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腹腔镜术后持续异位妊娠(PEP)发生的可能病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5年5月-2006年1月输卵管妊娠腹腔镜手术10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PEP发生4例,发生率为3.9%,均为腹腔镜保守手术后。结论: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后发生PEP可能大,PEP的发生与输卵管妊娠的结局及停经天数、术式等有关,而与术前血B-HCG浓度无关。

  • 标签: 腹腔镜 输卵管妊娠 持续性异位妊娠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小儿病毒性脑炎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6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预后差的患儿意识障碍时间、发热时间、惊厥发作时间均明显长于预后好的患儿,预后差的患儿入院时多伴有惊厥、意识障碍、肢体运动障碍、颅神经麻痹及其他脏器功能损害,预后差的患儿脑脊液白细胞低于预后好的患儿,脑电图高度异常的比例高,多伴有脑CT异常及低钠血症,(P均〈0.01)。结论:小儿病毒性脑炎预后差的相关因素为:意识障碍、发热、惊厥时间长,脑电图重度异常,脑脊液白细胞数低及低钠血症。

  • 标签: 预后 病毒性脑炎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心肺复苏(CPR)成功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对我院256例接受CPR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合并症与心肺复苏成功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在急诊ICU心肺复苏成功率46%。年龄、性别及复苏前心脏电生理状况对CPR的成功率无明显影响,合并有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弥散血管内凝血、脑疝的CPR成功率下降。气管插管所需的时间越短,复苏成功率越高。结论:在急诊ICU内CPR的成功与患者原发病及合并症有关;与气管插管时间呈负相关

  • 标签: 心肺复苏 呼吸心跳骤停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 简介: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发生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病原体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对我院重症监护病房2000年11月~2002年1月住院的52例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和细菌学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①52例患者获得性肺炎的发病危险因素有:机械通气、侵入治疗、意识障碍、应用制酸剂、高龄,其发病相对危险度分别为7.82、5.58、2.68、2.53、1.24;②痰培养共检出病原菌128株:G-杆菌93株(占72.66%),G+球菌22株(占17.19%),真菌13株(占10.16%);③128株致病菌对所选的抗生素有很高的耐药率.结论:机械通气、侵入治疗、意识障碍、应用制酸剂、高龄是ICU获得性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G-杆菌是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真菌感染有增加趋势.

  • 标签: 重症监护 医院感染 肺炎 危险因素 致病菌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电图与梗塞相关动脉的关系.方法:对39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心电图和冠脉造影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比.结果:①下壁AMI患者的心电图ST段压低I<avL和ST段抬高Ⅱ<Ⅲ以及合并右室心梗者,梗塞相关动脉为右冠状动脉(RCA);非ST段压低I<avL和非ST段抬高Ⅱ<Ⅲ梗塞相关动脉为左回旋支(LCA);前壁和广泛前壁AMI时,STI、STavL抬高,STⅡ、Ⅲ、avF下降者梗塞相关动脉为左前降支(LAD)近段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观测值均较高.②前间壁AMI时,STI、STavL抬高,STⅡ、Ⅲ、avF下降均不能提示梗塞相关动脉为LAD或RCA(P均大于0.05).结论:急性下壁、前壁、广泛前壁心肌梗塞时体表的心电图与梗塞相关动脉及其闭塞位置有明显相关,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 冠状动脉造影 诊断 ST移位
  • 简介:作者自1996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顽固呃逆10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临床分析 例临床 呃逆例
  • 简介:本文收集我院近5年来腹部闭合损伤115例病例资料,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15例中男92例,女23例;男女之比为4:1,年龄15~68岁,20~46岁72例,占62.6%,其中跌伤46例,暴力伤45例,车祸伤13例,船撞伤6例,压伤4例,牛角顶伤1例。致单一脏器损伤102例,两个以上脏器损伤

  • 标签: 腹部闭合性损伤 脾破裂 脏器损伤 结肠穿孔 子宫破裂 肝破裂
  • 简介:目的:探讨中央前置胎盘的病因、诊断、处理.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中央前置胎盘病例临床资料.结果:所有孕妇均以剖宫产终止妊娠,产后出血32例,弥漫血管内凝血(DIC)3例,胎盘植入4例,官腔塞纱24例,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5例,全宫切除术6例,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术2例,病人均痊愈出院.早产儿10例,新生儿窒息8例,围产儿死亡1例.结论:中央前置胎盘的主要病因是宫腔操作.B超是诊断前置胎盘最可靠的手段.剖宫产是中央前置胎盘终止妊娠的唯一方法.

  • 标签: 中央性前置胎盘 病因 诊断 临床表现 高危因素
  • 简介:腹部闭合损伤是我科经常遇到的疾病,病人的预后与诊断、治疗的及时和有效有关,作者回顾分析了1993~1999年收治的明确诊断的60例腹部闭合损伤者(单纯损伤不包括在内),对诊疗过程中易忽略的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例诊疗 损伤例 腹部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急诊ICU患者发生弥散血管内凝血(DIC)临床诊疗对策。方法:对我院急诊ICU收治的39例DIC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急诊ICU患者发生DIC原发病多样、危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并发率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DIC确诊常为中晚期;病死率高。结论:重视原发病,密切观察早期DIC诊断指标常规检测,早发现、早治疗,有效终止病因是的键所在。同时危重病患者综合治疗至关重要。

  • 标签: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 危重病 ICU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感染眼内炎的原因、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以降低感染发生率。方法6例(6眼)中,1例仅行玻璃体注药术。3例联合玻璃体注药联合玻璃体切除术,其中2例滤过泡漏者联合自体球结膜滤过泡修补术。2例感染严重行眼内容物剜除术。结果4例保住眼球,眼压控制正常,保存有用视力。2例行眼内容物剜除术后控制感染。结论青光眼滤过术后感染眼内炎存在多种致病危险因素,及时诊断和积极治疗非常重要,玻璃体切除、玻璃体注药、自体结膜遮盖滤过泡修补术是治疗滤过手术后感染眼内炎的有效方法。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外伤脑梗塞的诊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6例外伤脑梗塞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头痛54例,意识障碍29例,呕吐29例,抽搐14例,失语11例,肢瘫12例,视乳头水肿8例,脑疝5例。影像学显示梗塞位于内囊29例,放射冠区12例,颞叶9例,额叶5例,丘脑、豆状核和脑干各2例,枕叶和小脑各1例,多发6例。治疗结果按GOS分级:良好35例,中残13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结论: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检查能够对外伤脑梗塞做出正确诊断;及早诊断、正确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 标签: 颅脑 损伤 脑梗塞
  • 简介:目的:总结小儿血小板减少紫癜(ITP)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生与病毒感染的关系及治疗。方法:对本科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间住院的44例IT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急性ITP占68%,慢性ITP占32%;男女比例为1.75:1;PAIgG升高占75%,PAIgA升高占5%;发病1~6周前有明确前驱感染者24例(54%);检测到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EBV)、人微小病毒B19感染的急性病例5例(17%),慢性病例11例(79%);在传统治疗方法外,采用更昔洛韦、磷甲酸钠清除病毒感染,急性病人全部治愈,慢性病人疗效提高。结论:ITP特别是慢性病例的发生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采用更昔洛韦、磷甲酸钠清除病毒,可提高疗效。

  • 标签: 紫癜 血小板减少 病毒感染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持续耳鸣患者的听力现状,为耳鸣听力学研究提供临床资料。方法对150例持续耳鸣患者进行250Hz、500Hz、1000Hz、2000Hz、4000Hz、8000Hz共6个频率纯音听阈测定,判断是否存在听力损失。结果150例患者中,男58例(38.7%),女92例(61.3%),男女比为11.59;40~60岁占73.3%,平均年龄48±3.6岁;耳鸣病程最长15年;82%的患者有不同程度听力损失。结论持续耳鸣患者伴听力损失多见,二者是否为因果关系,即真正由耳鸣导致的耳聋需要结合病史及相关检查细致甄别。

  • 标签: 耳鸣 耳聋 听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患者手术实施全身麻醉存在的医疗风险。方法回顾分析自2013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我科实施289例高龄患者全身麻醉的临床资料,术中严格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维持麻醉中患者理想的生理状态,观察高龄患者全麻效果和安全。结果289例高龄患者全身麻醉后,麻醉效果均较满意,生命体征平稳,无严重麻醉意外及严重的并发症,出现5例频发室性早搏,33例患者术中血压明显升高,12例患者血压下降,分别对症对症治疗得以纠正。结论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应结合患者自身因素,充分做好术前相应评估和准备,术中术后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动态监测,维持麻醉中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患者麻醉风险。

  • 标签: 高龄患者 全身麻醉 医疗风险
  • 简介: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功能胃排空障碍(FDGE)的病因、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2年至2003年收治的27例FDGE的临床资料.结果:FDGE发生于腹部手术后3~14d,经保守治疗9~48d恢复胃动力,痊愈出院.结论:FDGE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胃排空障碍及鉴别机械梗阻的重要手段.非手术疗法效果好,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 标签: FDGE 腹部手术后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 诊断 出院 机械性梗阻
  • 简介:目的:探讨本组感染心内膜炎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近10年来住院诊治的感染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点.结果:IE发病无明显年龄特点,基础心脏病中风心病较以往减少,先心病、原发性瓣膜脱垂及无心脏病增多.临床表现以发热、贫血、心衰最多见.超声心动图发现赘生物特异性最大,血培养阳性率降低.结论:IE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但以发热、贫血、心衰最常见,结合心脏杂音,应予高度重视,避免漏诊.

  • 标签: 感染性心内膜炎 临床资料 诊断 心脏病 IE 血培养
  • 简介:低钾性周期麻痹为临床常见病,多数预后较好,但重症低钾性周期麻痹若救治不及时,常可因为呼吸麻痹或严重心律失常而死亡.本文就10例重症低钾性周期麻痹的救治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 标签: 临床分析 低钾 例临床
  • 简介:目的:探讨炎症肠病并穿孔的临床发病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5年来炎症肠病并穿孔死亡病例。结果:4例IBD饼穿孔死亡病人,3例行手术治疗术后分别出现吻合口瘘、出血、腹腔感染后死亡。1例感染性休克,无法耐受手术,抢救无效死亡。结论:IBD饼穿孔患者治疗上要正确选择手术方式,重视营养支持治疗。围手术期IBD药物治疗是必要的。明确IBD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合理应用外科治疗,同时重视整体治疗。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穿孔 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