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20 个结果
  • 作者: 杨露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4期
  • 机构:亳州市人民医院杨露摘要:硬膜外麻醉围术期患者可能会出现低体温的情况,其可能会导致心脏、凝血方面的并发症,为此本文将通过围术期及硬膜外麻醉概念进行概述,并对其对患者造成得到影响进行总结,通过这样的方式找出其发生机制及相关解决策略,减少硬膜外麻醉围术期患者出现低体温情况的概率。
  • 简介:目的分析应力性骨折接受早期场强MRI与DR诊断的表现。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共10例应力性骨折患者为对象,均经病理结果确诊,均接受早期场强MRI与DR诊断,分析诊断结果。结果DR诊断早期仅有2例患者确诊,MRI检查10例患者均确诊;骨折部位4例为胫骨中上段骨折,1例为胫骨上段和股骨下段同时骨折,1例为腓骨中上段骨折,1例为股骨下段骨折,1例为股骨头颈部骨折,1例为跖骨骨折,1例为髂骨骨折。结论早期场强MRI与DR诊断应力性骨折均有价值,MRI的诊断准确性更高,对于临床诊疗有更高指导价值。

  • 标签: 应力性骨折 低场强 MRI DR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并钠血征的发病机制、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治疗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6例肝硬化腹水并发钠血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血钠水平分为轻、中、重三组,分别分析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并给予利尿、补充钠盐等综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分析血钠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轻、中、重三组患者,渗性脑病的发生率分别为0%、8.93%、37.5%;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0%、12.5%、32.14%,经利尿、补充钠盐等综合治疗措施治疗后,腹水明显减轻、渗性脑病及肝肾综合征的症状明显好转。结论血钠水平越,肝硬化腹水患者的预后越差、并发症发生率越高,与血钠水平呈负相关,利尿及补充钠盐治疗可有效减轻腹水及并发症症状,改善预后。

  • 标签: 肝硬化腹水 低钠血征 预后 并发症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手术中的体温会导致人体细胞免疫力下降、术后感染概率增加、常有意识障碍、颈项强直、影响凝血功能,甚至增加心血管意外的发生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此,本文总结了围手术期病人体温的原因及体温对机体的影响,对围手术期体温采取针对性的综合保温措施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 标签: 围手术 低体温 护理 进展
  • 简介:目的分析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病情诊断中应用64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扫描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全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4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内接受健康检查者54例为对照组,2组均给予64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扫描,比较2组不同部位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部位(左主干、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旋支)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64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扫描的效果较好,该诊断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冠状动脉 螺旋CT 钙化积分 诊断
  • 简介:新生儿胃穿孔多由于先天性发育缺陷,胃壁肌薄弱或缺损所致。在临床上是较少见的疾病,多见于早产儿。因其发病急,病死率高,在穿孔前无明显症状,故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而根据临床表现及早诊断,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关键。现将作者所见1例足月新生儿胃壁肌缺损引起胃穿孔的病例报告如下:

  • 标签: 足月新生儿 胃壁肌层缺损 胃穿孔 生理反射
  • 简介:近年来,各种因素导致剖宫产率居高不下,随着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全面放开(独生子女可以生二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也随之增多。瘢痕子宫可能会造成子宫破裂,对母婴安全构成较大的威胁。超声检查因其具备安全、实时、可重复的优点,临床医师常采用超声检查方法来评估瘢痕子宫肌情况,但如何改善二维图像质量、提高超声测量的准确性,是超声医师一直探究的问题。

  • 标签: 超声检测 子宫肌层 剖宫产术后 临床应用 子宫下段 晚孕期
  • 简介:目的探讨16螺旋血管成像技术(CTA)在诊断颅内动脉瘤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疑有颅内动脉瘤患者行16螺旋CT脑血管造影检查,厚0.625mm,应用后处理技术三维重建。结果30例患者患颅内动脉瘤18例,动静脉畸形2例,烟雾病1例。9例正常。10例动脉瘤患者同时行脑血管DSA检查。与CTA检查结论一致。结论16螺旋CTA能准确诊断颅内动脉瘤,为临床提供精确的诊疗信息。

  • 标签: 16层螺旋CT 颅内动脉瘤 三维重建技
  • 简介:该研究是一项对105名超重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随机临床试验。研究的初级终点为体重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次级终点为血压和脂质代谢。分别在饮食干预后第3、6、12个月时对干预结果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前3个月患者的体重和HbA1c下降最为明显,碳水化合物饮食组较低脂饮食组体重减轻更快(P=0.005),

  • 标签: 2型糖尿病患者 低碳水化合物 体重减轻 饮食干预 低脂饮食 血糖
  • 简介:[摘要 ] 目的 分析 64 CT薄层重建及 HRCT诊断小儿 MP肺炎的价值。方法 选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 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病历资料和影像学特征。结果 100例患儿中, CT发现实变患者 68例,占比 68%,其中节段性大叶实变影 38例,占比 55.88%,支气管壁增厚 20例,占比 29.41%,肺节段性部分性不张 10例,占比 14.71%;小叶性实变 32例,占比 32%;肺门或纵膈淋巴结肿大例 38,占比 38%,均呈现轻度;胸腔积液 35例,占比 35%,气胸 4例,占比 4%,纵隔气肿 2例,占比 2%;树芽征 50例,占比 50%,小叶中心结节影 46例,占比 46%;磨玻璃影 13例,细支气管扩 21张例,马赛克灌注征 8例,分别占比 13%、 21%、 8%。结论 64 CT薄层重建及 HRCT对小儿 MP肺炎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标签: [ ] 64层 CT薄层重建 HRCT 儿童 MP肺炎
  • 简介:目的探讨西门子128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对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收集来我院就诊的疑似冠状动脉狭窄患者36例,均进行128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DSA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中冠状动脉狭窄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并与64以下冠状动脉CTA进行对照。结果36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两种检查结果,经统计学分析,西门子128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98.08%、特异性为95.69%、准确性为96.43%。与64以下螺旋CT比较,对患者心率、屏气等方面的要求更加宽松。结论西门子128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高,方法简单、快速准确、无创伤,患者易接受,可作为疑似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首选检查手段。

  • 标签: 冠状动脉狭窄 128层螺旋CT 四维重建 评价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培养基组成成分对红缘拟孔菌菌丝产量和多糖量的影响,优选出的红缘拟孔菌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方。方法:以菌丝体生物量和胞内多糖的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液体培养基中最佳碳源、氮源及维生素B1的用量。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红缘拟孔菌的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的最佳组合。结果:优选出的红缘拟孔菌液体发酵培养基最佳配方为(g/100mL):大米粉5,酵母粉1,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15,维生素B10.04。结论:优选出红缘拟孔菌的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方,为今后大规模液体发酵研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红缘拟层孔菌 液体发酵 正交设计试验 多糖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研究64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肺动脉栓塞中的效果。方法  研究工作从2020年7月开始,并在2022年7月完成案例数据采集工作,共收录我院62例肺动脉栓塞病例,并选择62例健康志愿者。对所有患者予以常规CT平扫以及64螺旋CT血管成像检测。最后收集并分析患者的检测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以及对不同位置栓塞检测准确率等数据。结果  64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在准确度数据高于常规CT平扫(P

  • 标签: 64层螺旋CT 血管成像 肺动脉栓塞
  • 简介: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SAH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确诊的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72例临床资料。结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OSAHS)69例,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MSAHS)3例;男∶女=11∶1;多有体质肥胖、咽腔结构异常;以夜间打鼾、晨起头痛头晕、白天困倦乏力为主要临床表现。结论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最常见,男性多于女性,肥胖是主要易患因素,多导睡眠监测是诊断金标准。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 临床分析 多导睡眠图
  • 简介:过去人们认为,肝炎患者多吃糖、蛋白质和维生素,少吃脂肪和盐,才有利于康复。然而,随着医学的发展以及新的临床验证,医学工作者发现,这种照搬欧美国家“三高一”饮食原则,并不适用于我国患者的实际情况。那么,如何把握好肝炎患者饮食中的“高”和“”呢?

  • 标签: 肝炎患者 吃糖 医学工作者 饮食原则 临床验证 欧美国家
  • 简介:目的:观察多塞平对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sAHs)的治疗效果。方法:对门诊确诊SAHS的109例患者睡前口服多塞平25mg·d^-1,在用药前进行PSG及ESS调查,用药后第7,14,21及28天电话回访,回访主要内容是服药后的症状变化并指导药物剂量的调整。对坚持服用4周的患者重复PSG及ESS调查。结果:85例患者坚持服药28d,总睡眠时间增加,醒觉时间和醒觉次数减少,慢波睡眠增加,REM睡眠减少,P〈0.05。ESS评分也显著减少,P〈0.05。呼吸紊乱指数、氧减指数和鼾声指数也有减少,但差异不显著。综合评定治疗有效率为31.7%,多塞平的主要副作用是嗜睡、疲软和口干。结论:小剂量多塞平对于部分SAHS有一定效果。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多塞平 药物疗法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64螺旋CT在肺部结节病影像学诊断中的效果。 方法 本院于2018年至2020年期间共收治的1万例肺部结节病患者,随机抽取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行64螺旋CT影像学检查、活检检查。 观察肺部结节病的诊断准确率及CT影像学表现。结果 以活检结果为标准,参与的50例患者中,64螺旋CT诊断全部符合标准,无误诊或漏诊发生;所有参与的患者中均见明显淋巴结肿大,平均淋巴结短径为(15.32±3.46)mm;其中,所有患者均伴有明显隆突下间隙淋巴结肿大,该区域平均淋巴结短径(16.98±2.81)mm;单肺门淋巴结肿大合并纵膈淋巴结肿大患者11例,双肺门淋巴结肿大合并纵膈淋巴结肿大患者39例。 结论 64螺旋CT诊断用于肺部结节病诊断,诊断准确率较高,操作便捷,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 标签: 64层螺旋CT 肺部结节病 影像学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青少年近视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厚度(RNFLT)变化。方法:选择从2020年5月到2020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青少年150眼(均取左眼)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对象眼的近视程度对其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为无近视者(-0.25 ~ + 0.25D),共55例,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以及高度近视组的例数分别为65、24、6例。使用SD-OCT检查患者的视网膜神经纤维的厚度,对各组的厚度差异进行比较,探究眼轴长度(AL)与等效球镜(SE)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对象的年龄越大其近视程度越高,对照组、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RNFLT增厚情况各有不同,另外不同部位增厚与AL与SE的相关性也不同。结论:青少年的眼球还处于成长期,可塑性较强,通过RNFLT、AL与SE综合分析能够对青少年近视情况有所判别,另外若颞侧1∶00~ 4∶00 位在经过校正之后发现RNFLT变薄,则说明可能有青光眼。

  • 标签: 青少年近视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厚度变化 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 在诊断肋骨骨折中应用 64螺旋 CT与 DR胸片,探析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在 2018年 1月 -2018年 12月间,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 72例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选取患者分成两组,即采用 DR胸片诊断的普通组( 36例)与采用 64螺旋 CT诊断的研究组( 36例),对比两组患者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采用 64螺旋 CT诊断的研究组患者的诊断准准确率为 92.9%,采用 DR胸片诊断的普通组患者的准确率为 78.0%,研究组患者的显著较高,对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 在肋骨骨折患者的诊断中对患者采用 64螺旋 CT进行诊断,诊断准确率高于 DR胸片的,对患者及时开展治疗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肋骨骨折诊断 64层螺旋 CT DR胸片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