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6 个结果
  • 简介:根据对基于频率的各向异性的多分量VSP进行的分析,发现当频率增大时,横波各向异性(是根据测量的分离横波之间的时间延迟推导的)有规则地减小。虽然一般说来,快的分离横波的偏振对于深检波器来说保持稳定,但是对于浅检波器来说,注意到了偏振随着频率有规律的旋转(达到20°)。

  • 标签: 横波各向异性 偏振 多裂缝 组对 时间延迟 检波器
  • 简介: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在推广实施“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技术数据管理系统”中,运用数据建模分析、数据库原理以及信息系统理论与技术,提出了搭建勘探开发数据整理平台的工作思路、技术原理、技术方法;通过对勘探开发数据整理平台的开发与应用,基本上实现了西南油气田公司数据录入、审核、加载与集中管理,其成果直接用于西南油气田公司的数据建设工作,为今后西南油气田公司及其它油田公司开展数据建设提供了工具与借鉴。图8参2

  • 标签: 数据整理平台 设计与开发 功能 应用
  • 简介:地震资料中含有地下地质和岩石性质的重要信息。经过正确处理、成像和分析后,这些地震资料便成为描述和评价页岩非均质性、原地应力以及脆性或塑性等特征的重要信息来源。刊用成熟的技术和最新研发的技术,我们可以对地质构造属性、取决于频率的属性、应力属性和岩石物性属性等进行提取、可视化并成图。对于页岩目的层的认识、远景区的识别与排序以及地震资料在页岩油气藏勘探开发中的更好应用,这些属性的综合分析和解释是至关重要的。

  • 标签: 地震属性 页岩 福特 地震资料 信息来源 原地应力
  • 简介:受新生大地构造演化分区及古地理、古气候分区的控制,我国新生盆地发育5类生物气藏基本形成模式。第一类是西北部山间大型走滑挤压坳陷盆地的高原、高纬度、高海拔、寒冷、干旱气候下的内陆成化湖、盐湖生物天然气藏;第二类为西南部山间的超小型走滑拉分裂陷盆地热带、亚热带潮湿气候下的内陆微咸水、淡水湖成因的生物天然气藏;第三类为东南沿海亚热带平原、河口湾相、大型三角洲相区第四系生物天然气藏;

  • 标签: 中国 新生代 生物天然气藏 形成模式
  • 简介:12000-2005年发现的31个大油气田的大地构造背景:对今后发现的启示全世界的油气储量大约有55%是由921个大油气田提供的。在这921个大油气田中,有31个(7个大油田和24个大气田)是在2000~2005年期间发现的,而其余890个大油气田则发现于1868~2000年。从大油气田数量、规模和油气田比例看,2000~2005年的发现都符合1965年以来的长期下降趋势。这31个大油气田的大地构造背景类型也符合我们早先对1868~2000年期间所发现大油气田的研究结果。

  • 标签: 油气勘探 AAPG 创新思维 论文摘要 大地构造背景 大油气田
  • 简介:地震裂缝预测一直是裂缝性油气藏的重要研究方向。研究了利用多方位VSP地震属性裂缝预测的方法与流程,利用多方位VSP原始资料提取纵横波速度及泊松比、直达纵波能量变化和Q值与衰减系数、透过波能量衰减、水平分量能量变化、纵横波反射能量变化共五类11种地震属性分别进行裂缝预测。对提取的不同各向异性属性参数,根据其质量和属性可信度,给出不同的加权系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形成一个综合评估各向异性的新参数——各向异性指数,指出井孔处裂缝发育方向。

  • 标签: VSP 多属性 多方位 裂缝预测
  • 简介:低渗气藏具有低孔、低渗、高含水等地质特点,其储层渗流规律较常规气藏更为复杂,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更多。通过保角变换、等值渗流阻力法等建立了同时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应力敏感、滑脱效应、高速非达西、表皮效应和各向异性6种影响因素的水平井产能方程。分析了各因素对水平井产能影响,分析了不同生产压差下各因素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变化。利用建立的公式可以预测6种因素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因素影响下的水平井产能,方便气井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使用。实例计算证明,这些因素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可达40.24%,建议预测低渗水平井产能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全面的考虑影响水平井产能的因素。图8表1参16

  • 标签: 低渗透气藏 水平井 公式推导 产能影响因素
  • 简介:横波速度是非常重要的地球物理参数。分别从VSP上行转换波和下行转换波时距方程出发,推导出利用VSP上行转换波和下行转换波旅行时进行横波速度反演的公式。为了提高反演精度,进一步提出了多层系、波列横波速度反演的方法,与纵波速度一起,计算出泊松比等参数。M-21井转换波资料成像处理表明,该方法反演的横波速度能够使上行转换波得到很好的成像。

  • 标签: VSP 多层系 多波列 横波速度
  • 简介:以板块构造、盆地动力学、砂岩型铀矿理论为指导,对天山造山带中新生盆地改造形式、构造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中新生以来,受欧亚大陆南部多次构造活动、板缘增生及印度板块俯冲碰撞的影响,区内盆地遭受多期构造抬升剥蚀、冲断推覆及叠合深埋等形式的改造,其改造程度因盆地所处构造环境差异而有别。分析了盆地改造与砂岩型铀成矿的关系,结论认为:天山地区中生初期(J1—2)稳定的板内伸展构造环境断(坳)陷盆地沉积构成了该区重要的产铀建造层;晚白垩世以来多期构造抬升(沉积间断)期是砂岩型铀成矿的主要时期,盆缘相对稳定的构造抬升掀斜作用形成构造斜坡带是铀成矿的有利地区;而盆缘强烈挤压改造(陆内A型俯冲造成)的冲断推覆区及挠曲沉降形成的叠合深埋区不利于砂岩型铀成矿。

  • 标签: 天山造山带 新生代盆地 板块构造 盆地动力学 砂岩型铀矿床 地球动力学机制
  • 简介:以板块构造、盆地动力学、砂岩型铀矿理论为指导,对天山造山带中新生盆地改造形式、构造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中新生以来,受欧亚大陆南部多次构造活动、板缘增生及印度板块俯冲碰撞的影响,区内盆地遭受多期构造抬升剥蚀、冲断推覆及叠合深埋等形式的改造,其改造程度因盆地所处构造环境差异而有别。分析了盆地改造与砂岩型铀成矿的关系,认为天山地区中生初期(J1-2)稳定的板内伸展构造环境断(坳)陷盆地沉积构成了该区重要的产铀建造层;晚白垩世以来多期构造抬升(沉积间断)期是砂岩型铀成矿的主要时期,盆缘相对稳定的构造抬升掀斜作用形成构造斜坡带是铀成矿的有利地区;而盆缘强烈挤压改造(陆内A型俯冲造成)的冲断推覆区及挠曲沉降形成的叠合深埋区不利于砂岩型铀成矿。

  • 标签: 天山造山带 中新生代 盆地改造 砂岩型铀矿 矿床成因
  • 简介:利用时移或四维地震数据可以确定未波及和未采出油气的分布并优化加密l井井位,从而增加储量和提高采收率。四维地震还可以通过减少油藏地质模型和流动模拟的不确定性、优化完井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干井的数量来降低作经营成本。四维地震简单地讲就是在在产油气田内开展多次地震测量。由开采引起的饱和度和压力的变化一般会引起地震响应的变化。

  • 标签: 四维地震数据 技术 工具 油藏地质模型 不确定性 流动模拟
  • 简介:伊犁盆地(图1和2)是与哈萨克斯坦东南部和中国西部的天山山脉有关的一个新生小型继承性盆地(Allen等,1991;Graham等,1993)。该盆地沉积的非海相新生地层完好地出露于哈萨克斯坦东南部准加里阿拉套(DzhungarianAlatau)南部山麓的阿克套(Aktau)山及其周围地区(图1和2)。

  • 标签: 伊犁盆地 新生代地层 湖泊沉积 东南部 天山 山脉
  • 简介: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乌伦古坳陷多年来沿用的构造单元划分方案开始凸显其不适应性。文章对原方案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根据近年来钻探和地震解释成果提出了新的构造单元划分方案。新方案以中生沉积背景为主要依据,将乌伦古坳陷划分为红岩断阶带、索索泉凹陷和乌伦古南斜坡3个级构造单元。与原方案相比,新方案中的乌伦古坳陷面积有所扩大,斜坡带的界定使坳陷的形态及含油气差异性更趋合理。

  • 标签: 构造单元 中生代 乌伦古坳陷 准噶尔盆地
  • 简介:八、破裂压力注水在地层破裂条件下注水是在石油工业中弓l起人们强烈兴趣的课题。在大部分注水方案中都不是故意地采用破裂压力注水方法。但是,通常没有为了得到最佳作业成本和开采效果和为进一步的优化提供机遇而公开评价周密考虑的破裂压力注水方案。

  • 标签: 注水方法 采油 水驱 破裂压力 石油工业 地层破裂
  • 简介:对于道达尔集团来说,1990年是取得巨大成功的10年。正是这种成功,使它在1999年得以收购菲纳和埃尔夫公司,从而成为世界第四大巨型国际石油公司。这种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上海业务异乎寻常的高速发展所确立的。不管从实物数字(产量和储量)还是从财务数字来衡量,这一评价都是可信的。本文将介绍道达尔公司开发上游投资业务的总体做法和策略。道达尔的策略集中在三个方面:(1)在已经进入的油气区加强勘探的生产活动;(2)应用创新技术;(3)在新开放和重新开放勘探或开发活动的国家采取灵活的合同谈判政策。很显著,与比较传统的国家相比,这些国家存在较高的合同和政治风险,但如能将正确的投资管理和风险管理作为优先考虑的策略,也可以在那些国家获得令人满意的回报。然而不管采用何种策略,如何成功实施这些策略才是关键。在这方面道达尔没有特别的诀窍可以奉告。这只是坚持不渝地奉行最普通的哲理:吸引和开发最优秀的人才,把适当的人才安置在适当的工作岗位,以及把技术机会与商业现实紧密结合在一起。

  • 标签: 国际石油公司 道达尔公司 经营策略 国际上游业务 油气产量 储量
  • 简介:文章分析了中国北西部中新生盆地几十年来铀矿找矿勘查、地质研究现状,认为中国北西部中新手盆地找矿勘查程度比较低,中新生盆地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潜力比较大,提出根据盆地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勘查工作程度,分别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找矿勘查工作对策。

  • 标签: 中国 中新生代盆地 找矿勘查 地浸砂岩型铀矿床 成矿潜力 成矿地质
  • 简介:SaihRawl油田(阿曼)的Shuaiba石灰岩储层是一个几乎无断层的大面积低起伏构造。渗透率较低(1-10mD),受基质控制。储层含有约90×10^6m^3的轻质油(35°API),油柱高度一般为15-30m。油田的工业生产始于油田有效引进水平井技术后的二十世纪九十年早期,此时距它的发现已有二十年。如今,油田的面积注水开发中运用了每口井拥有7口分支井的侧向注水技术。单井在储层中钻穿的裸眼总长度已达11km。迄今,钻穿的生产井的裸眼长度是166km,注水井的裸眼长度是107km。有着167口水平分支井,原油生产水平达到9000m^3/d(60000bbl/d)。原始开发井与其注水分支井之间的井距原先是250m,现已逐渐缩短为60m,但还是符合经济标准。在2000-2001年间,为找到短期和长期意义上的更长远的开发目标,油田回顾了自身的开发历史。在油田内,运用一系列的油藏管理新方法来预测储层对不同开发方案的反应效果。为检测这些开发方案和广泛收集数据,确定出一块监测区,最后开展实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此次回顾制定了短期和中短期开发活动的投资组合方案,包括加密钻井至井距为40m和在现有的注水井间补钻注水分支井;还识别出油田冀部的开发地区的上盘(油柱下部的15m);以后将对鱼骨结构式的侧向钻井以及将水反注入现有生产井的措施进行试验,其间计划将波及优化方法,如封水法及再次增产措施法的目标定为采收率达到50%。

  • 标签: 低渗透碳酸盐岩油藏 多侧向 注水开发 侧向井 分支井
  • 简介:峰值预测模型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中长期产量趋势预测方法。四川盆地天然气产量增长呈峰态的特点,采用峰高斯模型,在产量—时间序列中引入最终可采储量作为边界条件,并首次运用于四川盆地中石油西南气区(以下简称西南气区)中长期产量趋势研究中,定量的进行全生命周期预测。结果表明:①针对西南气区天然气产量呈波浪式前进的特点,峰高斯模型可以进行全程、精细的拟合;②最终可采储量(URR)是决定未来产量趋势的主控因素,通过天然气开发潜力分析,估算西南气区最终可采储量为(4.1~4.5)×1012m3;③引入边界后,预测结果与勘探开发实际吻合度更高,在未来30年,西南气区天然气产量将快速增长,产量峰值(700~760)×108m3,稳产20年以上,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 标签: 峰值 高斯 预测模型 四川盆地 产量趋势
  • 简介:通过引入与时间相关的滤失系数的概念,建立了基于动滤失实验的参数的滤失计算新模型。该模型不仅考虑了影响滤失的多种实验参数,而且在假设滤液为牛顿液的条件下,全面考虑了滤失的3个区域对滤失速度的影响。通过求解由3个区域组成的滤失方程,得到了压裂液在3个滤失区域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并对滤失速度和滤失量进行了预测,最终得到随时间变化的综合滤失系数。该模型充分利用了实验数据,在引入与时间相关的滤失系数后,能够反应非线性滤失的影响和实际滤失偏离线性滤失的程度。

  • 标签: 压裂液 滤失模型 滤失系数 动滤失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