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6 个结果
  • 简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少见的妊娠合并症,发生率为1/10000~1/1000。其临床表现常不典型,误诊率较高,且病情进展迅速,一旦发生则对母体和胎儿构成严重威胁。近年来有关本病临床诊断、治疗的报道逐渐增多,但关于其影像学方面的报道较少。本文收集了我院近期收治并确诊的4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PCAP)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就其影像学特征作一初步探讨。

  • 标签: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 影像学表现 妊娠期合并症 临床表现 影像学资料 影像学特征
  • 简介:甲状腺激素是生长和发育重要的调节因子,人类和动物实验研究已经证实在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甲状腺激素即使是轻度的减少也会带来脑发育的迟缓,进而导致后代智力的下降。引起妊娠甲状腺激素缺乏最常见的原因是碘缺乏。碘缺乏可以导致母体和胎儿-新生儿-婴儿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减少,严重者导致克汀病。

  • 标签: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妊娠 促甲状腺激素
  • 简介: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和国人预期寿命的延长,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接受外科手术。但是老年患者因为器官功能的退化常常合并多种疾病,如脑梗死、心脏缺血性疾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复杂的病情会显著增加围术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并给围术管理带来极大的挑战。麻醉科医师可以通过优化围术麻醉管理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围术期管理 老年人
  • 简介:乳腺脓肿是哺乳妇女常见疾病之一,传统手术切开引流创伤大,最初几次换药患者非常痛苦,愈合疤痕影响美观。现代女性希望在治疗乳腺疾病的同时保证乳房的完整性,微创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现将在B超引导下行脓腔穿刺冲洗术或脓腔置管冲洗引流术微创方法治疗64例哺乳乳腺脓肿报告如下。

  • 标签: 哺乳期 乳腺脓肿 穿刺冲洗 置管冲洗引流
  • 简介: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45例为观察组,选择门诊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缓解患者3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CRP值;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治疗前后CRP值的变化。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CR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CRP值有明显变化(P〈0.0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CRP明显增高,而经治疗后,病情好转,CRP值明显下降,故CRP的检测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恶化提供较为有价值的诊断指标,同时又可作为观察治疗疗效的重要指标。

  • 标签: C反应蛋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 简介:目的探讨全面规范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GDM)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妊娠糖尿病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全面规范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全面规范护理干预,于患者出院第28天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出院第28天观察组GDM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全面规范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 标签: 妊娠糖尿病 护理 血糖
  • 简介:输卯管间质部妊娠的发生非常罕见,其发生率仅占异位妊娠的2.56%~4.20%。在自然妊娠中,宫内合并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更为罕见。近年来,由于不孕症发病率的增加,

  • 标签: 胚胎移植术 宫内合并输卵管间质部妊娠
  • 简介:脑出血(intmcerebralhemorrhage,ICH)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存的常见致死病。多见于50-70岁。高血压是重要病因。总发病率近年呈增高趋势,约81·10万^-1·年^-1,病死率70%-80%。我国每年发生150万脑卒中,死亡100万,年存患者600万,每年经济损失100亿以上,给患家及社会带来巨大负担。这其中主要来自ICH。

  • 标签: 病理研究 ICH 治疗现状 脑出血急性期 脑实质 常见
  • 简介:目的对比冠心病不同亚组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表达的变化,并对PAPP-A与各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UAP,n=37),急性心肌梗塞病人(AMI,n=24),稳定型心绞痛病人(SAP,n=29),健康体检者(n=32)的PAPP诅水平;同时测定病人及健康体检者的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肌钙蛋白(cTnⅠ)、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血压、血糖水平,且对上述人群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PAPP—A在UAP、AMI病人比SAP、健康体检者显著升高(P〈0.01)。PAPP-A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P≤O.05),而与CK、CK-MB、cTnⅠ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与年龄、血脂、血糖、血压等冠心病危险因素,以及冠脉病变支数、冠脉狭窄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PAPP-A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密切相关.可作为ACS新的牛化指标用于临床的预测和诊断。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相关性
  • 简介: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一般发病一个月内为急性,经治疗大多数患者症状虽得到改善,但常易留有半身不遂等后遗症,并且近年研究表明,脑卒中恢复患者存在感知觉、语言、记忆、意识等认知功能障碍,它与躯体损伤一样,对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如生存率,致残率都有重要影响。本文就脑卒中恢复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解剖学基础、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对脑卒中预后的影响作一简述,以期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 标签: 脑卒中 恢复期 认知功能障碍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探讨鱼精蛋白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中再灌注的低血压效应及其机理.方法:连续选取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3名,分别于体外循环直视手术中,鱼精蛋白给予前1min,给予后5min、30min,测定右心房血NO的含量.同时监测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结果:有7名患儿发生低血压反应(MAP≥10mmhg),伴随NO-2/NO3-含量较给药前明显增高(P<0.05),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鱼精蛋白参与心肌再灌注低血压反应的发生,其机理可能与短暂性NO的大量产生有关.

  • 标签: 心内直视手术 鱼精蛋白 低血压
  • 简介: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慢性炎症引起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和导致不同程度的广泛可逆性气道阻塞症状。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常子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重。严重者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咯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紫绀等。

  • 标签: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 陪伴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血压调节对病情转归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发病24h内75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根据血压变化情况分为两组,并对其临床变化进行回顾分析,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结果血压降低组90.79%患者病情加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大于血压未降低组;结论脑卒中急性不宜降血压治疗,对血压过快降低者应积极采取升血压措施。

  • 标签: 脑卒中 血压 病情转归
  • 简介:目的探讨艾滋病手术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方法加强医院内感染控制与人员培训,落实隔离措施,为患者提供亲情服务,做好心理护理争取家属支持。结果本组27例艾滋病手术患者均病情好转出院,住院21~45d,平均35d;未发生护理并发症与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结论加强对艾滋病手术患者围术的护理与管理,是有效地控制艾滋病手术患者护理并发症的发生与预防的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关键。

  • 标签: 艾滋病 手术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Ⅲ、Ⅳa侵袭性胸腺瘤的诊断及术前诱导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13例Ⅲ、Ⅳa侵袭性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Ⅲ8例,Ⅳa5例。肿瘤均侵犯大血管、心包或肺组织,或胸膜、心包转移。所有患者均经带芯穿刺、胸腔镜或前纵膈切开活检确诊,经长春瑞滨+顺铂(NP)或环磷酰胺,表阿霉素,顺铂(CAP)方案术前诱导化疗3周或同步放疗30GY,肿瘤缩小、分期降低后行完全性或姑息性手术切除。均长期随访。结果13例病理均为恶性胸腺瘤,其中B2型4例,B3型6例,C型3例。诱导化疗疗效评价,部分缓解(PR)9例,疾病稳定(SD)4例。根治性切除7例,姑息性切除2例。9例手术患者均存活超过3年,超过5年7例(77.7%),超过8年1例;4例未手术患者均在4年内死亡。结论对于无法完全切除的Ⅲ、Ⅳa侵袭性胸腺瘤,术前诱导治疗,可使原发肿瘤缩小,控制转移灶,降低临床分期,提高手术的完全切除率,有延长生存期的趋势。

  • 标签: 侵袭性胸腺瘤 诱导治疗 手术
  • 简介:左西孟旦是一种钙离子增敏剂,可以增加心肌收缩力,扩张外周血管。左西孟旦起效迅速且作用持久,与其活性代谢产物OR-1896有关。可应用于心脏外科手术中保护心脏,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术后心脏功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术后低心输出量综合症,提高术后脱离体外循环率。现有研究表明对于左室射血分数下降的患者左西孟旦能减少心脏术后死亡率,但仍需要一个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证明。

  • 标签: 左西孟旦 钙离子增敏剂 心肌保护 缺血再灌注损伤
  • 简介:背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目前仍是冠心病患者的最佳手术方法,能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生存率。由于获取方便、长度足够、管径大等优势,大隐静脉(greatsaphenousvein,GSV)仍是目前全球各大中心最常用的桥血管移植物。大隐静脉的远期通畅率偏低一直是妨碍其发展的重要原因。术中获取的牵拉损伤、静脉保存液的选择、手术方法等都会影响其近期和远期的通畅率。研究进展近5年,许多临床研究结果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GSV的近期或远期通畅率,给临床工作提供了一些新的证据及线索。内容本文将综述影响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近期及远期通畅率的因素。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大隐静脉 通畅率
  • 简介:无创通气是指不经人工气道(气管切开或气管内插管)进行的机械通气,患者通过鼻罩、口鼻面罩或头罩等与呼吸机相连进行辅助通气,与绕开上气道的气管插管、喉罩、气管切开等有创方式存在显著区别。与有创通气相比,无创通气具有以下优点:①无须建立人工气道,避免了相应的并发症,如咽喉部损伤、出血、水肿、皮下气肿等。②不破坏上气道的防御和保护机制,患者可以交谈、咳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大大下降。③上机、撤机操作容易,技术简单,患者容易接受。④费用较低,亦可于家庭中使用。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无创性通气因其上述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按类型又可分为以下三种:正压通气、负压通气及高频通气。其中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positivepressureventilation,NPPV)在COPD急性加重(AECOPD)中最常用。相比常规治疗而言,多项RCT及荟萃分析均显示,NPPV可降低AECOPD的气管插管需求率(28%)、住院时间(4.57天)以及院内病死率(10%)。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AECOPD 急性加重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气管切开 人工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