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口腋臭手术的术中和术后护理方法。方法选择于2012年1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切口腋臭手术治疗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术中、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81.82%,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切口腋臭手术护理中,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应推广使用该护理模式。

  • 标签: 微创小切口 腋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灌注对肝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400个常规超声发现的肝脏占位性病变,使用超声造影技术检测,对比影像特征。结果超声造影诊断肝癌的灵敏度为97.2%,特异度为93.1%,准确度为94.2%。肝脏恶性病灶的快进快退表现占87.2%,与良性病变的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造影根据肝癌发生的分化程度、病理、病灶具有不同表现,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超声检查 肝肿瘤 病理分化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切口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特点与应用价值,以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选取于我院治疗的甲状腺瘤患者10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甲状腺瘤患者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50例甲状腺瘤患者实施切口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将两组甲状腺瘤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满意度进行对比时,观察组患者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切口治疗甲状腺瘤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以缩短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满意度。

  • 标签: 小切口治疗 甲状腺瘤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实验观察了虫草分子肽对实验鼠机体生理功能安全的影响,为发挥虫草分子肽的实用价值奠定科学参考依据。方法急性毒性试验与蓄积毒性试验采用LD50实验观察法和定期递增剂量蓄积系数法;致畸实验采用小鼠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型试验。结果虫草分子肽经口急性毒性LD50大于10.00g/kg.bw与蓄积系数K>5;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发生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2.40和1.60;P>0.05),小鼠精子畸形发生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1.66和1.56;P>0.05),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根据急性毒性分级,虫草分子肽为无毒物质,试验用样品各剂量组未见对雄性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和小鼠精子畸形产生明显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婴儿肺炎临床护理方法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提高肺炎患儿的治愈率。方法首先对40例肺炎婴儿进行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名,对照组给予抗炎、抗感染、纠正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方式,必要时给予氧疗,保证呼吸道通畅。对研究组除进行上述治疗外,再辅以精心系统护理,比如,与较大婴幼儿分病房管理,定时翻身,拍背排痰;认真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若有病情变化应及时处理等方式。结果研究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2天,治愈率高17.8%。结论婴儿肺炎的相关护理对降低婴儿病死率,缩短其住院治疗时间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1-3月小婴儿 肺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全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5例应用全胸腔镜手术治疗的非细胞肺癌患者作为本次观察主体,观察患者手术及住院情况,以及手术前后hs-CRP、IL—6等的检测水平。结果65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10.33±50.62)min,术中失血量为(110.26±83.11)mL,淋巴结清扫总数为(13.36±5.12)枚,术后引流时间、住院与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3.47±1.53)、(6.13±2.42)与(2.47±0.68)天;手术前、后65例患者hs-CRP、IL—6等水平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胸腔镜手术治疗非细胞肺癌具微创性,能有效促进机体尽快恢复并降低机体的炎症反应。

  • 标签: 全胸腔镜 非小细胞肺癌 hs-CRP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切口不缝合手术在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51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5例患者,治疗组26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形式,治疗组采用切口不缝合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显效人数2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4.6%,对照组中显效人数1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0%,实践证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特殊性,应用切口不缝合手术形式进行治疗,其治疗形式其效果明显,具有术后并发症少,恢复时间短的特点,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小切口不缝合术 小儿腹股沟斜疝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骨髓活检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对有骨髓累及以血象异常为主要表现的B细胞淋巴瘤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B细胞淋巴瘤,其中3例无浅表及深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及3例有脾肿大但不易手术取材,以血象异常为主要表现的B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通过以流式细胞术、骨髓活检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等确定诊断。结果流式细胞术助诊断慢淋/淋巴细胞淋巴瘤2例,脾边缘区淋巴瘤2例。骨髓活检免疫组织化学助诊断慢淋/淋巴细胞淋巴瘤2例。结论流式细胞术、骨髓活检免疫组织化学对仅表现为血象的异常无浅表及深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或有肝脾大、纵膈或腹腔淋巴结肿大但取材困难的B细胞淋巴瘤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小B细胞淋巴瘤 流式细胞术 骨髓活检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我院切口阑尾手术对老年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4年9月接受阑尾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切口阑尾切除术,对照组采用普通阑尾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切口大小、手术时间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也低于对照组。结论切口阑尾手术可显著提高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特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切口 阑尾手术 老年患者 术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白内障患者改良切口白内障手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老年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所接受并治疗的老年白内障患者93例(132眼),通过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及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之后,进行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状况临床分析。结果手术之后患者视力都有所提升,脱残率是93%。视力恢复至大于等于0.5的患者是51例(63眼)可达47.7%,在0.3至0.5间的患者是35例(52眼)39.3%,在0.05至0.3间的患者是5例(7眼)占5.3%,0.05之下的患者是2例(3眼)占到了2.3%。手术中、后出现并发症患者极少,通过正确处理之后得到了一定控制及痊愈。结论进行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并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效果非常显著,损伤、视力恢复速度快,并且并发症极少,因此值得在老年白内障临床中广泛使用。

  • 标签: 老年白内障 小切口 人工晶体植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8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切口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改良小切口手术 传统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肿瘤
  • 简介:摘要近三十年来,我国肺癌发病率增加了4倍多,已占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其中非细胞肺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且占所有肺癌的约75%~80%,临床常采用放疗联合化疗模式进行治疗,因大多数确认的非细胞肺癌患者手术治疗已经没有多大意义。我科采用目前世界最先进的美国瓦里安直线加速器,它具有先进的原装内置自动多叶光栅,对肿瘤进行精确定位,它可最大限度杀伤癌细胞,最小范围减少正常组织损伤。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适形调强放疗 同步化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监督病区严格管理药品,保证药品质量。方法2014年对我院52病区药柜药品质量检查,分析病区药柜管理存在问题,并提出意见进行改进。结果2014年病区药柜药品管理仍存在一些常见问题。结论应加强病区药柜药品管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病区小药柜 药品管理 效期 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阑尾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n=30,观察组患者采取切口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比两组的痊愈率、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存在差异,观察组痊愈率为100%,对照组痊愈率为53.33%,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阑尾炎患者采用切口切除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加快了患者的康复速度,创伤,降低了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切口切除术 阑尾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口人工全髋置换术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分析切口人工全髋置换术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髋关节疾病患者,其中观察组30例采用切口人工全髋置换术,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置换术,对比观察两组疗效、并发症和手术一般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下地负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6周Harri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口人工全髋置换术与常规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置换术疗效和安全性相当,但前者手术创伤,并能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 标签: 微创小切口 常规切口 人工全髋置换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真空现象对腰椎滑脱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9月-2013年9月间收治的腰椎关节真空现象患者18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CT扫描分析其是否出现腰椎滑脱的情况。结果该组患者中发生腰椎滑脱的患者16例,腰椎滑脱比例为88.89%。结论通过CT检查显示腰椎关节真空是腰椎滑脱的征象之一,为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腰椎小关节真空 腰椎滑脱 CT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切口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1年12月~2014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腹股沟疝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根据患者选择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切口疝气修补术进行治疗的6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传统疝气修补术进行治疗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结束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的各项指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对比患者手术治疗的各项指标情况,观察组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的时间短,且对比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观察组的患者出现腹股沟疼痛、皮下积液、,阴囊血肿、性腺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口疝气修补术治疗在对腹股沟疝进行治疗时与传统的疝气修补术手术相比较,手术时间更为短、术中的出血量更少、术后下床时间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应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 标签: 疝气修补术 腹股沟疝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切口切除术在阑尾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以随机抽选的形式将我院收治的48例阑尾炎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观察组患者行切口切除术治疗,对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切除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遗留疤痕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遗留疤痕等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可见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阑尾炎患者采用切口切除术进行治疗可达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创伤,术后患者恢复时间短留疤痕少并发症少优点,在不具备腹腔镜技术的基层卫生院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切口切除术 阑尾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切口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7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探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分析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分析组患者采取闭合复位切口内固定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有效治疗后,分析组患者骨折愈合程度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切口固定术在治疗股骨颈骨折方面临床效果明显,且患者对手术满意度高,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闭合复位小切口内固定术 股骨颈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