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在重度卡马西平中毒抢救中的效果。方法对30例卡马西平重度中毒的患者进行洗胃、利尿、促醒、即行床边血液灌流、并动态血药浓度监测。结果30例患者肝功能均为出现异常,痊愈出院。结论血液灌流能够迅速降低卡马西平在体内的血药浓度,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血液灌流在治疗卡马西平中毒时疗效显著。

  • 标签: 血液灌流 重度 卡马西平中毒 抢救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血浆中卡马西平浓度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以艾司唑仑为内标,测定血浆中卡马西平浓度。色谱柱ShimadzuShimpackVP-ODS4.6mm×150mm,加保护柱,流动相为AB=5545(V/V,其中A相为甲醇乙腈=11;B相为蒸馏水四甲基二乙胺冰醋酸=500108),检测波长243mm;AUFS0.04;流速0.8ml/min;温度为室温。结果卡马西平在3.46-24.22mg.L-1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38(n=7)。卡马西平高、中、低3种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3%,97.3%,89.5%;RSD分别为4.0%,7.2%,7.5%(n=3)。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简便,可作为卡马西平血药浓度常规监测方法。

  • 标签: 卡马西平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代动力学 血药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卡马西平在临床治疗中引发的常见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应用卡马西平临床治疗中60例患者不良反应的特征。结果上述患者服用卡马西平出现的不良反应有药疹、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的损害,其中药疹的发生率最高,达43.33%,明显高于其它系统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马西平在临床治疗精神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有着显著疗效,但是仍存在药疹、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损害等不良反应,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在使用该药时须谨慎,对服用该药患者严密观察。

  • 标签: 回顾性分析 卡马西平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求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卡马西平中毒的效果。方法采用股静脉插管建立血液通路,利用活性炭为吸附剂,对患者进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观察患者病情及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的变化。结果患者病情明显好转,血中卡马西平浓度下降,直至痊愈出院。结论对急性卡马西平中毒的患者尽早进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可迅速清除体内的卡马西平,减轻中毒症状,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 标签: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卡马西平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早期癫痫的效果。方法笔者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之间收治150例早期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卡马西平组、丙戊酸钠组和联合治疗组,比较分析三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卡马西平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66%,丙戊酸钠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60%,联合治疗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4%,三组比较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癫痫接受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能够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因而可作为患者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案,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卡马西平 丙戊酸钠 早期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卡马西平在癫痫疾病治疗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于2014年5月份—2015年6月份收治的40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临床治疗3个月与6个月,对患者治疗效果以及血药浓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3个月患者总有效率为70.0%,临床治疗6个月患者总有效率为92.5%。患者血药浓度有所改善,临床中毒表现所占比例为35.5%,所有患者均为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临床给给予癫痫患者实施卡马西平治疗,其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卡马西平 癫痫 血药浓度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评估在治疗癫痫病患者中采用左乙拉西坦联合奥卡西平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实验开展于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纳入样为本时段我院收治的癫痫病患者86例,采用数字编号法进行分组处理,每组安排(n=43),组间命名为实验组与研究组,给予前者奥卡西平片治疗策略;给予后者奥卡西平片联合左乙拉西坦片治疗策略,而后将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进行比对。结果:统计学分析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相关指标、认知功能变化情况及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等均呈现显著差异性,研究组显优实验组。结论:在癫痫病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横向选择中,采用左乙拉西坦与奥卡西平相联合形式开展治疗优势性更强,令患者认知功能、免疫功能、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善效果均显著提升,令临床疗效优秀且理想,值得引用。

  • 标签: 左乙拉西坦 联合 奥卡西平 治疗 癫痫 效果
  • 简介:摘要通过研究卡马西平临床合并用药合理性,从而认识卡马西平治疗作用;同时认识到如果合并用药不当,将会产生毒副作用。因此要重视卡马西平药物相互作用,促进合理用药。

  • 标签: 卡马西平 临床合并用药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额叶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额叶癫痫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给予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连续治疗1年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统计记录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有效率为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额叶癫痫患者采取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好,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卡马西平 丙戊酸钠 额叶癫痫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照比较卡马西平和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效果。方法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在本院选取42例小儿癫痫的患儿,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1例患儿。对其中一组采用卡马西平治疗小儿癫痫,另一组采用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比较卡马西平和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效果。结果通过临床观察和治疗,使用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有效率为81.0%,使用卡马西平治疗小儿癫痫的有效率为76.2%,左乙拉西坦治疗效果明显好于使用卡马西平治疗效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使用左乙拉西坦治疗后的患儿不良反应稍低于使用卡马西平治疗后的患儿,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的效果好于卡马西平治疗癫痫的效果,但是二者治疗都具有的安全性。

  • 标签: 卡马西平 左乙拉西坦 小儿癫痫 效果对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马西平治疗新诊断的颞叶、额叶癫痫的疗效区别。方法将45例新诊断的额叶癫痫患者设为额叶组,将45例新诊断的颞叶癫痫患者设为颞叶组,两组均应用卡马西平治疗并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颞叶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93.33%优于额叶组的75.56%,颞叶组远期疗效总有效率88.89%优于额叶组的68.89%,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马西平对新诊断的颞叶癫痫疗效优异,明显优于治疗新诊断的额叶癫痫的疗效,临床可作为治疗新诊断的颞叶癫痫的首先药物,而治疗新诊断的额叶癫痫需辅以其他药物加强疗效。

  • 标签: 卡马西平 颞叶癫痫 额叶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奥卡西平+托吡酯联合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及影响。方法:以收治癫痫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实施临床治疗研究,研究时间段为2019年10月~2022年3月,随机分组后,参照组(n=36)行奥卡西平治疗,试验组(n=36)行奥卡西平+托吡酯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癫痫发作程度严重量表积分、临床发作指标、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试验组治疗后NHS3评分、症状发作频次、症状持续时间均低于参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奥卡西平 托吡酯 癫痫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奥卡西平、左乙拉西坦联合应用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进行评价分析。方法:将 88例癫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均给予两组奥卡西平治疗,在奥卡西平的基础上给予治疗组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 1个月内的癫痫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均显示 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处理,显示 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可获得优于单药治疗的临床疗效,且不会增加疾病治疗风险。

  • 标签: 奥卡西平 小儿癫痫 左乙拉西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6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奥卡西平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2周的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08%(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244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3.33%(4/3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30%(9/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具有良好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奥卡西平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临床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创伤性癫痫患者采取奥卡西平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6例创伤性癫痫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在征得患者及监护人同意的条件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给予奥卡西平进行治疗,对照组43例给予苯妥英钠进行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评价。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5.35%、62.79%;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29,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6.98%、30.2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要比对照组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73,P<0.05)结论对于创伤性癫痫患者,采取奥卡西平治疗有显著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癫痫症状,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好、安全性高,因此值得在临床中采纳及应用。

  • 标签: 奥卡西平 创伤性癫痫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的95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均为我院在2014年2月到2015年4月期间收治,将其按照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应用奥卡西平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卡马西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91%,其治疗总有效率为59.57%。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治疗总有效率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奥卡西平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临床疗效
  • 简介:如今在广西,吃上味美价廉的泰国水果已是“平常事”。水果让中国的普通百姓体会到了“东盟味道”,也让东盟百姓体会到到了“中国味道”。

  • 标签: 丝绸之路 广西 贸易 水果 味道 东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