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影响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8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一组实验二组,实验二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实验一组采用全身麻醉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动脉血压、心率指标变化结果。结果实验一组患者麻醉后六小时以及麻醉后十二小时短期认知存在功能障碍结果分别是17.50%以及20.0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后,在手术过后十二个小时内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影响更大。

  • 标签: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老年骨科手术 术后短期认知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模拟失重飞船舱内噪声复合因素豚鼠耳蜗听性脑干反应(ABR)阈值影响及雌激素防护作用。方法40只豚鼠随机分为单纯失重组、失重+噪声组、雌激素治疗组、雌激素预防组各10只。后肢悬吊法模拟失重,除单纯失重组外均暴露于模拟飞船舱内在天飞行及返回段噪声环境,共5天。雌激素预防组实验前3天每天肌注苯甲酸雌二醇0.08mg/kg,首剂加倍。雌激素治疗组实验中每天肌注苯甲酸雌二醇0.08mg/kg,首剂加倍,持续至实验结束后3天。实验前、实验结束后即刻实验结束后3天测试听性脑干反应阈值。结果各组实验前ABR阈值无差异,实验结束及恢复3天后各组ABR阈值之间有差异,雌激素治疗组ABR阈值最低。各组实验前后不同时间ABR阈值均有差异。结论失重及失重+噪声均可造成豚鼠听功能损伤,后者造成损伤更重。雌激素治疗失重+噪声复合因素听功能损伤具有一定防护作用。

  • 标签: 模拟失重 噪声 雌激素 听性脑干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健康教育方法,教育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后,发放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健康知识知晓行为进行调查后,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用药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组60例根据问卷调查情况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12个月后再次进行调查,比较两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及遵医、饮食行为变化。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糖尿病相关健康知识知晓、行为规范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12个月后健康教育组空腹及餐后2h血糖正常值知晓率、降糖药或胰岛素使用方法知晓率、定期检测血糖重要性知晓率、相关并发症及防治知识知晓率、足部检查及护理方法知晓率、饮食、运动疾病影响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6.67%、85%、91.67%、81.67%、85%、81.67%,较入组时显著提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定期检测血糖、遵医嘱服药、食物替代正确,定量进食、坚持规律锻炼、戒烟酒、定期体检遵医及健康行为规范率分别为68.33%、76.67%、65%、68.33%、26.67%、36.67%,均较入组时明显提高,且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诊健康教育投入少,方式灵活,可提高糖尿病患者认知水平,从而有助于患者遵医健康行为规范,利于血糖控制。

  • 标签: 门诊 健康教育 糖尿病 健康知识 行为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补肾活血中药血清体外缺氧条件纯化培养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出生1d新生乳鼠30只,采用“两步筛选法”纯化培养SD新生乳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选取出生7dSD大鼠6只,采用“改进酶消化法”纯化培养新生SD大鼠视网膜Muller细胞,然后按照125比例将RGCs接种于被视网膜Muller细胞包被培养基中建立共同培养模型,在体外培养基中分别加入葡萄糖(50mmol?L-1)连二亚硫酸钠(1.0mmol?L-1)(高糖缺氧组);仅加入葡萄糖(50mmol?L-1)(高糖组);加入连二亚硫酸钠(1.0mmol?L-1)(缺氧组);在上述基础分别加入制定好20%体积分数补肾活血中药血清进行干预,分别测定24、48、72h培养模型外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结果补肾活血中药可以明显降低高糖、缺氧条件RGCs细胞LDH漏出量及提高视网膜Muller细胞GS活性结论高糖或缺氧条件可以造成RGCs、视网膜Muller细胞细胞膜稳定性变差,通透性增加,补肾活血中药可以改善细胞膜稳定性,提高GS活性,从而达到保护RGCs细胞目的。

  • 标签: 补肾活血中药 缺氧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视网膜Muller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延伸服务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将11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6例)对照组(57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心肌梗死常规护理及相关知识教育;另外,试验组出院后单独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出院前出院干预6个月后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生活质量量表(SF-36)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出院前两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出院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护理延伸服务能够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延伸服务 急性心肌梗死 自我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慢性鼻窦炎因鼻道窦口堵塞而引发上颌窦息肉、囊肿形成。上颌窦内息肉囊肿彻底切除手术方法仍是上颌窦根治术(Cald-well-Luc手术)。近年来随着鼻内镜在临床上应用,手术中主要是处理窦口鼻道复合体,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通畅引流,使上颌窦病变愈合。我们应用经鼻内窥镜下行上颌窦中、鼻道融合开窗手术,手术创伤很小,病灶清除彻底,提高了手术治愈率,我们于2006年10月~2014年10月经鼻内窥镜施行上颌窦中、鼻道融合开窗术治疗上颌窦病变120例(132侧),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上颌窦病变 鼻内窥镜 创伤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部队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将80例部队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均为战士)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临床传统治疗一般卫生宣教,观察组在给予临床传统治疗同时,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针对性心理辅导。分析系统化健康教育部队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健康教育在改善部队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效果明显。

  • 标签: 部队战士 慢性前列腺炎 健康教育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目的野生蹄蝠进行短纯音(ToneBurst)短声(Click)诱导听性脑干反应(ABR)分析,其ABR特点已有的研究进行比较,分析其中差异,加深我们回声定位蝙蝠听觉功能认识。方法捕捉并饲养野生蹄蝠,运用美国TDT公司(Tucker-DavisTechnologies)TDTSystemⅢ诱发电位仪蝙蝠进行短声短纯音听阈测定,分析其波形变化规律,确定其短纯音听阈阈值,分析听力图特点。结果(1)蹄蝠听阈呈“W”形分布,经统计学分析各听阈区段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2个听敏区:28kHz处为最敏感第一听敏区,阈值最低可达15dBSPL,平均29.1dBSPL;40kHz附近出现第二个听敏区,阈值最低25dBSPL,平均35.9dBSPL;在12kHz~64kHz听阈不超过55.9dBSPL。(2)短声引出蹄蝠ABR可见4个相对稳定波峰:波I潜伏期为1.26ms:波Ⅱ较高且尖,潜伏期为1.94ms;波Ⅲ相对稳定,潜伏期为2.47ms;波Ⅴ潜伏期为3.40ms。随着短声强度上升,在20~80dBSPL声强范围,各个波振幅逐渐增大、潜伏期缓慢缩短。(3)短纯音引出蹄蝠ABR各波随刺激频率提高而潜伏期缓慢地缩短,在64kHz以上潜伏期又逐渐延长;在28kHz、80dBSPL条件,各波潜伏期分别为I波1.74ms,Ⅱ波2.72ms,Ⅲ波3.60ms,Ⅳ波4.58ms,Ⅴ波5.76ms。频率28kHz、声强在45~100dBSPL范围内上升时,主波振幅逐渐增大;但在部分蝙蝠出现主波振幅在达到最大后,随着声强上升.振幅逐渐减小。(4)在高声强诱发下,短纯音短声诱发ABR均可见Ⅰ波分化为2个波峰,ⅠaⅠb波。(5)越接近敏感频率,ABR波形就越典型,振幅越大。结论(1)蹄蝠听闯呈“W”形分布,类似我们已知其他回声定位蝙蝠,存在2个听敏区:28kHz处达到最敏感第一听敏区,40kHz附近出现第二个昕敏区,在12kHz。64kHz听阈不超过5

  • 标签: 蝙蝠 回声定位 听性脑干反应(ABR) Tucker-Davis Technologies(TDT)
  • 简介:目的:通过研究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uperoxidedismutase,Cu/ZnSOD或SOD1)蛋白表达活性变化,探讨川芎嗪(tetramethylplyrazine,TMP)拮抗庆大霉素(Gentamycin,GM)耳毒性作用抗氧化机制。方法将60只听力正常豚鼠随机分为GM组、TMP组、GM+TMP组对照组4个组,每组15只。GM组肌注硫酸庆大霉素120mg·kg-1·d-1,TMP组腹腔注射盐酸川芎嗪30mg·kg^-1·d^-1,GM+TMP组肌注硫酸庆大霉素120mg·kg^-1·d^-1及腹腔注射盐酸川芎嗪30mg·kg^-1·d^-1,对照组腹腔注射GM组等量生理盐水2.5ml·kg^-1·d^-1;每组连续注射12天。每组首次用药前及末次用药后行ABR检测。实验结束后取耳蜗标本,将耳蜗组织研磨,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SOD1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SOD1活性。结果用药后GM+TMP组ABR反应阈值明显低于GM组(P〈0.01),但较对照组、TMP组仍有升高;GM组、GM+TMP组SOD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TMP组、对照组(P〈0.05),且GM+TMP组高于GM组(P〈0.05);SOD1活性强弱顺序为:GM+TMP组〉对照组≈TMP组〉GM组。结论川芎嗪可能通过调控SOD1蛋白表达及活性变化降低庆大霉素耳毒性,推测这是川芎嗪抗氧化作用机制之一。

  • 标签: 庆大霉素 川芎嗪 耳毒性 抗氧化 SOD1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波联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异位妊娠临床症状血β-HCG影响。方法将我院102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氨甲蝶呤、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微波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成功率及治疗后β-HCG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血β-HCG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0.19%明显高于对照组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联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有助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β-HCG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米非司酮 氨甲蝶呤 微波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 简介:位于感觉上皮外大上皮嵴细胞经诱导能产生大量异位毛细胞,这是毛细胞再生一条新途径,将来也许有助于感音神经性聋治疗.本文概述了大上皮嵴中异位毛细胞产生及其分子水平机制,最后介绍目前存在问题及将来发展趋势.

  • 标签: 上皮嵴 分化再生 哺乳类耳蜗
  • 简介:目的从神经细胞群水平研究甘氨酸是否蜗核(cochlearnucleus,CN)前庭核(vestibularnucleus,VN)神经元核团兴奋起抑制作用以及其作用方式.方法从新生小鼠(1-3天)制备活体(invitro)脑干组织切片,并用电压敏感染料(voltage-sensitivedye)进行染色,采用多位点光学记录系统(opticalimaging)观察电刺激位听神经(第8颅神经,nⅧth)后传入兴奋传导.结果光学成像显示电刺激nⅧth后兴奋传导至脑干CN核团VN核团,并且光学方法可同步记录256个记录单元(elements)中神经兴奋传导二维动态过程(n=35).用甘氨酸受体拮抗剂-马钱子碱(50μM)浸泡组织切片后,在CNVN中光学信号脑片在标准人工脑脊液中相比较有明显增强(n=10).马钱子碱峰样快反应信号慢反应信号增强效应不同,在CNVN不同核团之间也有差异.在CN核团,快反应信号慢反应信号增强幅度分别为154±34%(n=23,elements)271±91%(n=23,elements),马钱子碱增强效应与标准ACSF相比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在VN核团,慢反应信号增强幅度为149±56%(n=17,elements),也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在VN核团,快反应信号增强幅度仅为102±14%(n=17,elements),对照组相比较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马钱子碱增强神经核团兴奋效应不仅发生在CNVN核团中心区域,同时也出现于核团边缘区域.结论从神经核团水平上证实甘氨酸是新生鼠CNVN神经元抑制性神经递质.甘氨酸不仅对CNVN核团神经元兴奋起"侧抑制"作用,而且神经元兴奋强度也起抑制作用.

  • 标签: 光学记录 电压敏感染料 蜗核 前庭核 甘氨酸
  • 简介:目的研究丘不同亚区神经元相位锁定反应及其潜伏期,探讨丘不同亚区时间信息神经传入差异。方法采用单极玻璃镀膜钨丝电极记录14只豚鼠丘单神经元单位动作电位。双耳给予持续时间200ms纯音,频率范围为50~3000Hz,用Level—CrossingDetector(Tueker-DariesTechnologies)记录神经元单位特征性频率,频率反应面积(Frequencyresponsearea)及围刺激时间柱形图(Perisfimulustimehistogram)。在记录结束时,用5μA电流通电10s作一电损伤标记,退出电极,在相距大约1mm处作另一电损伤标记。用计算机软件重建周期柱形图(Penodhistogram),并计算向量强度(Vectorstrength)。利用组织学切片,细胞色素氧化酶染色法染色,重建记录神经元部位。结果165个神经元单位记录部位能通过组织学方法确定,其中11个位于背皮层外侧部,18个位于外核,134个位于中央核。73%背皮层神经元单位显示纯音相位锁定反应,33%外核神经元单位发生相位锁定反应,75%中央核神经元单位显示纯音相位锁定反应。在下丘锁相反应神经元中,74%神经元单位(63/85)相位随刺激频率变化图为线性,26%神经元单位呈现为非线性。不同亚区潜伏期范围为:中央核,4.6~15.4ms[(8.2±2.8)ms];背皮层,12.8~21.3ms[(16.5±3.4)ms];外核,12.1~14ms[(13.4±0.9)ms]。结论丘三个亚区相位锁定反应及潜伏期各不相同,其相位锁定神经传入不同。丘神经元不仅接受来自下级听觉中枢核团传入,可能还接受来自上级听觉中枢核团听觉皮层相位锁定神经传入。

  • 标签: 下丘 相位锁定反应 纯音 潜伏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实现哮喘患儿临床控制影响。方法将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300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两组患儿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150例患儿出院半年内哮喘发作次数及平均住院次数明显要比对照组患儿低,护理干预健康教育效果明显要优于常规护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患儿采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轻患儿急性发作和住院次数,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护理干预 哮喘患儿 临床控制
  • 简介:1978年Kemp首次发现耳声发射(otoacousticemission,OAE)。这是一种产生于耳蜗,经听骨链及鼓膜传导,释放入外耳道音频能量,源于外毛细胞主动活动。耳声发射作为一种客观听觉功能检查手段,依赖于耳蜗整体功能完整,耳蜗外毛细胞功能密切相关。1990年听力学家Collet首次发现了侧声刺激耳声发射影响,即给予人类单侧耳刺激声可引起侧耳耳声发射幅值下降,这种现象称为耳声发射侧抑制现象。GroseMott在随后动物实验中同样证明了这个观点。迄今为止,有关耳声发射侧抑制现象相关性研究工作已有诸多报道。

  • 标签: 对侧耳耳声发射 对侧抑制 耳蜗外毛细胞 耳鸣 对侧声刺激 主动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不同饮水氟含量龋齿氟斑牙发病关系调查。方法选取当地四个不同饮水氟含量地区,调查本地常住居民,由于儿童牙质更容易受到不同饮水氟含量影响,更具有代表性,所以调查人群年龄在6-15岁。结果四个不同饮水氟含量地区,儿童龋齿患病率随着饮水氟含量升高有下降趋势,但是差异不显著;儿童氟斑牙患病率随着饮水氟含量增加有明显升高趋势,并且差异显著。结论饮用水中氟含量增加能预防龋齿生长,但氟含量过高又会引发氟斑牙流行,严格控制饮水中氟含量,保护牙齿健康有十分重要意义。

  • 标签: 不同饮水氟含量 龋齿 氟斑牙 发病关系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改不断深入,临床医疗系统普及程度不断增加,人们也越来越依赖于科学医疗系统支持。医疗系统不仅对患者而言意义重大,医院医疗水平及继续经营也有重大意义。临床检验结果可靠性直接关乎到患者实际利益,医院接下来将对患者采取何种医疗手段具有重要参考作用,本文就临床检验参考测量系统临床检验分析质量保证进行分析。

  • 标签: 临床检验 参考测量系统 分析 质量
  • 简介:听力损失是全世界流行最广感觉器官疾病,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因素影响,其患病率不断上升。WHO于2013年3月公布,2005~2012年间听力残疾者占全球人口比例由4.2%(2.78亿)上升到5.3%(3.6亿)。其中,91%(3.28亿)为成人,9%(3200万)为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约1/3为听力残疾,而更多的人患有未达残疾标准听力减退。WHO听力残疾标准为:成人(15岁及以上)为较好耳0.5、1、2、4kHz平均听阈大于40dBHL;儿童(0~14岁)为较好耳0.5、1、2、4kHz平均听阈大于30dBHL[1,2]。

  • 标签: 听力损失 耳科疾病 人口老龄化 听力残疾者 应答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72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分别采用术前药物综合治疗后鼻内镜下手术未用药物治疗直接鼻内镜下手术,对比分析治疗疗效,探讨术前药物综合治疗鼻内镜手术影响。方法72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经评估需接受双侧全组鼻窦开放术患者,随机纳入综合治疗组一般治疗组。一般治疗组随到随做,未经任何术前药物治疗。按照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病人自觉症状及息肉大小情况,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3月Lund-Kennedy内镜黏膜形态评分法评估近期疗效。结果综合治疗组病人术前均自觉通气改善,检查见鼻息肉体积变小,经VAS评分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野清晰,手术时间缩短;术后3个月Lund-Kennedy评分一般治疗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术前规范化药物治疗,能有效减轻鼻息肉、鼻腔黏膜及鼻窦炎症状态,有利于手术顺利实施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预后,是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综合治疗重要而不可或缺部分。

  • 标签: 鼻息肉 药物治疗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家属参与全程健康教育出院后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长期血糖代谢控制影响。方法将21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在患者进行住院期间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基础上由糖尿病专科护士进行住院-出院后全程化健康教育,同时包括其家属教育;对照组只对患者本人进行住院期间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而无家属参与。结果干预12周后,观察组患者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认知程度自我管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随访一年后,观察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包括家属参与全程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出院后糖尿病患者疾病认知自我管理能力,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平稳控制达标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糖尿病 家庭 全程健康教育 自我管理能力 血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