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中医整脊科,是运用中医原创思维研究人体脊柱系统功能解剖、运动力学,用手法为主的中医疗法调整气血、筋骨,使气血协调并恢复或改善脊柱力学平衡以防治脊柱劳损伤病的学科。中医整脊科是以脊柱四维弯曲体圆运动规律,脊柱圆筒枢纽学说,脊柱轮廓平行四边形平衡理论和椎论为基本理论,以理筋、

  • 标签: 中医整脊 操作规范化 调曲法 脊柱圆筒枢纽学说 人体脊柱 平行四边形
  • 简介:目的:观察理筋调椎复位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1例,对照组51例。治疗组应用理筋调椎复位法治疗,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分别治疗两个疗程后判定疗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和影像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54.9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在改善颈椎生理曲度,纠正棘突偏歪和改善椎间隙的宽窄度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理筋调椎复位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是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理筋 调椎复位 神经根型颈椎病
  • 简介:目的:探讨以整脊调复位法为主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四维悬吊牵引腰椎,以调腰为主的整脊综合疗法治疗,对滑脱复位,系统观察腰椎滑脱症121例,并进行随访。结果:复位总有效率98.35%,其中以复位效果和症状体征为疗效标准的治愈率74.38%,临床治愈率91.74%。平均30个月随访优良率88.99%。结论:导致腰椎滑脱的主要原因是腰椎力学紊乱,通过整脊调恢复或改善生理曲度,滑脱可以复位,如能坚持功能锻炼,可有效控制复发。

  • 标签: 腰椎滑脱症 四维悬吊牵引法 调曲复位法 整脊
  • 简介:笔者在韦以宗老师指导下,运用以调腰为主的整脊综合疗法治疗,通过科学合理的使用“以宗四维整脊仪”进行四维悬吊牵引法的临床操作,对滑脱进行复位,共系统地观察腰椎滑脱症21例,并进行随访,结果复位总有效率95.22%,其中以复位效果和症状体征为疗效标准的治愈率71.42%,临床治愈率90.46%,平均20个月随访优良率89.47%。体会:导致腰椎滑脱的主要原因是腰椎力学紊乱,通过整脊调恢复或改善生理曲度,滑脱可以复位,如能坚持功能锻炼,可有效控制复发。

  • 标签: 腰椎滑脱症 复位法 整脊 临床观察 治疗 临床治愈率
  • 简介:目的:探讨运用中医整脊调法治疗腰痛或腰腿痛的临床疗效与腰椎椎的相关性。方法:以理筋、调、练功为治疗原则,采用药熨、骨空针刺加普通针刺、推拿调、牵引调等整脊综合疗法,配合功能锻炼,以恢复患者腰椎的生理曲度为主要治疗目标,观察402例腰痛或腰腿痛患者的疗效与腰椎椎恢复情况的相关性。结果:总有效率98.75%,其中治愈+显效率89.55%,椎恢复优良(Ⅱ级以上)率73.63%,平均14个月随访优良率91.1%。结论:腰痛或腰腿痛患者的疗效与腰椎椎密切相关,坚持功能锻炼能维持良好的疗效。

  • 标签: 腰痛 腰腿痛 临床疗效 椎曲 相关性
  • 简介:目的:观察运用调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运用理筋、调、练功三大法,以四维牵引调法为主要疗法。结果:临床总有效率95%,治愈率72.5%,好转22.5%,疗效满意。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曲 调曲法 理筋 调曲 练功
  • 简介:颈椎疾病以中老年为高发人群。近年来,随着中小学生学业负担不断加重,学习时间不断延长,青少年颈椎疾病发病率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笔者自2004年2月至2008年6月以来,收治了35例12-19岁的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患者,取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调曲 仰枕 颈椎曲度异常
  • 简介:目的:探讨以整脊调法为主治疗腰骶后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理筋、调、练功三大疗法,运用四维悬吊牵引腰椎,以调腰和腰骶角为主的整脊综合疗法治疗,系统观察腰骶后关节病135例,并进行随访。结果:腰骶角调有效率98.78%,临床治愈率76.30%,显效率21.48%。平均20个月随访优良率86.89%。结论:导致腰骶后关节病的主要原因是腰骶力学紊乱,通过整脊调恢复或改善生理曲度,临床可以治愈,如能坚持功能锻炼,可有效控制复发。

  • 标签: 整脊调曲法 腰骶后关节病
  • 简介:人类腰是儿童期1周岁左右开始站立行走后,由腰大肌为主的向前牵拉力作用下逐步形成的。腰决定了椎体之间椎间隙前宽后窄、决定了椎间盘位置和椎管的大小、椎间孔的大小及方位。因此,在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后,腰椎间隙变窄,椎体塌陷,压迫神经,脊髓产生症状。多个椎间盘突出或腰椎滑脱、椎紊乱、椎间盘突入椎管、后纵韧带肥厚,后缘黄韧带增生,形成前后压迫,导致椎管狭窄而压迫脊髓及马尾神经产生症状。

  • 标签: 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观察 四维牵引 调曲法 腰椎间隙变窄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腰大肌的作用及其与人类腰形成的关系。方法:选青春期健康青年男女28例,分别以站立位及端坐1h后摄侧位X线片,进行腰椎长短对照,并以站立位及步行(跨步)位摄正位、侧位X线片对照。结果:端坐1h后较原站立位侧位X线片显示短缩,平均为1.2cm,跨步位显示腰椎向同侧旋转,同时腰加大。步行带动腰椎向前弯曲并随左右下肢运动而旋转、侧弯,其主要作用力来自腰大肌。结论:腰大肌的伸缩是腰形成和改变的主要运动力。腰椎在站立和端坐下有伸缩运动。

  • 标签: 腰大肌 腰曲关系 X线检查 伸缩运动 生理机制
  • 简介:目的:本课题从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胸枢纽关节紊乱导致椎改变的生物力学原理立论。应用调整颈胸枢纽纠正椎紊乱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以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采用双盲随机方法,分为运用传统的牵引推拿治疗的对照组和运用颈胸枢纽调法治疗的治疗组。观察了符合纳入标准病人80例,其中对照组35例,治疗组45例。二组病人均采用颈椎牵引,但手法分别为作颈肩推拿的对照组和颈胸枢纽调的治疗组,连续治疗20天,每10天1疗程,中间休息1-2天,再治疗10天,共2疗程20天,结束疗程。结果:经统计学检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4%,临床治愈率为31.4%;治疗组总有效为100%,临床治愈率为86.7%。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极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期间无不良反应,并通过颈椎生物力学分析,说明颈胸枢纽调法的科学意义。研究证明,颈胸枢纽调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安全可靠和高疗效的疗法。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治疗组 调曲法 枢纽 临床研究 生物力学原理
  • 简介:椎管狭窄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我院自2001年初至2003年5月底根据“一说两论”即“圆筒枢纽学说”、“板块移动椎论”,“平行四边形理论”,应用调椎还法治疗椎管狭窄症共8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调椎整曲法 治疗 椎管狭窄症 诊断 针灸 功能锻炼
  • 简介:目的:观察正脊调手法对腰源性腰椎侧弯影响的影像学变化。方法:本组患者33例,男20例,女13例,年龄23~60岁。采用正脊调手法治疗后观察患者前后CR片的Coob’s角变化。结果:明显改善13例,改善17例;无变化3例,总有效率90.91%。Cobb角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脊调手法矫正腰椎侧弯是有效的,Cobb角对腰椎侧弯的诊断、治疗及愈后的判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腰椎侧弯 正脊调曲手法 正骨手法 影像学
  • 简介:目的:观察中医调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对腰椎生理曲度(腰椎弓顶距离)的改善程度。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00例,运用理筋、调系统治疗1个疗程以上,治疗前、后运用百分评定法进行疗效观察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结果:总有效率98.9%,椎改善率84.2%,腰椎弓顶距离平均改善0.7cm。3个月随访优良率92.7%,6个月随访优良率92.9%,12个月随访优良率97.5%。结论:中医调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疗效好,复发率低。

  • 标签: 中医调曲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生理曲度(腰椎弓顶距离) 临床研究
  • 简介:麦肯基腰痛治疗技术简介1、麦肯基疗法发展简史1956年,新西兰物理治疗师麦肯基(RobinMcKenzie)的一位治疗已3周尚无明显好转的下腰痛伴下肢痛的患者“错误”地俯卧于头端向上倾斜的治疗床上,使腰椎过度伸展约10分钟,结果疼痛症状,特别是远端的下肢疼痛得到极大缓解,并认为这是他3周以来得到的最好治疗。第二天,麦肯基有意让他重复同样的姿势作为治疗,结果该病人的腰痛竟然完全消失。

  • 标签: 麦肯基疗法 腰痛治疗 中国整脊学 椎曲论 物理治疗师 疼痛症状
  • 简介:目的:调查颈、腰病理改变X线照片类型,为整脊医学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指标。方法:收集849例(其中颈椎450例,腰椎399例)统一标准投照的颈腰病例X线侧位照片,根据影像形态进行分类统计。结果:颈改变有11种类型,以全直型、上直下型、上弓下型为主;腰改变有6种类型,以全直型、上直下型、全曲型多见。颈腰改变类型与病变和年龄有关系。

  • 标签: 腰曲病理改变 X线检查 颈曲病理改变 整脊医学 中医治疗
  • 简介:颈椎管狭窄症是由于外伤、劳损等因素引发椎紊乱,导致椎管旁组织增生或突入椎管,使椎管管腔序列位移,空间变窄,最终导致颈髓受压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由于颈椎管狭窄症发病较早,病情较重,多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创伤大,经济负担重,恢复时间长,多数病人难以接受,我院另辟蹊径,应用整脊调结合射频热凝靶点微创治疗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经临床治疗36例颈椎管狭窄症病人,有效率达100%,现总结如下:

  • 标签: 颈椎管狭窄症 整脊调曲 射频热凝靶点微创治疗术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华佗夹脊穴配合调为主治疗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189例各类型椎管狭窄症患者,采取骨空针法针刺C4-T5、T12-L5华佗夹脊穴为主,配合牵引调椎为主的整脊综合疗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96.8%,其中临床治愈率31.7%,平均28个月随访优良率89.9%。结论。椎管狭窄症是节段性的、动态的狭窄,通过针刺华佗夹脊穴配合调为主治疗可以治愈,且效果满意。

  • 标签: 华佗夹脊穴 骨空针刺法 四维悬吊牵 引法 调曲法 椎管狭窄症
  • 简介:目的:探讨以整脊理筋、正骨、调法为主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理筋、正骨、调曲三大疗法,运用整脊理筋、正骨法治疗,系统观察腰椎后关节紊乱169例,并进行随访。结果:临床治愈率92.89%,显效率6.51%。平均10周随访优良率95.89%。结论:导致腰椎后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腰部肌肉失平衡和腰椎力学紊乱,通过整脊理筋、正骨手法恢复或改善腰部肌肉失平衡和腰椎力学紊乱,临床可以治愈,如能坚持功能锻炼,可有效控制复发。

  • 标签: 整脊理筋正骨法 腰椎后关节紊乱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