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舟山市定海区艾滋病流行特征并分析其流行因素。方法对定海区2004-2013年报告的HIV/AIDS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定海区2004-2013年累计发现HIV/AIDS92例,其中AIDS51例,HIV41例,累计死亡14例;男女性别比为2.541;20~44岁的青壮年占75.00%;户籍为本辖区占65.22%;初中文化占46.74%;工人占17.39%;96.74%为性传播,其中异性传播占83.70%。结论定海区艾滋病呈快速增长趋势,感染人群呈多样化特征,疫情正在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要加强男同性恋人群的检测和干预,控制艾滋病疫情的发展。

  • 标签: 艾滋病 流行病 感染人群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红河州2004-2013年乙类传染病发病前五位病种疾病谱分布特征,为制定红河州传染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红河州2004-2013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乙类传染病发病前五位病种疫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年-2013年,除2005年伤寒发病数位居乙类传染病第二位,乙类传染病发病位居第一、二位的一直是肺结核或病毒性肝炎,仅是排位顺序的不同;2004-2007年发病在3-5位之间波动的是伤寒、疟疾和痢疾;自2008年开始疟疾退出前五位病种,淋病2008年进入前五位病种第五位,2009年淋病退出前五位病种,艾滋病进入第五位;2010年艾滋病退出,梅毒进入第五位;2013年痢疾退出前五位病种,艾滋病和梅毒同时进入前五位病种。从传染病传播途径构成中可以看出,10年间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发病逐年上升,在2013、2014年占乙类传染病传播途径构成的50%以上,成为传播途径构成的第一位;下降最明显的是自然及虫媒传染病,从2004年占乙类传染病传播途径构成中的13.83%,到2013年下降到0.39%;肠道传染病自2006年开始较也呈逐年下降趋势,从传播途径的第一位下降到第三位;呼吸道传染病在传播途径构成中维持在30~35%之间。结论乙类传染病的前五位病种是主导全州传染病发病的主要病种,农民是乙类传染病发病的主要人群,学生、散居儿童、家务及待业人员、工人为乙类传染病高发的重点人群,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发病逐年上升,是今后我州传染病防控的工作重点。

  • 标签: 乙类传染病 病种 疾病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