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风险管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旨在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将风险管理实施后(2017年5月-2018年7月)在我社区治疗的慢性疾病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同时将风险管理实施前(2017年2月-2018年4月)在我社区治疗的慢性疾病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风险管理 社区护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乳腺癌放化疗病人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护理对病人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接受放射性治疗或化学治疗的100例患者,将其随机的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护理,观察组中的患者采用的是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疾病发生率进行比较,实现对病人生活质量的评估。结果:观察组中患者出现皮肤敏感、肺部感染以及肝肾毒性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比对照组低,且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等有着明显的升高,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失眠以及气促等症状也在下降。结论:开展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乳腺癌病人放化疗出现并发症的概率,缓解患者在治疗中出现抑郁情绪等,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乳腺癌 放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脊髓损伤患者采用罗森塔尔效应进行护理干预对术后康复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本院在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38例颈 脊髓损伤的患者,将其采用入院先后顺序的分组方式分为研究组19例和参照组19例,采取常规护理方式的为参照组,采取罗森塔尔效应护理干预为研究组,比对两组患者的首次下床时间与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康复包括首次下床和住院时间均比参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脊髓损伤 罗森塔尔效应 护理干预 术后康复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分析在肿瘤科护士姑息护理中,职业倦怠与认知水平及护理态度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抽取我市各大医院的肿瘤科专业护士82名进行研究。并根据各问卷调查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职业倦怠感与姑息护理认知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与护理态度呈负相关,在姑息护理认知水平与护理态度之间可起到显著的中介效应。结论 肿瘤科护士表现出职业倦怠感对姑息护理认知水平及护理态度均有影响,所以,医院要强化姑息护理认知水平,消除护士职业倦怠感,从而能够有效提升整体护理水平。

  • 标签: 职业倦怠 肿瘤科 姑息护理 认知水平 护理态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在提高恶性肿瘤患儿生活质量中的有效应用。方法:选择我院(1)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00例恶性肿瘤患儿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前后比较两组患儿的焦虑抑郁量表评分、生活质量及家属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患儿数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之后,实验组患儿发生抑郁和焦虑的患儿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之后,实验组患儿生活质量较好的患儿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心理护理 肿瘤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中,使用罗森塔尔效应护理干预方法对患者心理弹性和不良反应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8月~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恶性淋巴瘤患者,全部82例患者均接受化疗治疗,治疗方案应用后,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1例使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41例采取罗森塔尔效应护理思想,比较不同护理方案下,患者心理弹性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心理弹性评分较高,对患者心理坚韧性、力量性和乐观性等维度进行评分,与对照组各项评分值进行对比,组间差异较为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骨髓抑制、胃肠道不适和肝肾功能损伤例数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临床护理中,基于罗森塔尔效应开展护理干预取得了显著效果,能够提升患者心理弹性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治疗产生积极影响。鉴于罗森塔尔效应护理干预效果明显,护理人员应对此提高重视力度,通过护理保持心情愉悦。

  • 标签: 恶性淋巴瘤 心理弹性 不良反应 罗森塔尔效应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