宜医嘱比例大幅度降低,充分说明处方前置审核具有降低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用药不适宜医嘱比例的作用,基于此,处方前置审核具有极高应用价值。

  • 标签: 处方前置审核 静脉药物 调配静脉药物调配中心 用药不适宜医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患者大量输血治疗时血浆和红细胞的比例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2020年9月到2021年12月,选取90例产后出血患者展开研究,结合输注悬浮红细胞及新鲜冰冻血浆比例分组,其中比例1:1的45例患者是观察组,比例2.5:1的45例患者是对照组。结果:输血1d后观察组FIB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T、APTT低于对照组(P<0.05);输血1d后观察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大量输血治疗时,应按照1:1比例输注血浆及红细胞,凝血功能和血常规恢复速度更快。

  • 标签: 产后出血 大量输血 比例 血浆 红细胞 凝血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消化道肿瘤术后化疗病人的血常规及CD_4/CD_8的影响。方法:80例消化道肿瘤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参麦+化疗组,每组40例,两组均予含奥沙利铂3周方案化疗。单纯化疗组不加保护剂;参麦+化疗组每次化疗期间连用参麦注射液50mL/d,共5d。比较两组病人6疗程化疗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医症状积分的平均值;对比两组病人CD_4/CD_8绝对值及比例情况。结果:参麦+化疗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CD_4/CD_8比例较单纯化疗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纯化疗组化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较参麦+化疗组高,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能改善化疗相关症状,减轻化疗骨髓抑制,调节化疗患者免疫状态,保证化疗顺利进行。

  • 标签: 参麦注射液 肿瘤 血常规 CD_4/CD_8
  • 简介:目的通过建立小鼠原位肝癌模型。检测荷瘤小鼠外周血髓系抑制性细胞(MDSC)的比例和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探讨其在肝癌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小鼠原位肝癌模型,分离荷瘤小鼠外周血的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荷瘤小鼠不同时间外周血MDSC的比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荷瘤小鼠血清TGF—β1水平。以同期正常小鼠作对照。结果荷瘤小鼠外周血MDSC比例明显升高:对照组、模型组7、14、21d外周血MDSC的比例分别为(3.5±2.2)%、(9.4±2.6)%、(16.4±5.6)%、(25.3±11.3)%,除模型组7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荷瘤小鼠血清TGF—β1水平明显升高:对照组、模型组7、14、21d血清TGF—β1水平分别为(4.9±1.4)、(14.1±6.0)、(24.0±3.3)、(9.2±1.2)ng/ml。除模型组21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MDSC的比例与血清TGF-β1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564,P〈0.05)。结论随着肿瘤的进展,外周血MDSC的比例明显升高,且与血清TGF—β1水平呈明显正相关,提示荷瘤小鼠外周血MDSC的比例与肿瘤的生长进展密切相关,MDSC通过分泌TGF—β1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可促进肿瘤的生长与转移。

  • 标签: 肝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B 髓系抑制性细胞 免疫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