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湿敷方法治疗接触性皮炎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患处外用中药汤剂(组成马齿苋、黄柏、蒲公英、地肤子、桑叶、生甘草等)冷湿敷,每日早晚各一次。用药一周为一个疗程。结果共治疗观察接触性皮炎109例,经一个疗程治愈91例,经两个疗程治愈18例。治愈率100%。结论采用中药湿敷方法治疗接触性皮炎,临床效果良好,用药安全可靠。

  • 标签: 中药湿敷 接触性皮炎
  • 简介:摘要角膜接触镜(contactlens,CL)CL直接贴附在角膜的泪液层上,与人眼生理相容,达到视力矫正的目的。与眶架眼镜相比CL有更大的视野,在所有注视方向均能保持光学矫正性能,消除眼镜的三棱镜作用,消除斜向散光,减少双眼视网膜像差,保持更好的双眼视,使用安全、方便、美观,还有一些特殊镜片可满足一些特殊要求。国家药监局将角膜接触镜分为“软性”、“硬性”和“塑形角膜接触镜”三大类。在本论文中我们研究了市面上使用最广泛的软性亲水接触镜的两项检测指标及检测依据。

  • 标签: 角膜接触镜 器械安全 检测项 检测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有机磷经皮肤中毒的特点,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3例经皮肤接触有机磷农药中毒误诊分析。结果3例分别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糖尿病高渗昏迷及癫痫大发作,后确诊有机磷农药中毒,给予相应治疗痊愈。结论经皮肤接触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病史较隐匿,特别是对于伴有其他常见基础病者易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等常见病。因此,应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综合分析,并进行胆碱酯酶活性测定,缩短误诊时间。

  • 标签: 有机磷农药 中毒 皮肤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有机磷农药经皮肤接触中毒的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并误诊的经皮肤接触致有机磷农药中毒的44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0例是因使用有机磷农药治疗皮肤病而中毒;14例因衣物被有机磷农药喷湿,经皮肤吸收中毒。44例误诊中有26例急性胃肠炎,4例急性心肌梗死,过敏性哮喘、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各4例,中暑3例、癫痫2例、肝昏迷1例。治愈40例,治愈率90.91%;死亡4例,病死率9.09%。结论经皮肤接触的有机磷农药中毒其中毒史有时不详,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临床医师应提高警惕,综合分析,及时诊断,以免误诊。

  • 标签: 有机磷中毒 皮肤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爱肤对PICC置管后接触性皮炎的效果观察。方法将82例PICC置管后出现接触性皮炎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用常规无菌纱布进行PICC管固定,对照组采用多爱肤进行固定,比较两组PICC置管后接触性皮炎的治疗效果、移位率、脱管率、感染率、治疗费用。结果观察组接触性皮炎治疗效果、移位率、脱管率、感染率、治疗经济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多爱肤对接触性皮炎效果好,对PICC管固定牢固,移位率、脱管率、感染率低,治疗费用低,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PICC置管 接触性皮炎 多爱肤 无菌纱布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后敷贴部位发生接触性皮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对于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后敷贴部位发生接触性皮炎的15例患者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PICC置管后敷贴部位发生接触性皮炎主要与患者皮肤对于透明敷贴上的粘胶或消毒剂过敏、气候及病人的抵抗力、置管后维护不当有关。结论合理选用敷贴和消毒剂,加强宣教、细致的观察,及时处理,正确、规范的置管后维护,是有效防治接触性皮炎的关键。

  • 标签: 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 接触性皮炎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扬州市主要集装箱企业有害物质接触职工健康状况。方法在3044名参加体检的从业人员中,以机关行政人员作为空白对照组,作业工人按监测点粉尘浓度分为超标组和达标组,比较三组健康体检结果并参照一年前扬州集装箱企业158个电焊作业地点,采用BFC-35E型粉尘采样器和LD-1H型激光粉尘仪,测定电焊烟尘和金属粉尘总粉尘浓度的检测结果。结果2006年新诊断Ⅰ期电焊工尘肺14例,发病率0.41%。其他工人主要健康问题依次是心、肺内科检查异常(18.8%)、心电图异常(14.7%)、高千伏胸片检查异常(14.2%)、鼻甲肥大(12.7%)、高血压(8.7%)、听力损伤(3.9%)、眼损伤(3.7%),白细胞异常偏低或偏高(3.4%)。各组工人在高千伏胸片检查、鼻甲肥大、听力损伤、眼损伤的异常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电焊检测点电焊烟尘浓度的TWA达标率为40.1%(57/142),STEL达标率为20.4%(29/142);打磨等检测点金属粉尘TWA达标率为56.0%(9/16),STEL达标率为50.0%(8/16);自动焊接采样点达标率高达92.8%(13/14)。结论由于集装箱企业电焊烟尘和金属粉尘控制存在不足部分职工发生相关系统健康损害,有关作业地点需要加强除尘和防护工作。

  • 标签: 健康状况 有害物质 集装箱企业 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