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治疗阶段采取作业疗法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以我院在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所收治的90例患有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作业组与对照组,在两组患者的康复治疗阶段均采取常规治疗干预,而作业组在此基础上加以作业疗法,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以及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经观察其对比结果可以看出,加以实施作业疗法的作业组的各项调查指标在评判标准上均优于常规疗法的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于慢性精神分裂患者的康复治疗阶段加以作业疗法进行干预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睡眠治疗,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 标签: 作业疗法 慢性精神分裂症 康复效果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分析IASTM(筋膜刀)结合作业治疗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中的疗效。方法:选取的时间段是2019年1月到2020年4月,患者诊断为脑卒中偏瘫疾病,共有60例。对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针对对照组采取IASTM(筋膜刀)治疗方法针对观察组实施IASTM(筋膜刀)结合作业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肩痛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在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症状的过程中,有效应用IASTM(筋膜刀)结合作业治疗方法,能够呈现出明显的效果,使患者肩痛明显缓解,因此这种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IASTM(筋膜刀) 作业治疗 脑卒中偏瘫患者 肩痛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省装备制造、石化、能源等工业生产行业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发病率、发病特点、危害程度和发病规律并探索其防治措施;方法:在我省重点发展的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产业、能源开采行业、电力行业、森林开采加工等行业调查采集数据,严密计算以上各行业工种间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发病率、相对危险度、归因危险度和归因危险度比,做调查组和对照组患病率差异显著性测定,计算出P值,从而分析出该疾病危害程度和发病特点,并探索出预防和治疗措施;结果:调查组总发病率3.75%,对照组发病率为1% ,相对危险度3.75,归因危险度2.75,归因危险度比值73%,P值为0.056;结论:振动和噪声环境下的工作会造成产业工人慢性疲劳综合症(CFS)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正常环境下工作的工人,需要加强防护和治疗。

  • 标签: 慢性疲劳综合征  发病率  防护和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脑卒中的康复训练中,进阶式作业小组训练方案的效果及对改善其情绪状态及生活自理能力的作用探讨。方法:70例脑卒中患者为该项研究的样本,研究时段即2020.9-2021.9,行分组对照研究,抽签法完成分组,每组构成皆是35例脑卒中患者,即对比组、研究组,常规康复训练干预对比组,进阶式作业小组训练干预研究组,比较二组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情绪状态评分显著较对比组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明显较对比组高,疗效高于对比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以康复训练方法改善脑卒中患者时,行进阶式作业小组训练法,可以促进康复效果,继而加强其生活自理能力,对纠正负性情绪有积极影响。

  • 标签: 情绪状态 生活自理能力 脑卒中 进阶式作业小组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实施作业疗法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施以计算机随机分组处理,将研究中纳入的52例精神疾病患者分为两组,样本抽选时间段介于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间。对照组入选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则应用作业疗法开展治疗。将组间生活质量、不良情绪及社会功能施以比对。结果:观察组中所纳入患者的BPRS评分、SDSS评分分别(12.72±2.23)分、(0.56±0.04)分,同对照组患者的(22.96±3.04)分、(1.79±0.18)分相比较,均占更低水平,P<0.05。观察组患者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等评分分别(87.35±4.02)分、(87.75±5.08)分、(87.93±5.17)分、(82.67±7.97)分,同对照组的(73.13±3.86)分、(80.61±4.25)分、(74.68±4.46)分、(78.39±4.26)分相比较,均明显占更高水平,P<0.05。结论:作业疗法应用于精神疾病患者中,可以促进病症康复,改善病症及生活质量,该方案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精神疾病 作业疗法 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强制性运动联合作业疗法对颅脑损伤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干预效果。方法:选取颅脑损伤患者80例(2022年1月至3月),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作业疗法)和观察组(作业疗法+强制性运动),各40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BI评分、上肢FMA评分及上肢肌力分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颅脑损伤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强制性运动、作业疗法联合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颅脑损伤 上肢功能障碍 作业疗法 强制性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