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预防接种门诊接种风险评估方法方法对发生预防接种风险的可能性及后果的严重性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风险分析;预防接种风险水平以及各项风险的风险影响和概率应用风险矩阵法进行评价。结果本研究对风险水平进行了划分并排序,确定了发生预防接种风险的各项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第一层预防接种风险疫苗接种实施风险为极严重风险(E级),疫苗和冷链管理风险、健康宣传和预检告知风险为危险度高风险(H级);第二层预防接种风险接种前的“三查七对”为极严重风险(E级),H级风险有人员责任心、专业素质、接种途径等,接种前“三查七对”所占权重风险最大。讨论在预防接种服务领域综合应用风险矩阵法和层次分析法这种新手段、新模式、新思想,可为制定科学的应对策略提供有益的参考,值得推广。

  • 标签: 预防接种 接种风险 评估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效的护理应用于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52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病因制定不同的护理计划,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结果本组52例产后出血患者均痊愈出院,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可提高产后出血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产后出血 预防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监测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预防接种的疫苗开展回顾性分析。对接种者所发生的异常反应进行调查和分析。应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接种疫苗进行统计。结果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一共接种13426例,发生异常反应率为0.83%。其中一般反应发生率为76.78%,异常反应发生率为14.29%,心因性反应发生率为8.93%;异常反应中接种疫苗有白破、HIB、麻风、水痘、麻腮风等。心因性反应为流感疫苗、卡介苗。没有出现疫苗质量问题和预防接种事故问题。接种后出现发热/红肿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血管性水肿、惊厥、过敏性皮炎、癔症、荨麻疹,各个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临床症状表现相比较,存在一定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常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情况进行了解后,加强监测,确保疫苗质量,规范工作流程,从而达到降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出现,提升接种成功率。

  • 标签: 预防接种 异常反应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偿献血过程中发生献血反映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起到预防献血反应发生机率,营造一个舒适美好的献血过程。方法在200例献血反应中收集数据,以不同献血者献血前后的准备情况做比较,得出理论依据。结果其中轻度反应168例,占84%;中度反应26例,占13%;中度反应6例,占3%。

  • 标签: 无偿献血 献血反应 预防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大肠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大肠癌在各类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居第3位。针对辖区居民提供健康生活方式相关知识并进行筛查数量化风险评估问卷调查和初步进行便潜血(FOB)检测。

  • 标签: 大肠癌 筛查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控制及预防方法,为减少呼吸内科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我院共收治的80例呼吸内科疾病患者为研究讨论对象,并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一般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抗菌药物进行综合治疗,对比观察这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将对照组的一般治疗方法与观察组的抗菌药物综合治疗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3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而对照组患者有效治疗3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8%,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并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检验分析,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病情比较特殊,正确的治疗方法能够极大地提高治愈率。

  • 标签: 呼吸内科 重症患者 护理 体会
  • 简介:肠道门诊是医院收治隔离肠道传染病的场所,以诊治各类原因所致腹泻患者为主,是医院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治疗以霍乱为重点的肠道传染病的关键环节。

  • 标签: 交叉感染/预防和控制 门诊医疗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传染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传染病作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治,必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而健康教育作为对传染病进行预防和控制的重要环节,在传染病的预防环节中更是发挥着十分积极的影响和作用。为此本文就将重点分析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健康教育的作用,希望对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更大的帮助作用。

  • 标签: 传染病 预防控制 健康教育
  • 简介:压疮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可增加患者的痛苦,降低其生活质量,严重者甚至增加死亡的风险。它不仅易发于截瘫患者、重危患者、老年人、活动受限者,甚至在患急性病的早期及不能动的早产儿、儿童也易发生,有些患者不管有无预防措施均会发生压疮。因此,压疮的严重性和复杂性不应被低估。

  • 标签: 褥疮/预防和控制/护理/并发症 感染/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手术术后颅内感染的预防方法108例患者行脑室外引流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颅内感染经积极有效治疗患者痊愈出院。结论脑室外引流术后经严格管理颅内感染明显减少。

  • 标签: 脑室外引流 颅内感染
  • 简介:摘要产后出血(postpartumhemorrhage,PPH)是指在临床上是指胎儿娩出后24内,出血量超过500ml。仍然是目前产科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3%,80%以上发生在产后两小时之内,突发性很强,直接威胁产妇生命安全,是导致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首,由于失血导致抵抗力下降,容易继发产褥期感染,或者因失血导致脑垂体供血不足而继发脑垂体功能减退的严重后遗症。因此,积极预防PPH的发生,以降低PPH的发生率及孕产妇的死亡率。

  • 标签: 产妇 产后出血 预防和护理 心理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麻疹的临床特点,根据小儿麻疹病症的原理提出预防措施和医院感染管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麻疹患者66例,在临床中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小儿麻疹疾病的特点。结果小儿麻疹以4-5月龄的患儿为发病高峰期,主要以面部出疹和发热为主,66例患儿中,42例患儿有麻疹类疫苗接种史,占63.64%;18例未接种疫苗,占27.27%。结论在小儿麻疹预防方面,需要加强小儿麻疹类疫苗接种工作,同时要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从而有利于降低小儿麻疹发病率,其效果更加显著。

  • 标签: 小儿麻疹 预防 医院感染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因素以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60例消化性溃疡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消化性溃疡复发的诱因有药物因素、季节变化、不良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等。结论加强对消化性溃疡复发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复发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护理方式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本院132例剖宫产术患者,开展平均分组,对照组66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6例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接受护理干预后,尿潴留发生率为1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4%(P<0.05);观察组接受护理干预后,须导尿率为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4%(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于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效果良好,同时可大大降低导尿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预防 剖宫产术 尿潴留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见妇产科护理风险事件处理及预防方法选取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180例妇产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风险防范护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并记录相关数据。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对照组患者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医疗失误的发生率和投诉率低于常规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中采取风险防范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妇产科 风险事件 预防和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护理中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以提高我院神经外科的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曾收治的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记录,总结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提出预防措施。结果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1],能够大大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提升护理服务质量进而避免医患纠纷。结论在神经外科临床上,只有切实做好护理工作中危险因素的预防工作,才能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稳定。

  • 标签: 神经外科 护理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计划免疫在儿童预防保健中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社区2017年1月—2017年6月进行免疫计划适龄儿童100例,给与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统计儿童相关预防性疾病发病率。结果100例儿童接受计划免疫接种后麻疹、白喉、风疹、百日咳、乙肝、流脑、乙脑、脊髓灰质炎发病率均为零。结论对适龄儿童给予社区计划免疫相关措施,能有效提高儿童相关疾病预防保健效果,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计划免疫 儿童保健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医源性静脉炎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护理对策。静脉炎是由于选择穿刺部位不当,因下肢及远端静脉血液回流缓慢,血液滞留;反复多次穿刺静脉损伤血管管壁和内膜,静脉壁受损后血小板聚集形成血凝块,导致血栓性静脉炎;反复、快速,大量输入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导致血液流动及血浆渗透压改变引起静脉炎。因感染、穿刺点消毒不严格,操作护理不当引起的静脉炎等原因。根据原因提出相关护理措施,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静脉炎 护理 原因 预防
  • 简介:摘要通过对口腔科环境感染传播的四个主要途径的分析探讨防治其感染传播的重要举措,具体从环境清洁、空气、水和医疗废物4个方面找出预防口腔科环境感染传播的措施,以为口腔科感染管理工作提供规范、科学、可行的参考。

  • 标签: 口腔科 环境感染传播 预防
  • 简介:摘要就当前而言,学校的学生人数在急速地增加,当各种传染病在学校发生时,传染病会迅速地传播开来,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从而对学校正常的教学活动造成重大的影响。因此,学校有责任与义务做好传染病的管理工作。所以,本文将主要从学校常见传染性疾病的一般特点和学校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具体对策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从而为学校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合理的参考意见。

  • 标签: 学校传染病 预防 控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