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效果展开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方法:将前来我院就诊的流行性感冒的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人数为184例,分为实施常规抗病毒治疗的对照组与实施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的研究组,各92例。将两组的治疗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手段的作用下,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显著,临床症状(咳嗽、鼻塞、咽痛、发热)缓解时间用时较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在儿童流行性感冒治疗中的应用,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加快患儿的康复进程。

  • 标签: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 儿童 流行性感冒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心电远程会诊在社区的应用情况。方法 我院 与 5家社区签约设立心电网络远程会诊中心,中心下设终端分站社区,分站社区经网路将所采集到得心电图信息传输至心电远程会诊中心。中心医生即刻作出诊断并回复。结果 自 2018年 1月至 12月共收集、诊断静态常规心电图 1242例,男 735例,女 507例,年龄 18-96岁。正常心电图占 388例,异常心电图占 854例。心律失常 545例占 63.8%。 ST-T异常改变 312例占 36.5%。心肌梗死 11例占 1.2%其中急性心肌梗死 8 例。报危急值 11例。由终端分站社区传输至我院 心电远程会诊诊断 中心复杂病症患者转入我院治疗 107例。结果表明 社区设立心电远程站点实现远程会诊诊断标准化、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便利医疗服务。使危急重病患者 及时获知病情得到抢救从而降低死亡率。结论 社区签约设立心电网络远程站点,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共享 保证社区医疗服务完善、快捷、准确的心电图诊断报告发送。使危急重病人抢救及时、降低死亡率。

  • 标签: 社区 网络心电技术 心电远程会诊
  • 简介:【摘要】介绍在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突发期间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防护工作方法。主要是加强人员培训;制定各类物品处理流程;严格区域管理及按要求穿戴防护用品;工作人员卫生要求;医疗废物的管理;加强心理支持等措施。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实现医务人员零感染的目标,为医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 消毒供应中心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放射科非隔离机房的感染管理实践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相关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我院的放射科医技人员进行感染管理规范前后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研究,对其干预前后的护理的单元相关人员得分展开探讨。结果:规范前放射科医技人员的卫生依从率为80.00%,规范后卫生依从率为1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儿童重症乙脑预后恢复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6月—2019年7月住院30名重症乙脑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法病情稳定后转入康复科进行专业康复治疗;随机选取2019年8月至2019年9月住院的30名重症乙脑患儿作为实验组,在急性期(起病2周内)即实施早期综合性床旁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出科时运动功能评估结果、肌张力改善效果、吞咽障碍情况。结果 出科时实验组患儿的运动功能改善、肌张力改善和吞咽障碍恢复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早期 综合性 康复护理 乙型脑炎 预后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盐城大丰区艾滋病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系统中的传染病监测系统及盐城大丰区HIV/AIDS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3-2022年,累计报告HIV/AIDS234例,年均报告率为1.77/10万,呈缓慢增长趋势;病例年龄以20~49岁为主,占81.20%;职业以工人、民工(农民)最多,占45.30%,其次为商业服务,占33.33%,学生占3.42%。性接触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占99.14%,其中又以男男同性性行为感染为主,占71.12%。结论  医疗机构是发现HIV/AIDS病人的主阵地,加强医院住院检测、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和医务人员主动提供艾滋病咨询检测(PITC)工作,能多发现患者。

  • 标签: 艾滋病 流行病学 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绵阳市2021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绵阳市 2021年手足口病监测资料和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 方法对部分手足口病病例进行肠道病毒( enterovirus,EV) 核酸检测。结果 2021年全市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共报告手足口病4433例,较去年同期(2604例)增长70.24% ,男性2527例,女性1906例,主要为3岁以下幼儿,散居儿童为主,其中重症1例,无死亡病例报告。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方法 病原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绵阳市2021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绵阳市 2021年手足口病监测资料和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 方法对部分手足口病病例进行肠道病毒( enterovirus,EV) 核酸检测。结果 2021年全市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共报告手足口病4433例,较去年同期(2604例)增长70.24% ,男性2527例,女性1906例,主要为3岁以下幼儿,散居儿童为主,其中重症1例,无死亡病例报告。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方法 病原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绵阳市2022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绵阳市 2022年手足口病监测资料和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 方法对部分手足口病病例进行肠道病毒( enterovirus,EV) 核酸检测。结果 2022年全市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共报告手足口病2744例,较去年同期(4469例)下降38.60% ,男性1535例,女性1209例,主要为3岁以下幼儿为主,无重症及死亡病例报告。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方法 病原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绵阳市2023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绵阳市 2023年手足口病监测资料和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 方法对部分手足口病病例进行肠道病毒( enterovirus,EV) 核酸检测。结果 2023年全市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共报告手足口病6869例,其中男性3964例,女性2905例,较去年同期(2744例)上升150.33%,,无死亡病例报告,主要为3岁以下幼儿为主,1例重症、无死亡病例报告。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方法 病原学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HIV/AIDS个案管理网络化工作平台的设计方式和要求。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通过查阅相关文件对病例资料分析,形成针对性的设计方案。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录入的所有患者的信息资料进行分析,进行动态评估,通过不断完善方案达到理想的设计效果。结论:HIV/AIDS个案管理网络化工作平台建设符合当前实际设计要求,平台建设的过程中对各项功能进行完善,同时平台的开发和后续应用对其他慢性病的管理也有突出的借鉴作用。

  • 标签: HIV/AIDS 个案管理 网络化 工作平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脑炎治疗中应用干扰素 α-2b联合更昔洛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5月我院收治的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脑炎患儿 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例。对照组单独行 干扰素α-2b治疗,观察组行干扰素 α-2b、更昔洛韦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100.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80.00%,差异显著( P< 0.05);对照组中皮疹与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脑炎患儿经干扰素 α-2b联合更昔洛韦治疗的临床效果突出,且安全性高。

  • 标签: 干扰素 α-2b 更昔洛韦 流行性腮腺炎 脑膜脑炎
  • 简介:摘要: 现代社会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着社会的前进,现在计算机网络系统已经开始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方便了各行各业人们的工作。计算机系统将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带入了医院管理系统之中,患者和医生的信息进入电脑系统之后可以被有效的记录,并且实现各个科室之间的资源共享 ,减少了错误的发生,大大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 这对医院来说,是一件 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本文通过对计算机网络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为医院带来的效益和益处,这几个方面出发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 标签: 计算机技术 网络系统 医院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公立中医院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信息网络监测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信息网络监测现存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并以公立中医医院为切入点,对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信息网络监测的相关对策进行研究。结果:当前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信息网络监测工作中还存在着缺乏正确认识、网络尚未健全、以及预警能力低下这三个方面的问题。结论:为了能够更进一步提高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监测信息报告管理质量与水平,面向受众提供科学且及时的防治决策信息,公立中医医院必须始终坚持以依法管理、分级负责、快速准确为基本原则,明确具体权责内容,健全传染性疾病个案,重视培训,并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监测实施细则。

  • 标签: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中医医院 网络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二至丸治疗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运用 TCMSP平台对二至丸中活性成分及潜在作用靶点进行预测并筛选;检索 GeneCards数据库获取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相关靶点,利用 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 -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利用 DAVID对核心靶点进行 KEGG相关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二至丸的活性成分有槲皮素、 β- 谷甾醇 、山 柰 酚 等12个,核心靶标基因有 CASP8、 CASP9等 6个 ; K EGG 结果提示,二至丸活性成分发挥治疗作用与细胞 凋亡等信号通路相关。结论:二至丸活性成分槲皮素、 β- 谷甾醇 、山 柰 酚 等可能通过调节 CASP8、 CASP9等 关键核心靶点来调控细胞 凋亡等信号通路而达到治疗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的目的。

  • 标签: 网络药理学 二至丸 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 网络互动式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出院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效果 。 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7 年 01 月 ~ 2019 年 01 月 行房颤环肺静脉隔离术的200 例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网络延续性护理),各 100 例 , 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自我管理情况 。 结果: 观察组用药依从率、二次手术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失访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 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出院患者 开展 网络互动式延续性护理 ,可有效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减少随访失败情况的发生及提升二次手术依从性,对疾病治愈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网络互动 延续性护理干预 房颤射频消融术后 出院患者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