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7 个结果
  • 简介: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护理临床业务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工作模式。2003年8月起我科逐渐摸索出一套“树根式”配置,规范工作流程,使整体护理的实施主体一责任护士有更多的机会和自己的分管病人接触、交流,完成组内病人的所有治疗、护理工作,切实做好宣教工作.记录好护理记录,完成各种表格的签字。责任护士在班内完成迎送新老病人,护理住院病人,正确评估病情,时间正确,记录连续。准确评价护理效果,有力地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和病人满意度的提高。现将具体做法与效果介绍如下。

  • 标签: “树根式” 整体护理 护理质量 资源配置 人员选择
  • 简介:摘要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许多制度有待建立健全,补充和完善。六年的工作实践,我们从困难和挫折中,不断总结出许多容易引发差错事故的环节和诱发因素,从而改进优化工作流程,健全规章制度及防控措施,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1)首先加强药配人员思想教育;(2)加强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培训;(3)诚信做人,慎独做事;(4)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5)认真做好差错隐患登记。确保病人静脉用药安全准确、高效。为医院医药护全面发展作出贡献。

  • 标签: 静脉药配 差错 防控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常见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审核临床用药处方,对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医嘱共428例,主要包括用法用量不当、重复用药、配伍禁忌、溶媒选择不当等。结论药师需加强对临床用药的审核与监控,及时发现并纠正临床用药不合理现象,有效减少不良事件。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不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士职业风险及防护措施。方法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士工作过程中存在的职业风险,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保障护士的身体健康。结论通过采取各种防护措施,减少或避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士的职业风险。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职业风险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际工作了解静脉配置中心的工作流程,了解配液安全的重要性。方法从配置流程的不同环节通过配置静脉药物的安全性、合理性。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责任大、风险高,需要药师加强责任心,保证合理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安全配药合理用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对广东省2001年卫生资源现状分析,为制定全省卫生规划提供参考.方法对广东省不同地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卫生资源的多项指标进行绝对数、均数、百分构成的描述分析、比较分析.结果2001年,广东省共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8638所,床位172735张,卫生人员总数为330418,其中卫技人员占81.21%,全省每千人口平均拥有卫技人员数、医生数、护士数、药剂人员数分别为3.55、1.50、1.13及0.39人,拥有病床数为2.14张,万人拥有一般仪器和大型设备分别为7.62、1.18台.卫生资源配置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各地政府投入差异较大;卫生资源以全民所有制为主体.结论广东省卫生资源较丰富,但配置不合理.要做好卫生规划,调整卫生资源存量,合理布局,加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卫生资源的投入力度.

  • 标签: 卫生资源 配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持配药机在静脉药物配置中的应用效果,以保证静脉药物配置的质量和安全。方法选取2012年以来我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采用注射器在静脉药物配置中的实验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采用手持配药机,对照组采用一次性注射器,观察两组在不溶性微粒情况上的不同。结果穿刺舒普深,≥10μm不溶性微粒检测中,在穿刺相同数量的药物后两组微粒数量有显著差异(P<0.05);≥25μm不溶性微粒检测中,穿刺1支药物后两组微粒数量无显著差异(P>0.05),穿刺2支药物后两组微粒数量有显著差异(P<0.05);穿刺氯化钠,≥10μm和≥25μm不溶性微粒检测中,在穿刺2次或4次后两组微粒数量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手持配药机在静脉药物配置中能够有效减少药液中的不溶性微粒数量,操作简单,是一种科学有效的装置。

  • 标签: 手持配药机 一次性注射器 静脉药物配置
  • 简介:该文介绍了趋势外推法、卫生人力需要法等12种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方法,为合理科学配置卫生人力资源提供参考:

  • 标签: 卫生人力资源 配置方法 卫生事业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皮试液配置较为普遍,由于种类多,配置复杂,增加了护士工作量,同时增加了护理差错发生的几率。针对于此问题同行们也采取了不同方法,此其最终的目的是方便我们护士,减少护士的工作量,提高护理效率,杜绝此类护理差错的发生,同时也要保证病人的安全,我将临床科室最常见的药品剂量列举,以0.5g/支药品加入2ml生理盐水稀释为例,药品剂量每增加0.25g,稀释液增加1ml,(0.75g、1g、1.5g、2g……等)配置方法依次类推,现将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皮试液原液配置方法介绍如下

  • 标签: 皮试液 配置方法 应用
  • 简介:摘要探讨本院成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建立严格的制度和操作规程,采取静脉药物输液集中配置,保证了溶液的无菌性,减少了输液微粒的污染,改变了以往护理人员在病区治疗室开放条件下静脉输液药物的混合配药状况,使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真正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是临床安全用药和为病人服务,为临床服务的综合需要。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护理服务 护理质量
  • 简介:根据对重庆几年来医疗机构实际配置CT和当地病人需求等情况的分析,提出加强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的几点体会。

  • 标签: 大型医用设备 配置与使用管理
  • 简介:中图分类号R9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548-01摘要目的总结静脉药物的配置技巧,提高药物的配置质量及效率。方法通过实践操作,根据药物的特性采用不同配置技巧,并与传统配置方法进行比较,寻找更合理、更科学的配置方法。结果使用科学、合理的配置技巧,比传统的配置方法节约时间,并提高了药物的配置质量。结论根据药物的特性,改变传统的配置方法,应用更科学的配置技巧能明显提高药物质量及工作效率。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 配置质量 配置效率 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危害药品调配的职业防护。方法在2017年1月到2018年3月开展本次研究,根据是否开展流程优化进行分组。于2017年5月优化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危害药品调配职业防护措施。总结并对比两组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职业安全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在损害事件发生率方面数据差异突出,实验组数据优势明显,数据差异均达到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结论优化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危害药品调配职业防护措施对护士职业安全的影响显著,在保障工作人员职业安全的同时提高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服务效益,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并普及。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危害药品调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在医嘱审核时出现的不合理用药分析,调查我院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情况,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12年8月—2013年10月不合理用药医嘱并进行分类,参考药品说明书及相关药学专著对医嘱进行分析,并对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结果审核出的不合理用药医嘱中,主要为配伍不当、溶媒选择不当、给药剂量不当和给药方法不当等。结论我院住院静脉输液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药师应充分发挥专业技能,及时反馈给临床科室,严格把关,提高我院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长期医嘱 合理用药 临床药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输液配置质量管理的方法。方法将2009~2011年发生在儿科静脉药物配制中心的护理缺陷,按发生护理缺陷的内容和原因进行图表分析。结果药物剂量错误(32.6%)是护理缺陷发生的高危环节,低年资护士(53.5%)是发生护理缺陷的高危人群,药理知识缺乏(34.9%)是发生护理缺陷的最主要原因。结论加强高危环节的控制和加强对护士知识、技能的的培训是减少护理缺陷发生的关键。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护理缺陷 防范
  • 简介:目的:对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政策实施后的A省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公平性进行评价,并对优化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管理提出政策建议。方法:采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和集中指数评价A省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配置的公平性和变化趋势,并通过泰尔指数分解和集中指数分析经济因素对公平性的影响。结果:2()()5—2013年,CT和MRI的按人口配置的基尼系数、MRI按地理配置的基尼系数、CT和MRI的泰尔指数和MRI集中指数均呈下降趋势,CT按地理配置的基尼系数和集中指数略微上升。2005--2013年CT和MRI的泰尔指数分解显示,组内差异对泰尔指数贡献率基本保持在80%以上。结论: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管理政策的实施促进了A省基于人口的CT、MRI的配置公平性,但基于地理的CT配置公平性有所降低;区域内差异是造成A省CT设备配置不公平性的主要原因,而经济因素对CT、MRI配置公平性的影响不大。

  • 标签: 大型医用设备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公平性 基尼系数 泰尔指数
  • 简介:目的:掌握广西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拥有量及使用情况,为编制广西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2009-2011)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普查和现场调查法相结合,对广西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的基本资料进行调查,数据采用Epidata3.0录入,运用SPSS13.0进行统计描述和相关分析。结果:2008年广西乙类大型医用设备增长平缓,布局结构有改善但仍不够合理,地区之间设备拥有量不够均衡,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资源利用率偏低。

  • 标签: 广西 医疗机构 乙类大型医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