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抗生素联合中药灌肠及微波理疗对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25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抗生素组、中药灌肠组、微波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抗生素+中药灌肠+微波治疗)4组,每组各64例。结果经过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5.31%,明显高于抗生素组(62.50%)、中药灌肠组(56.25%)及微波治疗组(60.94%)(P<0.05)。结论抗生素联合中药灌肠及微波理疗对盆腔疾病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盆腔炎 抗生素 中药灌肠 微波理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补阳还五汤方剂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0月128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补阳还五汤方剂,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79.7%),两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2周、4周、8周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补阳还五汤方剂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脑血管疾病患者病情,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及推广。

  • 标签: 补阳还五汤 脑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神经内科疾病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疾病患者中选取76例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阿司匹林肠溶片,38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38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评分分别为84.2%、(78.6±6.7)分、(80.5±7.4)分、(75.3±8.9)分、(81.3±9.2)分、(79.4±8.8)分、(74.2±12.3)分、(74.4±11.3)分、(73.2±8.7)分,均同对照组患者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在治疗神经内科疾病临床上阿司匹林肠溶片效果显著,能很好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神经内科疾病 常规治疗措施 阿司匹林肠溶片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并分析米非司酮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5年至2016年期间收治的妇科疾病患者10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的51位患者使用一般药物治疗,对观察组的51位患者使用米非司酮治疗,且观察组患者均无对米非司酮药物过敏者。其中,子宫肌瘤患者12例,终止妊娠患者50例,紧急避孕患者40例。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发生的不良反应率等作为数据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有效治疗,但观察组的患者的状况更优于对对照组,观察组的疗效有效率为98.3%,对照组的疗效有效率为81.5%,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在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效果作用显著,能有效且安全的治疗妇科疾病,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等症状,可以大面积运用到妇科疾病治疗,推荐临床使用。

  • 标签: 分析 米非司 妇科疾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生化、免疫检查在肾脏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获得临床确诊的肾脏疾病患者298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后,每组149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生化以及免疫检查,对照组患者接受仅接受免疫检查,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经生化和免疫检查后,确诊275例,诊断符合率为92.28%,对照组经单纯免疫检查后,确诊181例,诊断符合率为60.73%,观察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2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0.7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脏疾病患者实施生化和免疫联合检查,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符合率、治疗有效率,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并推广。

  • 标签: 肾脏疾病 生化检查 免疫检查 诊断 治疗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噻托溴铵(不同剂量)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2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开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噻托溴铵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有效率为30(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4(77.41%),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噻托溴铵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改善患者的症状。

  • 标签: 噻托溴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6年6月—2016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33例(55.0%)、总有效58例(96.7%),均明显好于对照组21例(35.0%)、52例(86.7%),且P<0.05,差异显著。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心脑血管疾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检验在妇科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妇科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30例志愿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血清降钙素原检验,分析对比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在治疗前为41.57±8.13ng/mL,治疗后为5.67±2.51ng/mL,对照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0.34±0.06ng/mL,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妇科感染性疾病患者选择血清降钙素原检验,可有助于判断患者治疗疗效及预后情况,对病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妇科感染性疾病 血清降钙素原 血清降钙素原水平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我院患者40例,按照平分法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性的治疗,研究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引入药物血必净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患者临床治疗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方面,研究组总有效率90.0%明显好于对照组75.0%(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方面,在采取常规基础上引入药物血必净联合治疗,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病痛,治疗效果明显,可以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治疗效果 血必净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参芪五虫散加减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6年5月期间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86例,然后将1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8例)和观察组(98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注射用血塞通进行治疗,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参芪五虫散加减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以后显效48例,有效4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患者治疗以后显效40例,有效41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82.6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五虫散加减治疗对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而且还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因此可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参芪五虫散加减治疗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治疗中的护理配合的作用。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值法,将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护理配合措施,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44%,低于观察组的97.78%,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高于观察组的2.22%,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治疗中实施护理配合措施,能大大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治疗效果,值得采纳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护理配合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指指标检验在妇科感染性疾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2013年2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妇科感染性疾病患者62例作为本次研究组,同期选取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62例成年女性健康志愿者作为参照组,参照组健康体检志愿者行直接性血清降钙素原指标水平检测,研究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分别实施血清降钙素原指标水平检测。结果治疗前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健康体检志愿者,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指标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前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感染性疾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开展血清降钙素原指标水平检验,能够助力临床妇科医师实现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准确判断,指导临床医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优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助力我国现代妇科临床医学事业的良好发展。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检验 妇科感染疾病 治疗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分析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1日我院120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60名患者,分别用沙美特罗替卡松与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咳嗽和喘息评分、疗效、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咳嗽(0.64±0.21)、喘息评分(0.67±0.23)以及FEV1(1.02±0.23)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分别为(3.21±1.31)、(3.19±1.28),(0.92±0.20),数据分析P值小于0.05,统计学意义存在。观察组有效率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63.33%(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患者症状缓解更为有效,疗效更为确切,可作为有效方案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沙美特罗替卡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定期健康体检对相关疾病早期预防治疗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人员234例,对体检人员的结果进行分析,确定阳性结果比例。结果体检结果显示,体检阳性结果人数为34例,阳性率为14.53%。结论定期健康体检可对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治疗,遵循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 标签: 定期健康体检 预防治疗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具体效果。方法以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86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治疗方式。在治疗过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判断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理前的收缩压、舒张压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在治疗后的数据对比上,观察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对照组有了明显的改善。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要比单独使用硫酸镁有更显著的疗效,对于新生儿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该治疗方式临床价值突出,可以被广泛运用于今后的相关疾病治疗当中,提升医疗质量。

  • 标签: 硫酸镁 硝苯地平 妊娠期高血压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方法,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有75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中西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改善总有效率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及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也要由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减少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LAVH)与经腹子宫切除术(TAH)治疗子宫良性疾病的疗效。方法160例子宫良性疾病患者分别接受了TAH与LAVH治疗,各80例,比较两种术式的疗效。结果LAVH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TAH组,术中出血量少于TAH组,术后镇痛率、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小于TAH组(P<0.05)。结论对子宫良性疾病患者实施子宫良性疾病进行治疗,可行性高,优势明显,极具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LAVH 子宫良性疾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鱼金注射液雾化眼浴治疗眼部疾病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观察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本院使用鱼金注射液雾化眼浴治疗眼部疾病的562例患者,所患眼部疾病包括干眼症、急性结膜炎、慢性结膜炎、病毒性及细菌性角膜炎、沙眼、麦粒肿,观察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明显改善眼部症状,总治愈率82.71%,总有效率达95.08%。结论鱼金注射液雾化眼浴对眼部浅表感染性疾病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鱼金注射液 雾化眼浴 眼部疾病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难治性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治疗中利妥昔单抗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6月到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难治性视神经脊髓炎谱系患者3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1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利妥昔单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EDS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EDSS评分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核磁病灶数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核磁病灶数均有所减少,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利妥昔单抗应用于难治性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可有助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残疾程度,且对于预防病情复发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利妥昔单抗 难治性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EDSS评分 核磁病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