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肉瘤的治疗方法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30例乳腺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无手术死亡病例,4例分叶状囊肉瘤患者失访,2例癌肉瘤术后失访,另外2例20个月后复发失访。2例高度恶性分叶状囊肉瘤,在术后26个月死亡,所有恶性淋巴瘤患者均在5年内死亡,2例纤维肉瘤患者术后18个月复发,后行全乳腺切除术,5例纤维肉瘤和4例分叶肉瘤均正常生活。结论若患者术前肿块体积较大且怀疑可能是乳腺肉瘤应采用空心针穿刺取组织学病理学和联合免疫组织化进行确诊,从而确定治疗方式。肉瘤治疗主要采取手术方式。患者预后的效果与患者的病理学类型和生物学行为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肿块的体积与患者预后的水平并无直接联系,术后内脏转移的患者数量较多。

  • 标签: 乳腺肉瘤 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性坏疽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收治的7例气性坏疽患者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7例患者经临床治疗,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均临床痊愈出院5例,死亡2例。结论气性坏疽的护理应以预防并控制感染及消毒隔离为主,促进患者的康复,改善临床救治效果。

  • 标签: 气性坏疽 临床观察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妊娠感染HIV阻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日~2015年1月份发现的30例HIV阳性孕产妇的临床资料,针对HIV阳性孕产妇采用抗病毒治疗,辅助其他治疗,观察孕产妇母婴阻断治疗效果,新生儿出生后给予应用齐多夫定糖浆至产后42天,新生儿出生后,1、3、6、12、18月龄进行HIV-RNA检测。结果出生后的新生儿未发现感染HIV病毒,均为正常儿童,成功阻断病毒的侵入。结论采用母婴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阻止HIV病毒母婴传播。

  • 标签: HIV病毒 母婴传播 抗病毒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腹痛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其间儿科收治的小儿腹痛患者50例,均为急性腹痛,对患儿腹痛产生的部位、症状体征,分析腹痛原因进行观察,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临床治疗及护理,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护理满意高,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细致有效的观察及护理,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有助于减轻急性腹痛,促进患儿的痛苦减少,使患儿尽快康复。

  • 标签: 小儿腹痛 临床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头位难产产妇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8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头位难产产妇94例,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实验组(接受产程护理干预)各47例,对两种不同护理模式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自然分娩率而言,实验组产妇明显高于参照组68.09%vs.21.28%;就剖宫产率而言,实验组产妇明显低于参照组17.02%vs.48.94%;就总产程时间而言,实验组产妇明显短于参照组;就母婴并发症发生率而言,实验组产妇明显低于参照组14.89%vs.51.06%,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程护理干预应用于头位难产产妇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头位难产 产妇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诊病人心理护理的方法,观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急诊科就诊的急诊患者80例,通过针对性的实施心理护理,观察病人的满意度和效果。结果实施心理护理后急诊病人情绪稳定,改善了护患关系,患者的满意度提高。结论在接诊急诊病人的过程中应积极有效地实施心理护理,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救治,提高抢救质量。

  • 标签: 急诊 心理护理 效果观察 抢救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外科急腹症的临床疾病特征与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4年2月收治的45例外科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患者的疾病症状进行细致观察,针对患者临床特征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在本次临床护理过程中,45例外科急腹症患者的病症恢复情况良好,共有41例患者痊愈,2例患者在后续的阶段性康复护理治疗中恢复健康,仅有一例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情况,转院接受治疗。结论医护人员在对外科急腹症患者进行临床康复护理服务时应当及时协助医生解决问题,在整体护理中及时发现可能危及患者的危害性因素,以此提高临床康复护理的有效性。

  • 标签: 外科急腹症 观察与护理 病症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睾丸下降固定术治疗隐睾的治疗效果,为临床积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睾丸下降固定术中的皮下肉膜外腔隙固定术治疗43例49侧隐睾患者的诊治资料。全组患者中位年龄6岁,其中左侧15例(34.9%),右侧22例(51.2%),双侧6例(14.0%)。腹股沟型31侧(63.3%),腹腔型18侧(36.7%)。结果所有患者睾丸均降至阴囊内,随访睾丸无萎缩及回缩,睾丸血供正常。中位住院天数为9天。结论皮下肉膜外腔隙固定术治疗隐睾患者安全有效,住院时间短,恢复快。

  • 标签: 隐睾 睾丸下降固定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哮喘急性发作临床急救效果,为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生存率,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8月我科接诊的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72例,通过吸氧、建立有效循环使用解痉药物,清理呼吸道、祛痰等措施进行治疗。结果62例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经过急救治疗后,显效45例,占72.6%,有效15例,占24.2%,无效2例,占3.2%,,总有效率97%,有显著的疗效。结论及时、合理的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急救,能有效地控制病情,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哮喘急性发作 急救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甲型重症肺炎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措施以及干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治疗(2013—2016年)的60例甲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一般护理干预的对照组以及综合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每组30例。对比两组甲型重症肺炎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指标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甲型重症肺炎患者组间各项实验指标对比,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护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预更符合甲型重症肺炎患者需求,提高护理工作人员工作主动性,可以缩短体温、呼吸音、血常规等恢复时间、住院时间。

  • 标签: 甲型重症肺炎 综合护理 满意度 治疗情况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救治心肌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到2016年11月收治的60例心肌梗塞患为研究对象,在向患者以及其家属仔细的介绍了病情和风险之后,其中的有些患者决定进行溶栓治疗,而有些患者因为一些其他的因素选择进行保守性的治疗。随机将这6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就冠脉再通率而言,观察组患者为76.45%,对照组的患者为35.36%;而在病死率上,观察的患者的病死率为15.14%,对照组患者的病死率为36.19%。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冠脉再通率,还是在病死率上观察组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结论就急诊救治心肌梗塞患者而言,除了要对其进行快速的诊断外,应在尽快的对其采取急诊再灌注治疗,相对于基层医院溶栓治疗是最佳的选择,这样能够尽可能挽救存活心肌,改善心功能,借此来争取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抢救患者的生命,提升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急诊科 心肌梗塞 临床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男性阴囊切口更加牢固的包扎方法。方法通过对2015年3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手术室完成的96例阴囊切口手术患者术后一日包扎敷贴的脱落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V”形包扎法(新方法)比传统的“一”形包扎法(传统方法)更加牢固(P<0.05),新包扎法优于传统包扎法。结论双敷贴“V”形包扎法更加牢固,不易脱落,同时减少切口曝露对伤口的污染,降低伤口感染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阴囊 切口 敷贴 包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弱视的综合治疗方法,观察治疗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将84例弱视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设常规治疗组与综合治疗组,每组随机分配患儿42例,根据分组对常规治疗组患儿予以常规配戴眼镜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综合治疗组患儿予以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经分组治疗与评价观察后发现,综合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对比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弱视采用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这对保障患儿的眼部视力健康来说意义重大,值得加强临床推广与实践。

  • 标签: 小儿 弱视 综合治疗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桡骨远端骨折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将2014年9月—2016年9月我院门诊接诊的桡骨远端骨折共计110例纳入研究,按就诊先后顺序分组。55例采用外支架固定治疗,设对照组。55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设观察组。治疗后对比疗效。结果两组中观察组的优良率较高,96.36%>74.55%,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好,临床可推广。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外支架固定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华法林治疗房颤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进行分析观察。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5年8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华法林治疗,在此基础上,所有患者均实施护理干预。结果患者口服华法林药物起始剂量2.5mg,维持药物剂量1.25~3.25mg;INR达标时间7~14d,稳定值为1.5~2.5,INR维持时间12~28d,最大值为6.92;无一例患者发生出血。结论指导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治疗的过程中,定期对患者的凝血酶原水平进行检查,并适时调整药物应用剂量,密切观察患者出血、病情,能够取得显著疗效。

  • 标签: 房颤 华法林 护理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