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采用干扰素与炎琥宁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者,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单纯采用干扰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炎琥宁治疗,回顾相关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7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一过性血小板减少各1例,均无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儿手足口病采用干扰素与炎琥宁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儿生存质量。

  • 标签: 干扰素 炎琥宁 小儿手足口病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派罗欣与安达芬分别联合利巴韦林对于治疗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初治的68例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Ⅰ组给予派罗欣+利巴韦林治疗,Ⅱ组为给予安达芬+利巴韦林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于治疗过程中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生白细胞减少者67例,经对症处理后均短期内好转;发生脱发者14例,发生口腔溃疡者4例,其中1例口腔溃疡患者治疗后好转,余患者停药后症状好转;发生甲亢者2例,予甲巯咪唑口服后继续治疗,停药后症状好转。结论为期一年的派罗欣+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疗效优于安达芬+利巴韦林治疗。

  • 标签: 派罗欣 安达芬 利巴韦林 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干扰素栓(商品名安达芬栓)联合微波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对照组56例单纯应用微波(输出功率40W)烧灼糜烂面,治疗组135例于微波治疗后加用干扰素栓阴道给药,隔日1粒,共6次,两组于治疗后8周判定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率62.5%,显效率80.4%;治疗组治愈率80.7%,显效率91.8%,两组治愈率、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干扰素栓联合微波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疗效好。

  • 标签: 干扰素栓 微波 宫颈糜烂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消除脂血对临床生化检验常用指标干扰的措施。方法选取64例健康体检人员,抽取3mL空腹静脉血,制取高甘油三酯混合血清与乳糜干扰物,予以高速离心法、稀释法,对各项临床生化常用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在高速离心法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前白蛋白、尿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固醇、脂蛋白胆固醇、葡萄糖相关系数均优于稀释法。结论高速离心法能有效消除脂血对临床生化检验常用指标的干扰

  • 标签: 脂血 临床生化检验 常用指标 干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联合0.1%维A酸乳膏治疗趾疣的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100万IU/d,,肌注,连续14天,同时外搽维A酸乳膏,2次/天,连用1个月;对照组30例仅单纯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用法同治疗组,两组均从用药起至第5周后判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12%,对照组有效率70%,两组有效率比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α-2b注射液联合0.1%维A酸乳膏治疗跖疣效果良好。

  • 标签: 跖疣 维A酸乳膏 干扰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临床检验项目中高脂血标本的干扰以及消除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实施生化检查患者资料1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50例患者中血脂正常50例,中度脂血50例,重度脂血50例,对比三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血脂正常组患者接受处理之前以及处理之后的检测结果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中度脂血组以及重度脂血组患者处理之前的检查结果和血脂正常组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两组处理之后和血脂正常组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中高脂血标本会影响到生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避免受到脂血的干扰,确保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高脂血标本 干扰与消除 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喜炎平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手足口病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应用干扰素5万IU/(kg.d)肌肉注射联合喜炎平5~10mg/kg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10mg/(kgd)静脉滴注,1次/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75%,对照组有效率7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退热时间治疗组(3.7±2.1)d,对照组(4.4±2.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皮疹消退时间治疗组(2.3±1.2)d,对照组(4.5±1.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注射液联合喜炎平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干扰素 喜炎平 手足口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有效治疗方案。方法随机将165例患有手足口病的住院患儿分为三组,每组55例。A组采用干扰素治疗;B组采用炎琥宁治疗;C组采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比较各组患儿退热时间、手足疱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用药后临床效果。结果A、B组在用药后临床表现及临床效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与A、B组在用药后临床表现及临床效果方面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效果好,应作为小儿手足口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干扰素 炎琥宁 小儿手足口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联α1b合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手足口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在常规给予维生素、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炎琥宁10㎎/㎏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给予干扰素α1b5万IU/(㎏?d)肌肉注射,加炎琥宁10㎎/㎏静脉滴注,1次/d。结果治疗组在平均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7.0﹪,对照组总有效率7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干扰素α1b联合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儿科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干扰素 &alpha 1b 炎琥宁 手足口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进行观察与探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一共收集40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等临床数据,将他们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人数均等各20例,保证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数据具有充分的可比性。对照组仅给予干扰素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进行临床治疗,并依照相关疗效标准,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分组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良好,对照组患者与之相比则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同时,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血清学指标也更加的正常,虽然对照组患者的血清学指标也有明显的改善,但是却不如观察组更为有效。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比上,观察组患者为25%,对照组为20%,虽然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是与观察组对比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临床治疗慢性乙肝,比单独采用干扰素进行治疗效果更为良好,且不会加重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加大推广与实践力度。

  • 标签: 慢性乙肝 拉米夫定 干扰素 联合用药
  • 简介:1病历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48周及72周疗程的重组人干扰素(IFN)α-2a治疗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并比较随访至96周的结果。方法66例CHB患者随机分为48周疗程组及72周疗程组,两组患者采用IFNα治疗,疗程结束后均随访至第96周。结果两组ALT复常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72周疗程组第72周及第96周的HBVDNA转阴率、HBsAg阴转率及HBeAg/抗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血清学转换率较48周疗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HBeAg阳性且48周疗程后仍无效应或仅部分效应的慢性乙肝患者,延长至72周疗程有望达到完全应答。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HBeAg阳性 干扰素 延长疗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期间收治的60例手足口病患儿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干扰素与炎琥宁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干扰素治疗。记录观察两组的手足疱疹、口腔疹的消退时间与治疗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足疱疹、口腔疹的消退时间与总病程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为29例(97.00%),明显高于对照组22例(73.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显著,明显提高了患儿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干扰素 联合 炎琥宁 手足口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妇会阴侧切后应用特定电磁波治疗器(TDP)治疗促进会阴切口愈合的疗效现察。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一2011年12月会阴侧切的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用可吸收线皮内包埋缝合,给予口服抗生素3—5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会阴切口处配合特定电磁波治疗器(TDP)治疗。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良好,两组比较P<o.01。结论应用配合特定电磁波治疗器(TDP)治疗切口,切口愈合良好,未发生切口感染现象,方法简单安全,疗效显著。

  • 标签: 电磁波治疗器(TDP) 会阴切口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将85例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两组即一般治疗组(45例)、干扰素治疗对照组(40例)。一般治疗组应用抗生素,以及止咳、袪痰、平喘等对症支持治疗为基础,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α-干扰素10万加入生理盐水20ml雾化吸入,14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免疫学指标的动态变化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细胞的百分率比治疗前显著升高,细胞的百分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其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有利于感染控制,缩短病程。

  • 标签: 干扰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α-干扰素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56例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干扰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16例,部分缓解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1.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α-干扰素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能够有效改善降低尿蛋白,缓解临床症状,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合理推广。

  • 标签: 干扰素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康复新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干扰素治疗,实验组在干扰素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消退的时间。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干扰素联合康复新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的减少小儿临床症状表现的时间,促进了患儿的早日康复,在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干扰素 康复新 小儿手足口病 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