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占女性肿瘤的第2位。在乳腺癌的病理学种类中,浸润性导管癌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占45%左右。其中54.6%的浸润性导管癌是由x线钼靶检查发现,但预后较差,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现将北京民航总医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x线表现总结如下,其中12例行超声检查,以提高其早期诊断率。

  • 标签: 导管 乳腺 乳房X线摄影术 超声检查
  • 简介:对比增强双能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CEDM)是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的新进展,本文综述其物理原理、方法及对放射剂量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应用的现状。

  • 标签: 乳腺X线摄影 对比增强 双能 放射物理学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硬化性腺病的声像图与X线特征,比较超声与X线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45例乳腺硬化性腺病患者的超声和X线特征,根据乳腺影像与数据报告系统(Breast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BI-RADS)进行分类。结果:共151个病灶,超声表现为片状低回声型9.3%,结节或肿块型65.6%,局部声影型4.0%,阴性21.2%。136例行X线检查,钙化型31.6%,肿块影23.5%,非对称性致密影14.7%,局部结构扭曲22.8%,7.4%阴性。超声、X线对良恶性判断的准确率分别为53.6%、40.4%。结论:硬化性腺病缺乏典型的声像图及X线表现,影像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有待提高。

  • 标签: 乳腺疾病 硬化性腺病 超声检查 乳房X线摄影术
  • 简介:目的:通过对髋关节正位平片的检查和测量,探讨成人髋臼发育不良并骨性关节病的X线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0例,共69个髋关节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退行性骨关节病的X线表现,测量其CE角(中心边缘角)、sharp角(髋臼角)和髋顶切线角。结果:CE角最大27°,最小25。,平均11.2°。sharp角最大59°,最小49°,平均55.6°。髋顶切线角全部为零度和负角,零度28髋,负角41髋。继发退行性骨关节病,表现为髋臼顶及边缘骨质增生硬化,髋臼和/(或)股骨头囊变,以髋臼更为明显。结论:X线正位平片可良好地显示髋关节骨结构,结合CE角、sharp角、髋顶切线角等相关测量,骨盆正位片目前仍是放射科诊断髋臼发育不良并骨性关节病最简单实用的方法。

  • 标签: 髋脱位 骨关节炎 X线诊断
  • 简介:成人髋臼结构不良性股骨头无菌坏死临床少见[1],本症X线表现及治疗均有别于继发于外伤、激素、酗酒等原因引起的股骨头无菌坏死.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从224例髋臼结构不良病例中,检出合并股骨头无菌坏死36例,累及43个股骨头.现着重就其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对本症的认识.

  • 标签: 成人髋臼结构不良股骨头无菌坏死 X线 诊断
  • 简介:乳腺X线摄影是目前早期发现乳腺癌最有效的检查方法,电离辐射与乳腺癌的产生有很大关系,有效降低辐射剂量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阐述数字乳腺X线摄影在不同阳极靶面/滤过组合、不同曝光模式、不同腺体分型、不同厚度及压力时,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不同,在保证影像质量的基础上应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 标签: 数字乳腺X线摄影 辐射剂量 阳极靶面 滤过组合 曝光模式 腺体分型
  • 简介:目的:分析超声与钼靶X线检查对乳腺疾病诊断的价值,提高乳腺疾病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乳腺肿块的超声与钼靶X线资料,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00例中,恶性肿块28例,良性病变72例。超声诊断准确87例,准确率87%;钼靶X线检查诊断准确79例,准确率79%。结论:对乳腺疾病的检查,超声和钼靶X线检查联合应用可以优势互补,进一步提高乳腺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超声检查 乳房X线摄影术 乳腺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二维超声造影在判断输卵管通畅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临床诊断不孕症患者进行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并与碘剂X线造影对照,评价输卵管超声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50例不孕患者100条输卵管中,超声造影显示输卵管通畅72条、阻塞22条、通而不畅6条;碘剂X线造影显示输卵管通畅74条、阻塞20条、通而不畅6条。以X线造影为对照,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97.3%,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输卵管二维超声造影术可对输卵管通畅性作出客观评价,操作简便、安全、实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不孕症 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 超声诊断
  • 简介:目的: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X线摄影及两者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43例(49个病灶)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术前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及钼靶X线摄影,且2种检查间隔〈3d。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45个,诊断符合率91.84%;钼靶X线摄影诊断乳腺癌42个,诊断符合率85.71%;2种检查单独使用对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应用诊断乳腺癌47个,诊断符合率95.92%,与2种方法单独使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X线摄影及两者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无明显差异。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评价结节与肿块方面更具优势,钼靶X线对恶性钙化的显示更具优势,两者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乳房X线摄影术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X线摄影及MRI在乳腺不典型增生(AH)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均为不同程度的乳腺AH.术前均行X线摄影、MRI平扫及DCE-MRI;对照病理结果比较2种影像检查方法图像特点及诊断价值.结果:31例共32个病灶,轻度AH8个,中度17个,重度7个.乳腺X线摄影及MRI检出准确性均为50%.结论:乳腺AH在X线摄影及MRI上均有一定影像特点.

  • 标签: 乳腺不典型增生 乳房X线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病患者使用乂线平片和 MRI 影像诊断对降低诊断失误率的价值。方法:抽取 60 例颈椎病的患者,均在 2019 年 01 月至 2020 年 01 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乂线平片和 MRI 影像诊断,对两种检查方式的颈椎病 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对患者的检查中,采用MRI 检查的检出率为 98.33%,较乂线平片检查 88.33%的检出率相比, 呈更高显示(P0.05),在其他定位诊断的比较 中,MRI 的检查结果均更高于乂线平片检查(P

  • 标签: 颈椎病 乂线平片 MRI 诊断 诊断准确率
  • 简介:目的:探讨中医在治疗乳腺增生病中的意义。方法:观察及对比200例乳腺增生病经中医治疗半年或1年前后的临床表现及X线影像改变情况。结果:200例乳腺增生病经中医治疗后,疼痛减轻或消失196例,占98.0%;肿块缩小或消失167例,占94.9%;触及结节减少或消失193例,占96.5%;溢液减少或消失40例,占93.0%。X线影像:腺体密度减低172例,占86.0%;结节影减少或消失192例,占96.0%;团块影缩小或消失157例,占89.2%;导管影变细或消失117例,占92.9%;腺体结构变清晰173例,占86.5%。结论: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是肯定的,乳腺钼钯X线摄片是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的有效检查方法。

  • 标签: 中医疗法 乳腺增生病 X线影像改变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比较常规超声与MRI对乳腺X线摄影阴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乳腺X线摄影检查阴性,并接受常规超声及MRI检查的乳腺疾病患者257例共305个病灶,以术后病理为对照,回顾性分析常规超声与MRI检查对乳腺X线摄影阴性乳腺病灶的检出率及诊断价值。结果:常规超声和MRI对乳腺X线摄影阴性乳腺病灶的总检出率分别为97.38%和90.49%。MRI对导管内病灶的检出率高于常规超声(98.21%和75.00%,P〈0.05),两种方法对肿块型病灶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97.19%和93.98%,P〉0.05)。常规超声和MRI对乳腺X线摄影阴性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5.37%、74.62%、76.07%,90.24%、58.71%、62.95%,常规超声对乳腺X线摄影阴性乳腺癌的诊断特异度和准确率高于MRI(P〈0.001)。常规超声和MRI诊断乳腺X线摄影阴性乳腺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0和0.745,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常规超声和MRI对乳腺X线摄影阴性乳腺病灶均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其中MRI对导管内病灶的检出率优于常规超声,但常规超声与MRI对乳腺X线摄影阴性乳腺癌的诊断效能相仿,因此常规超声可作为乳腺X线摄影阴性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超声 磁共振成像 乳腺X线摄影 乳腺癌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15例儿童肋骨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X线和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认识。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儿童肋骨LCH患儿15例;所有患儿均行X线胸部正位片和胸部CT平扫检查,其中4例加行CT增强扫描。患儿发病年龄1个月-12岁,中位年龄3岁;男性9例、女性6例。分析所有患儿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表现。结果15例患儿中,8例临床表现为局部肿块,3例伴局部疼痛,其余病变无明显症状。7例表现为肋骨单发病灶,其中3例仅表现为肋骨病变、4例伴其他系统病变。8例为多发病灶,均伴发其他系统病变。15例共25个病灶中,胸片只发现19个;有2例共6个病灶胸片未发现明显病变。X线胸部正位片病灶检出率为76%。病灶在X线胸部平片上表现为边界清楚的骨质破坏。CT均表现为类圆形或多囊性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12个病灶(48%)可见硬化;3个(12%)伴软组织肿块,软组织肿块与骨病变伴行,增强后软组织肿块表现为明显强化。结论儿童肋骨LCH的X线胸部正位片检出率相对较低,需行CT对病变范围及周围组织器官侵犯情况进一步评价。发生在儿童肋骨的类圆形或多囊性、边界清楚的溶骨性骨质破坏,伴或不伴明显强化的软组织肿块,常提示LCH的诊断。

  • 标签: 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 X线摄影术 计算机断层扫描
  • 简介:乳腺疾病的检查方法中,乳腺钼靶X线摄影术因其简便快捷、准确率高而被作为首选检查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乳腺钼靶X线摄影通过应用自行设计的椭圆形局部压迫板,在局部点压摄影中可改善腺体重叠所造成的影响,使病变区域组织得到充分压迫,图像达到最优化,提高局部乳腺组织结构的清晰度。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局部点压摄影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乳腺摄影 局部点压 乳腺疾病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胃食管超声造影、胃镜、X线钡餐造影诊断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的价值。方法:对50例主诉胃灼痛、反酸、反食、胸背部疼痛等经临床拟诊GERD的患者同时进行胃食管超声造影、胃镜、X线钡餐造影检查,比较3种方法对GERD的检出率和诊断价值。结果:胃食管超声造影检出38例GERD(阳性率76%),未检出12例(阴性率24%);胃镜检出19例GERD(阳性率38%),未检出31例(阴性率62%);X线钡餐造影检出16例GERD(阳性率32%),未检出34例(阴性率68%)。3种方法之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胃食管超声造影与胃镜、胃食管超声造影与X线钡餐造影比较,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食管超声造影可直观、实时显示有无反流,较胃镜、X线钡餐造影诊断GERD更有价值,可作为GERD的筛查手段。

  • 标签: 对比研究 胃食管反流病 诊断
  • 简介:目的比较高频超声、X线钼靶在社区妇女普查中诊断早期乳腺癌的优缺点,探讨两者联合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1月-2011年6月进行妇女乳腺癌筛查并经手术病理学证实的23例早期乳腺癌(TisN0M0和T1N0M0)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频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7.0%(20/23),表现为实性占位16例,3例伴针尖样钙化,15例可见血流信号,4例为低回声区。X线诊断符合率为69.6%(16/23),表现为肿块影14例,边缘模糊及伴毛刺者5例,有小分叶3例,有毛刺及血管征者3例,合并钙化影者5例。1例局部未见肿瘤影,1例表现为微小钙化。高频超声、X线钼靶联合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1.3%(21/23)。结论高频超声在社区妇女乳腺普查中对早期乳腺癌的发现有重要价值,联合X线钼靶可进一步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

  • 标签: 早期乳腺癌 高频超声 X线钼靶
  • 简介:目的:介绍血流剪应力定量分析软件的研制原理及Hagen-Poiseuille公式计算法,探索健康人群颈总动脉壁面剪应力(WSS)超声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集70例健康志愿者颈总动脉的DICOM格式动态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图,用血流剪应力定量分析软件计算并绘制其颈总动脉的WSS空间分布图,并与Hagen-Poiseuille公式计算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血流剪应力定量分析软件“可视化”地分析了70例健康志愿者颈总动脉的WSS空间分布图,可见管壁附近WSS高于管腔中央,每段管壁的WSS并非完全一样,有高低变化。定量分析右侧颈总动脉的WSS均值为(8.27±1.51)dyne/cm2,左侧颈总动脉的WSS均值为(8.12±1.65)dyne/cm2;用Hagen-Poiseuille公式计算右侧颈总动脉的WSS均值为(8.34±1.95)dyne/cm2,左侧颈总动脉的WSS均值为(8.38±1.37)dyne/cm2。比较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Bland-Altman分析两种方法测量颈总动脉WSS的一致性,右侧颈总动脉两种方法的偏倚为0.0695001,左侧颈总动脉两种方法的偏倚为0.316000,双侧颈总动脉的偏倚均较小,表明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好。结论血流剪应力定量分析软件与Hagen-Poiseuille公式一样能准确、快捷地评估颈总动脉的WSS,并将其可视化,准确显示不同空间位置WSS的变化。

  • 标签: 健康人群 壁面剪应力 颈总动脉 超声 定量分析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腰椎X线平片对筛查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摄照腰椎正侧位X线平片患者共1380例,观察腹主动脉及髂总动脉管壁钙化的有无及形状、钙化发生率与年龄段之间的关系,同时探讨腹主动脉及髂总动脉管壁钙化出现的年龄段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及糖尿病之间的关系.结果:50~60岁是腰椎X线平片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筛查的最佳年龄段,对有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病史的患者筛查可提前一个年龄段进行.结论:腰椎X线平片对下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筛查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其提供客观参考指标.

  • 标签: 动脉硬化 放射摄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