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骶尾部毛窦患者。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骶尾部毛窦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标本中30例均发现束状毛发。术后病理报告皮下结缔组织慢性炎症,伴肉芽组织形成,2例出现皮瓣转折处轻度缺血坏死,换药后愈合,30例一期愈合,所有病例随访时间3~24个月,均无复发。结论本病主要采取手术治疗,按不同类型,病变范围大小,选用不同手术方式。

  • 标签: 骶尾部藏毛窦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引流配合德赛恩换药治疗骶尾部毛窦的疗效。方法10例骶尾部毛窦患者均行切开窦道和脓腔,彻底清除窦道内坏死组织,创面敞开充分引流,术后采用德赛恩纱条换药。结果10例均一期愈合,平均住院时间17d,平均换药时间35d,随访3个月~1年无复发。结论充分引流并德赛恩换药治疗骶尾部毛窦,疗效确切,疗程短,换药方便,一期治愈率高。

  • 标签: 藏毛窦 切开引流 换药 德赛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农村已婚育龄妇女保健知识的认知情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某地区532例农村育龄已婚妇女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保健知识调查,了解其对相关保健知识的认知情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产褥期保健、孕期保健、优生优育、妇科保健以及生殖教育得分分别为(8.15±3.25)分、(9.52±3.12)分、(9.26±2.35)分、(8.42±3.15)分、(9.42±3.16)分,总平均分为(45.08±11.05)分;婚姻状况、家庭收入、文化程度均属于影响农村已婚育龄妇女保健知识认知度的影响因素,P=0.000、0.002、0.001。结论该地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的保健知识认识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大力加强健康教育。

  • 标签: 农村 已婚育龄妇女 保健知识 认知情况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汉民族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对学校结核病防控情况。为更好地开展汉民族地区学校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规定时间内对目标学校采取一系列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干预活动后,采用直接和间接评价指标,全面分析结核病防治知识对学校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干预效果,以及对汉民族地区学校结核病防治情况调查。结果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干预前为42.62%,干预后为93.56%,、汉干预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汉干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结核病相关行为正确率干预后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学校中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对提高新入大学生结核病相关知识的效果极为显著。

  • 标签: 结核病 新入大学生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从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真菌性阴道炎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4%,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对照组复发率为,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真菌性阴道炎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有效降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真菌性阴道炎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健康教育干预在阴道炎护理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究和分析。方法随机从我院自2016年7月—2017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妇科阴道炎患者中选取6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法将这68例患者均等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再联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相关护理人员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复发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1。结果通过对两种患者护理结束后的治疗效果以及复发情况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阴道炎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不仅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大大降低了疾病的复发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这种护理方式。

  • 标签: 健康教育干预 阴道炎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调研四川省高海拔区急救现状,分析地广人稀、恶劣条件、特殊民情下的急救能力及难度,找出问题并提出初步解决方案。方法收集并分析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人口密度、海拔气候、急救现状、急救模式、常见病种等资料,探讨高原急救的特点和规律。结果高海拔地区的急救受地域、气候、海拔、民情等因素影响,难度较大;建立健康档案、完善急救设施、健全急救体系、加强“五大中心”建设势在必行。结论四川省高海拔区急救难度大,急救能力的提升任重道远,急救医学发展需兼顾高原医学。

  • 标签: 高海拔 急救 现状 救援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调研四川省高海拔区急救现状,分析地广人稀、恶劣条件、特殊民情下的急救能力及难度,找出问题并提出初步解决方案。方法收集并分析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人口密度、海拔气候、急救现状、急救模式、常见病种等资料,探讨高原急救的特点和规律。结果高海拔地区的急救受地域、气候、海拔、民情等因素影响,难度较大;建立健康档案、完善急救设施、健全急救体系、加强“五大中心”建设势在必行。结论四川省高海拔区急救难度大,急救能力的提升任重道远,急救医学发展需兼顾高原医学。

  • 标签: 高海拔 急救 现状 救援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γ-干扰素(IFN-γ)与结核抗体联合检测对甘孜区肺结核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98例甘孜区疑似肺结核患者,经确诊后分为肺结核组52例、肺炎组46例,均行血清γ-干扰素及结核抗体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清γ-干扰素与结核抗体检测藏族患者结核病的敏感性分别为88.5%,73.1%,特异性分别为82.6%,63.0%,两者平行联合检测敏感度为98.1%,特异性为78.3%,两者系列联合检测敏感性为69.2%,特异性为95.7%,两者平行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及系列联合检测的特异性明显高于各单项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γ-干扰素与结核抗体平行联合检测可提高敏感度,系列联合检测可提高特异性,有助于肺结核临床阳性诊断率的提升。

  • 标签: &gamma -干扰素 结核抗体 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QQ群在区“9+3”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以下简称“我科”)实习的21名区“9+3”护生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在我科实习的23名区“9+3”护生作为实验组,分别实施常规的师生“一带一”临床教学模式和利用QQ群辅助的教学模式。结果实验组学生的行为素养、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等方面,两组差异显著(P<0.05)。对临床教学工作的满意度,两组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Q群辅助教学对区“9+3”护理专业学生的临床实习具有促进作用。

  • 标签: 藏区 9+3 护理专业 实习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区实习护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方法选择2012年7月区实习护生44人,运用实习讨论会的形式针对人际交往障碍的问题让护生进行讨论,总结分析区护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生的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结论通过有效地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区实习护生以后走向工作岗位的工作能力起着绝对性作用。

  • 标签: &ldquo 9+3&rdquo 藏区实习护生 人际交往障碍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39例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经喜树碱软膏联合派瑞松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皮肤科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局限性神经性皮炎78例,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患者均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派瑞松治疗,试验组患者采取采用喜树碱软膏联合派瑞松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不同用药方式下,该组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经单一用药治疗后的无效人数较试验组多,多25.6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经联合用药治疗后的总有效人数较对照组多,多25.6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经单一用药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3个月、治疗后6个月的复发人数与试验组患者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经治疗后半年时间内,对照组患者的总复发人数明显较试验组患者多,多35.9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喜树碱软膏联合派瑞松联合用药治疗局限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达总有效人数较单一用药多,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减少复发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范围内广泛推广。

  • 标签: 局限性神经性皮炎 喜树碱软膏 派瑞松露 联合用药 单一用药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