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期间于该院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设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期的该院健康体检者80名,将其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检者血清胱抑素、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的含量,比较观察组患者以上3项肾功能指标的阳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阳性检出率为96.25%,血肌酐阳性检出率为66.25%,血尿素氮阳性检出率为63.75%,血清胱抑素C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方法且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较高且在糖尿病肾功能检测中的阳性检出率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血清胱抑素C 糖尿病 肾功能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开展免疫球蛋白检验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的价值所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2月~2017年01月收治的52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作为实验观察组;同时间段选择健康儿童52例作为实验对照组;对两组手足口病患儿于临床开展免疫球蛋白检验工作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工作,最终对两组患儿检验结果加以对比。结果同对照组手足口病患儿免疫球蛋白检验结果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结果对比,观察组手足口病患儿改善程度尤为显著(P<0.05)。结论临床对手足口病患儿在开展诊断工作期间,合理开展免疫球蛋白检验工作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工作,对于患儿的病情可以加以充分判断,从而为手足口病患儿疾病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免疫球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外固定、有限内固定及完全内固定在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三组,各20例。分别为外固定组、有限内固定组及完全内固定组,比较三组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及腕关节活动度。结果完全内固定组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和腕关节活动度均优于有限内固定组及外固定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内固定在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中效果最为显著,保证了桡骨远端的长度,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助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外固定 有限内固定 完全固定 C型桡骨远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糖尿病患者9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跟据尿蛋白检验分为正常组、微量、临床三组各30例,行相关指标检验。结果正常组Cysc提示阳性率43.33%,优于Cr13.33%、BUN16.67%;微量组Cysc提示阳性率达到93.33%,优于β2-MG80.00%、Cr23.33%、BUN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于糖尿病早期肾脏病变诊断效用较好,可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理想标志物。

  • 标签: 血清胱抑素C 糖尿病肾病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其血清胱抑素C与凝血功能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以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间来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对象,另外以同期来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7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象,对比他们凝血功能与血清胱抑素C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其凝血功能及血清胱抑素C有关指标水平皆要高于对照组健康者,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且在观察组中,完全型脑梗死患者其凝血功能及血清胱抑素C有关指标水平要明显比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的高,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与凝血功能可作为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变化的关键指标,临床检测价值巨大。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血清胱抑素C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在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中应用CT联合MRI检查,并同时观察患者的术后VEGF-C水平,以此研究CT联合MRI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疑似子宫内膜癌患者,共计50例,2016年3月~2017年3月是此次研究的时间段落,对患者先后进行单一CT检查、CT联合MRI检查,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以此分析CT联合MRI检查的诊断价值,并同时观察患者术后的VEGF—C水平。结果CT联合MRI检查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均比单一CT检查的数据指标更高,P值均小于0.05;在不同级别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VEGF—C的表达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结论CT联合MRI检查的方式诊断子宫内膜癌患者,可以有效帮助临床医生判断患者的疾病分期情况,VEGF-C的表达情况则可以有效推测患者的病变程度。

  • 标签: CT MRI 子宫内膜癌 分期诊断 VEGF-C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在孕妇胎膜早破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98例胎膜早破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入院先后时间顺序分为2组,A组50例患者,B组48例患者。收集孕产妇全血、胎盘、宫颈分泌物等组织标本,检测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血常规、宫颈分泌物一般细菌培养。结果超敏C反应蛋白在胎膜早破组(A1组足月、未足月B1组)孕妇血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5.71%、63.64%,明显升高。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有助于胎膜早破早期病因学诊断和预防工作。

  • 标签: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胎膜早破 足月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培养对血流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76例血流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76例非血流感染患者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阳性率和浓度等检测结果情况,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的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革兰阴性菌的降钙素原浓度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结论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培养对于血流感染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能较大幅度提高该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 标签: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血培养 血流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外固定架联合骶髂螺钉治疗TileC型骨盆骨折术后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47例TileC型骨盆骨折患者,设为对照组,该组行常规护理,分析术后护理措施。另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收收治的47例TileC型骨盆骨折患者,设为观察组,应用术后护理措施进行护理。两组均行外固定架联合骶髂螺钉治疗,对比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架联合骶髂螺钉治疗TileC型骨盆骨折效果良好,护理工作强调全面性,有助于提升护理效果,后续工作中可予以推广。

  • 标签: 外固定架 骶髂螺钉 Tile C型骨盆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检验科实验室自制胱抑素 C( cystatin C, Cys C)质控品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抽取正常体检病人和肾功能受损但无其他疾病病人各 30名,收集血清,充分混匀,分装, -70℃冰箱保存。在奥林巴斯 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连续 12个月使用北京利德曼和上海景源两种胱抑素 C试剂盒检测 CysC水平,收集两组血清中 CysC水平的检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两种试剂盒的检测数据均表明,无论在正常体检病人还是在肾功能受损病人的血清中, CysC的水平在 12个月中无明显变化(组内任何两个月的检测结果两两比较 P< 0.05),且不同试剂盒和同种试剂盒但不同批号的检测结果也无统计学差异(组内任何两者比较 P< 0.05)。结论 实验室自行收集病人血清制成 CysC的室内质控品是可行的。

  • 标签: 胱抑素 C 质控品 血清
  • 简介:目的:探讨肝脂酶(HL)启动子514C/T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PCR-RFLP),对112名三酰甘油(TG)正常水平者和103例高TG者的HL启动子514C/T基因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HL启动子514TT等位基因频率在高TG组为0.4563,比正常TG组0.3348高,但差异无显著性.在总研究组中TT型的年龄、TG浓度明显高于CC型和CT型,而载脂蛋白A1(ApoA1)则明显降低(P0<.05).按性别分层后发现TT型女性和男性的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浓度均明显高于非TT型同性(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poA1浓度则分别低于非TT型的同性(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总胆固醇(TC)、ApoB、TT型是高TG危险因子,而ApoA1、HDL-C则是保护因子.结论:HL启动子514C/T多态性与高TG血症的发生相关,并可影响血浆脂类的代谢,可能是高TG所致疾病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肝脂酶 启动子 基因多态性
  • 简介: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细咆(WBC)总数及血糖(Glu)浓度在肺炎惠儿中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31例细菌性肺炎患儿.32例病毒性肺炎患儿,另设35例健康儿童为正常对照组,对比观察CRP、WBC及Glu浓度的变化及其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结果:细菌感染组CRP、WBC及Glu浓度均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病毒感染组CRP与WBC则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Glu浓度处于高水平状态,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WBC及Glu浓度的联合检测在肺炎患儿中,更有助于细菌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做出早期的鉴别诊断,对指导临床用药,监测病情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儿童 肺炎 C-反应蛋白 白细胞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菌感染患者通过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两项指标联合检测方式对病情进行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细菌感染疾病患者46例,再抽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资料46例,分别将其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分析法和免疫比浊法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的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两项指标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比测定结果和检测结果阳性例数。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的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两项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研究对象的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两项指标水平检测结果的阳性例数多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细菌感染患者的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会呈现异常升高状态,这一特征可以作为病情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的重要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鉴别分析急性阑尾炎患儿应用尿常规与C-反应蛋白检验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4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急性阑尾炎患儿,所有患儿均接受尿常规与C反应蛋白(CRP)检验,对比分析检验结果。结果对比检出率,CRP阳性率明显高于尿常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单纯性阑尾炎,CRP阳性率与尿常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化脓性阑尾炎与坏疽性阑尾炎,阳性率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检验时间,CRP平均时间长于尿常规检验(P<0.05)。结论CRP,诊断急性阑尾炎,检出率高,尤其是单纯性阑尾炎,但是,该检验方法所需时间长,因此,临床上,需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诊断方法。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尿常规 C-反应蛋白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特点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抽取疱疹性咽峡炎54例和手足口病患儿32例进行研究,所有均在发病72h内给予血常规、CRP检查。结果疱疹性咽峡患儿的CRP指数高于手足口病患儿(P<0.05)。结论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CRP水平高于手足口病患儿,并且二者的WBC水平均表现为上升,这对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作用。小细胞贫血儿童具有较高的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发生率。

  • 标签: 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 血常规 C反应蛋白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给予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分别实施锁定加压钢板和外固定支架治疗,对比其临床干预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08月--2018年04月的63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展开研究,并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中30例患者,采取外固定支架治疗;实验组中33例患者,采取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比对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经过研究得知实验组中优良患者合计为31例,优良率为93.94%;对照组优良患者合计为20例,优良率为66.67%。实验组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在实验组中,患者术后半年GW评分(3.45±1.2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术后半年GW评分(5.62±1.38),t=6.2455、p=0.006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在一年之后,两组患者的GW评分病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而言,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能够强化近期的治疗效果,但却不能明显的提高远期疗效,因此需要早实际的治疗过程中选择适合患者自身的方案。

  • 标签: 桡骨远端C型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 外固定支架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肺炎患者采取血清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监测的抗菌治疗方法,查看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72名老年肺炎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86名,对照组86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抗菌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血清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的方法进行抗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结果对两组患者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痰培养转阴的时间、影像学转阴的时间进行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测量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血清降钙素原含量和C反应蛋白含量,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治疗费用,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肺炎患者采取血清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监测的抗菌治疗方法,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老年肺炎 抗菌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C/HDL-C)联合检测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84例CHD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清hs-CRP、TC、HDL-C测定及分析。结果CAD患者TC/HDL-C比值和hs-CR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联合应用TC/HDL-C比值和hs-CRP的诊断阳性率(95.4%)高于分别应用hs-CRP(84.9%)、和TC/HDL-C(76.4%)的诊断阳性率(P<0.05)。结论联合应用TC/HDL-C比值和hs-CRP更有助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比值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C与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以2017年2月~2018年1月,医院收治器质性心脏病患者1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单纯器质性心脏病未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4例,纳入对照组,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Ⅱ级50例,纳入Ⅱ级组,Ⅲ一Ⅳ级40例,纳入Ⅲ一Ⅳ级组。常规治疗,治疗前后检查血压、血脂、心率、心肌损伤标志物等指标,进行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对照组、CHF合计组比较病程、年龄、SBP、DBP、HR、Cyc-C、ⅠL-17、HCY、Cr、UA、TG、TC、HDL-C、LDL-C、BNP、cTn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yc-C并非独立危险因素;Ⅱ级组、Ⅲ一Ⅳ级组SBP、DBP、HR、Cyc-C、HCY、UA、TG、TC、LDL-C、BNP、cTn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c-COR=2.17,95%CⅠ(1.67~14.56)成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Cyc-C诊断慢性心功能衰竭,最佳截断值为1.10mg/L,诊断敏感性57.77%(52/90),特异度54.05%(40/7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BPOR=1.04,95%CⅠ(1.15~1.35)成为独立影响因素(P<0.05)。治疗前,血清胱抑素C与病程、年龄、SBP\DBP\HR、HCY、Cr、UA、TG、TC、HDL-C、LDL-C、BNP、cTnT存在相关性,但不存在高度相关指标,治疗后与病程、年龄、HR、HCY、BNP存在相关性,不存在高度相关指标。结论血清胱抑素C与慢性心力衰竭发生、严重程度关系密切,但在疾病发生中并非独立影响因素,在慢性心力衰竭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血清胱抑素C水平上升与高TC有关,可作为疗效评价标准,综合评价血压、心率、肝肾功能、血脂的控制效果,反映心肌损伤严重程度。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血清胱抑素C 心功能 心肌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C”环痔上粘膜次环切除术与PPH及TST手术治疗重度痔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差异。方法将60名重度度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验组(大“C”环组)和对照组(PPH组和TST组),比较三组治疗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在脱垂、出血症状的改善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如术后肛门坠胀、吻合口狭窄、术后出血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C”环手术在改善痔病脱垂、出血症状上与PPH及TST手术相似。但术后并发症较PPH和TST少,是一种安全、微创的新术式。

  • 标签: 大&ldquo C&rdquo 环术 PPH术 TST术 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