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刺激性小,减少液体外渗,不易脱出血管,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有利于危重患者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等优点。留置针的诸多优点已越来越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许多医院都将静脉留置针作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护理工作效率 临床应用 临床输液治疗 血管刺激性 危重患者
  • 简介:不孕症是指凡婚后有正常性生活、未避孕、同居2年未曾妊娠者。不孕症虽然不是致命性疾病,但可造成个人痛苦、夫妻感情破裂、家庭不和等社会问题。不孕症发生率在女性因素占60%,近年来不孕症的发生率有上升的趋势嘲。其虽不至于危及生命,但给不孕症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引起不孕的病因复杂,包括年龄、营养、内分泌及免疫因素,先天发育和子宫、输卵管及卵巢的病变。由于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特点,有众多的不孕原因无法通过非手术检查获得。

  • 标签: 不孕症 腹腔镜手术 心理护理 患者 女性生殖系统 致命性疾病
  • 简介:感染是导致烧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有75.4%烧伤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创面感染,而医疗操作不当是感染危险因素之一[1]。护理管理工作重点是控制好感染的各个环节。医院内空气中的病原菌,多数来源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排泄物、外表皮屑、脓液等,人们在未经消毒的空气中停留及走动均可直接或间接引起感染[2]。烧伤ICU是重度烧伤患者集中救治场所,在相对封闭环境中,

  • 标签: 重度烧伤 院内感染 护理
  • 简介:本文回顾性总结了10例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护理情形,通过围手术期的合理性、人性化的护理干预,使病人在层流室内情绪稳定,始终保持着战胜疾病的信念,很好的配合医护人员,使移植工作顺利进行,平均出仓时间逐渐缩短,移植相关并发症明显减少。

  • 标签: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 移植 合理性 人性化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胃镜直视下食管扩张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次扩张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4.4%。3例扩张后出现持续胸痛,食管造影示食管穿孔,经积极保守治疗后瘘口愈合。无消化道大出血、呼吸及心跳骤停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下扩张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见效快、疗效好、安全性高、患者易于接受,术前、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 标签: 食管癌 吻合口狭窄 护理
  • 简介:循证护理作为一种新护理理念,已经渗透到护理实践的各个领域,在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健康教育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本文主要对近年来我国循证护理实践的现状及障碍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为促进我国循证护理实践提供借鉴。

  • 标签: 循证护理 护理实践 发展现状 分析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13岁,未婚,否认有性生活史。患者父母代诉:患儿月经尚未来潮,两月前开始出现每月周期性下腹部疼痛,呈间歇性胀痛,每次持续3~4天,无明显缓解因素。无异常流血、流液,无异常分泌物,

  • 标签: 阴道闭锁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性生活的影响。方法将68例宫颈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按照宫颈癌术后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并于干预前和术后6个月采用生命质量量表(QLQ—c30)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询问患者性生活状况。结果(1)研究组心理障碍发生率(35.29%)低于对照组(67.65%),X2=7.124,P=0.008,满意率(82.35%)高于对照组(55.88%),X2=5.581,P:0.018。(2)术后6个月研究组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和总体健康状况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3)术后6个月内研究组性生活恢复23例(67.65%),对照组恢复10例(29.41%),x2=9.950,P=n002,平均恢复时间分别是(3.15±1.27)个月和(4.06±1.62)个月,Z=-2.065,P=0.040。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改善宫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性功能,对其身心康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宫颈癌 手术治疗 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性功能
  • 简介:肥胖已成为全球愈来愈严重的健康问题,它不仅增加了许多疾病的发生率,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品质,甚至寿命。目前,减重是治疗病态性肥胖最好的方法,不仅能大幅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还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由于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胃减容术已成为减重手术的首选,每年的手术数量也在急剧增加,适于病态性或重度肥胖且合并肥胖导致的主要内科疾病,内科疗法尝试减重失败,以及无内分泌系统问题的患者(主要排除甲状腺低下及库欣综合征)。

  • 标签: 胃减容术 腹腔镜检查 手术配合
  • 简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简称主动脉夹层)是因在内因或外力作用下主动脉内膜破裂,高压血流冲入血管壁的中层而形成血肿,血肿沿主动脉壁中层延伸剥离,是主动脉疾病中最常见的灾难性疾病。本病起病急剧,发病24h内死亡率高达40%。因此严密观察病情,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观察和控制好血压以及做好疼痛护理是降低死亡率,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动脉瘤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32例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况﹑术中疼痛情况、术中手术体位耐受情况及术后头痛、呕吐发生率。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明显的降低(P〈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术中总疼痛率试验组为7.6%,对照组为65.1%,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术中体位耐受差比例及术后头痛、呕吐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2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缓解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减轻术中疼痛,预防或减轻患者术后头晕、头痛、呕吐、腰背痛等不适,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使患者更好地适应和配合手术,利于术后康复,是一项切实可行的护理模式。

  • 标签: 护理干预 甲状腺手术 焦虑 抑郁 应激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对母乳性黄疸新生儿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母乳性黄疸新生儿200例,随机分为有可比性的两组,其中对照组70例,给与常规的针对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护理;观察组1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与抚触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黄疸指数低于第3d、第5d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观察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为(3.80±1.64)d,明显少于对照组(5.92±2.67)d。以上比较差别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非常满意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可比性(P〈0.05);但是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母乳性黄疸的新生儿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 护理干预 疗效评估
  • 简介:美国肠外与肠内营养协会把机体所需要的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脂肪乳、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水等七大营养素按比例混合在一个输液袋中,称为全营养混合液(TNA)。外周静脉已越来越成为输注全营养混合液的重要途径。近2a来我们对46例危重患者和围手术期患者通过外周静脉进行营养代谢支持,取得满意效果。我们认为短期输注全营养混合液时可优先选用外周静脉。

  • 标签: 外周静脉 全营养混合液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针对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63例(68眼)青光眼手术患者,行小梁切除术、虹膜嵌顿术、小梁切除+虹膜周边切除术等不同的术式治疗,并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和并发症的观察,认真做好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结果63例(68眼)病人均顺利实施手术,术后住院时间平均4.5(3~10)d;术后并发症有浅前房4例(4眼)、占5.9%,前房积血3例(3眼)、占4.4%,滤过泡形成不良6例(7眼)、占10.3%,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所有患者前房恢复、积血吸收、滤过泡的形态与功能好转,均康复出院。结论做好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病人康复时间。

  • 标签: 青光眼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全麻术后呼吸道管理、协助患者有效排痰是重要环节,而气管部分切除术的患者,手术部位直接为气管,加之气管插管和药物的刺激,气管断端的渗出、充血、水肿、疼痛及术后颈前屈30°的特定体位,给护理人员术后协助体位排痰提出了新的课题:怎样既能使接受气管手术患者咳嗽咳痰有效,

  • 标签: 气管部分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提高外科患者满意度的作用。方法2010—04—2011—10,我院外科诊治的20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和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整体护理),每组各100例,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并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80.0%),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1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行人性化护理,可以明显提高外科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外科 患者满意度
  • 简介:在胸外科常规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其目的是排除胸腔内的积液、积气,恢复胸腔内负压,使肺复张,同时预防和治疗胸腔内感染。胸腔引流管的留置会引起各种并发症,如皮下气肿、疼痛、行动不便、胸腔内感染等,严重影响患者预后,而且随着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的延长更加剧上述不适与危险。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影响引流管留置时间的相关因素,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旨在减少留置时间,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康复,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胸腔闭式引流管 留置引流管 护理干预 引流术后 胸腔内负压 胸腔引流管
  • 简介:2008年12月至2009年10月我院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38例,其中37例顺利完成手术,1例因腹腔严重粘连中转三孔法LC。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经脐 单孔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0月于本院进行人工流产术的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后将两组患者治疗配合度、护理前及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恐惧评分、患者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配合度好于对照组,护理后焦虑、抑郁、恐惧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较佳,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及治疗依从性,从而改善治疗效果。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人工流产术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将5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2.59%,对照组的满意度为66.67%,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例数、住院时间均高于实验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加强对经尿道膀胱癌电切除术围术期的临床护理,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 标签: 膀胱肿瘤 电切除术 围手术期 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