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BL方式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年到2015年在我院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63例,按照随机方法分为两组进行不同带教方式传授——研究组32例采用PBL带教,对照组31例采用传统带教方式,对比两组的教学效果、学生考试成绩以及教师评价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成绩评价情况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教师满意度调查表显示满意度为93.8%,对照组为83.9%,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知识掌握和理解情况比较无差异性(P>0.05),其余各项方面对比,研究组均具有优越性(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实施PBL带教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专业素质。

  • 标签: PBL法 临床护理 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固定方式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2年3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作为本次分析观察对象,依照患者病情及治疗意愿分别采用石膏外固定治疗(甲组)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乙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乙组患者治疗后腕关节主动活动范围明显大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两组疼痛情况显示,乙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甲组,P<0.05。结论在针对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治疗上,与采用石膏外固定相比,对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治疗后腕关节主动活动范围,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一种理想治疗方法。

  • 标签: 切开复位内固定 石膏外固定 治疗效果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麻醉恢复室护理管理方式的建立效果。方法选取医院麻醉恢复室2013年8月~2014年8月进行护理的10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他们的资料和护理管理方式。结果经过建立程序化和优质化的护理管理方式,入选100例患者均安全复苏,并从麻醉恢复室转出,无病情加重者。结论麻醉恢复室护理管理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在护理管理方式的建立中,程序化的护理是关键,也是保证患者接受系统治疗和护理的基础,并需要根据患者的需求,采取优质化的护理管理方式,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麻醉恢复室患者的安全复苏。

  • 标签: 麻醉恢复室 护理 管理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不同陪护方式对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使用焦虑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我科住院的手术患者拥有不同陪护方式(无陪护和陪而不护)进行调查和比较。结果无陪护组患者的焦虑标准均分明显高于陪而不护组,无陪护组109例患者中SAS≥50分38例,焦虑检出率34.86%,陪而不护组93例患者中SAS≥50分11例,焦虑检出率11.83%。陪而不护组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与无陪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无陪护组患者主观支持分及社会支持利用度明显较低(均P<0.005)。结论无陪护对手术患者存在焦虑和社会支持的功能障碍,提示无陪护手术患者应加强家庭的支持功能及护理。

  • 标签: 无陪护 陪而不护 术后患者 焦虑 社会支持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九寨沟县人民医院妇产科2015年9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5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依照其分娩指证分为A组阴道组与B组再次剖宫产组;同时选择同期收治的212例无剖宫产史的正常妊娠产妇,分为C组阴道试产组与D组剖宫产组。分别比较各个组的分娩方式与分娩结局。结果A组与C组在试产率、产程、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等指标的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D组对比,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的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史并不是阴道分娩的绝对禁忌证,如果患者自身条件允许,应当尽可能采用阴道分娩。

  • 标签: 剖宫产 分娩方式 再次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病例资料收集我院2014年4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康复护理,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住院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7.6%;观察组的并发症为3.5%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17,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应对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模式。

  • 标签: 冠心病 介入治疗 临床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对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方法以本院收治的360例初产妇为研究资料,采取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初产妇采取常规妇产科护理,观察组初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初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初产妇的焦虑抑郁测量数据差距较大,且观察组初产妇的数据明显占优,以自然方式分娩的例数也多于对照组,其结果比较具有差异分析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初产妇实施合理的心理护理,能够大大降低初产妇产生负面心理的几率,提高其对自然分娩方式选择的几率以及配合程度,为产妇以及新生儿的健康安全提供保障

  • 标签: 心理护理 初产妇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潘立酮片和枸橼酸莫沙必利胶囊两种组方应用于慢性胃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2016年2月的9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多潘立酮片组方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枸橼酸莫沙必利胶囊组方治疗。观察两组慢性胃炎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结果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数据(93.33%)较对照组(73.33%)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为(8.18±1.24)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枸橼酸莫沙必利胶囊组方应用于慢性胃炎患者的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疾病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帮助其尽早康复,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多潘立酮片 枸橼酸莫沙必利胶囊 慢性胃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保留单侧肌肉韧带复合体颈椎椎板成形术及颈后路单开门手术治疗脊椎病的效果。方法入选我院收治的脊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保留单侧肌肉韧带复合体颈椎椎板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手术时间、术中不良反应及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保留单侧肌肉韧带复合体颈椎椎板成形术治疗,能够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术后疼痛感、不良反应少,治疗总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 脊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先兆流产与心理护理方式。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月收入的先兆流产孕妇88例根据方法不同分对照组、心理疏导组各44例。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心理疏导组进行全面护理。比较两组孕妇保胎效果;护理前后焦虑程度、抑郁程度;护理纠纷发生率。结果心理疏导组孕妇保胎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护理前焦虑程度、抑郁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心理疏导组护理后焦虑程度、抑郁程度比对照组轻,P<0.05;心理疏导组护理纠纷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先兆流产孕妇的心理护理效果确切,可减轻孕妇焦虑抑郁程度,可提高保胎效果,促进护患和谐,减少护患纠纷,值得推广。

  • 标签: 先兆流产 心理护理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中对孕妇实施针对性的产前护理之后,对其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本院近年来共收治孕妇206例,并将其作为此次研究的资料,以随机平均分组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类,对观察组孕妇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而对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分娩方式方面的差异。结果在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性的产前护理干预之后,其顺产率为69.9%;而在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之后,其顺产率为37.9%。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的护理之后,其顺产率方面的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针对孕妇产前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实施产前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顺产率,为产妇的早日康复有着积极的作用。

  • 标签: 产前护理 分娩方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妇心理社会因素对分娩方式的影响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待产的产妇8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产妇采用的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着重对其心理社会方面等因素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有14例选择剖宫产,29例自然分娩。对照组产妇有22例选择剖宫产,21例选择自然分娩。两组产妇间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妇的心理社会因素对分娩方式有很大的影响,会导致剖宫产发生率的增加,有效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减轻产妇焦虑、不自信、恐惧的心理,可以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的自信,提高自然分娩率,有利于产妇的恢复,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产妇心理 社会因素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口腔颌面部肿瘤病人的护理方式。方法选择就诊于本研究组的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病人10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化后的整体护理措施干预。结果干预组各种并发症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牙科焦虑量表(D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舒适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后的整体护理措施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病人辅助治疗效果明显。

  • 标签: 整体护理 口腔颌面部肿瘤 术后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及结局。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2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进行比较。结果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的产妇有91例(其中8例为阴道试产失败转为剖宫产),约占75.83%,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有29例(另有8例试产失败转剖宫产),约占24.17%,试产成功率为78.38%。8例阴道试产失败中有胎位异常1例,宫内窘迫5例,产程停滞2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的孕妇其产时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高于阴道试产孕妇,且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低于阴道试产孕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的孕妇其并发症发生率为28.6%,明显高于阴道试产孕妇的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只要不存在剖宫产指征,符合阴道试产条件,建议在严密监测下行阴道试产,有利于降低产后并发症,并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剖宫产术后 再次妊娠 分娩方式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前孕妇心理状态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106例待产的孕妇,利用专业调查问卷对孕妇产前心理状态进行调查,统计孕妇最终分娩方式。结果产前对106例孕妇进行确定是否有抑郁症状、可能有抑郁症状、无抑郁症状,产前是否确定有焦虑症状、可能有焦虑症状、无焦虑症状。然后统计106例孕妇最终分娩方式。结果106例孕妇中,有57例孕妇自然分娩。结论孕妇产前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其分娩方式,缓解其抑郁、焦虑情绪,使其产前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是可以为产妇正常分娩提供保障。

  • 标签: 产前孕妇 心理状态 分娩方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踝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踝部骨折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关节镜下踝关节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复发率、优良率。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相比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少、复发率少,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6%,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踝关节手术治疗踝部骨折效果显著,对患者创伤小,减少了术中出血量,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优良率高,复发率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 踝部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师专学生自尊与应付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尊量表(SES),应付方式量表(肖计划)对1126名革师专的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自尊与解决问题和求助两种应付方式有显著的正相关。结论师专学生的自尊和应付方式有密切关系。

  • 标签: 师专学生 应付方式 自尊量表 SES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位肛瘘应用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后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采用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高位肛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肛门外瘘管切除缝合加肛管内主管挂线法,研究组采用肛门外瘘管切除缝合旷置加肛管内主管挂线法,观察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记录治愈时间、痊愈率,肛门功能进行比较,并利用KeIIy评分法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经过6个月~3年的跟踪随访时间周后。研究组患者的痊愈率(97.5%)显著高于对照组(77.5%)(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愈时间跟对照组的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肛门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门外瘘管切除缝合旷置加肛管内主管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去除病变坏死组织,缩短治疗时间,提升痊愈率,降低瘢痕对肛门带来的影响。

  • 标签: 高位肛瘘 肛门外瘘管切除缝合 肛门外瘘管切除缝合旷置 肛管内主管挂线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提高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通过将具有可比性的75例糖尿病病人采用随机方法分组,分别对两组病人采用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并在同一阶段进行问卷调查,对其调查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两组病人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自我护理的遵医行为存在明显差异。经过χ2检验(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示范性与参与性相结合的综合型健康教育方式优于单纯的理论型健康教育方式,能有效增强病人的自我保护能力,防治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对今后的健康教育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糖尿病 健康教育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