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从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教学应用,教师在Seminar教学法应用对自身把握、对课程把握、对学生把握等方面,对护理教学应用Seminar教学法时教师应着重注意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教师角色定位对护理教学应用Seminar教学法影响。明确只有从教师层面真正领会和把握Seminar教学规律和特点,才能在护理教学充分发挥Seminar教学积极作用。

  • 标签: Seminar教学法 护理教学 教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在急救护理工作应用效果。方法分别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实施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前和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间实施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后急诊科患者各72例,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及医患双方满意度。结果急救护理工作实施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后抢救成功率90.28%、临床医师及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护理工作应用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及医师和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 急救护理 急诊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阴道镜下宫颈定位多点活检在宫颈病变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回顾性分析因宫颈病变行阴道镜下宫颈定位多点活检患者50例,术后追加手术治疗(宫颈LEEP锥切、全子宫切除、宫颈癌根治术),对比研究阴道镜下宫颈定位多点活检与传统活检法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术后病理与阴道镜下宫颈定位多点活检结果完全符合者41例(82%),不符合者9例(18%),不符合者3例术后病理加重,6例术后病理变轻。较常规传统3,6,9,12点活检准确率高(62%)。结论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弥补了常规传统3,6,9,12点宫颈活检不足,以准确性高不失为诊治宫颈病变重要手段。

  • 标签: 阴道镜 宫颈定多点位活检 宫颈病变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热塑模定位在放疗应用价值,并总结临床应用相关注意事项。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至12月开展放疗60例胸腹部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30例,A组不使用体位固定装置,B组为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摆位误差,并分析热塑模定位过程注意事项。结果B组患者在左右、头脚与前后3个方向摆位误差均显著低于A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塑模定位可显著提高放疗精准程度,但实际应用时需严格遵循注意事项,以免影响定位效果。

  • 标签: 热塑模定位 放疗 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目前PICC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PICC是长期导管,其末端到达上腔静脉右心房入口处,可留置体内长达1年。但是,置管过程由于病人自身血管解剖异常、体型消瘦、颈强直等原因,造成导管末端异位于颈内静脉,经多种常用方法(如抬高床头、头侧向置管侧、改变肢体摆放位置)干预仍未调整导管末端达上腔静脉。现针对导管异位至颈内静脉病人采取B超定位纱块压迫颈内静脉方法,均能成功调整导管位置。现报道如下

  • 标签: PICC 纱块 异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近五年来医改实践种种现象和实例分析,确定农村社区医疗功能定位和发展。方法从医改前后职能、环境、模式比较;急救医疗在社区重要性;公立医院绩效改革实施;双向转诊等一系列制度执行以及举例调查结果等方面作了详细分析判断。结果农村社区医疗不可或缺。结论农村社区医疗与公共卫生并列前进,共同发展。

  • 标签: 农村社区医疗 定位 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烟癌放疗定位精度。方法由放疗技师操作西门子模拟定位机完成对鼻烟癌患者面膜固定、模拟定位、拍定位片。然后分别在模拟机和直线加速器下拍验证片,观察重复摆位时激光线与定位标记点重合情况,以及按解剖骨性标记定位片分别与验证片和拍模拟片误差情况。结果重复摆位时激光线与面膜标记点重复性较好,而骨性标记误差较大。结论重复摆位体表标记重合较好时骨性标记也可能存在较大误差。

  • 标签: 鼻咽癌 定位 放疗技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急诊护理团队培训中选择ABC/AB定位抢救演练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30名护理工作者,分别根据ABC3人定位法则和AB2人定位法则实施抢救演示操练以及考核,通过模拟心跳呼吸骤停疾病来比较演示操练前后常规式和定位式护理人员技术能力、应急能力、协作能力、判断能力以及急救意识情况变化和抢救总时间。结果定位抢救模式演习操练后,护理人员技术能力、应急能力、协作能力、判断能力以及急救意识情况和抢救总时间均要优于演习操练之前,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团队培训中选择ABC/AB定位抢救演练具有较高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团队协作能力,大大缩短抢救时间值得应用。

  • 标签: ABC/AB定位抢救演练 急诊护理 团队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模拟定位机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尖端异位调整应用。方法将我科自2015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PICC置管导管尖端异位3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16例在模拟定位机显示协助下调整导管尖端至上腔静脉下1/3处,一次成功14例,二次成功2例。对照组16例在彩超下调整导管尖端达到上腔静脉下1/3处,一次成功11例,二次成功3例,三次成功1例,失败1例。结果在模拟定位机在行肿瘤患者PICC置管尖端异位调整可有效提高成功率,节约时间,降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可视度高,调整准确、方便。结论模拟定位机可有效协助PICC导管尖端异位调整。

  • 标签: 模拟定位机 PICC 异位调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定位救护模式在危重患者院前急救效果。方法选取院前急救急危重症抢救60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研究组实施定位救护模式对患者进行救治,对照组进行常规救治,对比分析抢救成功率和绿色通道平均停留时间。结果实施定位救护模式后,在绿色通道平均停留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抢救成功率有明显提升(P<0.05)。结论定位救护模式在危重患者院前急救应用能够缩短绿色通道停留时间,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 标签: 定位救护 危重症 院前急救 绿色通道停留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时定位在颅内血肿手术临床意义。方法对41例颅内血肿患者进行术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时定位引导探查,术后经颅骨缺损处对术区进行动态监测。结果41例患者均在多普勒引导下顺利完成手术,术多普勒对病灶发现率达到100%、24h内复查头颅CT,26例消除血肿90%以上,15例清除血肿80%,72h后复查头颅CT,血肿清除率为92.7%。但其回声不明显使得彩色多普勒在颅内血肿急性期显示为混杂强回声团,边界模糊,形状不规则。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检查是诊断颅内出血较好辅助手段,两者对于诊断颅内出血各具特点,互有利弊,笔者建议两者多普勒与CT检查联合应用于颅内出血,为临床诊断及时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颅内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声定位在急诊ICU患者困难深静脉置管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急诊ICU患者且存在困难深静脉置管因素共20例,依据不同置管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解剖定位法行深静脉穿刺置管,观察组患者予以超声定位法行深静脉穿刺置管,对两组所获不同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50.0%(P<0.05);观察组平均穿刺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0.0%显著低于对照组50.0%(P<0.05),对比差异皆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诊ICU困难深静脉置管患者来说,借助于超声定位应用具有更好穿刺成功率,且具有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少应有优势,可作为置管首选方法在临床进行积极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定位 急诊ICU 困难深静脉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采用CT下引导穿刺联合亚甲蓝染色定位肺小结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我科收治31例患者,采用CT引导下穿刺与亚甲蓝染色定位相结合方式,行肺楔形切除术对肺小结进行快速病理诊断,若为肺癌则行肺叶切除术。分析穿刺定位时间及并发症。结果本组31例患者均定位成功,并获得快速病理诊断。穿刺定位时间为(19.89±6.27)min。结论CT引导穿刺定位合并亚甲蓝染色定位肺小结快速病理诊断,能有效确定肺小结是否恶性,快速确定下一步诊疗方案,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CT引导穿刺 亚甲蓝染色 肺小结 肺癌 病理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数量增多,在人口聚集和流动过程,为传染病传播发展提供了条件,也为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带来挑战。本文首先指出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定位,然后介绍了相关干预措施,最后阐述了公共卫生管理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以供参考。

  • 标签: 公共卫生管理 传染病预防 定位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三维适形放疗应用诊断CT模拟定位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12月收治65例肿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制模固定体位后,运用诊断CT机对其进行模拟定位扫描,将其输入到相应计划系统制定出放疗计划,结束放疗后,使用诊断CT进行复查。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准确定位,并采取相应放疗治疗法,总有效率为87.7%,近期无出现严重放疗反应,且无并发症。结论在三维适形放疗运用诊断CT模拟定位,效果较为明显,定位较准确,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三维适形放疗 诊断CT 模拟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协调两个机构间工作,使之能够做到相互补充,提高卫生服务水平,达到最高效益。方法通过对两个不同机构作出明确工作定位,使各个机构在自己应有的职责下做好每一份工作。结果在二者各取所长,优势互补工作模式下,我国在卫生防疫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结论在新工作模式下,卫生监督与疾病控制虽各自运行,但两个机构间要以积极态度来互相协作,以大局为重,尽自己所能来使工作效率得到提升。

  • 标签: 卫生监督 疾病控制 定位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定位以及行之有效手术治疗工作,为后期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切实可行前提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我院接受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同期多侧挂线法,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内口切除引流术,总结两组患者之间治疗对比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强化了患者生命健康质量。结论对于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来说,采用同期多侧挂线法治疗术后效果最为明显,提升了患者临床效果,改善了患者生命健康质量。

  • 标签: 高位复杂性肛瘘 内口切除引流术 同期多侧挂线法 临床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静脉尿路造影(IVU)定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超声难以定位输尿管阴性结石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IVU定位行ESWL4例输尿管阴性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右侧输尿管结石3例,左侧输尿管结石1例,结石最大径0.7cm~1.5cm。结果4例患者结石排净率100%(4/4),其中2例经1次ESWL后结石排净,1例经2次ESWL后结石排净,1例经2次ESWL后复查彩超及CT示残留结石直径<4mm,为无临床意义残留结石(CIRF)。碎石后3例出现肉眼血尿,1例出现发热,1例出现肾绞痛,均经对症治疗后消失,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超声难以定位输尿管阴性结石,X线下IVU定位行ESWL为有效治疗手段,且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 标签: 静脉尿路造影 输尿管阴性结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超声引导定位,提高经皮肾镜碎石及取石术准确率。方法在273例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应用经皮肾镜碎石及取石术中进行超声定位引导。结果273例患者经超声定位引导均一次性穿刺成功。结论超声定位引导安全有效,可提高经皮肾镜碎石及取石术准确率。

  • 标签: 超声 经皮肾镜碎石及取石术 定位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