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8 个结果
  • 简介:下扬子地区二叠缺氧环境沉积物V/(V+Ni)特征李双应,金福全(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230009)关键词V/(V+Ni)比值,缺氧环境,二叠,下扬子地区下扬子地区二叠的缺氧沉积,近年来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1~3]。这一方面是因...

  • 标签: V/(V+Ni)比值 缺氧环境 二叠纪 下扬子地区
  • 简介:1.金矿成矿地质特征河北省地处中朝准地台中部靠北侧,其结晶基底形成于吕梁运动时期(1700~1900Ma)。冀东地区以铁镁质岩石为主的迁西群是中朝准地台最古老的岩系,太行山一带的阜平群反映出基底构造具有中央克拉通性质。据调查统计,迁西群马兰峪组地层含金3.1~

  • 标签: 金矿痕迹 金矿床 河北
  • 简介:  菌根是真菌与植物根组织形成的共生联合体.具有形成菌根能力的真菌,叫做菌根真菌.根据真菌菌丝体在菌根组织内的形态结构,菌根主要分为外生菌根、内生菌根和内外生菌根三种类型[1].……

  • 标签: 外生菌根 生态学意义 真菌生态学
  • 简介:研究证明,东准噶尔境内广泛发育的碱性花岗岩在空间上与深断裂、蛇绿岩及偏碱性的钾长花岗岩类紧密伴生,并可规律地分为卡拉麦里碱性花岗岩带(简称南带)、乌伦古碱性花岗岩带(简称中带)和布尔根碱性花岗岩带(简称北带)。南、中两带碱性花岗岩形成于海西中晚期,图...

  • 标签: 碱性花岗岩 A1、A2型 板内裂谷环境 东准噶尔
  • 简介:华尖金矿位于冀东大型金矿带内,赋存于太古宙变质岩及中生代岩浆岩中。在详细分析华尖金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石英脉的氢、氧同位素和黄铁矿的硫、铅同位素组成特征。研究发现,本区载金黄铁矿δ^34S值变化范围变化于1.5‰-5.8‰,具有壳源岩浆岩特征,载金黄铁矿铅同位素^206Pb/^204Pb值变化为16.02-16.25,^207Pb/^204Pb为15.161-15.213,^208Pb/^204Pb为35.953-36.12,均有下地壳铅源的特征。含金石英脉的δ^18O水在0.49‰-5.45‰,δ^18OV-SMOW为10.3‰-14.2‰,δD为-72.1‰--63.1‰,具有岩浆热液石英的特征,部分样品偏离火成石英的区域,可能是成矿热液混有大气降水的结果。综合研究表明,该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燕山期的牛心山花岗岩体,其次为遵化群变质岩围岩。

  • 标签: 石英脉金矿 稳定同位素 成矿流体和物质来源 华尖金矿 华北克拉通北缘
  • 简介:为研究辽宁齐大山铁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及形成环境,选取典型铁矿石进行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测试。结果显示,铁矿石主要由TFeO和SiO2组成,其他主量元素及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含量均较低,页岩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重稀土元素相对富集型,具有一定的Eu、Y、La的正异常和弱的Ce异常,以及较高的Y/Ho值。研究表明,齐大山铁矿是由极少碎屑物质加入的化学沉积岩,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热水和海水的混合作用,是在海底一定缺氧的环境下形成的,矿床是与海相火山沉积有关的前寒武火山沉积型铁矿。

  • 标签: 齐大山铁矿床 地球化学 沉积变质型 成矿物质 沉积环境
  • 简介: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当今大气圈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地质源温室气体释放是导致当前大气圈温室气体浓度增加的重要自然因素之一。火山-地热区、泥火山系统与油气盆地、巨型活动断裂带等是地质源温室气体的主要释放类型。在当前强调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背景下,定量化地评估地质源(主要包括火山-地热区、泥火山系统与油气盆地、巨型活动断裂带等)的温室气体释放通量,对于深入了解人类活动与大气圈温室气体浓度变化的联系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中国大陆重要的地质源(主要包括火山-地热区、泥火山系统与油气盆地、巨型活动断裂带等)温室气体的释放特点,重点综述了中国新生代火山-地热区温室气体释放通量与成因研究的近期成果,并进一步讨论了火山-地热区温室气体成分与释放通量的连续观测在中国活火山监测与减灾防灾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地质源 温室气体 火山-地热区 通量
  • 简介:为探讨云南者桑金矿床的成矿构造背景、成矿流体及物质来源,对与金矿化相关的岩矿石及石英脉进行了主、微量元素特征研究。研究表明,主量元素的K2O/Na2O-SiO2判别图解及F1-F2判别图解显示本区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P3w)地层构造背景处于被动大陆边缘,母岩物源区呈现由火成岩物源区向沉积物物源区演化的趋势。石英脉稀土元素特征指示本区成矿流体呈还原及弱酸性环境,成矿流体来源总体以壳源为主。岩矿石稀土元素特征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富含有机质的吴家坪组含金岩石建造,金成矿晚于印支期基性岩浆活动,推测燕山期成矿更为合理。

  • 标签: 者桑 元素地球化学 构造背景 成矿流体 成矿物质
  • 简介:德兴铜矿是我国乃至世界著名的低品位多金属岩型铜矿之一,多年来德兴铜矿在矿石浮选过程中对Cu元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对Re、Co、Au、Ag等伴生元素研究甚少。本文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物相分析等方法对德兴铜矿大山和泗州两个选矿厂不同浮选阶段的粉末样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原矿中主要金属硫化物为黄铁矿、黄铜矿和辉钼矿,分别富集于硫精矿、铜精矿、钼精矿中。Re和Co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于硫化物中,Au和Ag分别以自然金和碲化物为主要载体。钼精矿中Re、硫精矿中Co、精铜中Au和钼粗精矿中Ag的含量在德兴铜矿浮选流程中最高,同时金红石、铂族元素、尾矿中的云母等均可以进行综合回收利用,以便提高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

  • 标签: Re-Co-Au-Ag元素 矿物学 地球化学 浮选过程 德兴铜矿
  • 简介:1.研究意义自在大洋和海槽中观察到热水沉积成矿作用以来,该作用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地球化学、矿床和沉积的新理论生长点之一。各国学者虽已用将今论古的方法研究了现代及地史时期的热水沉积矿床,积累了一大批数据,但还缺乏一套有效的地质地球化学判别标志。近年来,我国学者在滇西发现了陆相热水沉积矿床,但尚未进行系统的研究;海、陆相热水

  • 标签: 陆相热水沉积 判别标志 协变图谱
  • 简介:腾格里沙漠地区钾芒硝的首次发现及地质意义@刘振敏@崔天秀@韦钊@高月珍¥化工部化学矿产地质研究院钾芒硝,首次发现,地质意义,腾格里沙漠腾格里沙漠地区钾芒硝的首次发现及地质意义刘振敏崔天秀韦钊高月珍(化工部化学矿产地质研究院,河北涿州072754)关键词钾...

  • 标签: 钾芒硝 首次发现 地质意义 腾格里沙漠
  • 简介:  白云鄂博Fe-Nb-REE矿床是世界上最大的REE矿床,前人已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该矿床成因一直是中外地质家争论的焦点,曾先后出现过多种成因观点,而赋矿白云岩(H6~H8)的成因则是争论的核心问题,水成/火成、同生/后生的争论迄今未休.……

  • 标签: 白云鄂博 碳酸盐脉状体 流体包裹体
  • 简介:21世的第一个十年,陨石与天体化学研究在中国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在南极格罗夫山地区共开展了5次科学考察,收集到超过1万块陨石,提供了珍贵的研究样品;嫦娥工程的立项和一期工程的成功实施,是陨石与天体化学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是挑战;高精度原位微区分析平台建设的完成,则为地外物质样品的分析提供了关键的技术保证。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大量南极陨石的分类工作,培养和锻炼了陨石研究的青年人才。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各化学群陨石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包括陨石中前太阳颗粒的发现和研究、陨石中的灭绝核素、太阳星云在不同条件下的凝聚过程、月球陨石和火星陨石的岩石学成因与同位素定年、陨石的冲击变质与高压矿物、以及中国第一个陨石坑的证实等。

  • 标签: 陨石 太阳系外物质 灭绝核素 太阳星云 小行星撞击
  • 简介:高岗山钼矿床是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上首次发现的早三叠世斑岩型钼矿床,对其进行详细的年代研究,对于研究区域构造演化和拓展找矿方向具有重要意义.为确定高岗山钼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本文开展了同位素年代的研究.本次用LA-ICP-MSU-Pb方法对矿区内的片麻状花岗闪长岩和与成矿有关的花岗斑岩中的锆石进行了测试,获得其年龄分别为459.8±2.7Ma和259.9±2.0Ma,说明片麻状花岗闪长岩是中奥陶世时洋壳向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俯冲形成的,花岗斑岩是晚二叠世时“佳蒙地块”与华北板块北缘东段碰撞形成的.对矿石中的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分析,获得其加权平均年龄为250.2±1.4Ma,等时线年龄为247±6Ma,这与成矿岩体的侵位年龄基本一致.

  • 标签: U-PB年龄 RE-OS年龄 斑岩型钼矿床 高岗山 黑龙江省
  • 简介:  川力马河镍矿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一个有代表性的岩浆硫化物矿床,岩体主要由辉长-闪长岩及斜长辉石橄榄岩组成.Re-Os同位素分析样品包括非矿化斜长辉石橄榄岩、斑点状(浸染状)、陨铁状(网脉状)矿石及其选纯硫化物、块状硫化物.……

  • 标签: RE-OS同位素 岩浆硫化物矿床 力马河镍矿
  • 简介:为了研究西沟钼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对西沟钼矿床进行了地质、地球化学及稳定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西沟钼矿床的矿体主要以石英-方解石脉、石英脉类分布于太华岩群内,少量长石-石英脉型,辉钼矿、方铅矿、黄铁矿是主要矿石矿物,方解石和石英是主要的脉石矿物;含矿方解石具有较高的Sr、Ba和稀土含量,稀土元素及其特征值具火成碳酸岩组分特征,与黄龙铺矿田碳酸岩脉型钼矿床相似;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深源或上地幔,成矿过程中有少量壳源物质或地下水参与。研究认为西沟矿床为石英-碳酸岩脉型钼铅矿床。

  • 标签: 西沟钼矿床 方解石 稀土元素 碳、氧同位素 幔源物质
  • 简介:本文总结笔者多年来在火山岩区工作所取得的丰富资料,把华南火山岩型铀矿床形成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和成矿机制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岩性岩相条件:我国华南(主要是闽,浙、赣、皖、粤少数)发现的100多个铀矿床和铀矿点,除个别矿床和矿点产于古老的火山岩地层(如川北铁船山组)中外,绝大多数铀矿床和铀

  • 标签: 火山岩型铀矿 铀矿床 火山岩地层 岩性岩相 成矿机制 矿床形成
  • 简介:贵州喀斯特环境地质灾害类型多样、分布广泛、突发性强,其发生、发育过程不但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且具有同步叠加、连续发生及交替出现等特点;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暴发频率也在逐年增大.其形成过程主要受岩性、地貌、灾害性降水和人类经济活动等条件影响.地球内动力地质作用决定了喀斯特地质灾害的环境背景,如广布的碳酸盐岩和陡峻的地貌特征等,特别是挽近期的构造运动对近、现代地质灾害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人为活动改变了岩(土)体的平衡状态而导致环境地质灾害发生.

  • 标签: 喀斯特 地质灾害 形成条件 环境背景
  • 简介:为适应学科发展需要,及时交流地质微生物领域的研究成果,新辟地质微生物专栏,对近年来在微生物-矿物相互作用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概要介绍。专栏涉及微生物-黏土矿物的相互作用对土壤有机质保存以及土壤碳循环的影响、含方解石铜矿石微生物的氧化作用、细菌在黏土矿物表面吸附量测定方法、微生物及其碳酸酐酶在水-岩系统中对碳酸盐岩的溶蚀作用、细菌与真菌对黑云母风化作用的比较以及利用黑曲霉纯化石英砂的实验研究等。所收论文题材广泛、观点新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具有鲜明特色,对本领域研究者有参考价值和启示作用。本期刊发该专栏的部分文章,其余部分文章将陆续刊出。

  • 标签: 地质微生物 黏土矿物 相互作用 研究成果 生物学领域 土壤碳循环
  • 简介:针对年轻火山定年这一难题,回顾了适用于其定年的几种方法,重点介绍了^40Ar/^39Ar法在(超)年轻火山岩定年方面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对U-Th不平衡,U-Th/He,^14C,宇宙成因核素^3He和^21Ne等定年方法在火山岩及火山沉积地层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不同手段联合定年、方法的互补性及新方法的发展做了展望。指出基于稀有气体质谱的^40Ar/^39Ar法和宇宙成因核素^3He和^21Ne定年是(超)年轻火山岩定年最具潜力的方法,它们可以对火山喷出物直接定年,随着国内先进质谱的引进和定年平台的建立,这些手段应成为中国年轻火山岩年代开拓的新方向。

  • 标签: 第四纪火山 ^40AR/^39AR K-AR ^14C U-Th U-Th/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