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7 个结果
  • 简介:非变应性鼻炎(nonallergicrhinitis,NAR)是非感染非变应性鼻炎(noninfectiousnonallergicrhinitis,NINAR)的简称,包含了一组特征各异的、由非IgE因素主导的疾病实体,种类繁杂,病因各异,对其发病的病理生理学了解甚少。NAR有可能发展成为变应性鼻炎(AR),并且也是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 标签: 鼻炎(Rhinitis) 激素(Hormones) 药物疗法(Drug Therapy) 非变应性鼻炎(nonallergic rhiniti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手术中应用控制性降压及护理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至2014年在我院就诊实施内镜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控制性降压并配合良好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全麻手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及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视野的质量评分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实验组较对照组缩短,手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实验质量评分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Ⅰ级的比例明显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好的护理配合控制性降压,能有效的缩短内镜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使患者受益。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控制性降压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治疗视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内镜下自鼻腔经筛蝶窦行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视神经外伤10例。结果:随访6个月~4年,术前视力无光感3例术后视力无改善,有残余视力7例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无1例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创伤小,面部无切口疤痕,是治疗视神经损伤较好的方法,患者易接受。对有残余视力的患者要尽可能地手术治疗,对无光感者手术应慎重。

  • 标签: 视神经减压术 视神经损伤 手术治疗 鼻内镜下 视神经管减压术 术后视力
  • 简介:抗组胺药是治疗变应性鼻炎(AR)最常用药物,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近年来,除新2代口服抗组胺药外,还研发了用抗组胺药(用剂)。变态反应学家、药理学家、国际组织、药物研发企业都在努力探索怎样才能充分发挥抗组胺药的最佳效果,又能避免药物的副作用(中枢镇静、心脏毒性等)。众多研究结果为患者和医师带来了最新知识和切实利益。

  • 标签: 组胺H1拮抗剂 投药 口服 鼻用制剂 药物评价
  • 简介: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办的"全国内镜微创外科学习班"将于2010年8月19~23日期间在北京如期举行,该项目属于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授予I类继续教育学分,已连续举办十六届,深受广大学员的欢迎。学习班将邀请国内著名耳鼻咽喉科专家做专题讲座,将针对目前开展内镜手术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对鼻部解剖、内镜外科手术操作技巧、围手术期处理,

  • 标签: 鼻内镜外科 微创外科 学习班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科
  • 简介:摘要目的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析。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120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将其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型,一共分为三型,对其每一种不同类型的治疗效果加以分析对比。结果I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II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0%,III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7.50%,三种不同类型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两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采用内镜手术后,可以有效提升手术效果,与此同时采用良好的麻醉处理方式,有效的术后操作,可以提升内镜手术的远期疗效,保证手术安全实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鼻窦炎 鼻息肉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患者采用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164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传统手术方法,观察组采取内镜手术,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年,统计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与对照组的76.83%相比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8,P<0.01)。观察组出现鼻腔粘连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6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20%,差异显著(χ2=4.09,P<0.05);两组复发率分别为2.44%和19.51%,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3,P<0.01)。结论慢性鼻窦炎应用内镜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安全易行,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慢性鼻窦炎 鼻内镜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及鼻窦炎(rhinosinusitis)是一种全球性常见疾病,是指由和鼻窦砧膜炎症反应所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如鼻塞、流涕、面部疼痛或胀痛以及嗅觉减退或丧失等。目前,我们对导致炎症发生和发展的病因学、病理生理学、治疗和转归等还不甚了解。慢性及鼻窦炎(chronicrhinosinusitis,CRS)病程较长,许多患者对各种常规治疗不敏感,即使手术治疗后复发率也相当高,这给患者和临床医师都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在过去10~20年中,该研究领域的重点是探索导致CRS炎症反应的原因以及可以有效控制和预防炎症反应发生的方法。在众多研完结果中,以Ponikau博士为首的研究小组提出了一种由真菌,尤其是念珠菌(Alternaria)所引发的,以嗜酸细胞增多为主要病理表现的CRS炎症学说,其新颖之处在于念珠菌既不是通过IgE介导的变应性炎症反应,也不是感染途径,而是存在于和鼻窦黏膜表面砧液层中的念珠菌通过特殊的免疫反应,促使嗜酸细胞从血管内移行出来并穿行通过砧膜组织,然后在砧液层中直接攻击真菌。这种反应的结果可导致嗜酸细胞活化、脱颗粒并释放毒性蛋白。这些蛋白对和鼻窦黏膜上皮造成损伤,继之细菌通过受损的鼻窦砧膜入侵而继发细菌感染。他们的一系列研究结果曾发表于国际一流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和免疫学专科杂志上,并在学术届引起了轰动,这一研究项目得到了包括美国最大科研基金会——美国国立卫生组织(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NIH)的赞助。尽管他们的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争议性,但仍对医学尤其是本学科研究领域注入了新思想、新概念和新活力。科学研究的关键是注重是事实,客观反映物质存在。因此,我们将Ponikau博士等撰写的文章推荐给本刊读者,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激发本学科

  • 标签: 常规治疗 鼻窦炎 真菌 慢性 嗜酸细胞增多 继发细菌感染
  • 简介:目的研究儿童腺样体肥大伴有慢性-鼻窦炎的精准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纳入实验的患儿分为两组,实验组146例,其中腺样体大小Ⅱ度48例(32.9%),Ⅲ度62例(42.5%),Ⅳ度36例(24.6%),按疗程用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随访观察。对照组122例,其中腺样体大小Ⅱ度40例(32.8%),Ⅲ度52例(42.6%),Ⅳ度30例(24.6%),每日晨起用10ml生理盐水洗,定期随访观察。采用SPSS17.0软件对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实验组腺样体大小构成无统计学差异(χ^2=0.222,P〉0.05)。3个月后,对照组和实验组腺样体大小构成比具有显著性差异(χ^2=28.255,P〈0.001)。结论及时有效的控制鼻腔鼻窦内的慢性炎症,可以明显改善儿童腺样体肥大。

  • 标签: 腺样体肥大 慢性鼻-鼻窦炎 慢性炎症刺激 儿童
  • 简介:2012年5月26-28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成功主办了“2012外伤与畸形的功能与形态重建学习班”。学习班邀请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王德辉、王琪、陈少华,整形外科穆雄铮,眼科林明等教授及本科室王珮华、石润杰、陈东等多位具有丰富的鼻科手术学、面部整形经验的专家授课。

  • 标签: 形态重建 学习班 鼻外伤 畸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上海交通大学
  • 简介:目的:探讨经内镜中隔-蝶窦径路行垂体腺瘤切除术的方法。方法:对23例垂体腺瘤患者采用经内镜中隔-蝶窦径路垂体腺瘤显微切除术。结果:23例垂体腺瘤均完全切除,手术时间短,术中平均出血量为50ml,术后平均住院日6d,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与经蝶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和内镜下经蝶垂体腺瘤手术相比,经内镜中隔-蝶窦径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实现了经蝶人路显微外科手术和内镜下经蝶垂体腺瘤手术的优势互补,手术创伤小,操作方便,切除彻底。具有良好的内镜操作和显微手术技能,选择适当的适应证,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 标签: 垂体腺瘤切除术 蝶窦径路 经鼻内镜 鼻中隔 显微外科手术 显微切除术
  • 简介:鼻腔、鼻窦与邻近结构和器官关系密切,相关疾病互相影响。由于内镜技术的快速发展,衍生了许多相关分支学科,例如眼相关学科,颅底相关学科。应用内镜针对口腔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已经在临床取得良好的效果,并在全国大部分医院已经开展,相关研究报告逐步推出,已经形成口腔相关外科的理念,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大力推广。

  • 标签: 口腔 相关 理念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护理,呼吸道护理最为重要。包括气管切口的护理、术后并发症观察等多个方面,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呼吸道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经咽鼓管鼓室内短期留置导管并注药辅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在内窥镜引导下经咽鼓管向鼓室内置入硬膜外麻醉导管,留置10天,期间每隔1天注入地塞米松,同时应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后随访观察6~12个月。结果共治疗276耳,治愈115耳(41.7%),显效94耳(34%),有效46(16.7%),无效21(7.6%)。有效率达92.4%。结论内窥镜下经咽鼓管鼓室内置管并注药辅助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明显可靠,操作简单方便,无明显并发症。

  • 标签: 鼻内窥镜 咽鼓管 突发性耳聋 导管留置
  • 简介:经国家继续教育委员会的批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耳鼻咽喉科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将于2008年10月25~27日在上海举办“创伤和畸形的功能与形态重建”继续教育学习班,学习班代码:20080701018,30学时,授予国家级Ⅰ类学分10分。学习班将邀请多位具有丰富面部外伤整形经验的专家教授参与,内容涵盖国内外最新的外伤和外伤后畸形的治疗专题讲座,并有精彩翔实的手术录像讲解。

  • 标签: 上海交通大学 形态重建 学习班 鼻创伤 畸形 耳鼻咽喉科
  • 简介:鼻部解剖复杂,教师在临床带教中如何能够直观的将鼻部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所见联系起来,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见习教学的重点。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引入鼻科的临床教学中,可以促进学生之间培养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结合内镜病例和手术视频,可以让学生将理论应用于临床实例,并图文并茂地将复杂的鼻腔鼻窦解剖形象地显示,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团队为基础教学模式 视频 鼻科学 内窥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