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基于光学定位跟踪系统和最小二乘误差算法建立数字化(牙合)架实验平台,评价其重复测量精度.方法:将位于牙尖交错位的一副上下颌牙列模型安装于半可调机械(牙合)架,在上颌中切牙唇侧,两侧磨牙颊侧各粘贴一个Mark球.用光学定位跟踪系统获取开闭口、前伸、左右侧方运动时3个定位球球心的实时空间坐标值.用牙颌模型三维扫描仪获取位于牙尖交错位的上下颌牙列及Mark球的三维数据,软件拟合Mark球球心点.基于最小二乘误差配准算法开发运动仿真算法,将两种来源的球心坐标实时配准,驱动牙列仿真上述咬合运动.获取开闭口运动终点一个定位球心的XYZ坐标值,重复10次,用单因素方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基于光学定位跟踪技术和最小二乘误差配准算法,建立了一种机械(牙合)架咬合运动的数字化仿真方法,半可调机械(牙合)架多次开闭口运动终点各球心坐标重复测量误差为(0.5247±0.2399)mm.结论:用光学运动跟踪技术可快速、相对准确地获取机械(牙合)架引导的牙列模型三维运动轨迹.用最小二乘误差配准算法,可实现基于轨迹点的咬合运动计算机模拟.

  • 标签: 牙(牙合)架 计算机模拟 最小二乘法
  • 简介:目的:总结高龄老年人根管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患有各种系统性疾病的、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年人243例共292颗需进行根管治疗的牙齿的诊断治疗进行临床研究.结果:高龄老年人的牙齿进行根管治疗是可行的,是治疗根尖周炎的有效方法,老年人的根管治疗有其自身的特点.结论:在老年人牙齿的根管治疗过程中,要兼顾老年人的全身性疾病.

  • 标签: 老年人 根管治疗 临床特点 诊断 牙齿
  • 简介:目的:总结老年牙列缺损患者采用夹板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设计体会,供临床工作参考。方法:针对老年人口腔生理、解剖特点,对89例老年牙列缺损患者分别采用3种形式的夹板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并作1—3年追踪复查。检查项目为患者主观感觉、牙周情况、咀嚼功能。结果:患者主观感觉满意度为:93.26%;牙周情况正常率为:92.13%;咀嚼功能良好率为:98.88%;修复效果满意。结论:对老年牙列缺损患者采用夹板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可在恢复缺失牙功能的同时,又对余留牙起到分散[牙合]儿、减轻牙周组织负荷的作用,有利于牙周组织恢复健康。

  • 标签: 老年人 牙列缺损 义齿 局部 可摘 夹板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后牙烤瓷修复高位肩台应用的适应症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0例60-65岁老年后牙缺失患者,设计高位龈上肩台,复查半年至3年并长期随访,在牙周情况方面与传统齐龈和龈下肩台设计进行比较。结果:1例患者基牙松动拔除,3例冠松动重新粘固,其它患者均对修复体表示满意;除基牙松动拔除患者,其他患者烤瓷冠边缘密合度好,无菌斑牙石附着,牙周探诊基牙无新的附着丧失;X线片显示基牙牙槽嵴顶高度无改变。结论:老年患者进行后牙失牙固定修复设计中应当考虑到患者远期牙周健康,设计高位龈上肩台。

  • 标签: 老年人 烤瓷牙 高位肩台 牙周病
  • 简介: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口腔病科是在老年口腔病诊室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科室拥有一流的医疗设备和雄厚的技术力量。1995年设置独立的老年口腔病诊室,2000年设立老年口腔病科。1981年开始招收第1名研究有关老年口腔修复的硕上研究生,1990年招收了第1名研究老年颞下颌关节病的博士研究生,1996年招收了第1名从事老年根面龋防治研究的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

  • 标签: 老年 口腔病 解放军总医院 颞下颌关节病 根面龋 口腔修复
  • 简介:结核病是我国重点防治疾病的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分为肺结核和肺外结核[1]。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结核病高负担国家,有结核患者450万人,肺外结核占整个结核的10%-20%[2]。对结核病尤其是肺外结核及时、准确的诊断和彻底的治愈,不仅可恢复患者健康,而且是消除传染源、控制结核病流行最重要的措施。结核可分为肺结核和肺外结核。常见的肺外结核有淋巴结核、骨结核、肾结核、泌尿生殖系结核等。

  • 标签: 老年人 口腔黏膜 结核
  • 简介:目的:观察玉女煎治疗老年人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用玉女煎治疗与对照组病人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病例用药后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结论:玉女煎对治疗老年人慢性牙周炎具有良好的疗效,比西药更安全,无副作用。

  • 标签: 玉女煎 慢性牙周炎 老年人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口腔出血的病因病机。方法:依据56例老年人口腔出血的临床特点、发病原因展开病因病机分析。结果:通过56例老年人口腔出血病例统计出血部位:牙龈42例,颊粘膜5例,唇部5例,舌部4例;出血原因:牙周疾病15例,不良修复体27例,静脉畸形6例,牙合创伤5例,其他原因3例;经查56例患者中,有心脑血管病史者43例,需长期服抗凝药物治疗者;8例糖尿病史,仅5例患者否认有相关病史。结论:老年人口腔出血原因复杂,既有全身因素也有局部因素。大力加强老年人口腔保健意识,有效防治老年人口腔疾病,是预防老年人口腔出血的关键。

  • 标签: 老年人 口腔黏膜 出血 病因
  • 简介:中华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医学专委会将于2012年6月09日-12日将在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市召开首届亚洲老年口腔医学大会暨第七次全国老年口腔医学学术年会,口腔医师们交流在老年口腔医学领域的贡献与成就,促进老年

  • 标签: 老年口腔医学 学术年会 医学大会 亚洲 中华口腔医学会 历史文化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材料充填对老年楔状缺损后的体外微渗漏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患者因牙周炎而拔除的前磨牙30颗,于颊侧釉牙骨质界处制作类似楔状缺损洞型。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GCFujiⅨ,B组FiltekZ350纳米树脂,C组FiltekZ350XT流体树脂衬洞垫底后FiltekZ350纳米树脂充填窝洞。经牙合力循环和热循环,2%亚甲基蓝染色24h后,沿牙体长轴自颊舌向切2片,体视显微镜放大40倍下测量各组充填体边缘微渗漏的长度,并对每组染色渗入深度进行配对t检验比较,组间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三组充填体微渗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C组的边缘微渗漏率最低,牙合龈侧分别为(0.71±0.52)mm和(0.73±0.47)mm。组内的龈侧壁与牙合侧壁间微渗漏无差异(P〉0.05)。结论:FiltekZ350XT流体树脂衬洞垫底后FiltekZ350纳米树脂充填老年楔状缺损可获得更好的边缘封闭效果。

  • 标签: 复合树脂 楔状缺损 微渗漏
  • 简介:目的:了解高龄老年人余留牙的牙周情况.方法:对850名平均年龄为80岁的老年人的牙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本调查组老年人中牙周疾病患病率较高.牙龈炎为93.18%,牙龈退缩为93.53%,牙周炎为64.35%.牙石检出率为90.35%,似随年龄增加有所加重.(2)全身慢性疾病对牙周组织的影响不尽相同.糖尿病患者牙龈炎及牙周炎的检出率,较其他疾病为多.(3)口腔内的不良修复体,是老年人患牙周疾病的一个因素.结论:牙周疾病仍是高龄老年人的常见病,是牙齿缺失的重要原因.

  • 标签: 老年人 余留牙 调查分析 牙周疾病 流行病学
  • 简介:老年人牙齿损失数目较多,据调查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平均缺牙10颗左右,但成功修复的只有50%。究其原因,一方面,大部分老年人患有全身系统性疾病,在口腔治疗过程中惧怕因操作产生疼痛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从而不愿进行系统的口腔修复治疗。另一方面,老年患者合并心理障碍的较多,配合度较差圆。在老年人义齿修复过程中,加强心理方面的护理,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保证治疗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老年人 修复 心理护理
  • 简介:老年人的人工种植牙修复由于其缺牙较多,缺牙情况复杂且伴有全身性疾病有较多的困难。本文就高龄老年人的种植修复,老年糖尿病、骨质疏松、口干症、放疗、吸烟、口腔扁平苔藓等老年人常见口腔全身疾病对人工种植牙的影响做了初步论述。对老年人服用抗凝药物的人工种植牙修复提出了不停用抗凝药的人工种植牙术式。对老年人人工种植牙的绝对无痛的麻醉方法的改进提出了自己的方法和观点。以供同行参考和评论。

  • 标签: 老年患者 人工种植牙 糖尿病 骨质疏松 麻醉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8岁,主诉左上后牙间歇性自发痛半年余。因近日疼痛加重,于外院诊治后效果不佳来解放军第23医院口腔科就诊。临床检查:左上颌第三磨牙牙合面洞,髓腔暴露,髓底中部探及一疼痛及出血区,高度怀疑髓底穿孔,叩(+),拍全颌曲面断层片显示髓底穿孔,另见双侧上颌第四磨牙低位埋伏阻生,左右对称,大小形态与相邻第三磨牙相似(见附图)。因该患者左侧第三磨牙穿孔修补困难,且患者坚决要求拔除,故给予拔除。

  • 标签: 第四磨牙 牙齿发育异常 额外牙
  • 简介:《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于2002年12月创刊,由解放军总医院主办和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刘洪臣教授担任主编。本刊于2005年获国家科技部批准,被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为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SWIS)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源期刊。还被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收录。

  • 标签: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统计源期刊 国家科技部 征稿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颌面部带状疱疹的临床特点、诊断,旨在对老年人颌面部带状疱疹患者的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方法:复习2000-062011-06我院口腔科收治的60岁以上老年人颌面部带状疱疹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中皮疹首发2例,28例以疼痛为首发,误诊12例,误诊率40.00%。疼痛后1-3天出现皮疹8例,4-6天16例,〉1周4例。被误诊的疼痛有三叉神经痛、头部肿瘤、牙髓炎、偏头痛等4种疼痛。以抗病毒、止痛、营养神经等治疗后一般于2周治愈,遗留神经痛3例。结论:老年人颌面部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早期复杂、多样,正确的诊断,有赖于提高认识,详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检,对于发生在颌面部单侧沿神经放射痛又缺乏阳性体征者,应想到带状疱疹的可能。

  • 标签: 老年人 颌面部 带状疱疹
  •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人牙折的状况,探讨其原因及治疗措施。材料与方法:对230例老年人牙折的病例进行临床调查,并根据不同情况采用各类方法修复。结果:本组病例各种类型冠折207例,根折23例。冠折包括部分冠折裂、全冠折断。全冠折多为横形自牙颈部折断,而部分冠折以斜形、纵形发生较多。采用同定修复65例,其中冠修复53例,桩核恢复后冠修复12例,凋磨改未修复30例。在部分活动义齿上加牙86例。制成各种类型的覆盖义齿28例。拔除11例,其中半切术7例。制备洞形补7例。嵌体修复3例。老年牙折的原因:1.龋齿,继发龋、猛性龋,主要是根面和牙颈部的龋坏;2.磨损不均匀,形成过高的牙尖;3.咬合创伤;4.深的楔状缺损。结论:老年人牙折有较高的发病率,应针对引起牙折的病因早期采取防治措施。

  • 标签: 老年人 牙折 修复 原因分析 咬合调整
  • 简介:牙科焦虑是口腔保健的一种心理障碍。临床发现,绝大多数老年患者会出现牙科焦虑,主要体现在抑郁和焦虑方面,影响老年患者牙科焦虑的主要原因是心理疾病和不良的心理状态,个性因素,对牙齿治疗知识的了解程度,疼痛和治疗环境,以及经济因素。本文为临床防治牙科焦虑提供了一些证据和思路,以期改善老年患者牙科焦虑的心理状况,提高口腔治疗效果和口腔健康。

  • 标签: 老年患者 牙科焦虑 抑郁 焦虑 个体特质 环境
  • 简介:目的:探讨游离端缺牙患者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前后咀嚼运动不同时段脑血流变化。方法:从临床选择双侧游离端缺牙患者16例,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探测仪,记录其咀嚼前、咀嚼5min和咀嚼10min三个时段的大脑中动脉脑血流数值,在患者可摘局部义齿修复1个月后,再分别测量其三个时段的脑血流数值,比较修复前后咀嚼运动不同时段脑血流流速的变化。结果:患者修复前后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游离端缺牙患者修复前、后咀嚼5min的Vs、Vd、Vm值均有显著差异(P〈0.05),修复前、后咀嚼10min的Vd、Vm值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可摘局部义齿的修复恢复了游离端缺牙患者的咀嚼功能,脑部供血量有所增加,咀嚼运动具有促使老年人脑血流量增加的趋势。

  • 标签: 咀嚼 脑血流 游离端缺牙 义齿 局部 可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