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出生体重儿的常见综合征,寻找相应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我科收治的52例出生体重儿的日常观察,分析其综合征发病特点。结果:1例肺透明膜病患儿入院2天后死亡,1例重度硬肿症并发肺出血患儿入院2~3天后死亡,3例转院,5例因家庭经济困难放弃治疗;其余42例经过精心治疗,均好转或治愈出院。结论:通过对出生体重儿常见综合征的临床分析,总结出了相应的治疗经验,经检验治疗效果满意。

  • 标签: 低出生体重儿 综合征 治疗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造成晚期肺癌出现尿酸血症的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尿酸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检测54例晚期肺癌患者尿酸浓度。结果54例患者血清尿酸检测中低尿酸血症小细胞肺癌167%,非小细胞肺癌648%,经统计学处理,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血清尿酸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酸水平与肺癌患者营养状况有密切联系,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 标签: 低尿酸 晚期肺癌 营养不良
  • 简介:英年早逝的现象应引起重视党的好干部焦玉禄、牛玉儒,铁人王进喜,文艺界的施光南、傅彪、高秀敏,企业界的王均遥、杨迈、胡凯,2005年1月份清华大学年仅56、46岁的两位青年学者相继逝世,同年8月浙江大学56岁的教授何勇也因肝癌逝世。这些精英的过早辞世使人们深感痛心。人生应该包括两个方面:

  • 标签: 英年早逝 “健商” 中年人 清华大学 浙江大学 逝世
  • 简介:目的:退黄汤治疗危组病理性黄疸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患儿45例,服用退黄汤。结果:总有效率达93%。结论:中药退黄汤为治疗危组病理性黄疸的有效方剂,值得推广。

  • 标签: 黄疸 退黄汤 中医药疗法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作者简介覃祚莲(1973-),女,学士,主管护师,从事中医肾病护理研究工作。摘要目的探讨高渗透压结肠透析并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按随机分为高渗透压结肠透析30例+高渗透压结肠透析并中药保留灌肠30例,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及肾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SCr、BUN均下降,但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结论高渗透压结肠透析并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有一定疗效,对延缓CRF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高渗透压结肠透析 中药保留灌肠
  • 简介:目的:观察肺宁方及其拆方对C57小鼠Lewis肺癌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jalgrowthfactor,VEGF)及其激酶功能区受体(kinase-domaininsertcontainingreceptor,KDR)mRNA与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C57小鼠Lewis肺癌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肺宁组、益气组、补肾组和抗癌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相应药物干预,均灌胃21d,第22天处死。观察肺转移情况,取肿瘤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C57小鼠Lewis肺癌中VEGF和KDR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幂:肺宁组与补肾组、抗癌组小鼠的肺转移率明显低于模型组与益气组(P〈0.05)。C57小鼠Lewis肺癌组织中表达VEGF和KDR,但肺宁组与补肾组、抗癌组小鼠肿瘤组织中VEGF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和益气组(P〈0.05),肺宁方组和抗癌组小鼠肿瘤组织中KDR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和益气组(P〈0.05)。结论:肺宁抑制C57小鼠Lewis肿瘤转移的机制可能与下词VEGF及其受体KDRmRNA和蛋白表达有关。

  • 标签: 肺岩宁方 LEWIS肺癌 肿瘤转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激酶功能区受体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从2020年1月至3月在我院治疗的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共6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的原因,提出解决对策。结果:本组64例患者中,急性支气管炎14例,肺炎50例,核酸检测阳性3例(4.69%),4类新冠肺炎阳性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均有密切接触史,肺部可见渗出性病变。结论:我院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比较低,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后发现可能与标本采集时间、采集方法、保存方式、运输方式以及检测方式跟有关,医院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减少漏诊率。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检测 阳性率 原因分析 解决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联合检测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AFP异质体(AFP-L3)和α-L藻糖苷酶(AFU)对原发性肝癌(PHC)互补诊断的价值与意义。方法自2011年5月起至2012年12月止共观察了67例PHC组、61例慢性乙型肝炎(慢性VHT-B组)组及45例正常对照组行联合检测,以ECL法(电化学发光法)测其TM三项:AFP、AFP-L3、AFU值。结果PHC组与慢性VHT-B组以及正常组的AFP值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P<0.01),同时,上述两组与正常组的AFP均数亦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P<0.01)。TM三项检测的单项敏感系数分别为63.1%、87.2%及50.0%。TM三项的联检将检出准确率提高到了93.3%与84.1%。TM三项联检的PHC检出率提高到了惊人的97.3%。结论TM三项联检可提高AFP阴性PHC尤其是PHC的诊断效率,对早期PHC诊断具有非凡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肝癌诊断 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异质体 Α-L岩藻糖苷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