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一、药效果方面:1.对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ANAE阳性细胞)百分率的影响:采用BALβ/c小鼠、服药前后取血、酯酶染色,结果服药后有明显提高。2.对抗内毒素抗体产生的影响:采用NIH小鼠,结果给药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表明该冲剂具有促进小鼠抗内

  • 标签: 药理作用 抗内毒素抗体 阳性细胞 小鼠胸腺 急性毒性试验 常压缺氧
  • 简介:用微生物回复突变试验、体外培养人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三种方法,研究N′—乙酰靛玉红致突变作用。结果发现无论加入或不加入肝微粒体酶活化,0.025~250μg/片及0.25~2500μg/皿剂量的N′—乙酰靛玉红,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组氨酸缺陷型菌株均无致基因突变性;25~75μg/ml的N′—乙酰靛玉红均不能诱发体外培养人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1250~5000mg/kg的N′—乙酰靛玉红对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亦无致畸变作用

  • 标签: N′乙酰靛玉红 致突变作用
  • 简介:经绝期前女性与同年龄男性及经绝期后女性相比,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后两者.而经绝期后女性与同年龄男性相比,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则无显著差异.大量群体研究发现,绝经女性接受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replacementtherapy,HRT)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下降,甚至有研究报告下降幅度高达50%,雌激素被认为在其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动物和人体实验已证实雌激素确实具有有益的心血管保护作用,这些作用包括对血管组织的直接作用和全身性作用,雌激素与特异性受体(ER)的结合是雌激素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简要就ER的基因定位、结构、分布及所介导的雌激素心血管保护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雌激素受体 心血管 保护保护
  • 简介:目的:研究小青龙加减方平喘作用作用机理;方法:通过豚鼠药物引喘、豚鼠体外气管容积法、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DNCB所致小鼠DTH反应、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角叉菜胶致足跖肿胀的影响、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对小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对致敏小鼠中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对肥大细胞的影响、对小鼠炎症组织炎症介质、丙二醛及肝组织LPO含量的影响实验,研究小青龙加减方平喘、抗过敏、抗炎及平喘作用机理的重要参数;

  • 标签: 小青龙加减方 药理作用 炎症介质 超敏反应
  • 简介:在现代药物研究中,药物新靶点的发现往往是新药创制的前提和条件。随着人们对MRSA耐药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fern基因与细菌胞壁合成的关系及其在细菌耐药性产生中的作用已得到初步阐明。本文将根据现有文献,展望fem因子作为抗葡萄球菌药物作用靶位的可能性。

  • 标签: MRSA 靶位 药物作用 新靶点 药物研究 细菌耐药性
  • 简介:目的:观察黄心胶囊镇咳、祛痰及镇痛作用.方法:黄心胶囊对浓氨水所致小鼠及豚鼠咳嗽的影响、对小鼠气管排泌酚红及对大鼠排痰量的影响、对化学、物理刺激所致小鼠疼痛反应的影响.结果:灌服黄心胶囊500、250、125mg/kg能明显减少浓氨水引起小鼠的咳嗽次数,250mg/kg能明显减少浓氨水刺激引起豚鼠的咳嗽次数.灌服250mg/kg具有显著增加气管排泌酚红的作用,而灌服625、500和375mg/kg能显著增加大鼠的排痰量.给小鼠灌服黄心胶囊250、500、625mg/kg能显著地减少醋酸所致的扭体反应次数和提高对热刺激的痛反应阈值.结论:黄心胶囊具有镇咳、祛痰及镇痛的作用.

  • 标签: 黄心胶囊 镇痛作用 镇咳 祛痰 咳嗽次数 浓氨水
  • 简介:目的:观察肝欣舒口服液的解痉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实验观察解痉作用;采用小鼠热板法、扭体反应实验检测镇痛作用。结果:肝欣舒口服液能拮抗缩宫素所致的子宫平滑肌痉挛,提高小鼠痛阈值,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次数。结论:肝欣舒口服液具有明显的解痉镇痛作用

  • 标签: 肝欣舒口服液 平滑肌痉挛 热板法 扭体
  • 简介:<正>转移是恶性肿瘤最重要的生物学特征之一,尽管对肿瘤的化疗、放疗和手术治疗等比过去有很大进展,但大多数肿瘤病人仍由于肿瘤细胞的血行转移影响了治疗效果,最终死于肿瘤的转移。因此抗肿瘤转移药物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认为肿瘤转移与血凝关系密切,机体的高凝血状常有利于肿瘤的转移,因此可设想能对抗血凝过程的药

  • 标签: 抗肿瘤转移 转移作用 生物学特征 恶性肿瘤 手术治疗 血凝过程
  • 简介:观察强化SOD刺梨汁(简称SOD刺梨汁)对铅中毒动物的驱铅作用以及对中毒机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用大鼠和小鼠建立铅中毒动物模型,以乙二胺四乙酸钠钙(CaNa2EDTA)作阳性对照,观察SOD刺梨汁对铅中毒大鼠的排铅作用,并观察对铅中毒大鼠血中SOD、LPO以及对铅中毒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SOD刺梨汁具有明显

  • 标签: 强化SOD刺梨汁 铅中毒 免疫功能 乙二胺四乙酸钠 动物模型 物歧化酶
  • 简介:本文用病理学的计数方法研究了“生精胶囊”对大鼠的生精作用。结果表明“生精胶囊”能明显增加睾丸曲细精管内生殖细胞数目、睾丸内精子数目、曲细精管数量及其直径和曲细精管内细胞层数,增加精子活率而对初级精母细胞直径及精子活动力无明显影响。为临床该药治疗“男性不育少精症”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生精胶囊 生精作用 少精症
  • 简介:射干Belamcandachinensis(L)DC的干燥根茎,产于湖北,育清热解毒、利咽消痰等功能。而陕西的白射干IrisdichotomaPall及四川的川射干IristectorumMaxim的干燥根茎。我们对射干与白射干、川射干醇提物的抗炎、解热、抗病毒、急性毒性等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

  • 标签: 白射干 急性毒性 药理作用 巴豆油 小鼠皮肤 炎性渗出
  • 简介:目的:探讨氢氯噻嗪对大鼠的利尿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只自发性血压高大鼠(SHR),其中10只采用灌胃针给予氢氯噻嗪灌胃,10mg/kg,设为A组;另外10只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设为B组;持续4周。比较两组大鼠灌胃4周内的血压变化,24h尿量变化以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及细胞色素P450(CYP)表氧化酶2C11基因表达的情况。结果:氢氯噻嗪可显著降低SHR大鼠的血压,A组4周内的血压变化显著大于B组(P〈0.05)。A组大鼠2周、4周的24h尿量显著高于B组(P〈0.05)。且A组大鼠心脏、肾脏、肝脏中的AT1mRNA的下调水平,CYP表氧化酶2C11mRNA的上调水平的幅度显著大于B组(P〈0.05)。结论:氢氯噻嗪可能通过下调AT1和上调CYP表氧化酶2C11水平可能与其引起SHR强利尿效果有关,以降低血压和保护器官。

  • 标签: 氢氯噻嗪 自发性高血压 大鼠 利尿
  • 简介:本文应用单细胞细胞毒试验及形态学观察,研究PAA对人外周血NK细胞活性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与靶细胞在体外结合迅速,15分钟,2及4小时无明显差异。食道癌患者PBL与靶细胞结合迟缓,各时间点的结合率(B%)明显低于正常人。食道癌患者PBL的杀伤率(K%)明显低于正常人。经PAA预处理后能增强食道癌患者PBL明显低下的B%和K%,也可增强正常人PBL的K%,但对正常人PBL

  • 标签: 活性作用 多抗甲素 NK细胞活性 食道癌患者 靶细胞 人外周血
  • 简介:目的:探讨淫羊藿甙对脑缺血再灌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合并取血降压再灌注的方法建立小鼠脑缺血再灌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淫羊藿甙防治组,检测各组行为学、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ATPase酶活性的变化.结果:(1)模型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减退,淫羊藿甙(10、30、100mg/kg)灌胃可不同程度的提高小鼠学习记忆成绩.

  • 标签: 淫羊藿甙 脑缺血 再灌损伤 小鼠 SOD活性
  • 简介:目的:研究氢溴酸高乌甲素(QingxiusuanGaowujiasuQG)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采用静脉推注乌头碱(AconitiACO)诱发大鼠心律失常及结扎犬冠状动脉造成缺血性心律失常模型.结果:氢溴酸高乌甲素口服6.0mg/kg、3.0mg/kg、1.5mg/kg,静脉注射0.9nmg/kg、0.45mg/kg、0.3mg/kg能有效提高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阈值,口服6.0mg/kg、1.5mg/kg,静脉注射0.9mg/kg、0.3mg/kg,能显著改善犬心肌缺血性心律失常,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氢溴酸高乌甲素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 标签: 实验研究 氢溴酸高乌甲素 抗心律失常
  • 简介:本课题依据机体对药物具有时辰敏感性的原理,旨在探索中药治疗冠心病的最佳有效服药时间。研究于11~12月份进行。对象为九例(其中三例各参加二次试验)夜时休息白天活动的患者。男性:年46龄~57岁。经一般查体、心电图及血脂等检测,符合国际心脏病

  • 标签: 冠心病人 近似昼夜节律 服药时间 心脏病学 子午流注 开穴时间
  • 简介:近年来,有关肿瘤的免疫治疗,即恢复宿主肿瘤与防御系统之间的动态平衡,此中尤以建立肿瘤生物反应调节剂备受关注.淫羊藿苷(Icariin,ICA)是从小檗科草本植物淫羊藿中提取的一种黄酮苷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据认为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反应调节剂和诱导分化剂.现就有关资料综述如下.

  • 标签: 作用研究进展 免疫调节抗肿瘤 抗肿瘤作用
  • 简介:AD—89((1,4—二N—羟乙基乙二胺)—1,4—二去羟基—η一吡咯霉酮)是一个新的半合成蒽环类抗肿瘤药,初步药效学研究发现其对艾氏腹水瘤及L1210白血病等有显著的疗效,本实验用琼脂糖电泳及紫外光谱法研究了药物与提纯DNA的直接作用,用碱性洗脱法研究了药物对细胞内DNA的作用,结果发现AD—89能明显减慢超螺旋的PUC9DNA的电泳迁移率,小牛胸腺DNA与AD—89作用后可使AD—89的紫外吸收

  • 标签: 蒽环类 AD 抗肿瘤药 作用机理研究 紫外光谱法 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