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由近地表结构、衰减和散射引起的振幅炮检距变化(AVO)观测值的趋势和变化,可以用伪频谱粘弹性2D模拟进行数值合成.而近地表结构造成的振幅聚焦和发散,则在一定比例的炮检距时窗内其引起的AVO畸变比构造横向变化所引起的畸变要明显.衰减和散射减弱了所有炮检距上的绝对振幅.散射和波的干涉加大了有关AVO测量值的变化.由于内在衰减、与散射有关的视衰减和几何聚焦的相对影响,规格化的AVO响应可能随炮检距增大或减小(相对于弹性的,非散射的一维解而言),从而,可以把预测的AVO特性描述成密度、速度、孔隙度或泊松比的反差函数.如果只有相对(规格化)振幅可用的话,就很难区分对绝对振幅有主要贡献的那些参数间的影响.例如,固有衰减产生的振幅降低趋势(相对弹性平层模型而言)会与大炮检距范围内聚焦/散射或各向异性的影响相抵消.当噪声级别足够高时,依据散射和衰减的诊断信息就丢失了.因此,基于均匀层状弹性模型的AVO观测值解释必须小心使用.因为一般来讲它不是唯一的.AVO参数中的横向变化是烃类检测的关键,这样由近地表结构的横向变化产生的AVO横向变化,有潜在的被误解的可能,尤其在炮检距范围时间.

  • 标签: 衰减 散射 AVO测量值 影响 地震勘探 振幅
  • 简介:本文提出了一种模拟白云岩孔隙系统的连续模型,一个岩石模型就可以反映大小相差多个数量级的多种孔隙类型。我们将从低分辨率X射线微层析图像获得的宏观尺度的岩石组构信息与从高分辨率二维电子显微图像所获取的微观尺度信息结合在了一起。根据矿物学特征、基质产状、溶模孔隙是否充填矿物晶体等,把低分辨率X射线微层析图像分成6个独立的岩石相。然后根据从电子显微镜图像获得的高分辨率信息,利用诸如不同的白云石晶体类型和硬石膏等几何对象模拟这些大尺度的岩石相。这样就可以大致反映出经过成岩转换的岩石样本的三维面貌,包括白云石晶体大小、孔隙度、产状以及不同基质相的体积和孔隙/基质/胶结物比。所建立的岩石模型可以反映从印模宏孔隙(直径达数百微米)至泥岩微孔隙(直径〈1微米)的孔隙大小分布。通过这个模型,我们可以研究不同孔隙类型对岩石物理性质的影响。同一个岩石样本的较高分辨率X射线层析成像的信息用作约束模型的孔隙大小分布的数据体。在不同的离散分辨率下在三维空间开展了孔隙大小分析和渗流测试,结果表明,最大的连通孔隙网络的孔喉半径为1.5至6微米。这种情况也说明,在没有准确了解真实岩石微观结构的情况下,如何选取X射线层析成像的合适分辨率是一个挑战。

  • 标签: 孔隙系统 连续模型 白云岩 数量级 相差 高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