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1 个结果
  • 简介:病例摘要患者,女,49岁,住院号1051159,因"发现盆腔包块10+年,腹胀1+月"于2012年09月21日入院。患者自诉10+年前于常规妇检时发现盆腔包块,体积不大,月经无明显改变,10+年来无特殊不适。1+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就诊于"贵州省纳雍县人民医院",行盆腔CT平扫提示中下腹部占位性病变(大小约14.0×14.0×9.3cm)。入院查体生命征平稳。心脏无特殊,右下肺呼吸音稍低,全腹膨隆,包块上界平脐,移动性浊音(-)。专科情况外阴发育正常,已婚已产型,阴道通畅,宫颈光滑,无接触性出血,无举摆痛。子宫常大,前位,盆腹腔内扪及一平脐实性包块,直径大小约15cm,质韧,边界尚清,活动尚可。双侧附件扪诊不清。患者入院查胸片提示1、右侧胸腔中量积液2、肠淤积?盆腔CT增强提示1、腹腔内巨大占位,考虑子宫肌瘤可能性大,不排除卵巢来源可能2、盆腔积液。肿瘤标志物提示糖类抗原ca125>600.0U/ml。患者因述胸闷、气短,且胸片提示右侧胸腔中量积液,于2012年09月23日行胸腔引流穿刺,引出胸腔积液呈淡血性,先后两次将胸腔积液送脱落细胞学检查均未见恶性细胞,查胸水生化、胸水抗酸染色未见明显异常。患者于2012年09月28日在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盆腔包块及左侧附件切除术”术中见腹腔内淡血性腹水,取30ml送脱落细胞检查,吸尽腹水约200ml。探查盆、腹腔被一直径约20cm大小实性、质韧包块占据,包块呈类圆形,探查包块来源于左侧附件。完整切除左侧肿瘤及附件送冰冻,子宫及右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冰冻病理回示"左侧附件及盆腔肿瘤组织"平滑肌瘤。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未见恶性细胞。按术前谈话及患者意愿行“筋膜外全子宫+右附件切除术”。术后患者胸闷、气短、腹胀症状较前明显缓解,复查胸片提示未见明显胸腔积液。术后常规病理结果回示(2012-11207)"左侧附件及盆腔肿瘤组织"平滑肌瘤,部分区域富于细胞。(2012-11247)1、子宫腺肌症,宫内膜呈增生期改变;2、慢性宫颈炎伴纳氏囊肿形成,部分上皮及腺体鳞化,部分被覆鳞状上皮内见挖空样细胞,符合CINI改变。3、"右附件"卵巢见副中肾管囊肿形成,输卵管未见显著。术后12天患者康复出院。出院诊断左卵巢平滑肌瘤

  • 标签:
  • 简介: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637050)"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

  • 标签: 证书复印件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目标性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 2018年 1月 -2020年 1月确诊为乳腺癌并进行手术的患者共计 2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心理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目标性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心理护理效果进行观察记录,将两组患者的情绪状况如焦虑、抑郁、人际关系等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的各方面考察比较情况来看,观察组患者的评估总分为( 12.6±0.8)分,对照组患者的评估总分为( 23.5±0.2)分,观察组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手术后的患者采用目标性心理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帮助患者早日摆脱疾病的阴影,尽早恢复健康。    【关键词】 乳腺癌; 目标性心理护理; 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objective psychological nursing after breast cancer oper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28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diagnosed and operated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20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postoperative psychological care while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argeted psychological care. 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and recorded, and the emotional state of the two groups, such as anxiety, depressio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was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comparison of the two groups, the total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2.6 ± 0.8), and the total scor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23.5 ± 0.2).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it has a good clinical effect for patients after breast cancer surgery to adopt the target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which can help patients get rid of the shadow of disease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recover health as soon as possible.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科病房区院内感染的腹泻目标监测实施方法及其效果分析。方法:以儿科病区院内感染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院内感染腹泻发生率,发生原因,致病菌和感染时间等进行观察分析,并针对主要危险因素给予干预措施,对其实施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19年和2020年期间所收治的社区轮状病毒患者率和院内病例数并无显著差异,表示为P>0.05,2019年后,我院实行干预管理,实施后,2020年我院院内腹泻病例和轮状病毒院感病例分别为1.00%和0.00%,与2019年的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

  • 标签: 儿科 病区院内感染腹泻 目标监测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科病房区院内感染的腹泻目标监测实施方法及其效果分析。方法:以儿科病区院内感染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院内感染腹泻发生率,发生原因,致病菌和感染时间等进行观察分析,并针对主要危险因素给予干预措施,对其实施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19年和2020年期间所收治的社区轮状病毒患者率和院内病例数并无显著差异,表示为P>0.05,2019年后,我院实行干预管理,实施后,2020年我院院内腹泻病例和轮状病毒院感病例分别为1.00%和0.00%,与2019年的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

  • 标签: 儿科 病区院内感染腹泻 目标监测 临床效果
  • 简介:当今社会是一个视频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视频信号中进行目标跟踪具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也是近年来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虽然经过近几十年的研究,研究人员已经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但是受到物体姿态变化、非刚体运动、遮挡、光照变化、相机运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稳定鲁棒的目标跟踪依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本文系统地对目标跟踪技术的关键技术和最新方法进行了概括性论述。主要从目标建模(描述子)和目标检测方法两个方面分析了领域内的典型方法、研究进展和最新水平,并进行了分类和归纳。最后,总结了目标跟踪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 标签: 目标跟踪 视频信号处理 特征描述子 目标检测
  • 简介:针对SAR影像进行水上桥梁目标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纹理特征与关联特征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去噪及增强预处理改善图像质量,并采用阈值分割方法快速提取初始目标;然后使用灰度共生矩阵对目标及其周边背景纹理进行差异对比分析,从而去除虚警目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检测出水上桥梁目标

  • 标签: SAR图像 灰度共生矩阵 纹理特征 桥梁检测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是从医院的临床路径管理概念出发,对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意义进行了简要分析,重点探索了我国医改背景下的医院临床路径管理措施,为全国范围的推广提供一定的依据。

  • 标签: 临床路径管理 医改目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腺甲状腺外科优质护理服务目标及落实措施。方法:将本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乳腺甲状腺外科收治的80例患者用随机数字法分组,数量均匀,分别是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以及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观察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6小时以及3天后观察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乳腺甲状腺外科 优质护理 服务目标
  • 简介:摘要皮肌炎是一种主要累及皮肤和肌肉的炎症性结缔组织病,相关报道表明皮肌炎中合并鼻咽癌比例远高于正常人群鼻咽癌发病率。本文旨在通过报告1例男性鼻咽癌合并皮肌炎病例,通过其治疗过程,并根据国内外文献报告,对其临床表现、治疗及其预后做进一步的探讨。

  • 标签: 皮肌炎 鼻咽癌
  • 简介:摘要溶骨症又称Gorham综合征,临床罕见,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以自发性进行性骨溶解吸收为主要临床表现。溶骨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特别好发于5~25岁,无明显性别差异。可发生于单一骨骼,也可侵犯多个骨骼。目前认为,早期彻底切除可有效阻止病变进展。回顾1例下颌骨溶骨症患者的病例资料,通过对该疾病相关文献的复习,进而对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

  • 标签: 溶骨症 下颌骨 Gorham 综合征。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鼻硬结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发病机理。方法:对 1例鼻硬结病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及组织化学 Warthin-Starry( W-S)染色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病变特点是肉芽肿形成和纤维化。在肉芽肿病变中可见特征性 Mikulicz细胞及 Russell小体。 W-S染色在 Mikulicz细胞内检测出大量短棒状鼻硬结杆菌。结论:鼻硬结病是由鼻硬结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进行性肉芽肿性疾病。鼻硬结杆菌可能是一种兼性胞内菌,具有抵抗巨吞噬细胞降解,能在巨吞噬细胞内大量繁殖和传播的能力,并诱导病理性细胞免疫反应,造成组织损伤。

  • 标签: 鼻硬结病 组织化学 Mikulicz细胞 发病机理
  • 简介:原发性肝癌胃转移及其罕见,现报告本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胃转移1例,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病例简介男性,59岁,因“黑便1月余”于2007年9月21日行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示:胃窦癌。低分化腺癌可能性大。患者5年前体检发现乙肝“小三阳”,父亲及一兄死于肠癌。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文献复习 胃转移 乙肝“小三阳” 低分化腺癌 病例简介
  • 简介:马蹄肾是泌尿外科临床上少见的先天性肾脏发育异常。其在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0.25%。马蹄肾合并肿瘤的病例更为少见,最常见的肿瘤为肾透明细胞癌,其余还包括类癌、错构瘤、恶性组织纤维细胞瘤、肾肉瘤等。近年来国外通过腹腔镜及机器人技术开展马蹄肾合并肾癌根治性切除术,逐步替代传统开放手术并取得明确疗效。

  • 标签: 马蹄肾 肾肉瘤 恶性组织 错构瘤 传统开放手术 发育异常
  • 简介:摘要报告1例泛发性良性慢性天疱疮。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腘动脉支架断裂的临床表现、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支架断裂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并结合复习相关国内外文献进行讨论。结果两例行SFA支架置入术数年后支架断裂,其中一例引起下肢股动脉破裂形成下肢血肿,后给予支架内再植入Viabahn覆膜支架,另一例引起股动脉支架内闭塞形成下肢缺血,后予PTA治疗。均能恢复下肢血流,改善症状。结论支架断裂可产生严重并发症,目前研究报道比较少,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 标签: 股腘动脉,支架断裂,腔内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6例胆管囊腺瘤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胆管囊腺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自2009年9月到2014年9月收治的6例胆管囊腺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特点及手术治疗结局情况。结果6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8-46岁。就诊主诉为:上腹痛占50%(3/6),无症状体检发现33.3%(2/6),黄疸、发热占13.7%(1/6)。发病至就诊时间3天-16年。除黄疸、发热患者肝功能异常外,其余患者术前肝功能无异常。肿瘤指标均无异常。术前B超、CT均未能作出准确定性诊断,仅2例术前经MR检查准确诊断。全部患者均行外科手术完整切除病灶,术后无明显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3月-46月无复发。结论胆管囊腺瘤发病稀少,病因未明,好发于中年女性,临床症状轻,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诊断本病有一定困难,目前仍然依赖于病理。本病手术效果良好,完整切除病灶对本病预后极为重要。

  • 标签: 胆管肿瘤 囊腺瘤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