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乳腺癌现已成为女性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治疗目前遵循综合模式。改良根治术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的主要术式,缩小手术范围、减少术中各种损伤正成为新的发展方向,但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仍为乳腺癌手术的重要部分。临床医师行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时,

  • 标签: 乳腺肿瘤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肋间臂神经 胸前神经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中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的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研究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收治的22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乳腺癌ALND中保留ICBN的患者有90例(ICBN保留组),切除ICBN的患者有138例(ICBN切除组)。并对两组患者术后1、6、12个月时上臂内侧及腋窝皮肤的感觉进行观察。两组患者间感觉异常发生率和上肢水肿发生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淋巴结检出数目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术后1、6、12个月时,ICBN保留组患者感觉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42.2%(38/90)、43.3%(39/90)和33.3%(30/90),明显低于ICBN切除组的84.1%(116/138)、81.2%(112/138)和80.4%(111/138)(χ2=43.491、34.847、51.214,P均〈0.001)。术后1个月时,ICBN保留组患者的主观感觉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ICBN切除组[27.8%(25/90)比46.4%(64/138),χ2=7.918,P=0.005];而在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时,两组患者的主观感觉异常发生率相似[13.3%(12/90)比21.0%(29/138),χ2=2.179,P=0.140;8.9%(8/90)比15.2%(21/138),χ2=1.965,P=0.161]。术后1、6、12个月时,ICBN保留组患者的客观感觉异常发生率均明显低于ICBN切除组[35.6%(32/90)比76.8%(106/138),41.1%(37/90)比76.8%(106/138),31.1%(28/90)比76.8%(106/138),χ2=38.807、29.693、46.953,P均〈0.001)。并且,ICBN保留组与ICBN切除组患者间淋巴结的检出数目相似[(19±4)枚比(18±3)枚,t=1.848,P=0.066],术后上肢水肿的发生率也相似[术后1个月:11.1%(10/90)比15.2%(21/138),χ2=0.782,P=0.377;术后6个月:15.6%(14/90)比15.9%(22/138),χ2=0.006,P=0.938;术后12个月:16.7%(15/90)比15.9%(22/138),χ2=0.021,P=0.885]。中位随访14个月(12~41个月)时,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局部复发及死亡病例。结论乳腺癌ALND中保留ICBN在术后早期可以明显降低感觉异常的发生�

  • 标签: 乳腺肿瘤 淋巴结切除术 肋间臂神经
  • 简介:近年来,随着自我保健意识以及临床检查技术的不断提高,早期乳腺癌确诊病例明显增多,尤其是T1期乳腺癌。T1期乳腺癌的规范化保留乳房手术,逐渐成为广大医患所关注的热点。笔者回顾性分析沧州市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应用分层切口与腺体瓣转移技术为T1期乳腺癌患者实施的保留乳房手术,获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入组60例患者。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切除术 外科 整形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后,采用部分背阔肌脂肪瓣即刻房重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肿瘤医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0月采用部分背阔肌脂肪瓣进行乳房重建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该术式的特点及临床适应证,并对其美容效果及术后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25例患者乳房重建均获成功。术后乳房美容效果:优19例,一般5例,差1例。中位随访12个月(2~32个月),重建乳房形态良好,手感柔软,无明显畸形,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部分背阔肌脂肪瓣即刻乳房重建术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较少,是改善保留乳房手术后乳房美容效果的一种较好方法。

  • 标签: 乳腺肿瘤 保留乳房手术 即刻乳房重建 背阔肌脂肪瓣
  • 简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乳腺癌综合治疗的日益进步,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大幅提高,乳腺癌术后乳房缺损问题越来越引起重视,为了形体美要求乳房重建的患者逐渐增多。同时,随着综合治疗的规范化及技术更新,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以及保留乳房手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2010年12月,第33届美国圣·安东尼奥乳腺癌论坛就保留乳房手术及乳房重建进行了学术探讨,现总结如下。

  • 标签: 乳腺肿瘤 即刻乳房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