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记者近日从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环境地质环境研究所获悉,该所实施的国土资源大调查计划项目《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已通过专家评审。地下水质量调查评价结果显示,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综合质量整体较差,几乎无Ⅰ类地下水,仅在大清河冲洪积扇零星存在,Ⅱ~Ⅲ类地下水沿太行山、燕山山前呈带状分布,沿地下水流向下游逐渐变为以Ⅳ类地下水为主,至中部平原下游和滨海平原主要分布为Ⅴ类地下水。

  • 标签: 地下水污染 浅层地下水 华北平原 中国地质科学院 水污染调查 地下水流向
  • 简介:本文主要讨论了遥感技术在水文学领域的应用。利用基于能量平衡原理的SEBS模型,结合NOAA/AVHRR数据,通过遥感方法估算了华北平原的区域陆面蒸散量,并分析了不同潜水埋深条件下植被指数对蒸散发的影响。通过遥感估算方法得到,华北平原6~8月份是蒸散量较高时期,变化幅度较大;1、2月和11、12月是蒸散量较低时期,变化幅度较小。其日蒸散量变化范围在0~8mm之间;年蒸散量在520-1100mm之间,平均为700-800mm。地下水埋深较浅的沿海、黄河沿岸以及河南黄河以北的农业区为蒸散发的高值区。在不同潜水埋深条件下,蒸散量与植被指数之间均存在线性正相关性。且在潜水埋深介于1~2m的情况下,陆面蒸散与植被指数间的关系最明显,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达到0.669。

  • 标签: 蒸散发 遥感 华北平原 NOAA
  • 简介:由北京市地质研究所承担的"华北地区重要地质遗迹调查(北京)"项目近日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的专家评审。项目在全面收集、分析资料的基础上,对北京市50处重要地质遗迹点(区)进行了野外调查,开展了地质遗迹区划与评价,制定了地质遗迹保护名录,提出了地质遗迹保护与合理利用建议,为政府部门科学管理地质遗迹提供了基础数据和资料。该项目周期自2012年至2014年,为全国重要地质遗迹调查。

  • 标签: 地质遗迹保护 华北地区 专家评审 北京市 中国地质调查局 基础数据
  • 简介:本文从华北与下扬子地区上石炭统之下普遍存在的一个明显间断面、间断面之上的石炭系、间断面以下的古构造特征等几方面论述了早期海西运动——淮南运动是我国东部两上板块经历过聚敛作用在板内的反映。对这一间断面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 标签: 海西期 间断面 扬子板块 海西运动 上石炭统 构造特征
  • 简介:留58潜山蓟县系雾迷山组油藏为块状裂缝性灰岩油藏,储层空间类型包括了原生孔隙,溶蚀孔隙,以及裂缝等类型。潜山储层物性的分布特点表现为纵向上的分层发育和横向上的分带发育。综合本区测井解释及岩心观察认为,影响潜山储层发育的因素包括储层岩性,纵向上不同储层段与内幕隔层的配置关系,以及平面上储层发育带是否处于潜山构造顶部或断层破碎带等。通过对留58潜山储层非均质性特征的研究,总结了该区储层发育规律,为后期油藏的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雾迷山组储层 非均质性 留58潜山 华北油田
  • 简介:本刊讯(范宏喜段金平)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牵头组织,北京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等六家单位参加的"华北平原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项目,经过全体项目人员历时5年的辛勤劳动和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项目要求的各项任务,于近日通过成果验收,获优秀成果。

  • 标签: 地质环境监测 地面沉降 华北平原 中国地质调查局 环境监测总站 北京市
  • 简介:金矿位于江南隆起北缘。受近东西向断裂控制,矿体呈脉状产出,近东西向展布,总体北倾;主要为石英细(网)脉、硅化岩型金矿石,主要矿石矿物为自然金、银金矿、黄铁矿等,属于构造岩浆热液型矿床;找矿标志有构造、岩性、蚀变、地球化学异常等。

  • 标签: 朱村 金矿 近东西向断层 热液型
  • 简介:利用大地电磁测深法(MT)反映地质体的电性差异,首先可以确定地质体的空间展布、地质结构和构连;而由于地质体电阻率受地热水影响而降低,进而据此圈定地热水的分布范围;并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探讨地热形成机制。在华北地台地热勘探中MT法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效果。

  • 标签: 大地电磁测深法 电阻率 电阻率异常 地热
  • 简介:滑坡是我国山区城镇建设中危害极大的地质灾害类型。云南省麻栗坡县独田滑坡即是城镇新区建设过程中因平整场地开挖山坡而诱发的。本文阐述了该滑坡形成的环境工程地质条件,描述了滑坡特征,分析了其成因,并进行了稳定性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滑坡的整治措施,对城镇建设诱发类似滑坡的治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滑坡 特征 整治 独田村
  • 简介:扬子大陆东南边缘构造演化问题存在不同认识,其中争论问题之一是:皖南雪峰期许花岗闪长岩体是构造定位还是侵入定位。经野外调查和室内岩石薄片研究确认许岩体侵入于元古界上溪群(相当于板溪群),并被震旦系不整合覆盖。尽管在岩体的南部边缘与围岩有构造接触,但在岩体的西部边缘上溪群被接触变质形成角岩是庸置疑的。

  • 标签: 许村花岗闪长岩 侵入接触 不整合 接触变质 角岩 皖南
  • 简介:由北京市地质勘察技术院参股的天银公司承担完成的奥运再生水冷热源系统工程,奥运期间设备运转正常,满足了奥运运行的需要,受到各国“村民”一致好评。为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专门成立了由设备供应商、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成的指挥部;各责任部门按照北京奥组委的要求,精心安排、周密部署,中心机房实行24小时值班,全力保障奥运制冷工作安全运转。

  • 标签: 冷热源系统 奥运村 再生水 安全服务 正常运行 保障系统
  • 简介:由北京市勘察技术院承扭的《奥运再生水热泵冷热源工程》项目,总投资9725万元,总供暖、制冷面积为41.5万平方米,其中公寓58万平方米,公建约5.5万平方米。该项目工程于2006年4月6日开工建设,2007年6月30日按期完成。经调试,系统基本达到供暖设计工况,符合设计要求,满足奥运冬季采暖需求。

  • 标签: 工程项目 奥运村 冷热源 水热泵 再生 运行
  • 简介:为了保证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特殊挑战,有必要进行非正常情况下北京城市地质安全危机管理的战略思考。本文探讨了我市非正常情况下城市地质安全危机管理战略框架,建议制定《非正常情况下城市地质安全危机管理应急预案》和实行定期会商机制,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实施城市地质安全保障工程,促进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北京 非正常情况 城市地质 安全 危机 管理
  • 简介:关岭县北部岗乌永窝大寨6.28特大滑坡碎屑流灾害,造成99人死亡及失踪。通过调查类似地质条件下该地区地质灾害隐患分布情况。以该地区大田小学崩塌为代表分析该类型危岩带形成的原因及形成机理,分析了危岩体稳定性及发展趋势,并运用rockfail软件对滚石运动路径、影响范围、弹跳高度、运动能量做了分析。结合该地区自然条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建议。对该地区类似崩塌(危岩)的防治,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标签: 危岩带 岩腔 关岭
  • 简介:对泸定县黑沟头二组不稳定性斜坡工程地质特点的分析,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不稳定斜坡的稳定性进行计算,提出对其处理方案。其分析思路和成果供其他类似的不稳定斜坡治理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和思维方法。

  • 标签: 不稳定斜坡 思维方法 总体设计 稳定安全系数
  • 简介:岩体岩石类型主要为中细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部分为粗中粒二长花岗岩,两者呈渐变过渡关系。具准铝质-弱过铝质的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特征。其LREE/HREE、LaN/YbN值较大,显示其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富集轻稀土、亏损重稀土。岩石总体具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Th富集,sr、Ba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U、La、Ce、Nd、Hf、Zr富集,Nb、Ta、Ti亏损,岩体整体亏损HFSE,富集LILEi,通过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刘岩体206Pb/238U年龄为123.2±2.2Ma,属早白垩世岩浆活动产物,代表刘岩体的成岩年龄。刘岩体富集一强富集的元素有W、Mo、Zn、As、Sb、Hg、Cu、Au等,表明该岩体是铜及多金属富集成矿的有利地段。

  • 标签: 地球化学特征 锆石U-PB定年 成因探讨 刘村岩体 安徽广德县