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为了降低留置针堵管率而设计的一种留置针封管装置,该装置包括带有凹槽的底座和盖板,嵌入盖板的活塞、凸轮、微电机及控制装置。输液完毕后将留置针的延长管嵌入底座凹槽,扣上盖板,启动控制装置开关,微电机带动凸轮使活塞上下移动,反复压迫留置针的延长管,使针头处始终处于通畅状态,再次连接输液时不会发生留置针堵管。该装置操作简便,显著降低留置针的堵管率和维护成本。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封管装置 防堵管 封管方法
  • 简介: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且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遭受痛苦和社会成本的来源,因其高发病、高致残、高致死严重威胁到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成为不容忽视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在当前精准医学大力发展的背景下,有效的预防措施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病率,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归纳概括目前糖尿病足的预防要点、护理现状以及糖尿病足新治疗技术的护理措施,旨为糖尿病患者和临床工作者预防和护理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从而提高临床护理和糖尿病患者生活的质量。

  • 标签: 糖尿病足 预防与护理 现状
  • 简介:目的探讨跌倒预防评估记录单在泌尿外科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析在本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临床护士可操作性、临床效果评价确定评价标准,设计跌倒预防评估记录单,对年龄≥65岁的住院患者逐项进行评分,累积分值≥45分或患者年龄〉75岁者定为高度危险患者。在评估记录中进行每班评估、落实相应的护理措施。比较本科应用住院患者跌倒预防评估记录单前后,即2012年1月~2013年12月(应用前)和2014年1月~2015年12月(应用后)65岁及以上患者资料,对跌倒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应用后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情况低于应用前住院患者(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老年住院患者应用跌倒预防评估记录单,可有效预防跌倒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降低住院费用,增强护士风险识别能力,提供个体化的护理措施,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跌倒 跌倒预防评估记录单 泌尿外科 老年患者
  • 简介:血管内导管是指将各种导管通过外周静脉或动脉置入人体血管内,从而建立外界与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联系,临床常用的有中心静脉置管(centralvenouscatheterization,CVC)和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ization,PICC)等。

  • 标签: 血管内导管 血栓 预防措施 研究进展
  • 简介: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具有留置时间长、减少反复穿刺次数,能减轻化疗药物或其他刺激性药物对外周血管的刺激等优点,目前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推广使用,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输液管道[1-2]。但是PICC置管作为一项有创操作,PICC相关机械性静脉在临床中发生率较高。文献报道,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的发生率高达15.15%,常发生于穿刺后第2~3天[3-6],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痛苦,干预效果欠佳时甚至需拔管,影响了患者的治疗。

  • 标签: PICC 机械性静脉炎 茶黄膏 中药封包技术 外敷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质量追踪表在预防重型肝炎患者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的296例重型肝炎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的342例重型肝炎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重型肝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集束化护理质量追踪表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跌倒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生院内跌倒1例(0.29%)少于对照组的7例(2.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9.7%,高于对照组的95.3%(χ2=13.608,P〈0.001).结论集束化护理质量追踪表的应用能够发现传统检查中不易发现的问题,寻找到跌倒防范措施未落实的环节和根本原因,有效预防重型肝炎患者发生跌倒,降低护理风险,保证患者的安全.

  • 标签: 意外跌倒 集束化护理质量 追踪表 重型肝炎 户理质量
  • 作者: 娄玉萍姚美英杨瑞衡范明坤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7-02-1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2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究舒适护理模式配合血液透析,对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笔者所工作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12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血液透析过程中,对照组(61例)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血液指标和生活满意度都有明显的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情况存在显著优势,两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配合血液透析对治疗慢性肾衰竭具有显著疗效,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及在临床上推广。
  • 简介:目的探讨高危药物输液过程监控表在高危药物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3月本院肝病中心使用高危药的84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4月-2016年2月未使用监控表的患儿做为对照组,2016年3月-2017年3月使用监控表的患儿做为观察组,2组输注高危药各4840人次,比较2组渗漏的发生率、渗漏面积(面积兀/4×长径×短径)以及皮肤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渗漏发生率、渗漏面积、皮肤损伤发生率分别为2.7%、(3.4±2.7)cm2、0.02%,对照组分别为6.2%、(7.6±5.1)cm2、0.1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药物输液过程监控表用于婴肝患儿的输液渗漏管理,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有效地减少了高危药输液渗漏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高危药物输液过程监控表 婴肝患儿 输液渗漏
  • 简介:[目的]评价以电话随访和门诊随访为主的延续护理模式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科住院治疗后出院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两组在住院期间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出院后予以电话随访、门诊随访等延续护理,研究过程中因失访脱落5例,其中对照组3例,观察组2例。应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和自制的治疗依从性调查表分别在出院当天、出院后3个月及6个月对两组病人进行测评。[结果]两组病人在出院当天的测评均无差异,但是观察组在出院后3个月、6个月时的自我护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够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治疗依从性,对于控制病情的稳定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延续护理 自我护理 治疗依从性 遵医行为
  • 作者: 高艳红张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7-02-1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2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耳鼻喉科进行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例两组患者术后对慢性鼻窦炎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术后疼痛、术后焦虑抑郁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四个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治疗和护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主诉疼痛的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的护理方式和态度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降低患者术后的疼痛感和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简介:[目的]观察今福生防治留置针输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的效果。[方法]将200例应用甘露醇静脉输液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每次在输注甘露醇前喷涂今福生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用于预防静脉的发生,发生静脉后也喷涂今福生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用于治疗静脉;对照组输注甘露醇前未做特殊处理,如输注后发生静脉则用硫酸镁湿敷。比较两组病人致疼痛发生情况、静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输液部位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使用今福生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可减少甘露醇所致静脉发生,减轻疼痛感。

  • 标签: 静脉炎 甘露醇 今福生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 疼痛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新模式在哺乳期急性乳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哺乳期急性乳腺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新模式。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新模式能明显改善哺乳期急性乳腺产妇临床治疗效果,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干预 哺乳期 乳腺炎
  • 简介:目的观察体位垫联合医用敷垫在脊柱后路手术患者皮肤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脊柱后路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2组患者的皮肤受压情况(术后1h、术后24h)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无皮肤红的9例,出现皮肤轻压红的26例,皮肤暗红的15例,术后1h红未能消退的9例,术后24h红未消退的6例;观察组无皮肤压红的19例,轻红的30例,只有l例暗红。术后1h红未能消退2例,术后24h皮肤压红均能消退。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后路手术患者应用体位垫联合医用敷垫进行皮肤保护,可减轻患者术后的不适感,防止压疮产生。

  • 标签: 体位垫 医用敷垫 压疮 脊柱后路
  • 作者: 刘红坤徐会娟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7-02-1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2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骨科大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选择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骨科进行骨科大手术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患者年龄、活动性出血、感染、糖尿病、甘油三酯和卧床时间对下肢深静脉发生的影响,同时研究骨科大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88例行骨科大手术患者中,共计发生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27%。经统计学分析可知,年龄、活动性出血、感染、糖尿病、甘油三酯和卧床时间对下肢深静脉发生的影响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大手术患者在术后积极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同时提高护理质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的恢复以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留置导尿管感染的预防效果,以期为制定护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82例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后导尿管留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研究组予以全面护理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留置导尿管感染发生率、导尿管留置时间;应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评估两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留置导尿管第3、7、10、14d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导尿管留置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导尿管留置患者予以全面护理,可预防感染,改善生活质量,有利于预后恢复,可为临床制定有效护理方案提供依据。

  • 标签: 护理干预 妇科手术 妇科肿瘤 尿路感染 导尿管留置
  • 简介:目的:探索分析感染监控护士在预防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SRBSL)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ICU病房收治的静脉留置导管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等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安排感染控制护士实施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不同模式护理后的相关性血流感染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过程中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相关导管感染知识知晓率明显超过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安排感染控制护士实施ICU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对于保障患者正常接受治疗、促进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感染控制护士 ICU 血流感染 静脉导管 重症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医院-社区-家庭肺康复管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s,COPD)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2例)。2组患者住院期间治疗和护理方法相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医院-社区-家庭肺康复管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CAT)评分和生命质量。结果观察组CAT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生命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医院-社区-家庭肺康复管理模式能明显改善COPD康复期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提升生命质量,改善治疗预后。

  • 标签: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生命质量 康复 延续性护理 随访
  • 简介:目的观察温灸棒疗法预防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皮下注射硬结的效果。方法按入院先后顺序将7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热毛巾湿敷注射部位,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温灸棒疗法对注射部位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皮下硬结的预防效果、注射时疼痛情况。结果干预8周后观察组预防皮下硬结的有效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72.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注射时疼痛有效率,观察组67.56%、对照组37.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灸棒疗法预防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皮下注射硬结效果好,并能有效减轻注射时患者的疼痛感受。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皮下注射 皮下硬结 温灸棒
  • 作者: 赵然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7-02-1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2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预防与支持心理疏导联合应用于首次发病中青年脑梗死患者临床干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首次发病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共9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分别给予常规内科基础护理和在此基础上加用预防与支持心理疏导;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健康调查量表中文版(SF-36)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前(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CL-90评分和SF-36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前(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与支持心理疏导联合应用于首次发病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可有效减轻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缓解负面情绪状态,提高日常生活质量,改善治疗依从性,并有助于建立和谐护患关系。
  • 简介: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VAP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ICU治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费用、肺功能指标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ICU治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患儿肺活量、最大自主通气量及1秒呼气容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区管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及文书书写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VAP患儿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可减少ICU治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费用,改善患儿肺功能,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新生儿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肺功能 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