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得宝松注射治疗斑秃的疗效。方法选取88例斑秃患者将其分成两组治疗组52例,采用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得宝松注射治疗;对照组36例单纯采用得宝松注射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69.23%,有效率96.15%;对照组痊愈率47.22%,有效率77.78%。治疗组有效率及痊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得宝松注射治疗斑秃效果显著,优于单纯使用得宝松注射

  • 标签: 斑秃 复方甘草酸苷 得宝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8年6—9月选取入住我院肿瘤血液科的18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为90例。对照组使用托烷司琼治疗,观察组为足三里穴位注射VB6,对比两组患者的疲劳程度和恶心、呕吐显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疲劳程度低于对照组,恶心与呕吐显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三里穴位注射VB6乳腺癌化疗患者,效果显著,可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 标签: 足三里 穴位注射 乳腺癌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静脉滴注天麻素(天眩清)注射液对中老年眩晕的短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中老年眩晕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参照组(金纳多治疗)和治疗组(天麻素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相比参照组,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高,药物不良反应少,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中老年眩晕患者采用静脉滴注天麻素(天眩清)注射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适宜临床应用。

  • 标签: 天麻素注射液 中老年眩晕 短期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阻滞联合臭氧小自血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80例PHN门诊患者进行神经阻滞联合臭氧小自血注射治疗,评估治疗效果。结果80例PHN患者临床治愈55例,好转2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3.75%。结论神经阻滞联合臭氧小自血注射疗法治疗PHN,疗效佳,安全性高。

  • 标签: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神经阻滞 臭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采取精准断流术与传统序贯注射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6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研究组采取精准断流术,对照组采取传统序贯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两组硬化剂用量、组织胶用量、再出血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研究组治疗次数、静脉曲张消退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精准断流术运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中,可减少治疗次数提高静脉曲张消退率,避免再出血。

  • 标签: 传统序贯注射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临床分析 精准断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接收的脑血栓病患100例,随机分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参照组50例行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实验组50例病患给予疏血通注射液与奥扎格雷钠相联合的方式。结果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96.00%)显著高于参照组(82.00%)(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IHSS评分以及VEGA评分均比治疗前低,组间实验组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脑血栓患者疏血通注射液与奥扎格雷钠相联合的方式治疗效果良好,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 标签: 脑血栓 疏血通注射液 奥扎格雷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局部注射联合外用疗法治疗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溃疡创面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胰岛素局部注射治疗治疗组患者予以胰岛素局部注射联合外用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足背血管内径、血流量显著大于对照组,溃疡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V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ET、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胰岛素局部注射联合外用疗法治疗可促进糖尿病足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分泌,降低机体炎症反应,促进创面愈合,值得应用。

  • 标签: 糖尿病足 胰岛素局部注射 外用疗法 足部溃疡创面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四面二次注射加缝扎术治疗直肠内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直肠内脱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行改良四面二次注射加缝扎术治疗,对照组42例行TST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疗效、术后复发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治愈率高于治疗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复发率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无出血严重并发症。结论改良四面二次注射加缝扎术治疗直肠内脱垂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等优点。

  • 标签: 直肠内脱垂 改良四面二次注射加缝扎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观察胰岛素泵治疗危重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于院内选取了2013年3月—2018年8月收治的500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胰岛素泵注射门冬胰岛素,对照组患者由医护人员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注射甘精胰岛素。对比两组患者终点血糖、胰岛素用量、呼吸机运行时间及其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终点血糖、胰岛素用量、呼吸机运行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注射胰岛素治疗危重患者效果好,安全性高。

  • 标签: 胰岛素泵 危重患者 应激性高血糖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病人应用丁苯酞注射治疗的有效性及血小板指标评估。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忻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18例,随机分组,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稳定血管斑块、降压、降糖等基础治疗,联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丹红注射液。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丁苯酞注射液静点,100ml/次2次/日,疗程共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小板指标、治疗前和治疗后30天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治疗后14天NIHSS评分、血小板指标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药物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丁苯酞注射治疗脑梗死患者,可提高患者早期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脑梗死病人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 有效性 血小板指标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静脉注射胺碘酮运用于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纳入的92例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研究组采取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1.30%,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平均动脉压、射血分数及心脏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重度心衰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病情,提高心功能,促进病情快速稳定。

  • 标签: 心律失常 胺碘酮 心力衰竭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梗死急性期病例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62例在本科室进行脑梗死急性期治疗的病例,随机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每组31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实验组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最终治疗效果。结果对比组MMSE评分低于实验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应用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认知功能 脑血流灌注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梗死急性期病例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62例在本科室进行脑梗死急性期治疗的病例,随机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每组31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实验组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最终治疗效果。结果对比组MMSE评分低于实验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应用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认知功能 脑血流灌注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下肢大隐静脉曲张应用超声引导下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的中期随访结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52例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剥脱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3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15%;观察组的1年复发率为7.6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62%,两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时,应首先考虑超声引导下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法,可有效降低1年内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下肢大隐静脉曲张 超声引导 聚桂醇泡沫硬化剂
  • 简介:摘要目的将国产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应用在中枢性性早熟患儿的治疗中,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50例中枢性性早熟确诊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是否采用国产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治疗进行分组,将未使用任何药物治疗的25例患儿纳入对照组,使用国产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治疗的25例患儿纳入实验组,分析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的生长速率、卵巢体积、促卵泡素测定值、黄体生成素测定值差异,并计算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总统计率。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后12个月的生长速率、卵巢体积、促卵泡素测定值、黄体生成素测定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儿和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总统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国产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治疗中枢性性早熟患儿可以有效抑制或减缓患儿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具有较优临床疗效,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国产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 中枢性性早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病理性近视并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疗效。方法本实验回顾性分析了28只接受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病理性近视并发CNV的患眼。所有患者都接受过一系列广泛的眼部检查,包括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隙灯检查、眼压、眼底检查、SD-OCT、FFA、ICGA。在第一次治疗后,每例患者至少完成12个月的随访检查。评估内容包括BCVA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结果患者的BCVA由治疗前的0.61±0.14提高到0.47±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治疗前CMT平均326.39±47.28μm,接受玻璃体腔康柏西普注入术后CMT平均268.29±33.95μm。患者接受玻璃体腔康柏西普注入术后与治疗前对比,CMT值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病理性近视并发的CNV,疗效安全肯定。

  • 标签: 病理性近视 脉络膜新生血管 康柏西普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肌内效贴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将5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肌内效贴贴扎+玻璃酸钠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优良率8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4%(P<0.05)。除对照组治疗后即刻时间点的VAS、Lysholm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外,两组其余治疗后各观测时间点VAS、Lysholm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即刻、1周、5周VAS、Lysholm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而治疗后6个月时两组评分趋向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内效贴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确切,能快速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和依从性。

  • 标签: 肌内效贴 玻璃酸钠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肺炎并心力衰竭应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酚妥拉明、多巴酚丁胺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科诊治的124例重症肺炎并心衰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两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酚妥拉明、多巴酚丁胺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必净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心功能及炎症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32%高于对照组的75.81%,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F、LVFS指标分别为(60.78±5.21)%、(31.84±3.00)%均比对照组高,cTnI、BNP指标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55.62±10.41)ng/L、TNF-α(126.47±19.52)ng/L、IL-8(139.25±23.41)ng/L、IL-6(71.23±14.52)ng/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症肺炎并心力衰竭应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酚妥拉明、多巴酚丁胺治疗能有效缓解肺炎症状,改善心功能,并减轻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效果显著。

  • 标签: 重症肺炎 心力衰竭 血必净注射液 多巴酚丁胺 酚妥拉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喘可治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10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随机数字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采用一般常规治疗,观察组5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喘可治注射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8.4%(46/52),高于对照组的69.2%(3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最大呼气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喘可治注射液对支气管哮喘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苷 支气管哮喘 喘可治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采用心脉隆注射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3月我院接诊的慢性阻塞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40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脉隆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肺功能变化情况以及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FEV1、FVC、FEV1/FVC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心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脉隆注射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心脉隆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心力衰竭 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