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笔者用单光子超远端两骨密度测量法测量了新疆航空公司139例男性飞行员的骨宽(BW)、骨矿含量(BMC)和骨密度(BMD),与本地区两骨密度正常值比较发现:飞行员各年龄段骨密度均值水平均低于正常值,尤其是30岁~年龄组桡、尺骨BMD明显低于正常值,P<0.05;50岁-60岁年龄组尺骨BMD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其余各年龄组桡、尺骨BMD与各组正常值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尺骨与桡骨的BMC、BMD等有类似的变化规律,但尺骨的BMD受飞行年限的影响较桡骨敏感。

  • 标签: BMD 尺骨 骨密度 正常值 单光子 桡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采用多层螺旋CT三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疑似肋骨骨折的患者2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诊断方式不同,对于三组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检查方法,分别采用X线胸片、普通螺旋CT(普通CT)和多层螺旋CT三重建扫描检查,每组的患者为70例,对比三组患者的肋骨骨折检出率。结果:普通螺旋CT(普通CT)和多层螺旋CT三重建扫描检查的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胸片,多层螺旋CT三重建扫描检查的检出率高于普通螺旋CT(普通CT),三组检测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三重建来观察患者的骨折情况,能及时准确的进行诊断,避免了出现误诊和漏诊的现象,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肋骨骨折 诊断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联合盐酸氮卓汀鼻喷雾剂应用于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我院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5 月期间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 64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 32 例)及对照组( 32 例),对照组患者接受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联合盐酸氮卓汀鼻喷雾剂治疗,就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治疗 8 周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 0.05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治疗相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 P > 0.05 )。结论: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联合盐酸氮卓汀鼻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疗效相较于单一用药显著,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 过敏性鼻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联合盐酸氮卓汀鼻喷雾剂应用于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我院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5 月期间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 64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 32 例)及对照组( 32 例),对照组患者接受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联合盐酸氮卓汀鼻喷雾剂治疗,就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治疗 8 周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 0.05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治疗相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 P > 0.05 )。结论: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联合盐酸氮卓汀鼻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疗效相较于单一用药显著,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 过敏性鼻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三数字化定位导板在牙齿种植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0例需牙齿种植的患者予以选取,选取患者时间段为2020年1月-2021年5月期间,按照种植方法展开分组,即对照组25例患者(应用常规种植技术)与观察组25例患者(应用三数字化定位导板)。对两组治疗时间、咀嚼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加以比较。结果:经对两组治疗用时、咀嚼功能恢复情况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用时较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咀嚼功能恢复情况优势于对照组,P

  • 标签: 三维数字化 牙齿种植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将不同比重布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应用于下肢手术患者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摘选2018年3月-2020年7月期间,我院接收的下肢手术病例93例,依据不同布卡因总比重,得到了组一(n=31)、组二(n=31)、组三(n=31),组一施予0.75%且2ml的布卡因联合2ml的注射水,而组二施予0.75%且2ml的布卡因联合0.9%且2ml的氯化钠注射液,而组三施予0.75%且2ml的布卡因联合10%且2ml的葡萄糖溶液,观察并比较其最终的结果。结果:组一、组二排尿功能恢复时间、运动功能恢复时间与组三相显著性更短(P<0.05);组一排尿功能恢复时间、运动功能恢复时间与组二相,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低比重的布卡因与等比重的布卡因应用到下肢手术患者中,对比重比重的布卡因,对排尿功能、运动功能所带来的影响更少。

  • 标签: 布比卡因 麻醉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效果 下肢手术 比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红颗粒+阿莫西林克拉酸钾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作用观察。方法:选用我院妇科2020年5月~2020年12月收治的7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阿莫西林克拉酸钾,研究组:花红颗粒+阿莫西林克拉酸钾,观察两组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症状积分以及盆腔炎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盆腔炎症水平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使用花红颗粒+阿莫西林克拉酸钾更利于患者疾病预后。

  • 标签: 花红颗粒 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钾 慢性盆腔炎 作用 观察
  • 简介:摘要:前列腺增生(PH)是男性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由于疾病存在较多并发症对患者工作生活影响较大,因此医学界多本病长期关注较多。超声检查是本病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手段,能够准确了解患者前列腺体积、形态等情况,从而对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均有重要价值。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目前三超声逐渐受到关注和推广,该技术通过多平面成像对于各个组织和器官的不同断面均能了解其解剖结构情况,仪器中的软件也可以对检测体的体积进行测量,相比于二超声,有明显优势。

  • 标签: 经直肠 三维超声 容积成像 前列腺增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法医临床鉴定中采用螺旋CT三重建方式对肋骨骨折评价方面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1年6月鉴定中心接受的80例肋骨骨折患者展开鉴定分析,以鉴定检查方法为分组依据,分组结束后建立X线组(n=40)和CT重建组(n=40),分别将常规X线检查和螺旋CT三重建作为鉴定方式,比较不同鉴别诊断方式下检测准确度,以及获取的检测图像质量;结果:CT重建组图像质量清晰率(95.00%)和准确率(100.00%)高于X线组(62.50%,80.00%),不同检查方式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法医临床鉴定活动中阅片,相比于常规X线检查,采用螺旋CT三重建影像片,可提升对肋骨骨折患者诊断正确性,且可保证诊断资料清晰程度。

  • 标签: 螺旋CT 三维重建 肋骨骨折 法医临床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二码的急救仪器管理在实习生操作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及教学满意度分析。方法:将急诊科抢救室急救仪器进行编码,将不同仪器的操作流程、维护保养要求及操作视频指引分类上传管理账户,并生成相应二码粘贴于仪器固定位置。对2019年6月至12月共计43名实习生进行常规的仪器操作培训,并将仪器操作考核、相关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及相关满意度调查结果作为对照组;对2020年6月至12月共计41名实习生进行常规的一起操作培训基础上使用二码仪器管理培训,并将仪器操作考核及相关满意度调查结果作为实验组。结果:实验组实习生的仪器操作考核、相关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临床排障能力及教学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基于二码的急救仪器管理有助于提升实习生在急救仪器操作培训中的培训效果,同时对教学满意度具有明显地提升效果。

  • 标签: 二维码 仪器管理 实习生 教学培训
  • 简介:目的探讨多层CT(MSCT)三重建技术(3D)及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在骨关节创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0例全身各部位骨关节创伤患者,行MSCT薄层横断面扫描,将扫描数据经3D及MPR技术,部分病例行CT内窥镜(CTVE)观察,综合分析各种重建方法对骨折和脱位的应用价值。结果50例骨折图像中。3D可以显示骨折和脱位的立体形态,但对微小骨折的显示不如横断面图像,1例鼻骨微小骨折未见显示;MPR图像可行任意方向、任意角度重建,以最佳视角显示骨折及周围软组织情况;CTVE可以很好显示骨折片后移造成椎管狭窄程度。结论MSCT3D及MPR图像结合横断面图像可以提高骨关节创伤的诊断准确率,同时.CTVE以内窥镜角度观察椎管狭窄程度,为临床判断伤势及手术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

  • 标签: 三维重建 多平面重建骨关节创伤 CT内窥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64层螺旋CT三成像应用于骨关节创伤的效果和准确性进行分析讨论。方法 选择某院在2017年6月到2020年6月收治的38例骨关节创伤患者,分别利用X线和64层螺旋CT三成像进行检查,对两种检测方法骨关节创伤检出率,和发现骨折塌陷、关节内碎骨诊断率进行比较。结果 在肋骨、脊柱、盆骨、胫骨骨折的检查率问题上,64层螺旋CT三成像均明显优于X线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发现盆骨和胫骨碎骨关节碎骨情况,64层螺旋CT三成像均明显优于X线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层螺旋CT三成像可以显著实现骨关节创伤检测准确率的提升,为临床手术提供较大参考价值,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64层螺旋CT 三维成像 骨关节创伤 应用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头部 CT三血管成像( 3D-CTA)检查对颅底脑膜瘤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 2017年 1月 ~2018年 9月我院收治的脑膜瘤患者 43例,患者术前均行 3D-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检查,分析术前 3D-CTA检查与 DSA检查情况、及与术中所见情况一致性。结果:术前 3D-CTA定位诊断结果与术中所见相同,定位诊断准确率为 100%。术前 3D-CTA及 DSA对肿瘤血供诊断无明显差异( P>0.05)。在术前 3D-CTA诊断图像中, Willis动脉环可清晰显示,可见颈内动脉 3级结构,其中 31例患者可见颈内动脉 4级结构。结论:术前头部 CT三血管成像可有效分辨肿瘤与附近血管的关系,提供肿瘤血供信息,有助于术中对血管的保护,为颅底脑膜瘤患者手术提供置管信息,指导临床推广。

  • 标签: CT三维血管成像 颅底脑膜瘤 术前评估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究三适形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对于脑胶质瘤的治疗效果及相关评价。方法:选取 2018 年 3 月 -2020 年 3 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脑胶质瘤的 63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研究组 32 例,参照组 31 例。研究组采用三适形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的治疗方式,参照组仅适用三适形放射的治疗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情况 。 结果: 研究组患者生存质量优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选用三适形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对于脑胶质瘤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替莫唑胺 脑胶质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多层螺旋 CT重建及后处理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将 2018年 1月 -2020年 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经临床病理确诊为膝关节骨折的 7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采用 X线片和多层螺旋 CT 进行诊断,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法对于膝关节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 对比两种诊断技术的检出率,多层螺旋 CT( 92.83%)> X线( 71.43%),且其中主要以多平面重组 (MPR)像诊断正确率最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多层螺旋 CT重建及后处理技术对于膝关节骨折患者的诊断效果较好,其诊断结果可作为临床治疗方案的有效依据。

  • 标签: 多层螺旋 CT重建及后处理技术 膝关节骨折 检出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卡地洛治疗军队干休所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军队干休所2018年10月-2020年11月收治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水衰竭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卡地洛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差异(P

  • 标签: 2型糖尿病 慢性心力衰竭 军队干休所 卡维地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复方氨基丁酸E胶囊辅助拉莫三嗪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共计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200例小儿癫痫患儿,对全部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后分别实施复方氨基丁酸E胶囊辅助拉莫三嗪治疗和单纯拉莫三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炎症因子改善程度。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小儿癫痫患儿实施复方氨基丁酸E胶囊辅助拉莫三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且用药后能有效改善患者炎症状态,治疗安全性高,临床可以考虑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复方氨基丁酸维E胶囊 拉莫三嗪 小儿癫痫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MSCT三重建技术在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型及术式选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本院 2020年 2月 -2020年 10月时段内诊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共 40例,均施行 X线检查、 MSCT三重建技术,评估患者骨折分型及术式。结果:①和 X线检查相比, MSCT三重建技术骨折端不稳定、骨折皮质不连续检出率明显较高,数据比较有意义( P< 0.05)。② 8例稳定型患者施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 16例不稳定型患者施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术,余下 16例施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经术后 6个月随访调查,髋关节功能恢复总优良率为 92.50%。结论:针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 MSCT三重建技术不仅可对骨折予以精准分型,还可依据分型结果明确最佳术式,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MSCT三维重建技术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折分型 术式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卡地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120例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回顾其治疗手段并以此为依据,将患者分入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60例患者加用卡地洛。组间对比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心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径和收缩末径小于对照组,P <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率相近,P > 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卡地洛既安全又有效。

  • 标签: 卡维地洛 2型糖尿病 慢性心力衰竭 有效性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