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医疗事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通过对比急救模拟训练前后手术室护士急救技能的水平提高的情况,来探讨手术室护士急救模拟训练的意义。

  • 标签: 急救模拟训练护士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膝关节骨折术后采取早期康复训练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我院在2010年8月~2011年8月期间共收治了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术后采取常规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术后采取心理康复、主动功能训练和被动功能训练等早期康复训练。结果经康复训练3个月后,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功能优良率为88.9%,对照组为53.3%,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肢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早期康复训练膝关节周围骨折疗效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减缓和改善精神分裂症退缩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有效途径。方法自拟生活技能强化训练项目,分组对照比较。结果研究组显著进步37.8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生活技能强化训练能有效改善和减缓患者的生活技能强化训练衰退,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生活技能 训练 精神分裂症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和康复训练,对脑梗死进行治疗,研究其治疗效果。方法采取醒脑开窍针刺法和康复训练相结合的办法对74名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中,无效的有6例,有效的有17例,显效的有26例,基本痊愈的有25例。其总有效率为91.89%。结论使用这种治疗办法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意义重大。

  • 标签: 醒脑开窍 针刺法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健康教育方法对脑梗死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140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按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康复训练依从性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实验组病人康复训练依从性及ADL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脑梗死病人实施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的康复训练依从性,对提高康复效果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 标签: 脑梗死患者 健康教育 康复训练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塞患者的积极意义,以供临床工作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月~2012年1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干预。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明显较高,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塞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康复训练 脑梗塞 肢体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吞咽训练结合针灸对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50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纳入研究,分为吞咽训练结合针灸干预的观察组及吞咽训练的对照组,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吞咽评分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愈5例,显效7例,有效10例,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7例,有效7例,有效率为68.00%,两组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吞咽功能障碍评分,较之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吞咽训练结合针灸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临床疗效明显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吞咽困难 脑卒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天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共选取60例颈椎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天灸治疗及康复训练,对照组仅给予康复训练。于治疗l天及3周时采用简化疼痛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定,观察2组患者治疗期反应发生情况;于治疗后1个月时进行随访,观察2组患者颈椎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l天时,治疗组患者疼痛分级指数(PRI)、疼痛目测类比评分(VAs)及现有疼痛强度(PPI)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O.05),而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P>O.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3周后,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进一步改善(P<0.01),并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在治疗期间,发现治疗组有少许患者诉皮肤瘙痒等轻微反应,未经处理一周后均自行消退。治疗后1个月时随访发现,治疗组患者颈椎病复发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2组患者随访期问均无疤痕、感染发生。结论天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颈椎病即时疗效及远期疗效显著,并且还具有治疗方便、副反应少、痛苦小、患者依从性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天灸 康复训练 颈椎病
  • 简介:摘要目前在临床上卒中为比较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疾病,据调查,约有80%的卒中患者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碍,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本文旨在采用中医针刺集合康复训练法对卒中后偏瘫的治疗进行探讨,详见如下。

  • 标签: 中医针刺 康复训练 卒中 偏瘫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的损伤及盆底肌力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7月在晋城市妇幼保健院分娩产妇143例,其中阴道分娩87例(阴道分娩组),剖宫产56例(剖宫产组),产后6-8周盆底肌力检查后,进行盆底肌力训练12周,再次盆底肌力检查,观察分娩方式与盆底功能损伤及训练疗效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盆底肌肉肌力,肌电位均明显上升,疲劳度趋于正常。阴道分娩组盆底肌力训练疗效优于剖宫产组。结论虽然阴道分娩及剖宫产对盆底功能均有近期损伤,但在产后进行盆底肌力训练后测盆底肌力及肌电位显示,阴道分娩较剖宫产恢复更快,疗效更显著。

  • 标签: 阴道分娩 剖宫产 盆底功能 肌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实施社区康复训练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文将选取笔者所在社区收治的89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实施社区康复训练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训练前Fugl-Meyer测评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康复训练后,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尤其是在第六个月末差异最为显著,(P﹤0.01)。结论通过实施早期的社区康复训练,有效改善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生活质量,激发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帮助患者树立恢复健康的信心。

  • 标签: 社区康复 脑卒中后遗症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训练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中的作用及康复效果。方法将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为主的患者随机分成有实施引导式教育训练训练组与无实施引导式教育训练的对照组各30例,于实施前及实施后12周分别采用精神护理观察量表(NORS),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病人的症状变化。结果训练组疗效好于对照组(P<0.01);两组NORS及SANS量表分组实施前后同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1)。结论引导式教育训练干预在改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方面具有明显作用,是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较有有效的辅助治疗、护理措施之一。

  • 标签: 引导式教育训练 慢性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痉挛性脑瘫选择性神经根切断术后康复训练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到2011年12月,选择12例选择性神经根切断术治疗的痉挛性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术后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疗效。结果优6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83.3%。结论选择性脊髓后根切断术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有效方法,而术后的康复训练可以提高治疗的优良率。

  • 标签: 痉挛性脑瘫 痉挛性脑瘫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波治疗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均接受常规的治疗(包括针灸、药物、康复训练)及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超声波治疗。治疗4W,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肩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01%,对照组有效率88.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相比,疼痛程度,肩ROM及ADL的Barthel指数显著改善(P<0.01或P<0.05)。结论超声波治疗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肩周炎有更好的疗效。

  • 标签: 肩周炎 超声波疗法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加心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0例脑出血术后恢复期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常用常规治疗与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与心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例的临床效果。结果康复训练后,两组病例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均明显升高(P<O.05)。实验组经康复训练后的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心理干预4周后,实验组的SAS评分、SDS评分结果显著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O5)。结论在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期,早期康复训练与心理干预措施相结合,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并且改善不良心理情绪,应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脑出血术后 恢复期 康复训练 心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3~4部分骨折的疗效及其术后康复训练。方法对3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其中单极人工肩关节34例,双极人工肩关节2例,术后行功能康复训练。结果术后随访3~5年,平均4年。30例完全不痛,4例肩关节上举运动疼痛,2例腋神经损伤致三角肌不完全瘫痪,肩关节不稳,功能受限,其余患者活动范围基本正常。Constant和Murley肩关节评分优良率86%。结论对肱骨近端严重3~4部分老年性骨折,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是一种重建肩关节功能的可靠治疗方法。术后早期进行功能康训练有助于肩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老年人 人工关节置换术 肩关节康复 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